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研究,本文分析了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德州地区两化融合水平进程测度。立足于德州两化的发展现状及农村居民收入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对德州地区两化融合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德州地区2000年以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影响并主导其他产业的发展,成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粗放式、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为主导。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这种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改善要素配置效率、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越来越受到工业企业和理论界的重视。同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两者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升级道路、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深度发展,经济发展快速崛起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差,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学界政界一致关注的课题。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来源。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两化融合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发展除了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是否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呢,能否有力的促进城乡发展中遇到的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问题呢?从根本上讲是否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呢?基于此,探究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学术界对两化融合的研究文献非常多,微观角度主要集中在两化融合实现路径、融合机制等问题上;宏观角度主要集中在研究促进两化融合的产业政策规划与制定等问题上。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基础上,介绍了两化融合的内涵,两化融合的进程,讲述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基础。理论分析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从两化融合对就业的影响、两化融合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两化融合对劳动力素质的影响、两化融合对城镇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量化数据,测度了德州地区两化融合系数,实证研究了两化融合程度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两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1.2.2现实意义
从两化融合角度研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正确分析其中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制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城乡发展二元经济模式下,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有不断扩大之势。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农村振兴战略,提倡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农村居民人口数量庞大、分布面积广,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历史难题,能否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农村发展关系着国家稳定长治久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从两化融合角度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第二章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2.1两化融合与就业
德州市城镇两化融合通过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促进新行业新业态的涌现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解放改变农村居民的就业方式,这都对农村居民的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1)两化融合有利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新产品和新服务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消费选择,而且能够促使相关产业吸收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吸收更多基层劳动人员就业,能够给参与两化融合的产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给参与到这些新产品新服务中来的人带来收入增长,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居民就业增长和收入增长。此外,两化融合也会改变劳动力需求结构,两化融合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一般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相关人力资本必须具备更高的技能才能与新岗位相匹配,这会推动农民必须积极的参与技能培训与科学文化学习。
(2)两化融合促进新行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行业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网络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信息服务行业的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信息服务行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例,2012年德州从业人员数量为1490人,到2017年增长到5429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以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基础的新产业和新业态,比如网络购物就是一个新的产业,网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该行业的迅速崛起就是得益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上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带动了物流业尤其是快递行业的壮大与繁荣,促进了仓储行业的极大发展,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其中很多岗位对劳动力技能要求并不高,比较适合农民就业,从而可以给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伴随两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工业还是信息行业都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仅是物流行业与信息行业新增了很多就业岗位,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更多就业岗位,制造业需求人数如图3.1所示。
.............................
2.2两化融合与农业发展
经营性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两化融合有利于农业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2.2.1德州市两化融合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两化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农业生产中不断的实现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农业和工业、信息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升级;此外,农业生产决策不再仅仅依靠经验而能够依据更精确的信息数据做出科学的生产决策,农业生产管理实现数据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长,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
.................................
第三章德州市两化融合与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21
3.1德州市两化融合概述..................21
3.2德州市农村居民收入现状..................21
第四章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32
4.1德州两化融合指数的测算.................32
4.2德州两化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2
第五章结论与对策建议.................49
5.1研究结论...............49
5.2对策建议...............49
第四章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4.1德州两化融合指数的测算
两化融合指数的测算,首先要进行的是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前文的文献综述及对当前研宄成果的评价可以看出,针对两化融合水平的测度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一方面是因为不同专家学者,对两化融合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方面是具体到不同地区,因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造成指标体系因地而异,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影响两化融合的关键性指标,是构建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可或缺的。因此,本文在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借鉴了工业化和信息化部,关于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的内容,并结合德州市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符合德州现状及学术研究要求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报告两化融合的硬度、两化融合的软度,进而测算了两化融合指数。
.............................
第五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5.1.1德州地区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德州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信息化的发展起步比较晚,速度比较快,两者的发展各具特点与优势。德州地区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两化融合是德州地区工业深度发展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也不断提升。
本文分析了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德州地区两化融合水平进程测度。立足于德州两化的发展现状及农村居民收入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对德州地区两化融合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德州地区2000年以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两化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利用2000年到2017年德州市数据,从两化融合的硬度和软度两个方面出发测度两化融合水平。研宄发现德州市两化融合无论是在融合硬度还是软度上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到2013年德州两化融合的硬度高于软度,说明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方面的发展。从2014年起,德州两化融合的软度开始超越两化融合的硬度,说明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开始从滞后于工业化向引领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略)
两化融合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增长——以德州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00
Tag:经济论文,居民收入增长,两化融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经济论文文章
- 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济南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
-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率影响研究
- 分离型沿边口岸城市“岸-城”互动关系经济
- 基于三元边际的中国茶叶出口经济增长研究
- 政治关联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
- 经济学视角下电子商务市场的网络效应对企业
- 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经济视角下城市群府际合作视角下政府“隐藏
- 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基
- 基于DEA模型的贵州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绩效
- 新时代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
- 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经济
-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经济研究
- 金融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的特点、动力与前
- 经济视角下房价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