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财务会计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财务会计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研究 ——以绩效财务会计为中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介于营利性组织和政府之间的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蓬勃兴起,多元化的非营利组织能够以灵活、高效率、体贴个性的特点满足社会需求,不仅成为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的有效补充,也成为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社会背景成长起来的非营利组织带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烙印,其成长和发展也就具备了中国特色。首先,我国长期以来以国有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政府包办的模式使事业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由财政提供资源、在政府预算框架下运营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这类组织背离了非营利组织应该具备的特点,难以在市场机制语境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包括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公信力差等很多问题,也引发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迫切要求;其次,我国民营非营利组织起步晚,发展不平衡,运营和管理都不规范,参与市场的经济能力弱小,亟需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扶持和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方面给予指导和完善;再次,同样是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国有事业单位目前处于不同的制度框架下,导致在资源配置、运营和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利于完善这类组织的管理体系,不利于这类组织有序竞争,不利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这两类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建立适合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平等的制度框架,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公益服务的质量。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存在理论的规制,以完成使命为宗旨,组织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运营缺乏明确的市场信号,难以用利润等指标评价其绩效;加上其管理上具有产权的公益性、资源依赖性等特点,要求非营利组织必须进行绩效管理,以组织运营的经济性、效率性、社会效益性等维度评价组织的绩效和社会影响力。非营利组织进行绩效管理需要构建一个可以全面提供绩效管理信息和对组织绩效进行有效控制的会计系统,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和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不能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进行全面研究,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服务。本文基于非营利组织存在理论定义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范畴,对这类组织的管理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解析,论证了其进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和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缺陷以及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借鉴局限,提出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构想。本文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本质是以信息为手段的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绩效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会计假设、研究对象、会计要素等基础理论问题,并设计了以财务会计为中心的绩效会计模式。在绩效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中,论述了绩效财务会计的财务报告目标及构成体系,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相互关系,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提出构建以资源、负债、资源剩余、投入、产出和效果为会计要素,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双重确认基础,以资源剩余绩效表、运营绩效表和综合绩效表为会计报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评价绩效所需要的信息。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的现实对深入研究这类组织的管理提出要求
1.1.2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对深入研究这类组织资金的有效管理提出要求
1.1.3 我国民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瓶颈对深入研究这类组织的管理模式提出要求
1.1.4 事业单位和民营非营利组织的不平等地位的现状不利于我国公益事业的有效发展
1.1.5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系统不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
1.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研究的现状
1.2.1 关于非营利组织概念的研究
1.2.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文献综述
1.2.2.1 关于绩效会计的研究文献
1.2.2.2 关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支持理论
2.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分类
2.2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理论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学说
2.2.1.1 市场失灵学说
2.2.1.2 政府失灵学说
2.2.2 公共空间学说
2.3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管理理论
2.3.1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章程
2.3.1.1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
2.3.1.2 非营利组织的章程
2.3.2 非营利组织的产权与治理
2.3.2.1 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定位
2.3.2.1.1 对非营利组织产权的研究综述
2.3.2.1.2 对非营利组织产权的认识与结论
2.3.2.2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2.3.2.2.1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2.3.2.2.2 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2.3.3 非营利组织的控制
2.3.3.1 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控制
2.3.3.2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
2.4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
2.4.1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动因
2.4.1.1 从组织的外部控制来说
2.4.1.2 从组织内部管理来说
2.4.2 绩效评价与预算
2.4.2.1 全面理解非营利组织预算的功能
2.4.2.2 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的基本术语组成
2.4.2.3 绩效评价对预算的影响
2.4.2.4 基于绩效的预算面临的挑战
2.4.3 绩效评价与信息
2.4.3.1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4.3.2 绩效评价的信息种类与来源分析
3 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3.1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内涵与优劣分析
3.1.1 事业单位会计的内涵
3.1.1.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3.1.1.2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执行“准则+制度”的会计规范模式
3.1.1.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特点
3.1.1.4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行政监督
3.1.2 事业单位会计的优势与缺陷
3.1.2.1 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优势
3.1.2.2 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缺陷
3.2 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状与分析
3.2.1 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状
3.2.2 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优势与缺陷
3.3 英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分析
3.3.1 英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特点
3.3.2 对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借鉴的制约因素分析
3.4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设想
3.4.1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构建设想
3.4.1.1 在国有事业单位和民营非营利组织之间建立平等统一的会计制度框架
3.4.1.2 专门制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
3.4.1.3 完善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监督体系
3.4.2 建立绩效为核心的会计控制系统
4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基础理论
4.1 绩效会计的本质
4.1.1 会计本质的理论追溯
4.1.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本质
4.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目标
4.2.1 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概述
4.2.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目标的定位
4.3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假设
4.3.1 会计假设的基本内涵
4.3.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假设的特殊性
4.3.2.1 会计假设内涵的新发展
4.3.2.2 增加设置“绩效关联”假设
4.4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对象
4.5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实现模式
5 非营利组织绩效财务会计系统设计
5.1 绩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报告体系
5.1.1 财务报告的目标
5.1.2 绩效会计的财务报告体系
5.1.2.1 运营绩效表
5.1.2.2 资源存量绩效表
5.1.2.3 绩效指标分析表
5.1.3 绩效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5.2 绩效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相互关系
5.2.1 绩效会计要素的生成
5.2.2 会计要素的定义
5.2.3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5.3 绩效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5.3.1 绩效会计要素的确认
5.3.1.1 确认基础的选择
5.3.1.2 会计要素的确认原则
5.3.2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计量
5.4 绩效财务会计核算程序和应用
5.4.1 绩效会计的核算程序
5.4.2 绩效财务会计的应用
5.5 非营利组织绩效财务会计系统的评价
5.5.1 非营利组织绩效财务会计的优点
5.5.2 非营利组织绩效财务会计信息与评价控制组织绩效信息需求上的差异
6 研究结论和局限
6.1 研究结论
6.2 有待展开研究的课题
6.2.1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会计与营利性组织绩效管理会计的契合性
6.2.2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会计的特殊性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
参考文献
[1]基于价值多元化理念的多重计量模式初探[J]. 徐国君,姜宏青. 财会通讯. 2009(21)
[2]基于财务视角的政府绩效报告的构建[J]. 李建发,张曾莲. 会计研究. 2009(06)
[3]改革开放30年会计监督的发展与创新[J]. 王竹泉,毕茜茜. 会计研究. 2008(07)
[4]寻求特权还是平等:非营利组织财产权利的法律保障——兼论“公益产权”概念的意义和局限性[J]. 金锦萍.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8(01)
[5]事业单位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J]. 应益华,赖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2)
[6]资源依赖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动因探析[J]. 胡杨成,蔡宁. 社会科学家. 2008(03)
[7]会计控制系统论的形成与发展——杨时展教授和郭道扬教授学术贡献的共同结晶[J]. 刘常青.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2)
[8]中国非政府部门的价值与比较分析[J]. 邓国胜.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7(01)
[9]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 王名,刘求实.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7(01)
[10]绩效会计初探[J]. 孙家良. 财会月刊. 2007(31)
财务会计博士论文怎么写
财务会计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与政府运行绩效的会计信息是政府行政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公民了解政府资产变化以及政府配置和运用社会公共资源效率的主要渠道,其质量高低影响着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效果与效率,最终影响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趋势下的公共管理需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日渐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各方面关于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中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为此,研究并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成为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基金理论,深入剖析了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所处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政府会计建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和吸收政府会计建设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架构及具体实施的相关措施。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界定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概念,介绍公共受托责任和基金会计两项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应该是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我国宪法,全国人民将公共资源委托政府管理和运用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持续存在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介绍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和组织对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认为应将系统性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作为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第三章为“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及其存在问题”,主要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形成过程及现行预算会计框架的主要内容,找到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1)会计目标局限于政府自身管理;(2)会计主体不利于反映政府受托责任:(3)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用一般原则代替;(4)会计基础难以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5)会计要素多套并存且涵盖内容过窄;(6)财务报告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第四章为“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及其影响分析”,分析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必须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立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应以五级政府整体为会计主体,恰当地引入权责发生制,重新设计的财务报告体系,客观、全面地反映包括预算执行、管理业绩和财务状况等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第五章为“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及其启示”,以美国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委员会为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组织)关于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得出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1)理论框架制定先行,避免走弯路;(2)理论框架制定要兼顾国家化和国际化;(3)基金会计模式值得我国借鉴;(4)不同的会计基础可综合运用;(5)要兼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目标。第六章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系统地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以求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构建的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财务报告的全面目标为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和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具体再分为包括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政府财务状况、政府活动及业绩情况和国有经济资源管理情况四方面的基本目标;(2)我国政府会计记账主体应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由政府控制并提供其活动所需的主要财力、承担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同时在将我国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和政府受托管理的其他资金划分为政府基金、权益基金和受托基金的前提下,将三类基金设为子会计主体,而报告主体则包括三种基金和五级政府整体;(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可比性、一致性。其中,可靠性、相关性是主要质量要求;(4)会计基础应将两种会计基础综合使用,即在日常核算采用可满足预算管理和控制的需求的收付实现制,期末编制报表则采用可满足对政府财务状况和业绩管理的需要的权责发生制;(5)会计要素应设置两套,执行预算管理功能的基金会计要素设置基金资产、基金负债、基金余额、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财务会计要素应设置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会计要素应采用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确认标准,及“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为辅”的计量模式;(6)财务报告体系设计借鉴美国GASB的基金报告模式,编制包括政府整体层面报表和基金报表的财务报告。本文设计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了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主要报表。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方法不够丰富,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研究不够深入;指明未来应重点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等进行研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会计的界定
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界定
第三节 政府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基金理论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学者对公共受托责任的研究
二、学者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
三、国际组织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二、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三、政府会计基础
四、政府会计要素
五、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六、政府会计规范
第三节 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预算会计的演变
二、适应当时环境的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三、以机构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主体
四、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基础
五、多套并存的财务报告体系
第二节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目标局限于政府自身管理
二、会计主体不利于反映政府受托责任
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用一般原则代替
四、会计基础难以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
五、会计要素多套并存且涵盖内容过窄
六、财务报告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第四章 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一、我国政府职能行使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变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一、部门预算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三、政府采购制度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一、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内容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第五章 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一、州和地方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二、联邦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三、美国政府的预算会计
第二节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
一、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的形成
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容
第三节 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一、理论框架制定先行,避免走弯路
二、理论框架制定兼顾国家化和国际化
三、基金会计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四、不同的会计基础可综合运用
五、要兼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目标
第六章 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
一、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确定
二、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分析
三、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 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
一、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的界定
二、基金主体的设置
第三节 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第四节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一、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及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二、我国政府会计实行双重会计基础的分析
三、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路径选择
第五节 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政府会计要素的设置
二、政府会计要素的确认
三、政府会计要素的计量
第六节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
一、新报告体系与原预算会计报表体系的融合
二、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设想
三、政府层面报表和政府基金报表的生成程序
本章附录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信息有用性及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 赵西卜,王建英,王彦,曹越. 会计研究. 2010(09)
[2]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取向定位与改革路径设计——基于多重理论视角[J]. 路军伟. 会计研究. 2010(08)
[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 张琦,王森林,李琳娜. 会计研究. 2010(08)
[4]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基于我国政府环境和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J]. 戚艳霞,张娟,赵建勇. 会计研究. 2010(08)
[5]基于防范财政风险视角的中国政府会计改革探讨[J]. 肖鹏. 会计研究. 2010(06)
[6]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概念框架差异与启示——基于IPSASB与IASB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J]. 张娟. 会计研究. 2010(03)
[7]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对策与建议——政府会计改革研讨会综述[J]. 张琦,张娟. 会计研究. 2009(10)
[8]政府会计基础选择、利益相关者动机与制度环境的影响——来自中国的问卷数据检验[J]. 张琦,张象至,程晓佳. 会计研究. 2009(07)
[9]关于政府会计报告模式的研究[J]. 海南省国库支付局课题组.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9(07)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J]. 张国兴. 会计研究. 2008(03)
财务会计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财务会计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等诸多新变化,都使得以反映历史状况为主、“股东至上”的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不足被充分显现。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和研究。财务报告改革是一个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新问题也不断涌现的领域,其经常被引起关注并且影响广泛。然而以往的财务报告改革理论和实践大多是规范性研究,主要从会计计量属性、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扩展财务报告内容等方面展开。近些年来,实证会计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对现行会计信息与现行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做出了肯定回答的同时,也发现和验证了“功能锁定假说”。人们逐渐地开始从报表使用者的财务分析角度来探讨财务报告改革的问题。2008年IASB和FASB有关财务报告列报的改革,不仅从财务报表的表内分类、再分类及其排列组合等报表内容列报做出改进,也为人们从财务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财务报告的改革问题提供重要启示。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均基于一定的会计环境,都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的,会计环境的变化会从客观方面来影响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会从主观方面对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会计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是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的变化都会导致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本文采用了系统性研究方法、历史比较和国别比较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两个方面对论题进行研究。全文共设八章,除去第一章引言、第八章总结和展望外,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财务报告的缺陷及改革、财务分析体系、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为本文的理论创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第3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主要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进行再定义,并界定了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研究范围,还对会计理论的环境起点和目标起点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第4至6章),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研究。该部分是本论文的第一个重点,也是重点创新之处。首先,对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机理进行研究,试图从会计环境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变化两个方面,对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的驱动因素、作用方式等进行阐述,以期对财务报告变革与企业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能有较深入的分析。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国别比较的角度,分别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的历史演进和中美现代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和实践验证。第四部分(第7章),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的实践运用,也是本论文的另一个重点和核心。运用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理论对当前FASB和IASB发布的《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联合框架进行评论,并对我国下一步我国与国际趋同过程中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的重构进行分析讨论。本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1)从会计环境角度对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剖析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机理,运用历史的、国际比较的实践来进行验证,填补了两者互动关系研究方面的空白;(2)本论文将会计环境分为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认为经济因素是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对各种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影响的方式和结果进行分析;(3)将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与会计环境、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结合,为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2.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2.2 研究内容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2.2 关于财务分析体系相关研究
2.2.1 国外关于财务分析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财务分析的研究
2.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现状
2.3.1 财务报告对财务分析影响的研究
2.3.2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2.3.3 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关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3.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3.1.1 财务报告相关概念辨析及定义
3.1.2 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辨析与定义
3.1.3 会计环境相关概念与分类
3.1.4 会计目标的概念与分类
3.2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相关理论[95]
3.2.1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含义及其特征
3.2.2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相关概念区分
3.2.3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的历史演进
3.2.4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不同观点的简介
3.2.5 对不同逻辑起点理论的评价
3.2.6 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的关系以及本文的研究起点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机理分析
4.1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路径
4.2 会计环境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4.2.1 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的影响[89]
4.2.2 财务报告改革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4.3 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与财务报告改革的影响
4.3.1 会计信息使用者
4.3.2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发挥作用的前提
4.3.3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4.3.4 财务分析体系重构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4.3.5 会计目标变化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史证研究
5.1 中式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
5.1.1 文字叙述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夏商至秦汉)
5.1.2 数据组合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唐宋至明清)
5.1.3 表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清朝晚期——新中国成立前)
5.2 西式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
5.2.1 单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13 世纪以前)
5.2.2 复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
5.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研究
5.3.1 会计环境的变化对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的影响
5.3.2 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的影响
5.3.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比较研究
6.1 美国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
6.1.1 资产负债表阶段(20 世纪初-20 世纪 20 年代)
6.1.2 损益表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
6.1.3 三表并重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
6.1.4 财务报告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6.2 我国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
6.2.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6.2.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2)
6.2.3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1)
6.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2002-至今)
6.3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比较
6.3.1 中美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6.3.2 中美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6.3.3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理论的运用
7.1 关于 IASB 与 FASB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分析
7.1.1 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会计环境因素
7.1.2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
7.1.3 财务报告目标
7.1.4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主要内容
7.1.5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分析
7.2 基于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财务分析体系重构
7.2.1 IASB 与 FASB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中报表的变化
7.2.2 对财务列报改革后的报表体系进行财务分析
7.2.3 财务分析相关指标设计
7.3 关于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分析
7.3.1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
7.3.2 从信息使用者财务分析的角度对财务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8.1.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J]. 王跃堂,李侠.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01)
[2]财务报表国际趋同的重大进展——IASB与FASB《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之分析[J]. 江笑云. 税务与经济. 2010(03)
[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2010年中国会计学会资深会员论坛综述[J]. 卢兴杰. 会计研究. 2010(04)
[4]论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变革:动因、挑战与趋同路径[J]. 王仲兵.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01)
[5]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效果研究——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实例检验[J]. 温青山,何涛,姚淑瑜,陈姗姗. 会计研究. 2009(10)
[6]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 葛家澍,叶丰滢. 审计研究. 2009(05)
[7]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探讨[J]. 张金若,宋颖. 会计研究. 2009(09)
[8]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 朱学义,王建华,吴江龙,任艳杰,曹荣兴.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4)
[9]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 葛家澍. 会计研究. 2009(04)
[10]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 刘玉廷,王鹏,崔华清. 会计研究. 2008(06)
以上是财务会计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