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英语虽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它的使用范围却是最广的。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外交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走出国门与国际社会交往,与各国之间交流也更加广泛,英语的运用也就愈发显得重要,这也就对我们的英语使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大学里,英语作为公共课之一一直受到最广泛的重视,从学校到学生,英语学习总是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往。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不敢或不愿与他人用英语交流,在语言的实践运用上难以跟上时发表展的脚步;再者,有些学校搞应试教学,将英语等级证书与毕业证直接挂钩,也误导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使得不少学生误以为通过英语考试最为重要,而提升英语的听说实践能力反而是“无用功”,这就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少大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难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造成了极为普遍的“?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异化现象。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口语中,学生的中式英语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学生将汉语思维直接嫁接在英语之中,结果造成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英语应用怪相。这个怪相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了母语的影响,思维的定势以及文化的差异根深蒂固,令不少非英语专业学生难以摆脱固有的汉语语言思维;另一方面,也是与不少学生缺乏严谨的求学态度,没有仔细探求英语的地道使用方式,从而致使中式英语大行其道,纯正地道的英语表达被进一步边缘化,久而久之,实际上错误的表达方式反而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应用句式,也就成为了沟通的巨大障碍。
……………
1.2研究意义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别,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忽略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未找到合适.的英语单词用于表达时,常常倾向于利用母语直译的英语单词来表达汉语思维,把汉语的语言习惯运用到英语中,结果导致了与地道英语格格不入的中式英语。因此,产生中式英语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受汉语思维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以及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由于教学大纲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般只开设精读、写作、听力教程,而在说的运用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是硕士研究生使用的“听说教程”教材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的英语学习同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熟悉地道英语使用思维方面更是极为缺乏,专业学生学习的“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课程屮极为罕见,更不太可能系统的学习专业的英语学习理论,诸如二语习得理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了 “语言学”、“语用学”等课程)等等,缺乏对英语文化源和背景的系统理解,因此,他们在英语的学习上更容易受到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语言运用上常常不自觉地把汉语和英语不自觉的结合起来,产生各式各样的“中式英语”,也造成了英语交际难以逾越的障碍。基于以上背景,笔者试图用二语习得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从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引导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克服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尽量减少或避免中式英语现象的发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地跨文化交流。由于调查对象范围的限制,论文在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式英语选取的调查问题和调查对象人数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样本来源,因此,在对调查对象结果的分析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尽可能地扩大调查范围并且有针对性的选取调查的对象,是该论文深入研究的方向。
………
第二章中式英语研究动态
2.1中式英语定义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多样,原因复杂,人们很难对它做出精确的定义。因此,关于中式英语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下就是一些研究者关于中式英语定义的不同见解。中式英语是受中文干扰的讲话或写作。中式英语在语法上可能是正确的,一些句子可以把中文词句或多或少的逐字逐句翻译过来,但是在选择单词或词组以及方式表达方面却不符合标准英语的用法。虽然理解可能不是问题,但是中式英语是不能被接受的(邓炎昌,1989)。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李文中,1993)。3)中式英语是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但可能被形容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Joan Pinkham, 2003)。从以上列举的中式英语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母语干扰和母语思维模式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它们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最大。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式英语定义为:在英语学习中,中国人受汉语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干扰而产生的非标准英语并且可能影响有效交流的中介语。
………
2.2中介语理论和石化现象理论
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由母语习惯延伸到外语习惯的过程,把外语与母语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就可以找出学习外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正,以此来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人们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过程到熟练掌握前,有着所谓的“中间状态”,现代语言学把语言学习这一 “中间状态”称之为中介语现象。被誉为“中介语之父”的Larry Slinkier在1972年发表的Inter Language中第一次提出了中介语理论。他认为:“中介语可以用作从语言学上描写的数据,它是作为一个系统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 [1]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并不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交流中他们经常以母语的思维来套用学习对象语,或采取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异化学习对象语,学习的对象语因此就成为了一种受到母语干扰而形成的混合体,而中介语就是反映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出现的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不规则的语言现象。换句话说,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母语和学习对象语之间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为自我学习创造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法、语音、词汇、运用等方面既不完全来源于母语,也不同于学习对象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过程不断与学习对象语逐渐接近的动态语言系统,它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中介语具有相对独立性,独立于母语和学习对象语,但是与两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介于母语和学习对象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学习者有意识的运用这套系统去学习新语言,虽然它没有达到学习对象语的高度,但是仍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其次,中介语是一种可以被明显观察到的语言系统,它可以在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清晰地被反映出来,可以通过测验来确定其实现的程度;最后,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随着新知识的不断注入,学习者原有的尚未固定下来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被动到主动,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脱离母语而逐步接近学习对象语。
………
第3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11
3.1教育体制的偏差........11
3. 2文化背景的差异........13
3.3词汇的误用........16
第4章中式英语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影响........22
4.1积极影响........22
4.2消极影响........25
第5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式英语问题的对策思考........28
5.1 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28
5. 2挖掘英语词汇和短语的文化内涵........29
5. 3加强外语教学的针对性........30
第五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式英语问题的对策思考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往往会将母语与英语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一般而言,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因为母语掌握量少且交际能力有限,因而母语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较小;而年龄较大的英语习得者,因受母语的影响时间较长,所以母语对其英语学的影响较大。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年龄都在18至22岁之间,受过多年的母语教育,母语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在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明显;再加上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不得不使用中介语作为中间手段,因此,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建构中介语的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巨大,也正是以上原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中式英语也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减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中式英语现象,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具体来看,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减少非英语大学生的中式英语现象。
…………
结论
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因为英语掌握得不够扎实,且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等方面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没有语言环境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母语在英语学习中造成的负迁移作用是必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意或无意地借助母语知识来构建新的语言框架。缺少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学习者就习惯于用母语的思维定势学习英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的影响而表达出不规范的中式英语。要想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词汇、语法知识,更要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历史风俗文化差异,根据特定的语境及上下文关系来确定正确的翻译方法,用英语思维理解和表达出地道的英语,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对于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坚持全英文教学,给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鼓励学生多读原著、多看原版电影、多接触地道的英语文章,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英汉对比学习,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最大限度地消除中式英语。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中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大学生从“哑巴英语”到“中式英语”再到“地道英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本质目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