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590例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374 日期:2025-03-2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隐翅虫;,,皮炎;,,临床分析
  【关键词】 隐翅虫; 皮炎; 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200001/200606陵水机场医院收治隐翅虫皮炎患者590(男413,女177)例,年龄3~70岁,该病多在2~11 mo以及晚间发病. 其中住日光灯房间,无纱门纱窗513例,住白炽光房间有纱门纱窗77例;居住农村511例,城市79例. 病程7~20 d. 皮损情况:头面部107例;颈部206例;胸背部115例;上肢98例;下肢31例;腹部28例;非裸露部位10例. 绝大部分患者自觉皮损部烧灼样疼痛、伴轻度瘙痒,合并感染者57例(9.6%),皮损单发者270例(49%),多发者320例(51%). 皮损形态多为点状、线条状、棱形、片状水肿性红斑的基础上较密的丘疹、水疱、小白点或小脓疱,部分表面糜烂、炎性渗出物,结痂时皮肤瘙痒. 确诊后应及时清除皮肤表面含有隐翅虫体内酸性毒液,进行消炎、收敛,抗过敏治疗. 用肥皂水清洗皮损局部后用清水浸泡20 min或湿敷30 min,以促进皮肤表面、皮下组织细胞内的毒液渗出,再用50 g/L碳酸氢钠液擦洗皮损处,以中和强酸性毒液,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擦干皮损处,外搽绿药膏3次/d,2 d后外搽湿性烧伤膏,3次/d. 用药后全部患者3~15 d内治愈.
  2 讨论
  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引起的急性水肿性皮肤病,在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发病率很高,占皮肤科疾病的9.3%. 毒隐翅虫是一种鞘翅短,腹节部分裸露,虫体内含pH 1~2酸性液体. 喜日光灯,能飞行的小昆虫[1],在农村或市郊有杂草、潮湿地生存,天气越热,活动越频繁,在夏日的晚上,日光灯下,隐翅虫常飞入房间,落在人体表皮上,被打死后,虫体内的毒液流入人体体表面而致病. 本病有以下特点:①季节性、时间性强;②地域性:农村及城郊区明显高于城市. 这与隐翅虫生长、活动习性有关;③发病率同灯光、防蚊设施有关. 日光灯多高于白炽灯,无纱门纱窗多高于有纱门纱窗;④皮损分布不同:头面部、颈部以及上肢裸露部明显多于非裸露部,与隐翅虫的向光性有关;⑤年龄性别不同:病情有很大差异,儿童、妇女发病率相对较低,与穿衣裸露皮肤少有关. 患者皮损的轻重,与皮肤组织差异、抵抗力强弱有关. 按《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2],诊断隐翅虫皮炎不难,但要同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丹毒、壁虎尿性皮炎进行鉴别,以防错诊,延误治疗. 预防隐翅虫皮炎最有效办法,是所住房间注意关好纱门纱窗,防止隐翅虫进入室内.
  【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 昆虫学[M]. 北京:教育人民出版社,1985:169-170.
  [2]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8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