1临床资料
筋膜间隙综合症(CS)105(男97,女8)例,年龄16~20(平均18.2)岁,均为新入伍士兵,93%为独生子女. 所有患者均符合《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1]和《黄家驷外科学》[2]确诊标准. C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4者Ⅰ期52例,Ⅱ期3例;BMI在24~28者Ⅰ期26例,Ⅱ期9例,Ⅲ期1例;BMI>28者Ⅰ期8例,Ⅱ期6例. CS患者参加5 km长跑者Ⅰ期12例,Ⅱ期2例;5 km武装越野者Ⅰ期74例,Ⅱ期17例,Ⅲ期1例. 一经确诊,患者即平放患肢,临时制动. Ⅰ期患者给予200 g/L甘露醇250 mL,100 g/L葡萄糖500 mL+能量合剂+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 h后再次给予甘露醇(同前),3~5 d,若症状不能缓解,可间隔2 h再用1次,并做好切开筋膜减压的准备. 若仍无效且持续加重,此时即转化为Ⅱ期,应进行手术减压. Ⅲ期患者即切开创口,联合应用抗菌素,防治肾功不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本组105例,20例行手术切开减压,85例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无遗留后遗症.
2讨论
CS主要原因是肌肉缺氧,无氧代谢的酸性物质增多,内容物的体积骤增,导致骨筋膜内压力急剧增加,筋膜间隙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 据报道,CS的发生率为1.06‰[1-2]. 本组病例中5 km长跑者占17%,5 km武装越野者占83%,与既往报道类似[2]. 在临床工作中,对CS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除积极保守治疗外,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因CS多为骨折时的合并症,由军训伤引起的不常见,且多不合并应力性骨折,在临床上极易忽视和误诊. 故作为部队医务工作者,在遇有上述症状患者时,应想到CS可能,仔细检查并注意全身情况的变化,防止漏诊、误诊. 部队有关部门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做到科学合理、注意个体差异,分类施训,人性化施训,循序渐进,以减少此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昌林,张莉. 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16.
[2]吴阶平,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M]. 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73-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