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术中;镇痛泵;护理
【关键词】 术中;镇痛泵;护理
0引言
手术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术中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感受,还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有效的镇痛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运用“药物-心理综合镇痛法”已成为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1],而我们在术中运用静脉镇痛泵(PCAI)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焦虑、疼痛,减少术中、术后的护理量,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抽取172例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108(男71,女37)例术中应用PCIA作为治疗组(妇科手术24例,普外科手术36例, 骨科手术48例),年龄17~60岁,术中未使用者PCIA(男41例,女23例)为对照组(妇科手术22例,普外科手术15例, 骨科手术27例),年龄18~63岁,(平均40.5岁). 治疗组108例手术开始就使用PCIA,泵内药液配方:芬太尼0.5 mg,氟哌利多2.5 mg,氢溴酸高钾素16 mg加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混合60~70 mL.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均为2~4 h,108例治疗组患者于手术开始时间接PCIA注入首次剂量5 mL,锁定速度2 mL/h. 对照组患者64例手术不接PCIA. 数据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绪反应较差 分别为22例和57例. 良好分别为86例和7例. 经χ2检验,有显著意义.
2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心理因素始终伴随着疼痛的全过程.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积极配合可提高PCIA的疗效,最好在术前访视的时讲解术中应用镇痛泵的意义,更好的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提高术后安全系数[2].
对于全麻患者,术中应用镇痛泵有积极意义,围拔管期患者血压,心率上升,并有躁动,给护理增加了许多的工作量: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坠床,配合手后拔气管导管等,手术开始使用镇痛泵,显示了围拔管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安静,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其他麻醉手术患者,因患者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故更应做好术中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解除患者的恐惧及焦虑,我们在术中应用镇痛泵达到这一镇静效果. 虽然麻醉效果好,但还要求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防止患者术中躁动而发生意外.
术中使用镇痛泵可以更好地衔接手中到术后这一过程,随着麻醉效果的消退,手术创伤的原因,镇痛泵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镇痛作用,减少了术后因为疼痛而引起的并发症.
【
参考文献
】[1] 洪英. 心理因素对术后镇痛的影响[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21(3):156-159.
[2] 苑永干,杨海水,常存. 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管理体会[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 20(5):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