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林霉素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337 日期:2025-03-29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关键词】 克林霉素 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因间断腰痛10 a,加重1 d,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60710入院. 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腰2, 3棘突轻压痛,腰部活动略受限. 既往无药物过敏、输血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CT腰椎检查示:腰3, 4椎间盘突出. 血、尿常规均正常. 入院当天上午行硬膜外复合药物注射治疗后步入病房. 下午给予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1.2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当液体输注快结束时,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出汗、恶心、呕吐,考虑输液反映即停止输液,给予非那根25 mg肌注. 急查血常规:Hb 104 g/L, WBC 9.8×1012/L, PLT 165×1012/L. 尿呈茶色,尿常规WBC,RBC,胆红素+,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碳酸氢钠、维生素E、还原谷胺甘肽等抗过敏,保肾保肝对症治疗. 次日查网织红细胞:0.38,总胆红素106.5 μmol/L,间接胆红素70 mol/L,直接胆红素36.5 μmol/L. CoombS试验直接、间接均阳性,热溶血试验阳性,RBC渗透性试验:开始溶血5.0 g/L,完全溶血3.4 g/L,肾功正常. 诊断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继续上述治疗1 wk后病情好转出院.
  2讨论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4类: ① 药物诱发红细胞酶的缺少诱发的溶血性贫血;② 药物诱发不稳定血红蛋白的溶血性贫血;③ 药物或其毒性直接引起溶血性贫血;④药物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引起免疫性溶血的药物有多种,例如甲基多巴、青霉素、奎宁等,但克林霉素所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少有报道[1](克林霉素主要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多见). 本例患者在输注克林霉素后出现临床症状,,应考虑与该药物输注有关.
  由于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所发生的溶血性贫血相对少见,仅占10% . 一旦发生急性溶血将危及生命. 根据免疫机制发生的不同,又分为5种类型:即半抗原型、自身抗体型、免疫复合物型、非特异性型、混合型[2]. CoombS试验阳性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本例患者有明确的克林霉素用药史,并随之出现的寒战、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及实验室的溶血指标,CoombS试验阳性,符合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证明与药物进入机体后所致的免疫反应,引起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发生的溶血有密切联系,因此本例符合药物所致的急性免疫性溶血贫血诊断. 红细胞脆性及热溶血试验异常,可能与重度溶血使红细胞膜发生的异常改变有关,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宜严加注意.
【参考文献】
[1]闵捷,陈光远. 克林霉素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合并肾衰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 ,8(4):297-298.

[2]林辉,郑淑华,陈一农. 药源性溶血性贫血文献报道123例综合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1):38-3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