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生命关怀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14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思想的历史考察

鉴往而知来,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思想总是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它是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只有了解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思想遥远的过去,才能把握它在幼儿园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探讨它的现代意义。人类对生命的研究几乎与人类的生命一样久远。无论古今中外,生命关怀教育思想的存在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返观中外幼儿园教学之历史长河,关怀生命作为一种教学价值理念或思想,闪耀在中外幼儿园教学历史的进程之中。从古代、近现代再到当代,人类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生命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所提供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为笔者研究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持。

一、我国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尽管我国传统教育有着鲜明的光耀门楣的功利主义特点,但仍不乏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尊重儿童、顺儿童天性之教的生命关怀教学思想的追求与探索。通过对我国学前生命关怀教学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透视出这些思想的渊源和前后联系,把握学前生命关怀教学思想的历史演进,以利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育的智慧,做到古为今用。


(一)我国古代学前生命关怀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注生命的教育思想,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留下了宝贵的生命关怀思想遗产,在他们的言论和论著中,处处闪射着关注生命的思想。其中孔子和老子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教学思想无疑是我国生命关怀教学思想的“源头活水”。《论语?乡党》中有记载:“職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马厩被焚毁,孔子首先问的是人的伤亡的情况,在他的眼里人的生命比马重要得多,可见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
孔子依据“性相近,习相远”而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指出人在出生时天赋相近,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才造成人的发展的重大差别。孔子以私人名义办学,打破了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权利的限制,让一般平民子弟也能受教育。无论族类、国别、贵贱、善恶、智愚、年龄、亲疏,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见面礼认老师,孔子都愿意收其为弟子并加以教诲。孔门弟子中,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人;既有富累千金、高车驷马的端木子贡、公西子华,也有箪食瓢饮、煮藿烹薇的颜回、曾参。例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颜回》)仲弓:“其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荀子?非十二子》)子路:“卞之野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其“关爱生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正因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所以“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他认为学生在智力、性格、志趣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还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表明学生存在性格和智力差异。孔子的教育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即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孔子对他们的要求不是整齐划一,而是体现出差异,中等水平以上的可以教以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则不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的教育也有区别。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这段记载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是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来进行的,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正是由于孔子根据学生智力、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他们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所以其弟子各有个性和特长。德行方面突出的有颜渊、冉伯牛、闵子骞、仲弓;擅长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语言方面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文章博学方面优秀的有子游、子夏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法取代的,是独特的。孔子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肯定个人特有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等,尊重生命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以最符合天性、最恰当的方式成全每个生命。

第二章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的理论......... 52-81
一、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的.......... 52-61
(一) 哲学基础:生命........... 52-55
(二)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 55-58
(三) 教育学基础:关............ 58-61
二、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的............ 61-71
(一)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 61-66
(二) 幼儿园生命关............ 66-71
三、幼儿园生命关怀教........... 71-81
(一)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的......... 71-74
(二)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 74-77
(三)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 77-79
(四)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 79-81
第三章 幼儿园生命关怀........... 81-92
一、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 81-87
(一) 对幼儿的.......... 82-84
(二) 对社会的... 84-85
(三) 对人类知识....... 85-87
二、幼儿园生命关怀教.......... 87-92
(一) 幼儿园生命关怀........ 87-88
(二) 幼儿园生命关........ 88-90
(三) 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的........ 90-92
第四章 幼儿园生命.......... 92-106

结语

本研究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为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是时代的呼唤。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弘扬生命的自我创造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这种思潮体现了这个时代以人为本的精神,彰显出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也体现了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正是在一个回归生命、重构生命价值的教育思潮的历史感召和激励下,本研究选择了以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为题。“教育,是以人为本社会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教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也是一个生命问题,与生命的关系是不证自明的。但在现实的教学理论研究中,由于受到“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而导致的“价值理性”“目的理性”的萎缩和丧失,人们常常置有关生命研究成果于不顾,更多地执着于科学主义或认知主义的各种教学模式中。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幼儿园教学理论研究理应将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学的现实审视中,笔者发现幼儿园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凸显功利主义追求,忽视幼儿生命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上表现为教学与生活分离,幼儿失去生命成长的根基;教学实施上呈现出教学的高控制,捉杀幼儿生命的创造性;教学评价上出现呆板单一的评价方式,幼儿生命意义遮蔽。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生命缺失现象。由此,我走进了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的视域中,观察、感受、思考它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科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陈玉現.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戴自俺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8][德]雅斯贝尔斯著,部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
[9][德]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丁海东,杜传坤.儿童教育的人文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