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氧氟沙星 静脉注射 过敏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54岁,因低热伴咳嗽咯黄色黏痰5 d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82%,胸透见左下肺片状高密度模糊影,诊断为左下肺炎,因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采用氧氟沙星200 mL,静脉注射,1次/d,约10 min后患者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湿冷,脉搏细弱. 脉搏98次/min,血压82/40 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用氧氟沙星,吸氧,50 g/L葡萄糖静滴,地塞米松10 mg静推 ,肾上腺素1 mg静推,约5 min后患者清醒,呼吸平稳、心律及血压恢复正常. 病例2:患者,女,20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氧氟沙星200 mL (0.4 g)静脉滴注,约10 min后患者全身皮肤搔痒,恶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胸闷、气喘、呼吸困难. 脉搏36次/min,血压61/40 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用氧氟沙星,吸氧、非那根25 mg肌注、地塞米松10 mg静推、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 15 min后面色转红润、呼吸平稳、心律及血压恢复正常,30 min后皮疹消退.
2讨论
氧氟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广泛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耳、鼻、喉、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等[1]. 由于该类药物使用时不需要做皮试, 因而会造成医护人员的警惕性降低. 据报道, 一些不需要做皮试的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发生不良反应[2]. 氧氟沙星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虽不多见,通过上述2例病例,应引起同行的注意. 在临床使用氧氟沙星中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注意防治严重的不良反应,以期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①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②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要防止用药剂量过大,成人0.2~0.4 g/d,1次/d;在空腹时不宜接受注射氧氟沙星;静脉给药时速度要慢,100 mL滴注时间应≥1 h;给药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情况,如精神状态、血糖、肝功能等,防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③糖尿病患者(尤其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正在给予降糖药治疗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该药时应密切监视血糖和肝肾功能;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或慎用.
参考文献
[1] 李拥军, 王玉华. 抗痨并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32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8):1690.
[2] 孙长河.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12(18):2497.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