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融资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优化MBA研究--以N汽车金融公司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76 日期:2023-06-25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文章通过将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对N公司库存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SWO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深入了解N公司情况和汽车金融市场的态势,为接下来的问题发现及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全面的背景信息。然后,由上述三个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贷前、贷后的业务操作和环境分析,提出N公司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和漏洞。同时,针对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最后,为了保证上述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制定对应的保障措施。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产品角色从原来“富人的象征”到现在“家庭的代步工具”。不可否认,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2018 年 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0.03 万亿元,其中按行业划分,工业对总体 GDP 贡献比例达 33.9%,较第二的其他服务业(贡献比例:15.5%)高出近一半,而汽车工业总产值占 GDP 总比例在 11%左右①。数据说明,汽车行业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 年中国汽车交易市场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6 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其 2016年各国数据对比,中国 2016 年千人汽车保有量为 140,较美国、德国、日本等(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 800、572、591)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②。然而,快速增长并不能为行业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反而会由于消费市场过热导致消费需求疲软。根据 2019年 3 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的 2019 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汽车、乘用车销量较上年分别减少 3.12%、4.33%。2018 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犹如“寒冬”③。

面对行业增长放缓,销售市场疲软的情况,很多汽车经销商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营资金压力。因此,他们会通过寻求主机厂的支持,向自有汽车品牌的集团金融公司或银行融资缓解自有资金不足的压力。汽车经销商向金融公司融资,融资款用于向主机厂购置车辆的行为称为汽车金融库存融资。目前在中国汽车金融市场,除四大国有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提供汽车库存融资外,很多汽车集团旗下均有自有品牌支持的汽车金融公司,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丰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福特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宝马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等。通常,汽车金融公司会通过以下流程完成经销商授信审核、放款等环节(图 1.1)。

.........................

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 N 汽车金融公司(以下简称“N 公司”)为例,对其库存融资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引申并发现 N 汽车金融公司在库存信贷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库存信贷业务操作及主机厂信息沟通,及员工资质方面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最终结合实际操作,制定优化策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改善汽车金融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第一,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结合,为库存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目前 MBA 学术论文中,对汽车金融行业库存信贷风险问题的实例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丰富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内容。第三,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优化策略,为改善汽车金融公司实际库存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国外汽车金融的发展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最初的源头为 1907 年美国针对个人购车客户提供购车分期付款的服务。而中国汽车金融的启蒙以 1998 年 9 月和 1999 年4 月年国务院两次颁布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①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②为标志,随后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国内外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有近百年之差,但行业成熟度却已经达到不相上下的程度。

汽车金融库存融资业务的起源来自于供应链金融概念。纪昀瑛(2017)解释,供应链金融概念来自于银行业,其本质为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同时,金融公司通过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关联公司的管理,获取各类信息,将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杨绍辉(2005)以国外著名商业银行为例,通过研究以银行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集成方案,较早提出了“供应链金融”概念。中国很多学者也以供应链金融作为研究基础,研究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等(2002)在我国首先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之一的融通仓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国内中小企业在贷款业务的发展,也标志着供应链金融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运作模式,他指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伴随着供应链金融风险。杨晏忠(2007)认为,供应链风险指的是,在供应链企业的融资行为过程中,因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收益偏差或资产损失。

................................

第 2 章 汽车金融库存融资业务概述和相关理论

2.1 汽车金融库存融资业务概述
2.1.1 业务概念
汽车金融库存融资指的是在汽车经销商、主机厂及金融机构(主要为银行和汽车金融机构)的三方协议基础上,主机厂向经销商提供融资渠道,经销商向金融公司申请短期资金授信的业务。具体来说,主机厂向合作金融公司推荐自主品牌经销商,经销商在接受金融公司授信调查审批后,获取批准的授信额度,并使用该额度在主机厂购车。汽车库存融资业务的主要目的是在主机厂的支持下,缓解新经销商的开业融资压力及满足现存经销商日常购车的资金需求。
2.1.2 业务模式及特点
目前,汽车金融库存融资市场主要有两种融资业务模式,第一种为由主机厂、经销商、金融公司的三方承兑模式,还款形式为经销商随卖随还,资金提供方主要为汽车金融公司。第二种为流动资金贷款方式,还款形式按天计息,资金提供方主要为银行。无论在哪种融资业务模式下,经销商均以合格证作为抵押物,按照授信评级支付相对应的保证金,获取授信额度范围内的资金使用权。
由于本文以 N 汽车金融公司为研究对象,其库存融资业务主要以承兑融资业务模式为主,因此,本章节主要探讨汽车金融公司承兑融资模式及自身业务流程,不再深入研究银行短期融资模式。
当前汽车金融公司市场,主要由各汽车品牌集团内关联汽车金融公司提供库存融资服务。该服务主要为关联汽车金融公司通过主机厂资源向销售集团授权品牌车辆的经销商提供购车授信额度。在经销商向汽车金融公司缴纳保证金后,汽车金融公司开具全额承兑汇票“专款专项”用于经销商向主机厂购置车辆,汇票偿还期限最长为 6个月。
相比较银行短期贷款融资方式,汽车金融公司库存融资从业务操作方面有以下几点优势:(1)有主机厂信用担保,授信额度审批流程快。(2)汽车金融公司放贷系统和主机厂提车系统对接,经销商系统购车操作简单、方便。(3)针对融资汽车,专车专票,便于单车跟踪,风险管理。虽然汽车金融公司的放款流程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配置,但由于经销商数据端口信息主要依赖经销商自主录入,对其信息的真实性较难判断,且主机厂数据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前后端数据匹配较难。因此,很容易出现经销商因自有资金断裂,占用汽车金融公司资金的风险。除此以外,针对贷后风险控制,除了日常贷后数据管理,风险判断主要依靠一线销售人员及后台信贷人员的经验,对潜在风险的判断失误或对已发生风险的不及时反应都会增加信贷坏账率。

因此,基于本文作者在 N 汽车金融公司的工作经验,对 N 汽车金融公司存在的几个库存融资业务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问题的启发和优化策略的引申基于以下相关理论的发展。
............................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从经济学上来说,委托代理广泛地可以指任何一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其中,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委托人则反之。具体来说,由于交易环境的不平等性,导致信息优势方有机会主义倾向谋求交易优势,更有甚者使用不正当或非法手段谋求自身利益。在这样不平等的交易环境下,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承担风险。针对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来说,汽车金融公司和授信对象之间就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除了发放贷款以外,公司还需要监督授信对象的资金运用情况及流向,以防止发生资金占用或经营异常等情况。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平衡,公司不可能对经销商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公司不得不依赖并信任经销商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其管理层的监管能力,合法合规地使用贷款。但是,经销商往往为了获取优良级别的风险等级及利率水平,对自身的财务情况进行隐瞒或修改数据,营造一个财务情况良好的假象,骗取公司信贷资金。这样的委托代理管理严重威胁到了公司授信资金的安全,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然而,唐群杰和罗凯波(2014)通过博弈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在汽车信贷风险管理上的运用,他们发现金融机构或融资客户可以在每一次信息不对成的交易中报复性地破坏最有平衡,但多次博弈后,双方的行为模式趋向“合作”,双方可以为了长远利益放弃实施违约行为(这里主要指融资客户放弃实施信贷违约行为),从而避免了信用风险。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通过对 N 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研究信息不对称是否对汽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负面影响。
2.2.2 机制设计理论
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企业自运行机制设计》文中解释,机制设计是指给定一个组织目标(比如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收、经济的效率、社会的公平),设计一套游戏(或博弈)规则,使得每一个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在掌握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行事,其最终博弈结果能够达到该组织设定的目标。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机制设计理论是在一个信息不对称、资源交换的条件下,看企业是否能设计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的目标。机制设计主要涉及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效率指的是经济机制在实现企业目标要求的信息量的多少。在满足低信息成本的条件下,信息量的多少在实践中可以评价设置机制的好坏。另外,机制的设计也需要包含激励因素,在设计机制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特殊情况,适时调整机制的普遍性。最终,实现信息量成本和激励因素的最优平衡点而达到企业目标。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出发,提出 N 公司对融资客户的风险等级评分卡的设计缺陷。如何优化风险等级评分卡机制控制库存融资风险?如何实现融资客户个性化风险评估从而提高评分卡的准确性?如何加入激励因素对融资资质改善的客户进行优化风险评级?都将在优化策略章节进一步分析。
.............................

第 3 章 N 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 .................................. 15
3.1 N 公司概况 ................................................ 15
3.2 N 公司 SWOT 分析 ................................... 15
第 4 章 N 汽车金融公司库存融资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 ................................... 26
4.1 N 公司库存融资业务概况 ..................................... 26
4.1.1 N 公司库存融资业务现状 ................................ 26
4.1.2 N 公司库存融资业务的相关组织结构 ................................... 29
第 5 章 N 汽车金融公司库存融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 35
5.1 信贷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调整策略 .................................. 35
5.1.1 改善风险打分卡机制................................... 35
5.1.2 制定部门联动高风险情况应急措施政策............................ 37

第 6 章 N 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策略实施方案

6.1 实施计划
通过对 N 公司库存融资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和分析,发现公司在信贷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业务操作及主机厂信息沟通、以及员工资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该些问题及缺陷容易导致 N 公司的库存业务在贷前、贷中、贷后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影响公司可持续的业务发展及资产保障。因此,需采取以下实施措施:
(1) 加强企业对库存融资业务的重视。在公司现有的整体发展战略中,由于利润产出占比较少,因此库存融资业务并没有被视为核心业务发展部门。但实质上,管理好经销商的融资业务,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帮助其良好的运营发展,才能让公司其他业务,例如零售融资业务、大客户业务,在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环境下进行,提供整体业务的风险保障。因此,重视库存融资业务,加大对库存融资业务系统平台的开发,提高库存融资信贷风险管理效率及水平,能够促进公司所有融资业务的风险水平,保障公司资产安全。
(2) 加强对风险信息的整合和分析。通过对风险信息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历史风险事件、现有经销商数据、行业风险管理信息等,总结影响库存融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分析结果在现有经销商上进行验证,确定该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最后将这些因素纳入风险评估体系,提高贷前评估的准确性。

..........................

第 7 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随着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和完善,风险控制管理被各个金融机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社会征信体系缺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关联企业间的信息透明度不高、数据管理低效、企业培训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风控管理行为在实际推进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N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风险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将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对N公司库存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SWO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深入了解N公司情况和汽车金融市场的态势,为接下来的问题发现及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全面的背景信息。然后,由上述三个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贷前、贷后的业务操作和环境分析,提出N公司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和漏洞。同时,针对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最后,为了保证上述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制定对应的保障措施。文章结论如下:
通过对N公司库存业务的了解,发现其授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库存信贷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库存业务操作及主机厂信息沟通、员工资质问题这三个方面展开问题研究。在库存信贷风险评估及管理政策方面,第一,风险等级打分卡过于标准化,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经销商的风险等级,在贷前产生的风险评估偏差直接影响未来业务的风险管理;第二,高风险事件应急机制缺失,使公司错过抢救公司资产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历史数据分析缺失,且无实践性总结风险管理政策,影响单个风险事件处理效率,且未能推动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发展。在库存业务操作及主机厂信息沟通方面,首先,非信息化的报告编写及贷后数据管理不仅浪费人力成本,同时也降低风险识别概率。其次,低效、低质量的尽职调查导致公司从源头开始未能很好的把握信贷风险;再次,店内非科技化的监督手段无法有效掌握资产安全和防范经销商违约行为 ;最后,没有与主机厂的顺畅沟通,使解决的风险事件无法妥善地得到后续处理,没有主机厂的支持间接影响公司风险管理机制;对经销商的长库龄融资车无协助管理服务,是贷后风险预防的一个漏洞。从员工资质问题方面,关键岗位员工缺乏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且公司对风险管理无系统化培训,“以老带新”、“经验判断”的业务行为无法有效的识别或处理风险,导致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失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