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就业极化与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化的关系及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22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本文利用CHIP1995年、2002年和2013年农村数据,对数据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RIF),在个人的微观数据层面,本文分析了农村就业极化的现象和特点,即极化的趋势是增加高、低技能需求的就业,减少中等技能需求的就业。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教育不论是对个人成就还是对社会进步和国家长远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86年推行义务教育以及上世纪末实施高等教育扩张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长久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更不容乐观,表现为城市适龄个体几乎全部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而我国农村大量适龄个体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后便直接参加工作。众所周知,农村个体相比城市个体来说教育投资行为较少,且受城乡教育投资不平衡这一客观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长此以往,这势必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通过缩小农村内部教育投资差距的方式进而缓解城乡教育不平衡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农业论文怎么写

笔者在大量阅读文献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于教育供给方面,试图通过增加教育供给的方式来提高农村个体教育投资;在国家政策背景下,政府或者企业作为增加教育公共支出的承担者,这就意味着农村个体需要承担的教育成本会有所降低,进而促进农村个体继续进行教育投资。本文认为这些研究有共同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把教育的需求考虑在内。如果顾及到这些农村个体是否存在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这一点,那么从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这两大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就能更好得促进农村个体进行教育投资。
..........................
第二节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就业极化现象的出现使得家庭教育投资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不同阶段教育投资决策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受学历、经历、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盲目投资甚至不投资的现状,大部分家庭教育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得不到相应回报,拉大了与城市学生的教育差距。通过在地级市内经济发展水平不等的农村以户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教育投资的现状,通过对数据的深入了解,比对研究,得出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教育投资动机、投资能力和投资风险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不同阶层的家庭的教育投资方向,对政府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资金投入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教育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就业极化即高低技能需求增加的角度来探讨其与农村不同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关系及影响,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1.我国农村劳动就业有没有表现出极化的特征,有没有呈现出就业极化的趋势以及呈现出这种极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2.高低技能需求增加与农村不同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化的关系及影响。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就业极化的现象与其形成的原因一就业极化现象的出现与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一些学者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发现了就业极化现象,并在以后的一系列研究中得到了证实。Goos and Manning(2007)主要分析了职业就业份额的变化与收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主要对技能强度进行研究,发现呈现上升趋势的是技能强度低和高的岗位,中等技能强度的岗位则与之相反,呈现下降的趋势,进而得出英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就业极化现象的结论[1]。Spitz-Oener(2006)和Dustman等(2009)在研究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否也出现极化现象时也采用分析职业就业份额变化的方法[2][3]。Goos等(2009)在研究欧洲国家1993年至2006年职业就业的变化时发现,高低就业份额都呈现扩张趋势,中等就业份额呈现下降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与采用就业人数以及周工作时间没有任何关联[4]。Autor and Dorn(2013)按照职业技能水平排列法,分析了美国1980年至2005年期间上百个职业就业份额的变化,得出的结论为,在这25年内美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呈现出最高和最低分位数就业快速增长,而中等分位数的就业大幅下降的趋势[5]。Goos等(2014)主要研究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就业份额变化,而且分析了每种职业的就业份额变化,这两者的变化幅度都很大[6]。Michaels等(2014)主要是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职业进行研究,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劳动力就业极化现象[7]。Harrigan等(2016)分析了法国从1994年至2007年这13年的就业极化现象[8]。
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现象被研究得很少。吕世斌和张世伟(2015)在验证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极化现象时,采用宏观和微观的数据的方法,发现1998年至2009年这期间的各个行业的高等技能和低等技能需求就业增加,但中等技能需求就业减少[32]。屈小博和程杰(2015)则采用与上述不同的方法即就业岗位分析法,在实证的基础上验证了农民工就业结构呈现出极化现象,而出乎人意料的是,中国就业结构总体变动不是呈现出极化现象而是一种“就业正在升级”的模式[33]。
.........................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的作用
受二战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外许多学者关注到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Mincer(1991)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需求的增加或减少会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产生变化,而技术的更新换代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工资的差异上,更体现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上[20]。Bils and Klenow(2000)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教育投资回报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模,得出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即技术进步会促使个人增加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增加又会促使技术的进步[21]。
我国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技术飞速发展,引起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这种变化对个体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杨新铭和罗润东(2007,2008)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收入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和实地检验,经研究发现,技术的飞速发展会造成收入的增多,而且会造成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增大,这种收入的增多会促使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大,研究中也发现,这种情况仅适用于非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恰好会因为其历史及人文的特殊性,非技术性的增长快于技术性的增长,技术进步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引起发作用,抑制其对人力资本的投入[38][39]。董直庆等(2014)通过对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者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构建发现,二者呈正相关,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产生深远的影响[40]。严伟涛和盛丹(2014)从收入角度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得出技术进步影响高技能人才继续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呈正相关[41]。李成友等(2018)构建工资差异、个人特质等对人力资本影响的动态模型,在对2003年至2015年间我国31个省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高低技能劳动者工资差距会激励人力资本投资[42]。张军等(2018)在对2002年至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技能人才划分为对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就业技能结构,经研究发现,越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进步,越能得到更多的工资报酬,并且还提升了技能需求,进而导致对个体教育投资方向的改变[43]。
...............................
第三界定与理论基础.............................12
第一节概念界定:农村劳动就业极化.................................12
第二节理论基础...................................................12
第四章农村劳动就业极化的现象:表现及原因.............................16
第一节农村劳动就业极化的表现.....................................16
第二节农村就业极化原因分析.......................................18
第五章农村劳动就业极化对不同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化的影响的机理分析.......22
第一节高技能需求增加对农村不同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机理.............22
第二节低技能需求增加对农村不同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机理.............23
第七章农村劳动就业极化对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化的影响:实证分析
第一节问卷数据分析


农业论文参考

2021年1-6月,笔者在烟台市内经济发展水平不等的农村以家庭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对象范围为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农村户口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共涉及10个行政村调查800户,对家庭中有16-21周岁子女的家庭进行调查访谈,共回收问卷800份,调查的行政村经济水平较为全面,首先调查问卷涉及每户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子女的数量和学习能力等几大内容,其次,为了保证此次研究的真实性,提高说服度,笔者将访谈与问卷相结合,每个村抽样访谈10户,共100户。调查问卷信度较高,克朗巴哈系数达到0.9,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受访家庭基本情况
(一)关于家庭收入、父母学历以及职业的基本信息
在受访地区的农村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专)阶段,占比分别为38.25%和43.5%;在父母职业类型的调查中,非技术工人家庭占比最多,为358户,占比44.75%;在家庭年均人收入方面,年均人收入在10000-49999的户数占比较多,分别为26.00%和31.75%,基本符合2021年烟台市2.46万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此三类调查内容方面,受访的烟台市农村居民在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家庭人均收入整体上为中等偏上水平。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三大核心维度,不同SES的家庭,拥有的家庭资本也会相应不同。在文化资本,即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子女的教养语言,相比底层家庭,中产阶层的家庭的教养用语更加开放,由此子女的学习思维也更加开放;在社会资本,即父母的职业类型方面,家庭中父母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为子女的教育提供了隐形福利;在经济资本,即家庭年均人收入层面,家庭当中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越能在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优先权。
.............................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主要结论
近些年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劳动就业极化的现象,对低技能的需求增加较多,而对高技能的需求增加相对较少。农村群体对高技能和低技能的需求增加,影响了农村个体家庭的教育投资决定,并加大了农村居民之间的教育投资差异:所有农村居民的就业极化,体现在高等教育收益增加和高技能需求增加对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影响,但这一现象对A阶层个体来说这种正效应更强;农村就业极化对农村居民的总体影响可以概括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了农村当中适龄青年父母对的其投资教育的整体机会成本,这对农村居民对其子女进行高中教育的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对B类家庭中的个体表现更为强烈。
具体言之,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文利用CHIP1995年、2002年和2013年农村数据,对数据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RIF),在个人的微观数据层面,本文分析了农村就业极化的现象和特点,即极化的趋势是增加高、低技能需求的就业,减少中等技能需求的就业。
第二,本研究以地级市农村家庭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对高技能的需求增长如何影响农村当中的适龄个体投资高等教育的决定。研究结果显示,高技能劳动需求增加对农村个体高等教育投资呈正效应,且对农村A阶层个体的正效应更显著。
第三,本研究以地级农村家庭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低技能需求的增长是如何影响农村个体进行高中教育的投资决策。结果表明,低技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对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个体继续进行高中教育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且对B阶层的受教育个体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农业论文文章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