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供应链主要环节实物及其价值损耗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70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农产品品质的高要求,国家应做好冷链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我国冷链配送设施不足,国家应加大基础设施创新投入,逐步推进冷链运输,从而减少马铃薯在流通过程中的腐烂损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马铃薯对居民的营养有一定的贡献,是第四大主粮
作为我国重要的食物,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马铃薯块茎中含有2%的蛋白质,还富含 18 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类似于人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几乎达到 100%,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联合国很早就把马铃薯列为第四类主粮,我国在 2015 年开展了马铃薯主粮化,从而马铃薯在我国粮食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马铃薯损耗问题缺乏系统研究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数据差异较大。2017 年我国马铃薯产量1769.63 万 t,人均马铃薯产量为 12.73 kg,但是根据 FAO 食物平衡表查到我国 2017 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为 8.72 kg,人均产量大于人均消费量。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涉及的环节较多,目前国内有研究聚焦到马铃薯某个环节的损耗,多数还是研究减少食物损耗的重要性和建议,尚未开展针对马铃薯损耗的系统研究。
(3)从整个全产业链角度保证食物的供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很多发达国家从 20 世纪就对损耗问题开展了研究,以 FAO 为代表建立了全产业链监测体系,有专门的板块来研究损失和损耗问题,2011 年,FAO 发布了全球食物损耗与浪费的报告,分析了全球 7 大区域、7 类产品全产业链损耗与浪费情况,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4)马铃薯是西北等贫困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减少损耗有助于带动农户增收
在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其它粮食作物,所以在西北等贫困地区,马铃薯比其他作物更容易适应,更能保证食物供给的安全,也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由于马铃薯含有一定的水分、不易保存,在供应链流通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会降低马铃薯有效供给,从而减少种植户收益,减少损耗相当于增加农户收入,从而保障农户的生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FAO(2011)的食物平衡表显示,北美和欧洲的食物损耗大约为每人每年 95-115 公斤,而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食物损耗大约为每人每年为 6-11 公斤,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约13×108 t)的食物被损耗或浪费,相当于每年投入到农业生产的 14×108 hm2 耕地(全球农业用地的 30%)和 2500×108 m3 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白白地浪费。中国用 7%的土地养育着 20%的世界人口(BROWN, 1995),中国的人口仍持续增长,所以对食物仍然有较大需求,减少损耗就相当于增加供给从而缓解食物紧缺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加上新兴市场下的发展中国家中新兴中产阶级人口的购买力增加,预计到本世纪中叶粮食需求将增加 50-70%(翟虎渠, 2011; GODFRAY et al., 2010),与此相反大约还有十亿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或营养匮乏的环境,所以减少食物损耗来增加供给量迫在眉睫(FAHRENKAMP, 2016)。食物产量与消费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只注重投资农业增加产出,而忽视了在食物产出后的收割、储存、运输等的大量损耗的增加造成的食物损耗(黎东升 等, 2015),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国家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节约意识淡薄而造成的浪费在不断增加(SMIL, 2003; 张姝, 2016)。
首先为了更清晰地了解食物损耗,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对于食物损耗的研究现状,其次为了清晰论文中要用到的评价指标,梳理了关于损耗的评价方法,最后为了了解马铃薯损耗情况,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于马铃薯损耗的研究现状。
1.2.1 关于食物损耗的研究现状
关于食物损耗问题,国内外都有着大量研究,因为本文介绍的是供应链的损耗研究,所以分为供应链研究现状、不同区域研究现状、不同农产品研究现状这三类进行介绍。
(1)食物损耗供应链研究现状
食物损耗是指生产出来供人类消费但最终没有被人类消费的可食食物,包括“食物数量或质量的下降”。发生在整个供应链即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环节,在工业化以及低收入国家的供应链的前端损耗较高,消费环节的损耗较低(FAO, 2014)。食物损耗是指产后可供人类消费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被消费的可食食物,包括霉菌、害虫或气候控制不足造成的损失、烹调损失和自然挥发、食物浪费如遗留在盘子里的食物(ERS, 2010)。此外还有两点需要引起关注。一是市场标准的差异,不同市场对于质量、尺寸和外观的标准都不同,就中国来说深圳的供港市场的标准是最高的,不符合市场准入标准就不能进行交易,从而造成食物的损耗。二是风俗习惯的差异,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忌食动物内脏,在这些国家内脏属于不可食食物,就会造成相当大的食物损耗,而中国人很喜欢吃动物内脏,这就不会造成损耗(PARFITT et al., 2010)。所以食物损耗指的是食物损耗指的是可食食物,不可食食物(如果核)等本身就是无法被人类消费的,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存在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但主要发生在供应链前端。
................................

第二章 收获环节的损耗评价及降损空间

2.1 描述性分析
2.1.1 调研地区与数据来源描述
本文选取了甘肃省和内蒙古并在 2018 年 7~9 月进行实地调研,两个省份均为马铃薯主产省,甘肃省 2016 年马铃薯产量为 226.1 万 t,在全国各省马铃薯总产量中排名第三,内蒙古 2016 年马铃薯产量为 167 万 t,在全国各省马铃薯总产量中排名第五,2016 年内蒙古和甘肃两个省份的马铃薯总产量占到全国年产量的 23.14%,具体情况见表 2-1。为了保证数据获得的随机性,两个省份中各选择一个市,每个市各选择两个县,每个县选择 2-4 个镇来进行调研,共收回 257 份问卷,其中 253 份为有效问卷,具体情况见表 2-2。


经济论文怎么写

.......................

2.2 实物损耗
整体来看,调研的 253 户马铃薯种植户产量为 26.55 t/hm2,实物损耗量为 1.35 t/hm2,实物损耗率为 5.12%。其中人工收获的有 112 户,占全部种植户的 44.27%,机械收获的有 141 户,占全部种植户的 55.73%。两种收获方式相比较来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差异,种植年限、种植规模、单位面积产量和实物损耗有所差异。人工收获种植户的种植年限比机械收获长 8 年,因为人工收获的多为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很早就开始务农养家糊口;机械收获种植户的种植规模是人工收获的 29.96 倍,说明种植规模会影响到收获方式,种植规模越大越倾向于机械收获;机械收获种植户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人工收获的 2.07 倍,主要是因为机械收获往往都是种植规模大户,这些种植户会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来保证产量;机械收获种植户的实物损耗量为 1.50t/hm2,高于人工收获,但实物损耗率为 4.35%,低于人工收获。、
独立样本 T 检验是指当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时,研究两组独立样本对因变量有无显著影响的检验,可以检验调研的结果是否在统计学中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研究不同收获方式对马铃薯损耗率是否有差异,两组独立样本为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因变量为马铃薯实物损耗率,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 2-5。可以看到,马铃薯人工收获的损耗率大于机械收获,均值差为1.75%,并且在 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从劳动力方面考虑,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减轻了劳动力的劳作力度,劳动力不需要挖掘只需要捡拾薯块,会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人工收获时劳动力由于长时间的劳作,身体疲惫从而导致马铃薯的表皮被破坏以及捡拾的遗漏从而导致较高的损耗,与人工收获相比,机械收获具有省工、省力、效率高,既减少了损耗,又减轻了劳动强度。其次从收获效率来考虑,机械收获作业效率较高,马铃薯收获机比人工所用的锄头和手扶车等挖掘深度较深,没有被挖出从而遗漏在土中的损耗较小。
..........................

第三章 储存环节的损耗评价及降损空间 .............................. 20
3.1 描述性分析 ................................ 20
3.1.1 调研地区与数据来源描述 ....................................... 20
3.1.2 储存环节调研损耗结点、内容及计算公式 ............................ 20
第四章 运输环节的损耗评价及降损空间 ......................... 27
4.1 描述性分析 ........................................... 27
4.1.1 调研地区与数据来源描述 .................................... 27
4.1.2 运输环节调研损耗节点、内容及计算公式 ............................ 27
第五章 销售环节的损耗评价及降损空间 .................................... 31
5.1 描述性分析 .................................. 31
5.1.1 调研地区与数据来源描述 ............................................. 31
5.1.2 销售环节调研损耗节点、内容及计算公式 ....................... 31

第五章 销售环节的损耗评价及降损空间

5.1 描述性分析
5.1.1 调研地区与数据来源描述
本研究共调研销售环节 15 个样本,分别是在北京石门批发市场和内蒙呼和浩特的东瓦窑批发市场和双树农贸市场调研时找到的进行马铃薯销售的个体户,具体情况见表 5-1。


经济论文参考

5.1.2 销售环节调研损耗节点、内容及计算公式
在本文中,马铃薯销售环节指的是马铃薯在销售地一级批发市场销售的过程。根据在这 3 个批发市场的调研发现,销售商都会租赁档口进行销售,多为销售给二级批发商,也会偶尔零售给消费者,但因销售环节的对象都为销地一级批发销售商,并且样本量较小,所以销售方式都为档口销售,没有调研到其他销售对象,代表整个马铃薯销售环节有一定的不足,但对于大型批发销售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马铃薯在销售环节的损耗包括:一是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减少的数量,二是在销售过程中腐烂损坏的数量,由于这是在后期进行的调研,对于这两部分各自损耗调研的比较清晰。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马铃薯供应链主要环节总损耗
本文对马铃薯供应链四个主要环节-收获、储存、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实物损耗和价值损耗的分析以及讨论,从实物损耗率来看,马铃薯供应链总实物损耗率为 17.67%,其中储存环节为 9.13%占比最高,其次为收获环节为 5.12%,销售环节和运输环节较低,分别为 1.74%和 1.68%。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地区马铃薯的收获后总损耗率 10.45%,并且最大损耗发生在储存环节(SINGH et al., 2008),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马铃薯从产后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总损耗率为 24.88%(TADESSE et al., 2018),本文调研结果与以往研究比较符合,具有一定的信服度。
从价值损耗的成本损失来看,马铃薯供应链总成本损失为 62.25 元/t,其中收获环节为 27.23元/t 占比最高,运输环节为 2.49 元/t 占比最低。从价值损耗的收益损失来看,马铃薯供应链总收益损失为 236.64 元/t,其中储存环节为 109.75 元/t 占比最高,运输环节为 30.64 元/t 占比最低。
从可降空间来看,马铃薯供应链共可以降低 6.66%的实物损耗率,其中收获环节可以降低 3.37%占比最高,运输环节可以降低 0.23%占比最低。马铃薯供应链共可以降低 85.78 元/t 的收益损失,其中收获环节可以降低 39.77 元/t 占比最高,运输环节可以降低 4.18 元/t 占比最低。
6.1.2 不同环节不同方式的交叉比较分析
从实物损耗率来看,收获环节中人工收获的实物损耗率为 6.10%,机械收获的实物损耗率为4.35%,所以应选择机械收获,储存环节中地窖储存的实物损耗率为 9.15%,气调库储存的实物损耗率为 6.67%,所以应选择气调库储存,供应链的总损耗最低。从价值损耗来看,收获环节中人工收获的成本损失和收益损失分别为 27.5 元/t 和 71.96 元/t,都大于机械收获的 27.02 元/t 和 51.31元/t,所以应选择机械收获,储存环节中地窖储存的成本损失和收益损失分别为 6.49 元/t 和 109.45元/t,都大于气调库储存的 13.87 元/t 和 143.33 元/t,所以应选择地窖储存,供应链的总损耗最低。从收益损失/收入来看,收获环节中人工收获的收益损失/收入为 6.49%,大于机械收获的 4.55%,所以应选择机械收获,储存环节中地窖储存的收益损失/收入为 10.07%,大于气调库储存的 7.14%,所以应选择气调库储存,供应链的总损耗最低。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