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87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一、食物作为绘画题材的历史性

(一)洞穴壁画中的食物
最早在绘画中出现的食物还有追溯到原始的洞穴壁画时期。一万多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以狩猎的方式获取肉食。肉类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钙、锌等元素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壮。人类对于肉类的热爱也记录在历史的绘画长卷中。1940 年 9 月,四名法国少年在位于法国韦泽尔峡谷的洞穴中发现大量壁画,这些壁画全部是以带有动物和人形象的图案,绘制在洞顶或是墙壁上。据考证,这些画约创作于 1.5 万―1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壁画中描绘的情景是狩猎时的动物和人,动物的身上明显可见到人类狩猎用的箭矛。画中表现人类早期文明的同时,也反映当时以狩猎为生的生活图景。被猎取的野牛、野马、野猪正是人们的盘中佳肴。虽然,这些壁画中的食物是以未加工的原型呈现给人们的,它们却恰恰强调了人类猎取食物的过程,以及以打猎觅食的生活。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从生命的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到人生奄奄一息走进死亡,生命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补给。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们提及生活又离不开“柴米油盐”,可见生活与食物有关,食物也似乎是生活的主线。人们也通过对食物的描绘,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品与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原始的洞穴壁画开始,人们就通过食物来描绘日常生活,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又一度羞于描绘食物,但是食物始终没有真正离开过每个时期的绘画作品。
…………

(二)早期狩猎图像衍生出的象征
美术史中的古代美术是指一段漫长的时期,从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前 538 年经历了近 3500 的历史。在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狩猎所得的动物已经不再是人们对食物的盼望,而成为敬拜神明的象征。动物被神化成为这一时期的色彩。动物被装饰在黄金器物、武器、头盔或者乐器上,表现出人与神化的动物共同生活的情景。直到新巴比伦时期仍有有类似内容的图案,用来诠释人类强悍的生命力。动物被神化之后有了本身之外的寓意和象征,这些发生在动物身上的转变也说明食物在美术作品中的新身份,既食物在绘画中不但表现饭食和生活的本身,也表现它的寓意和象征。
……

(三)历史宗教故事画中出现的食物
动物的神化也表明神话故事的出现。伴随神话故事、宗教故事和历史故事的传播和发展,绘画方面也出现以此为题材的作品。由于科技尚不发达,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依托于神话传说和宗教历史故事上,对于神明的敬畏超于对日常生活的热爱,所以食物常以点缀形式,出现在十六世纪以前的历史宗教的绘画中以表现故事情节,却不会单独出现在绘画中表现美食或日常生活。如前文所说,食物早在人类活动之初就与祈祷祭祀有关,所以描绘食物绘画较早的与宗教联系起来。《圣经》上关于食物就有这样的记载:“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神首先赐给人们菜蔬和果子作食物,在挪亚方舟之后又将肉类赐给人作食物。人类的绘画却与之相反,菜蔬和果子进入绘画中的时间晚于肉类。因此,也有人猜测,出现在绘画中的肉食并不是人们作为食物的,而是用于祭祀神明。在石器时代,人们将生活光景依托于神的恩赐,因此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就是用最好的猎物来祭祀神。
………

二、食物在绘画题材中具有广泛性

(一) 描绘食物的绘画在不同的绘画题材中广泛的出现
绘画的题材依托于日常生活,也时常依托于神话和宗教故事。食物出现在不同题材中,并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以及民间的寓意来阐述画中的故事情节。与历史发展并行,食物的种类样式在变化,绘画的题材形式也在发展。狩猎被认为是人类早期获得肉类食物的方法,在早期的洞穴壁画中就出现过狩猎中人们捕获野兽的景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狩猎不再成为人们猎取肉食的主要方式,而成为贵族取乐的活动。血腥的肉类开始涉足市场题材的画面中,卡拉奇的《肉铺》就描绘了市场题材的肉类。狩猎题材与市场题材区别于社会阶级,如雅各布•德•巴尔巴里的油画《死鹧鸪与骑士的金属护手》(图 11)中描绘的那样,铁甲的手套和剑表明狩猎时骑士和贵族的特权。市场题材则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的市井生活:在市场上,人们通过付钱来换取食物,代表着贵族猎取食物的快乐的民主化。然而,这两个题材中作为食物的死亡动物又近乎相同,它们体现了人类征服动物的力量和获得肉食的兴奋感。同样是市场题材,卖肉与卖蔬果的题材又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克莱尔的《集市女商贩和水果、蔬菜、家禽图》与文森佐•坎比的《卖水果的女人》都描绘了女人为商贩的蔬果市场,水果如同女人一样,给人光鲜愉悦的感受,相比血腥味十足的肉脯市场要平和许多。
……….

(二) 食物作为绘画中的素材,广泛出现在各国的艺术创作中
不仅在荷兰有以食物为主题的静物画,食物也频繁出现在其他国家的绘画中。一些以餐饮为题材的作品,实际带有社会阶级性和政治性的暗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关于食物的绘画却有另一番隐喻,《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韩熙载奢靡的夜宴场景,画家连吃什么喝什么之类的细节也不马虎,逐一刻画在画面当中。实际上,这些食物是韩熙载保命的,正是奢华的场面才衬托出主人昏庸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以此来打消后主李煜的疑心。同样是贵族宴饮的画面,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朗克雷的《有火腿的午餐》却描绘了另一番情景:一群贵族正在园林中聚会享用午餐,远景中有建筑景观和雕塑显示出林中安静的气氛,与前景中被丢弃的酒瓶、凌乱的餐布、打碎的杯盘以及歪倒的座椅等带有醉态感觉的饮酒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酒会已达到非常热烈的状态。画面中心脚踏餐桌的贵族男子,头带树枝做的冠,可能是他刚刚狩猎时的伪装。此人酒兴正浓,甚至不顾礼仪的踩上餐桌,开怀畅饮尽情狂欢。桌面上的银制餐具,是十八世纪符合贵族身份的餐具。桌子下面的猎犬则在争夺主人弃掉的残渣剩饭。猎犬不但代表着贵族的身份,还能暗示他们有狩猎的特权。虽然权利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他们却以放荡的享乐来证明他们对贵族身份的自信。除了在朗克雷的作品,德国画家闵采尔的《舞会上的晚宴》和法国画家奥利维耶的《孔蒂亲王庙宇中的晚宴》关于贵族宴会的画作也通过相似的宴会餐食描绘各国文化中的奢华宴会,以此暗示社会阶级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

三、食物在绘画中的寓意和象征性...... 8
(一)同一种食物在不同背景下的寓意差异........ 8
1、水果在历史故事中的寓意上的差异性...... 8
2、肉类在绘画中的隐喻.... 10
3、海鲜在地域和文化背景中的不同暗示...... 11
(二)多种食物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13
(三)食物餐饮仪式绘画中的人文体现.... 14
1、预备饭食...... 14
2、食物在餐桌上体现出来的文化...... 16
3、描绘食物与宗教文化.... 18
4、市井生活画与食物........ 18
四、研究食物在绘画中的作用的意义与价值........ 20
(一)食物在绘画中的寓意以及应用........ 20
(二)研究食物在绘画中的内在含义........ 20

四、研究食物在绘画中的作用的意义与价值

(一)食物在绘画中的寓意以及应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栖身于画面中的食物,通常不仅仅是一次偶然,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比如,水果给人以口感鲜美多汁、色泽光亮的感受,它们通常在画面中也暗示美好的、年轻的东西。但是有时候它们也有多种暗示。雨果•凡•德古斯的《亚当和夏娃》画面中,苹果就是罪的象征;多伊奇的《帕里斯的判决》中,苹果却被认为是爱与美的象征。葡萄在西方人看来有着宗教意义象征着牺牲,而在东方却是多子多福和圆满的象征。食物时常作为陪衬,来讲述故事情节,也因着食物在社会文化中代表的意义而被赋予“符号”的性质。有时画家也正是通过食物来表明观点立场。比如利克斯•瓦洛通的《万寿菊和橘子》,暗示着画家工人阶级的权利和劳动人民的看法。
………

结 论

带有食物的绘画也涉及到现今中国的绘画教学和考题当中,一方面因为食物常见,另一方面食物色彩丰富,形体特点也不同,适合学生研习。然而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食物形体和颜色的熟练刻画,却并不知道食物在绘画中含义深刻。这对于一味追求画功的传统考试无可指摘,却不能适应当今教育提倡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意考试的理念。创新和创意来源于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不是一味的空想。学生应该在“师古人”“师造化”的基础之上,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特创意。综上文所述,食物出现在画面中不但因为其自身造型结构上的特点,它还具有文化上的历史性,在早期的洞穴壁画中既可以看出食物对于人们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反映。考察中国汉代画像砖中也有涉及此题材。食物在人们心中的意义也存在着差异,从早期涉及食物的画面到后来带有食物的绘画看来,亦经历了对于食物、神明的敬畏到后来变成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写照的演变,可见食物在艺术创作中是描写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载体。食物也带出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寓意象征,此时的食物名副其实的成为一种寓意的符号暗示,绘画不会说话,表达及抽象的思想感情是困难的,色彩和线条的组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情感,但从前文列举的绘画作品中就不难看出,食物以象征符号的形式出现,更容易理解。食物在绘画中虽然只是绘画中表现内容中的一个点,却被历史上的画家们赋予了多种多样的意义和象征。这是我们在当今静物画教学当中所缺乏的。如果我们不能赋予所描绘的食物一定的内容,那么它们将仅仅是一个物体,如同没有灵魂的外壳。就如甘阳教授所说,我们的作品不会给思想界带来任何启发。所以,在描绘食物的绘画中,应该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和内容,将是给予绘画作品一个灵魂,这是被前人所印证过的经验,适合于现在绘画教学中的思想性启发。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作为一种综合类很强的艺术创作,舞台美术要涉及到许许多多的艺术种类,在遵循特有的舞台美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舞台美术在戏曲、戏剧中包括如灯光装置、舞台制景、服装化妆、绘制道具、音响调节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导演以及编剧在编写剧本内容和提出演出的要求的基础形式上,进行二度创作并且要保证在满足统一的艺术构思基础上运用多种造型艺术的创作手段形式,营造出想要表达的主题效果和表演者的生动形象。在空间、时间上进行的一种平行交互式的创作形式,这也是舞台美术设计独有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运用到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让设计师在构思的同时,快速的把设计理念反馈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启发,循序渐进的让艺术与创意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更加大胆的进行创新,去寻找新的艺术灵感,所以说,数字媒体技术在创造理想的艺术氛围上是不可缺少的。
…….

二、研究内容
(一)结合实际出发,从艺术创造到艺术形式上去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数字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切合点,并总结分析出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给舞台美术带来了怎样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分析两者的关系。
(二)结合实际应用,在分析整理数字化舞台的基础上,在进行舞台美术与数字化舞台两者之间的关联,分析两者之间的原理及共通点,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用分析。
(三)结合各类实际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舞台实例,进行平行交叉分析,贯通总结,探索出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对于观看者的心理感受,并根据实际案例,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合作形式,让传统的舞台美术与数字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合到一起。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如今,各大晚会的舞台美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体现舞台效果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给予观众震撼的视觉观赏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景。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舞台美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创意模式,并从每一个步骤中详细分析了传统舞台美术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而发生的改变与作用。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和舞台美术的原理及创意模式的同时,在着重分析两者之间的实际联系,找出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到舞台美术设计中后,对舞台美术有着怎样的改变和创新方式,并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在。结合舞台美术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分析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相关要求及技术,找到在舞台美术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合作的方式,让多媒体技术在制图、灯光、音效等方面找到一个融合点,促使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舞台美术设计在舞台表现,效果展示上有重大的创新。
………

第二章数字媒体技术与舞美设计的概念

一、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数字媒体技术指的是一种可以将图像、声音、文字等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后,将数字信息变成一种可以进行更改、显现、简易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现阶段主要表现的媒体技术指的是数字游戏、数字影视、网络交互的各类 APP,以及主题公园,会展设计、艺术品古玩等。现代的数字媒体技术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其中包括媒介、影视、游戏、广告、动画制作等众多领域。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数字的压缩信息技术与信息的传输技术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字媒介传输网络的一种流媒体技术,数字媒体图形技术更多的应用在了展览、娱乐及教育等领域,它是通过计算机把特殊的信息通过图像图形的处理,以及根据要求合理显示等来进行的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数字的压缩信息技术与信息的传输技术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字媒体传输网络的一种流媒体技术,它是数字媒体图形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多媒体形式,并且在互动性上、电脑对于图形的处理方面以及各种屏显等方式的基础上来满足需要的展览、广播、娱乐和教育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
……….

二、 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表现舞台立体空间以及时间的视觉空间艺术,我们把他统称为舞台美术。一般情况下,艺术的种类都分为两大类,第一种类型如油画、版画、雕塑、等,我们普遍把他归纳为空间的艺术形式,另一种则是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我们称之为时间艺术,而针对舞台表演、戏剧表演等就是在这两个艺术形式的机床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在我们欣赏戏剧表演的时候,其中的视觉艺术既空间艺术部分除了演员及其表演的视觉造型,还有其他大量的空间视觉因素。比如古代表演者锁带的面具或者是莎士比亚戏剧舞台上的长凳或宝座。我国传统戏剧中演出中的桌子、椅子以及性格花的脸谱和绚丽多彩的戏衣,还有现代戏中的帐幕、柱子、平台、绘画的画幕和影片。电闪雷鸣、雪花和投向演员和舞台空间五光十色的灯光等。而他们都是空间有形可视的,并且和一切空间艺术一样都具有造型要素。这些除演员本身造型因素之外,而存在于舞台演出中的空间视觉造型的各种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舞台美术”。这里,所谓的“空间”是指它所存在的主要目的。“造型”则是它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段。舞台美术也是就是与舞台演出空间中存在,通过舞台演出视觉传达,为舞台演出造型的一种艺术。舞台美术在时间空间上、它所涉及到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众多的要素中,如:在空间比例上,以及舞台灯光、装置的材质、人物造型等都是他主要的要素模式。舞台美术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空间,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舞台美术场景的切换等,用来帮助演员更好的展现舞台的效果。舞台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但它却不是。也永远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之外独立的造型艺术。这就是舞台美术的“从属特性”。这是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点。对于舞台美术的从属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整个戏剧艺术的从属;二是对表演艺术的从属。由于舞台美术是一种特殊的创意思维的艺术,因此它有着一定的从属性,要想表现出某一个效果,必须要应用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依赖性。它的创作属于二度创作,帮助演员更好的完成表演,在演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不通的场景以及灯光,来帮助演员展现出内心的变化,又或者把导演想要在表演中的主观意识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等,为剧中提供所描述的氛围,组织和设计戏剧动作空间。总的来说,舞台美术设计既要展示出节目所要表现的形式,又要让人留下深刻震撼的效果。舞台美术还是欣赏功能于实用功能的综合。舞台美术既要满足观赏性,也要对戏剧演出实用,也就是说,舞台美术即是提供演出的实际用场,搭的布景能演戏,服装可以穿戴,道具可以,并且还要满足观赏性。
………

第三章 数字立体舞台的视觉形式..........6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主体视觉空间中的应用 .....6
(一)数字化舞台造型艺术的整体设计构想 .....7
1.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理念..........7
2. 方案的设计..........7
3. 舞台实施与管理..........13
(二)数字化视觉设计彰显灵活性..........15
1.设计预览阶段的灵活性 ..........15
2.运作实施阶段的灵活性 ..........16
(三)数字媒体技术主体视觉空间的核心应用.....17
(四)数字化舞台视觉空间主体设计特征归纳.....18
第四章 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20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0
二、数字化舞台设计的解决办法..........21

第四章 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 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LED 毕竟是一个自发光的物体,因此,会给灯光效果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有的时候如果想营造出比较深暗的效果,则会影响人物造型及舞台环境的氛围。要想取得效果较好的视频素材或者想要完美的表达出导演想要表达的设计构思,那么首先对于制作的团队有着很大的挑战,首先在精力、时间上需要大量的投入,还要求视频设计师有着较高艺术修养,能充分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设计主题及构思。数字媒体技术虽然现阶段来说,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它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尤其是国内,对于它的掌握及不及程度都远远低于国外。在数字媒体技术也会给舞台美术人员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电子设备发生了故障,普通的人员是无法自行进行修理,一般都要返回厂家才能解决。灯光对于舞台的表现非常的重要,因为灯光不仅满足最原始的需求基础上,还可以烘托舞台上的效果气氛,根据舞台表演的需求或根据场景不同的需要,都可以通过控制灯光的方式来进行调控。数字媒体技术在灯光控制方面的如稳定性、电源、各种信号源线路的接插、转换等问题。
……

结论

舞台美术设计是综合性的艺术,在空间、地点、时间上都在改变,为了保证舞台的完美效果,舞台美术设计师要有一个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模式。通过空间的变化,来完成内容的表达。舞台美术设计有自己特有表现的结构,如果一个人不遵循语言的规律,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必定是怪异的。舞台美术在空间上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因为舞台美术是属于二度创作的专业,因此,也要在保证了由于是这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既要保证有独特性的基础上,还要对时间空间客观因素的遵守,这个客观因素的理解也可能是关于导演、主创人员的表达构思所限制,所以,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完成舞台的设计与实施。在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设计的相连主要表现在:在当前的数字媒体技术是过去模拟技术不可替代的,对于设备的精确性操控和每个工作团队之间的效率都是十分明显的。在拼接、图像融合、装置的操作都是由多媒体服务器系统来进行完成的。在打造震撼的场景同时,在图像画面上、简便的操作模式、载体之间的通用程度上都是非常的优秀。在灯光设计方面,根据晚会主题的要求可以让灯控系统遍布在舞台的每个地方,在由专用的设备如电脑控制台、换色控制台等进行配合。现如今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多元化,便捷化。并且能完美的把晚会的主题表达出来,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也逐渐的成为了舞台、晚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设计的主要环境指的是视觉造型,客观环境则指的就是抽象的视觉。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舞台美感的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在塑造人物特性、活跃舞台气氛、烘托主题上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数字化灯光则扮演着“灯光是舞台艺术的灵魂”它不仅仅只扮演着色彩照明的工作,如果灵活的运用好灯光效果,则更能突出视觉效果。数字化灯光的可调节性也是让它与舞台美术更加紧密。在数字媒体技术上介入,让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有效的融合,也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集成。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根据我国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高中美术教学方法逐渐向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靠拢,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并增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便促进高中生全面良好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进行了高中艺术课程的改革,一些国家的高中美术课程采取以艺术学科群构建艺术学科课程的方式,这种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使得美术教学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态势。对比分析国际美术教学模式,在构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各国呈现共同发展的特征。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方式相比,高中美术教学目标进一步得到了深化,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可以选择自身擅长和感兴趣的美术内容来学习。现代美术教学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增加了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方式上的改变,提升了我国高中美术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使得现代美术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本文就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研究和分析高中美术课中绘画欣赏方法的教学,研究一套整体的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一般教学模式,以此指导高中美术教学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现代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高中美术课堂良好的发展趋势下,其发展漏洞也逐渐的暴露出来。本文以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为例,研究高中美术课中绘画欣赏的教学方法,意在探明高中美术课绘画欣赏方式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由此,透过油画《开国大典》浅析高中美术课中的绘画欣赏方法,以便于提升高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高中学生美术欣赏课的分析水平,从而改善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高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由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欣赏维度的探究,分析其油画创作文化意识背景,艺术语言以及艺术价值,提出绘画欣赏的一般教学模式,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1.2.2 研究意义
从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本文意在剖析当代高中美术课绘画欣赏方式,提出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欣赏方法教学的相关问题,尤其要着重分析美术欣赏与鉴赏,查找出影响美术绘画欣赏方法教学的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水平的对策,以期促进高中生全面良好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开展高中美术课绘画欣赏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便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

2 高中绘画欣赏教学方法的相关问题概述

2.1 美术欣赏与鉴赏
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有着特定的教学目标,比如小学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今后学习的基础,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则是为了学生顺利地通过高考难大关而服务的,大学阶段的教学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虽然教育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教育的理念不外乎都以培养品行优良、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各个阶段的学校在办学理念上都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认为教学就是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强调各个学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教学中也仅仅重视硬性知识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美育教学,使美育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在根据教学的要求而机械化运转,致使学校成为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场所”,进而忽略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而这一点正是为美育带来阻碍的重要因素。因此,美育教育观念的淡薄导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受到了极其不利的影响。2011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及到“美术教学作为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唯有提升教学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与鉴赏能力”。依据我国现行的高中美术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欣赏美术作品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与国外教学不同。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国式教育一般重知识理论的积累,但是西方美术教学,通常重知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也是东西方教学中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欣赏内容局限于优秀的绘画作品上,对于雕塑等作品的赏析比重较小,然而欣赏教学目标也单纯局限于从该作品的含义上进行赏析[9]。
………

2.2 影响绘画欣赏教学的客观因素
在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任何的实践教学都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主导作用。美术鉴赏教学亦是如此,教师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并提高鉴赏能力的纽带桥梁,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美术鉴赏教学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服务性。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在号召“以人为本”,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教学来帮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综合发展,而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依靠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智慧、品德和作风等等道德层次的影响,因为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起到直接的主导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身,使自身德艺兼备,不仅要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更要具备卓越的教学能力与坚持不懈的美术创造精神,而所有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当代美术鉴赏教学的鲜明特点就是根据教学指标进行合理有序的教学,而美术绘画的欣赏本身就是一门抽象学科,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高了要求,需要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采取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看清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比如《开国大典》的欣赏教学,作为教师就应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使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12]。
……….

3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的欣赏维度 ....... 14
3.1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创作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14
3.2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的艺术语言的表达.......... 16
3.2.1 视觉形式分析......... 17
3.2.2 对敦煌艺术的现代借鉴与应用......... 20
3.2.3 以情作画 ..... 21
3.3 董希文《开国大典》对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艺术价值.... 21
3.3.1 对民族传统精神的借鉴........ 21
3.3.2 促进油画“民族化”发展...... 22
4 基于《开国大典》欣赏维度下高中绘画欣赏课的设计 ....... 24
4.1《开国大典》绘画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24
4.1.1《开国大典》空间欣赏 ........ 24
4.1.2《开国大典》色彩欣赏 ........ 24
4.1.3《开国大典》意境体验 ........ 25
4.2《开国大典》绘画欣赏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 25

4 基于《开国大典》欣赏维度下高中绘画欣赏课的设计

4.1《开国大典》绘画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在绘画创作中,构图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理论及实践意义上的美学,从成像、立意、写形及布局上都要将其融汇贯通。从美学理论上讲,构图是绘画的骨架,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成败,在绘画欣赏中,应该首先遵循构图美学原则,对其构图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指出《开国大典》的构图具有美学意义,布局恢弘、写实的同时又融入了画家的创新,达到了一定的的艺术效果,即清晰地表现了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的形象及城楼内的景象,又再现了城楼下宏大的群众场面,构图上错落有致,意境充分,不失为经典之作。在中国传统的构图方法上,其核心是寻找抽象的形式元素,并着眼于意境。在对《开国大典》的构图进行赏析时,引导学生发掘其是否内含抽象的形式美感,表达出单纯简练的艺术效果。单纯是高度纯化的统一,简练是画家高超的造诣,具有高妙之处。一幅杰出的作品最能够表现个性及艺术造诣之处在于简。从图学上来讲,中国画在构图上与西方经过透视对空间进行严格化的黄金律、几何三角空间法不同,往往注重空间的表现和空间意识,采用高下起伏、明暗阴阳的节奏化构图法。因此,教师应指出《开国大典》在构图上不仅运用了西方的手法,还融入了中国空间法则和画家的空间意识,达到了意境的升华。在对绘画进行欣赏时,还要考察作品构图是否对比和谐、变化统一、虚实相生、节奏均衡、动静互衬、主次分明、虚实相生。
…………

结 论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即表达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更是时代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在绘画创作上,很多作品都是立足于当时的文化思想及时代背景创作而来的。因此,在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时,我们对其不仅要从艺术语言的表达上加以剖析,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深入考究。透过绘画本身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的文化背景、政治内容和社会形态,具有历史及社会学研究价值。从艺术形态来讲,可透过画作进行艺术本体及艺术批评研究。因此,在当代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用美术语言的角度对画作进行专业评价,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心理解读以及历史角度解读对绘画进行欣赏,深挖绘画的深刻思想内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掌握绘画欣赏的一般方法,以此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和视觉素质。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引 言

一、 选题依据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艺术教育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由此,艺术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各有不同,所以要使具体的教育策略发挥作用,我们需要潜心研究国外有影响的艺术教育思想。20 世纪上半叶,美国两位著名美术教育家在“创造力”这一问题上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罗恩菲德主张不干涉儿童,发展儿童的天性。而艾斯纳认为美术是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居于同等地位,要在系统的课程安排中学习,教师起主导作用。50 年代—70 年代,美国的美术教育从天才儿童教育计划回归到基础教育学科中来,这体现出当时美国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与我国所面临的现状和任务是相似的,我们可借鉴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史,为我国所用。本文对艾斯纳的 DBAE 美术教育思想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用实际的课堂案例加以说明,为我国一线教师了解欧美艺术教育教学状况提供了参照,从而避免重蹈覆辙,对我国建立一套严谨完备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有积极的意义。
………

二、 DBAE 美术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DBAE,即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英文缩写。DBAE 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观念和学习方法,旨在将美术作为普通教育中的一门正规课程,强调开发学生创作、阅读和评论的能力。我国从 80 年代末引进了这一教学思想,90 年代初以来,有关的研究文章逐渐增多。1998 年,DBAE 美术思想得到全方面介绍,滕守尧教授将史密斯主编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丛书”翻译到国内,供大家参阅;首都师范大学的尹少淳教授在 1998 年第 3 期《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上发表了《给理性抹上暖色—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评析》,发表了对艾斯纳思想的看法,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马菁汝参与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西美术教育比较”,其书籍《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的告诫》系统介绍了艾斯纳和罗恩菲德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研究国外优秀美术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我国 2011 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美术学科定义为人文学科,并将美术学科内容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和“综合 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对应 DBAE 的四项学习内容,并在 DBAE 的基础上增加美术基础的学习和实践环节,而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则体现了 DBAE 中倡导的追求美术学科的系统性教学,凸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情感价值的追求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总而言之,DBAE 美术教育思想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并运用到许多纲领性文件中,但未普及开来,许多一线教师并不知晓这一理论的精髓,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无法实施和运用,造成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

第二章“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的产生

一、 结构主义哲学思潮
提及“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其背景可追溯至美国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其更深层次的背景可以追溯至美国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潮。20 世纪 20 年代,结构主义在法国兴起,很快在欧美各国传播。 结构主义是采用同一研究方法来分析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问题的一种思潮,强调事物的内部结构,强调事物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强调整体性的研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最先用结构主义思潮研究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开启了结构主义的先河。皮亚杰最先将这种思想运用在儿童认知研究,他强调教育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儿童为中心,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而确定,以不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认识发生论对布鲁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布鲁纳最先将结构主义这一思想运用到教育领域,提出“学科结构”一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布鲁纳所提到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布鲁纳并没有给学科结构下过一个清楚的定义,他只是在《教育过程》一书中通过列举生物学上的向性、代数学中的变换率、分配律、结合律三个简单的例子来为学科结构作一般性的说明。《教育过程》一书出版后,“学科结构”一词在美国具有了与设计教学法同样的影响。布鲁纳所说的学科基本结构主要是指一门学科中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以及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内容便可衍生出其他知识。学生如果能发现这些结构,便能使所学习的知识概括化,并能导出新的概念,增加知识的可用性。
……..

二、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价值论
20 世纪初在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美国的学校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进步主义强调创造性自我表现,试图改变工业革命早期的社会状况。随着进步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英国美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和美国的罗恩菲德将美术教育与进步主义联系在一起。维克多.罗恩菲德(Victor Lowenfeld,1903-1960)是将美术教育与进步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先驱,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对我们认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积极作用,他的视觉—触觉理论影响了美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使他成为美国美术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杜威在霍尔的儿童成长进化论基础上,提出了进步主义教育观,这一观点在美国教育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杜威认为,孩子是有欲望和需求的人,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绘画。在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罗恩菲德总结以上思想,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给儿童创造自由的创作环境,不施加任何标准,让其自然成长。美术教育的价值,是以美术为媒介,获得一般教育学之功效。以罗恩菲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美术能娱乐生活;美术可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美术可以使头脑四肢更加协调。这些观点具备一个共同特点:把美术当作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这种价值论被称作工具价值论。工具价值论强调学生的主观性表现,不强调课堂教学,目的是使儿童健康自然地成长。
………

第三章 DBAE 美术教育思想在美国教学实践..........8
一、DBAE 的教学内容 ..........8
二、美国的 DBAE 教学模式..........10
(一)DBAE 的教学大纲..........11
(二)DBAE 的教学设计..........11
三、 DBAE 美术教育思想的实施成效..........13
(一)实施 DBAE 对美国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贡献..........13
(二)DBAE 教学理念的弊端..........13
第四章 DBAE 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15
一、对课程标准的启示..........15
二、对教材改革的影响..........16
第五章 用 DBAE 指导我省小学美术教育..........17
一、 目前我省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17
二、我省小学美术教材对 DBAE 美术教育..........18

第六章 DBAE 对小学美术课堂的影响与启示

一、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工具,它归纳为语文学科被讲授,通过语文这门学科,文化艺术得到传承。而美术学科可以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在语文课堂上,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有很多文字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何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化,使小学生产生兴趣并容易理解,可以尝试一下美术学科工具。在下面这则案例中,体现了美术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此案例节选自语文特级教师葛银铨讲授的一课—《詹天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而居庸关和八达岭这两座山则是最险峻的,当时工具有限,困难非常大,这两座山的设计让詹天佑确实费了许多心思。葛老师让同学们从黑板上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山的简笔画中区分哪座是居庸关,哪座是八达岭,并说明为什么。学生能够根据黑板上两座山的特征区分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具体形象的物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两座山不同的开凿方法,然后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文字描述,看与学生的想法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析两者之间的利弊。就这堂课而言,教师很好地利用了美术学科中的简笔画,使得语言文字更加直观,教学更有趣味,而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会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铁路设计的不易,将会更加热爱学习并将所学报效我们的国家,激发了爱国热情,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合理地利用美术,减少了一些无力的讲解,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样,学生理解和评论美术作品,阐述自己的创作意图,这就需要一定的语文素养进行阐述,由此可见,语文在美术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

结论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是美国 80 年代出现的美术教育理论,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教育基础,DBAE 的出现改变了美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使美国的艺术教育运作不再僵化,教学内容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本文从 DBAE 的产生背景,DBAE 理论中的教学内容及其内涵,DBAE 理论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及其遇到的问题方面系统介绍了这一思想。在对美国的 DBAE教学模式做深入剖析的同时,结合调研及教学实践,发现我国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在寻找我国美术教学指导思想与美国美术教学指导思想的相融之处的基础上,发现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展望。当前,在多元化、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快,教育更需要国际间的交流。DBAE 美术教育思想不仅注重四个领域知识的均衡融合,而且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当代社会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在熟悉我国教育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优秀指导思想,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发展的注重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强调实践的新型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四个领域的均衡性,而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把美术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也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为本学科所用,拉近与其他学科的距离,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展望未来,美术教育是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事业,当然,这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奋斗。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链条之中,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保持我国的教育特色,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美术教育新格局,稳中有快地推进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在人才培养的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迎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国家正在制定一系列教育发展规划,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人才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高中的教育来说,在完成好普通高中课程教育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特长生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开展特长生教育一方面能够充分发展个体的优势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需。过去的研究结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而个体的智能则是单一的、可量化的,对此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不同意见。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有针对性、多元性、多途径地开展教育工作,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以激发或者促进其潜在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教师施教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认知特征以及自身独有的素质特征而制定针对某一类学生特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及各方面素质,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前全国很多学校的高中设置了特长班,甚至有一些特长中学,其中美术特长生是特长生队伍中人数非常庞大的一部分。创立美术专业的初衷是提高群体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美编、平面、环艺、建筑等领域的绘画设计人才,这是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挂钩的。作为美术特长生高考的一种招考方式,一般由各省自主完成,包括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
……….

1.2 研究意义
我们将认知风格的分析应用于高中美术特长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成绩,从而有更大的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认知风格的分析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提出以后,在国外被应用于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等相关领域,并取得了很多研究进展和关注度,为教育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的实践研究发现不同的学习个体按认知风格进行分类,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程正方,2004)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认知风格的形成多是在个体自身形成的关于感觉、直觉、问题解决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中形成的,对于认知风格来说,具有个体差异性,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累积形成的一个过程性的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风格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受到了较多的重视。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所积累而形成的惯性行为方式,因此,对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不同风格下学生学习的规律,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场独立性/依存性的研究给教育评价带来新思路。教育评价是以教育为对象,对本系统进行价值判断,它的内涵很丰富。但从场独立/场依存的视角来研究,评价其好坏是不简单的,关键要分析什么样的最适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学生比较匹配布鲁姆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及奥苏贝尔的说明文教学比较匹配与场依存性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去评价,恐怕很难说谁好。场独立性/依存性是著名的教学方法的评价,针对各种教学方法,教师通常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出发,探讨这种思想的运用。
………

第二章 美术特长生现状分析

2.1 美术特长生的界定
“特长生”的概念当前在中国还没有统一定义,从广义上说,特长生是指具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从狭义上说,特长生是指在某些方面,有如音乐、体育、绘画等优于普通人的学生被叫作特长生;美术特长生是具有一定的美术天赋,在美术绘画方面表现出某些先天的特质而形成一定的特长的学生。美术特长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父母对有天赋的孩子进行刻意的培养,让孩子在美术方面不断地熏陶而形成的美术特长;另一类是父母为孩子的成长道路进行了设计,而无论孩子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天赋,希望孩子能够在美术方面具有一技之长;还有一类是因为美术特长高考的文化课要求比较低,孩子文化课成绩不好,而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高等院校而半路出家开始美术学习,希望能够走捷径达到目的。就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现实情况来看,上述几种情况的学生都有,但是最后一种情况的学生占较多比例。
…………

2.2 特长生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当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人际交往,生活方式,时尚潮流,媒体等许多因素,以及互联网的存在对高中学生个性差异的作用很大,并且已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转变,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就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多元化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能产生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人才的成长是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的,但是通过学校的统一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发展状况却差异很大。在高中的学习阶段,文化课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但在这个时期,很多具有特长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作为未来的重要规划的一部分。因此,针对这类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完备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针对这一类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个性特征而成才。第三,高考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要。高考的绩效考核体系正在持续性的完善和确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知道教育学生的侧重点在哪里,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群体。针对特长生所进行的专项教育更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相对于单纯的依赖文化课考大学的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将取得成功的一大捷径,因此在这类学生的入学考试设置上更应该有前瞻性和目标性,这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三章 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 12
3.1 认知 ...... 12
3.2 认知风格 ........ 12
3.3 认知风格的理论分类 .... 13
3.4 认知能力 ........ 14
3.5 场独立/场依存的概念及应用 ......... 15
3.6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测定方法 ..... 19
第四章 美术特长生认知风格的测试实验 ....... 20
4.1 实验目的 ........ 20
4.2 实验设计 ........ 20
4.3 实验样本 ........ 20
4.4 实验思路 ........ 21
4.5 实验方法 ........ 21
4.6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22
第五章 美术特长生认知风格分类实验结果和分析 ..... 24
5.1 认知风格的总体特征 .... 24
5.2 认知风格的分类特征 .... 25
5.3 认知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联度 .... 28

第六章 认知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受基因左右的,因而并不会因为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或培训效果的变化)而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风格普遍遵循感觉情绪这一动机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认知风格与智力无关或关联不显著,大多是幼年时期开始便逐渐形成的态度或表达方式。认知风格是认知过程中体现出的个体差异,因此是一个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区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6.1 基于年级的关系分析
在本项研究过程中,从 290 名高中美术特长生的镶嵌图形测试结果来看,参与实验的高中三个年级的美术特长生之间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中学生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状态,它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因为也是心理发展的一部分,因此认知风格的发展也是具有顺序性的。认知风格的演变说明个体心理发展都经历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实质的过程,并且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因此,个体的认知机能、社会适应行为和情绪反应等,都必须要依照循序渐进的程序发展。虽然在发展的速度上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个别差异,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一般顺序却没有改变。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认为个体的认知风格存在从场依存向场独立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大概从儿童阶段持续发展到青少年阶段,然后在成人阶段趋于稳定。
……….

结论

本研究在认知风格相关的场独立/场依存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无锡市湖滨中学高中美术特长生 290 人进行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和英语考试成绩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第一, 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整体认知风格表现为相对场独立性的学生较多,即与场依存学生数量相比较,美术特长生中场独立学生的比例较高。
第二, 不同年级美术特长生的认知风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高场独立的学生比例越高。
第三,男性与女性美术特长生的认知风格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学生的场独立性要比男性学生的要高。
第四,文科与理科学生的认知风格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的场独立比例要比理科学生的场独立性比例要高。
第五,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认知风格不存在显著差异。第六,认知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影响的关系,其中场独立学生的平均成绩要微高于场依存学生的成绩。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1 引言

1.1 本文中的关键词界定
“具象”本指具体的形象,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中是指相对于“抽象”而言,即具体的形象,既是艺术手法,也是艺术风格。本文中在论及“具象”时,均用“象”字,以与“抽象”形成相对应的概念。本文中的“新具像”,是指在85美术运动期间,以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为主要成员的一批青年艺术家,高举“新具像”旗帜创造出的作品风格形式。笔者通过对艺术家毛旭辉、潘德海的访谈得知,在85美术运动这个特殊的时期,艺术展览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社会重大事件,他们所倡导的“新具像”旨在以一种新的视觉形式去理解“真实”的问题、理解生命的本质问题、理解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本文中常出现“新具象”、“新具像”、“新具象绘画”、“新具象艺术”混用的情况,这种混用一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艺术用语的实际状况,都视为同义语,本文将根据论文情况,都会运用到“新具象艺术”和“新具象绘画”。二是“新具象展”的参展艺术家,有的文献里强调“新具像绘画展”参展艺术家,他们这些艺术家后又给自己所属的艺术群体命名为“西南艺术青年群体”(1986年),有的文献中也简称“西群”。无论名字怎么变化,都是同一艺术家群体,他们的创作与以往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作品及当时全国美展的作品形式不同,当时被称为新具像绘画。凡是谈及到展览,文中使用“具像”;为了方便文献的梳理,文中统一为“新具象艺术”,不写成“新具像艺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学界对“新具像”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新具象艺术的脉络梳理、八十年代以来新具象艺术的研究,近年的以“新具象”冠名的展览等方面。王建《二十世纪70-80年代西方新具像绘画微探》认为新具象绘画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抽象主义运动的中心从法国巴黎移至美国纽约,美国画家波洛克把抽象艺术推向高潮;到了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美国出现波普艺术,即以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来反对抽象主义,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新写实主义”或“新现实主义”,以巴塞利兹、以弗朗西斯•培根、弗洛伊德为代表。自此形象又回归到了绘画之中,新具象绘画应运而生。同时,还从绘画本身出发,通过对造型、构图、色彩、技法等绘画语言的分析,论述新具像绘画的特征;曹小欧在《新具象艺术中》中认为,新具象艺术可以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和新写实主义,“写实”、“具象”、“现实”是可以交叉使用的,其说明了时代对“具象”的内涵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晨朋《二十世纪西班牙美术》论证了新具像艺术的范围非常的宽泛,不单纯的包含写实和写意的作品,还吸纳了一些别的形式和内容,例如波普艺术。但其根脉,没有超出具像范围。形象依旧是可视的、清晰的、可感知的;何政广《欧美现代美术》将不固执于写实理念,描绘事物外观的具象绘画,称之为新具象派。将新具象定义为“新写实主义”、“废物艺术”、“另艺术”等诸倾向只集大成;杨欣《洛佩斯——“新具像”绘画语言的研究与解读》、张青《亦真亦幻—巴尔蒂斯的新具像》等从艺术家个案出发,研究了西方“新具像”艺术家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吴伟平《西方绘画的前沿——新具像表现绘画》、王大志《抓住由视觉到内心的真实——浅谈西方当代新具像表现绘画》,对新具像表现的艺术理念和西方新具像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研究,认为新具像表现绘画是一种无先验的观物方式,所呈现的是“寓意综合、未完成状态”;王国兴《谈新具像绘画的时代精神》从东西方艺术家本身出发,通过比较的方式认识新具像的“新”,主要表现在新具象的阐述方式,即更直觉的体现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心感受;借用图像、电影装饰等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来表达人在所处生存环境下的反思;(英)Jesse Russell、RonaldCohn《New York Figurative Expressionism》、(英)JudithBookbinder《BostonModern : Figurative Expressionismas Alternative Modernism》对纽约和波士顿的具像主义形态进行了阐述。
……….

2 艺术观念的具体分析

2.1 艺术观念的形成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于“观念”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即初步印像;第二,指人对事物进一步的认识、态度、看法;第三、是指在社会存在的过程中,对其中产生的各种现像的看法和认识。观念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观念是客观世界中事物、现像、过程和规律性的反映。[1]当代艺术虽然风格迥异,却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艺术家试图以某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艺术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了对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属性的不同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形成是对所处社会现实的映射,也是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艺术家个性使然。艺术观念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的,随着创作境遇和环境的改变,有的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毛旭辉曾在《毛旭辉回忆新具像和西南艺术群体》一文中谈到:“我是不太习惯纯粹去谈观念的,观念应该跟我们的日常体验结合在一起,我认为才是有意义的,因为艺术家毕竟不是太思辨性的那种人,他总是感性的。”因此,当我们去谈论一种艺术观念的时候,并不能单一的看某一要素,而要将当代文化问题、现实问题、精神问题与之相联系。
………..

2.2 艺术观念的构成
对于艺术观念研究可以分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理解;第二,艺术家对意识思维精神层面的哲学思考;第三,环境与人的思想意识的相互关系;第四,艺术家对自身作品的观念解读。本文也将从这四个层面来分析艺术家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艺术的理性是指艺术家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审美表现方面是一种以情感为主导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实践活动,即艺术家借助艺术作品告诉人们其艺术作品的性质。感性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理性的艺术手段、形式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们把艺术中的理性和感性看作是一对相互依赖、相互存在的概念。离开了理性的内容,感性就失却了存在的价值;而没有了感性,那么理性只能成为一种使人成为非人化的理性,人也由此而失去了其独立的存在值。[2]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从某一特殊角度表现他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对人、事、物的想像、思考、梦想和感受。从具体的艺术作品来看,毛旭辉用“剪刀系列”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状态,用“私人空间系列”表达私人情感和表现真实存在;潘德海用“苞米系列”塑造生命意识的可能性,追问生命内在的蔓延,用“胖子系列”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可以是对往日情怀的重新诠释;张晓刚用“血缘”、“大家庭”系列呈现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史;叶永青则用他的“大鸟”寄托他的文人情绪等等。艺术家在面对客观事物时的直接感受是感性的,他们用符号化的语言、形式来理性地表现他们的艺术观念和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感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让艺术家将自身对事物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传递出来。因此艺术也同时具有了视觉性、思想性和情感性。
…….

3 85 美术运动时期“新具像”艺术的发生发展历程 ..... 10
3.1 85 美术运动时期“新具像”艺术的时代背景 .......... 10
3.1.1 西方文化的影响 ............. 10
3.1.2 在探索与实践中发展起来 ........... 10
3.1.3 主要展览和艺术家 ......... 11
3.2 85 美术运动时期“新具像”艺术的性质和艺术价值 ..... 11
3.3 85 美术运动时期“新具像”艺术的观念表达 .......... 12
4 85 美术运动时期“新具像”代表艺术家的观念表达 ....... 18
4.1 毛旭辉的问题求解论 .......... 18
4.2 张晓刚追寻现实的艺术 ............. 27
4.3 叶永青的诗意哲学 .............. 37
4.4 潘德海对现实和过去的追问 ..... 47
5“新具像”艺术观念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创作 ...... 53
5.1 当代“新具像”的多元性 ......... 53
5.2 当代“新具像”的时代性 ......... 51

5“新具像”艺术观念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创作

5.1 当代“新具像”的多元性
“新具像”登上当代的历史舞台,也将多元化的语言视角表现了出来,比如以肖像脸谱、场景叙事、自然生态、生命崇拜等。尊重各种观察视角和不同体验模式,不确定性、多样性是艺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在“新具像艺术”中内涵和表现形态具既存在整体差异也有个体差异。时代的飞速发展,事物瞬息万变,艺术家作为时代的敏感者,其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时代性。50、60 后艺术家与 80 后艺术家相比,生活环境、受教育的背景、接受的艺术讯息、艺术活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好比 60 后艺术家经历文革、画“伤痕”,80 后艺术家画的就是科技发展下物质产物;如果 50、60 艺术家画的是剪刀、椅子、老照片,80 后艺术家画的就是可乐、汉堡、LED;如果说 50、60 后艺术家画的是生活的贫困抑郁,80 后艺术家画的就是安逸生活环境下的无病呻吟。所以,时代背景的差异性就决定的艺术画面变现的差异性。时代产物和环境的不同,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绘画元素、构图方式、创作视角、绘画材料等是不同的。但是在观念的表达上却是一致的,他们同样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个体生存。张晓刚的记忆是“大家庭、老照片、绿墙”、潘德海的记忆是“人民公社”(过去了系列),80 后艺术家的记忆却与之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川美教学实验合作项目文献展》上,艺术家游华明的作品《记忆》系列(如图 5.1)是一组肖像作品,但又不是传统的肖像写生,他根据自己记忆中的对同学的印像,确定出大致的轮廓,模糊的地方则用沙子进行覆盖。当一个人要记住另一个人的面貌的时候,一定是其某一部分的突出特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这也是游华明的作品中为什么着重刻画的五官中的某一部分的原因之一。就好像重庆的大足石刻,虽然经过的时间的洗礼,但是他突出的特征和像征意义、文化内涵还是同样的存在。就好像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减退,但是,事物的特征并不会改变,在时空中依然会存在。
……….

结语

艺术家在他整个的艺术创作阶段的艺术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艺术家自身修养的提高,而改变。但是在改变的过程,不管是视觉元素还是意识形态上,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和艺术观念的艺术家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虽然大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毛旭辉将个人生命的体验和对于存在的焦虑的思考,转化为一种艺术方式,而这种方式是揭示本能和本我的价值和意义,有意重新建构与内心情感平行的现象世界的秩序;张晓刚注重内在体验,强调理性精神和乌托邦理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时代意义和历史记忆的理解。艺术的创造力也让他感受到虚无的实在性,超越“自我意识”和世俗情感;叶永青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手段表达对生命的困惑、矛盾和焦虑,寻找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和试图呈现出自己的“手笔”;以及潘德海强调生命的真实存在是生命本身的运动过程,认为美术是从灵魂生命与死亡、行动与意志中诞生。85 美术运动时期的“新具像”艺术家试图让生命以具像的图式真实的存在于视觉之中。表达生命的真实存在,描述人、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内心的真实表达,是新具像艺术的本质追求。艺术家的观念变化始终都有一个大的母题存在,在这个大的母题—“生命意识”的求索下,“新具像”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观念、个性多元的艺术形式,形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现象,影响着后来的艺术家们。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引言

自我责任感是个体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自我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其外在表现有努力学习、注重个人修养、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等。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就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强调培养青少年自我责任感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重强调了青少年的责任感问题。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责任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比例越来越大,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责任感教育。然而,根据以往的研究,儿童青少年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现状不容乐观。卢家楣(2009a)关于青少年情感素质的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整体情感素质得分为 4.51,道德情感得分为 4.50,而责任感作为情感素质和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得 4.16 分,说明我国青少年责任感整体水平偏低。结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发现,小学生确实存在一些自我责任感薄弱的问题,比如自己不会照顾自己,连洗红领巾、袜子等都不会;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也不会在乎;当遇见问题时,不敢面对;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等等。我们无法设想一个不能自我负责的人未来如何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自我责任感高低将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在学校的学业成就、社会交往水平的高低。
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研究,编制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小学生自我责任感问卷,全方面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挖掘原因所在,探寻影响他们自我责任感水平以及相关因素,从而思考有效提高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责任感与自我责任感
责任感,又称责任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相应行为(杨丽珠,2004)。也有学者认为责任感是个体在道德活动中因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反映个体对承担任务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明确归因,决定道德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在没有完成时个体感觉到有过错的程度(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责任感是指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完成任务、履行责任情况持积极主动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张积家,1998);是对自己分内的事勇于承担并尽力完成的情感(卢家楣,2010);或将其解释作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承受的后果(沈国桢,2001)。
………

1.2 自我责任感
自我责任感,是个体对自己在承担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朱继磊,2009)。其外在表现有努力学习、注重个人修养、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等。自我责任感的核心是自理、自信、自爱和自强。自理,即自我管理自己;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自爱,即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和名誉,自爱是个人责任的基础。自强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使自己不断进取,不断进步。自强是一种不满足现状、不断向上的奋斗精神。在人们履行自我责任的过程中,自强为人们实现自我责任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要求人们为此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它是自理、自信、自爱的升华。自我责任感是责任感中的一部分。有研究者对责任感的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青少年的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职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王燕,2003)。李洪曾(2002)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幼儿责任感划分为对己责任、家庭责任、对团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还有人认为责任感由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五部分组成(张良才,2006)。总之,无论怎么分类,自我责任感是一切责任感的基础。
…………

2 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
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的水平与学生个体因素有关,也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环境因素有关。从个体因素来看,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主体能动性对其责任意识的养成、责任感水平有很大影响。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所说“既然我们对现象的社会意义的评价、判断、观点作为一个必要的因素包含在情感之中,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情感渗透着理智的因素”(彼得罗夫斯基,1981)。青少年责任感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对责任感概念的认知是第一步。以往的研究还表明,内控型的学生(即相信行为或事情由自己的努力、能力、特质决定)认为自己应当对自己负责。因此,可以从强化学生主体对自身责任意识的认识与把握入手,使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实现问题在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觉责任意识基础上达到有机统一。随着儿童对责任情景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责任行为也相应地增强(姜勇,1998)。另外,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是其责任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是个性的基础,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感的内在动力(2007,罗香群)。有研究者从教师情感支持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支持不仅能促使他们由共同的责任转化为其自己的责任(Hogan, &Pressley,1997),还能维持和增强学生的理解、动机和幸福感(Schutz, &Pekrun,2007);也有研究认为教师的理性自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特殊的地位(刘全心,2003)。有人对责任感的学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还发现,同伴和教师对幼儿责任感水平影响作用最大(姜勇,陈琴,1997);进入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渐趋成熟和独立,对家长的依赖性减弱,而此时,教师和同伴作为不可或缺的交往对象成为重要的他人(郑小芳,2005)。
………

第三章 研究构想和研究意义 ........9
1 研究目的 ...... 9
2 研究意义 ...... 9
3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0
第四章 小学生自我责任感问卷编制 ........... 11
1 预测问卷的编制 ......... 11
2 预测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分析 .... 13
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分析........ 22
4 讨论.... 29
5 结论.... 29
第五章 小学生自我责任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30
1 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 30
2 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相关因素研究........ 33
3 讨论.... 39
4 结论.... 43
5 对策.... 44

第六章 思考与展望

1 关于测量工具
本研究通过编制小学自我责任感水平的问卷,针对自理、自强、自爱、自信的这四个维度,经历项目分析、探索性分析、信效度检验、验证性分析等科学的研究过程。这一工具整个编制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心理学专业的要求,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有继续改进的地方。比如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把样本的选择更加全面化,不单单是三四五年级,可以是小学生一到五年级学生,这样更能体现小学生这一群体,这样的工具就会更有意义。除了样本的选择这一改进的地方,在数据的处理上也可以多可以进行改变。这次采用网上回收问卷的形式,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样本问卷的完整性等,但是在问卷的排版上,可以把问卷进行一个有效整合,比如自我评价和母亲问卷有效结合,这样更能有利于数据处理工作。在项目的筛选过程,虽然请教了专家、一线老师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也查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是在探索性过程还是出现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加关注项目内容的准确性,特别是维度的针对性。在测量工具编制过程中,学习的文献还是比较单一,虽然整个过程是标准化的,但是应该多学习国外的文献,让编制出的问卷更具有可测量性。
……….

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清晰儿童自我责任感的概念、内涵、维度等相关内容,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自我责任感在儿童成长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有关“学生自我责任感”方面的实践探索,从一线老师的角度上将丰富和发展学生自我责任感提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的现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小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原因,从而思考适应的对策。有所收获,也有不足。研究中文献资料不够全面,特别是国外文献的学习;另外在内容中,小学生自我责任感水平的相关因素只涉及到了个体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小区环境等,还是比较单一的,比如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视角,有待于以后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调控研究概述
在国外,有关自我调控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普遍。除了应用比较多的“self-control”以外,“impulse control”、“effortful control” 、“ego-control”“ self-regulation” 等常被用到。目前,国外很多的学者都对自我调控进行了研究,并对自我调控的含义作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包括:Kopp(1982)指出,自我调控是指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具有的功能,它是个体的一种内在能力,通过外在的一组相关行为来表现出来,是一种个体自主调节自身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他提出的自我调控的概念比较全面,认为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引发和制止一些特定的行为,强调个体对社会的适应。可以看出,Kopp 的定义是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比较侧重于对外部行为的控制。Muraven 和 Baumeister(2000)认为自我调控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机能,通过这种心理机能可以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冲动,从而使得自己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实现既定目标,其目的是把个体的长期利益最大化。可以看出,这个定义着眼于个人利益,侧重对不合理因素的抑制,而忽略了对合理思想、情绪和行为的主张。国内自我调控也称自我控制,许多学者对它的定义也有不一样的界定。肖晓莹(1991)的研究指出,自我调控是指个体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情绪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以符合完成某种活动目标需要的能力。刘金花(1997) 的研究认为,自我控制是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知、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陈家麟(2003)提出,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关于自我调控的概念不单单是强调抑制控制,还注重个体对自身情绪、行为的调节。
……….

1.2 网络游戏行为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已经变成了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娱乐以及休闲的方式。网络游戏是以 Internet 做为依托,可以很多人同时来参加的一种游戏项目。它有两种存在的形式:一种是需要在链接到互联网的前提下才能玩,而在断线的状态下是不能玩的。在这一种形式之下有的游戏是需要下载相关的内容或者软件到客户端的,而有的就不需要;第二种则是需要在客户端上安装软件,这个软件不但使游戏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和其他人联机玩,也可以自己在断网的情况下单机玩。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体、认知和心理社会性上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生理逐渐成熟的同时,个体的自尊也在不断地增长、情绪体验日渐丰富,并且追求自主和独立。对于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个体来说,网络游戏行为就变了成一把双刃剑。适时适量的网络游戏行为可以使中小学生放松心情,并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促进人际交往,但如果中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网络游戏行为,将会给自己身体和心理上带来很大危害,以至于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了生活。步平平(2004)的研究中指出,网络游戏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的影响表现在:有助于调整角色定位,把握角色行为、增强其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范围更加得广泛以及增强青少年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消极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容易把现实角色和游戏角色加以混淆、并容易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心理。所以,如果要发挥网络游戏行为的积极作用,则需要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让他们分清网络游戏在自己的生活中到底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玩,什么情况下不能玩,时间和程度应该如何来把握。不仅仅是网络游戏行为,对于生活中的其它事件,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对中小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从教育管理的效果来看,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中小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和动力;有的性格孤僻,交往受阻;有的出现行为偏差,缺乏对生活和学习的正确规划能力等等。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中小学阶段对于整个人生发展来讲,起着非常重要的转折和枢纽作用。此阶段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生活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甚至困难和挫折,但由于其心理发展还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控制和把握事物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容易导致各种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但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更需要个体自身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去应对,通过对自身思维、情绪以及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使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当前有必要对中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其均衡发展进行丰富的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增强学校等教育领域对于中小学生自我调控均衡发展的重视与培养,从而推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素质优良的人才。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一直注重个体与其他人的相互协调与关系处理,但是,在认识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偏颇。个体从小便会被灌输要抑制自己情绪、行为的思想,有关自我调控的研究也多侧重自我抑制方面,而对于自我主张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所以本研究认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注重自我调控中自我主张方面与自我抑制方面协调发展的研究会更利于儿童形成自我调控能力。我国关于自我调控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

2.2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小学生自我调控以及网络游戏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目的:
(1) 探讨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整体的比率情况;
(2) 分析四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自我调控类型的差异,并分析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
(3) 探讨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与网络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

2.3 研究假设
基于自我调控与网络游戏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假设:
(1)俱低型和抑制型的中小学生的比率要高于俱高型和主张型的中小学生;
(2)自我调控类型在各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3)自我调控类型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自我调控类型的学生在网络游戏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
……….

3 研究方法.......14
3.1 研究对象..........14
3.2 研究工具..........14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8
4.1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分析........18
4.2 中小学生各年级自我调控类型的比较.......18
4.3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在性别上的比较.....1
4.4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关系......19
5 讨论....22
5.1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的分布......22
5.2 中小学生各年级自我调控类型的比较.......22
5.3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在性别上的比较.....23
5.4 自我调控类型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关系.......23
5.5 教育建议..........26
5.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30

5 讨论

5.1 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的分布
本研究发现,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自我调控类型大多数是属于俱低型和抑制型的。这与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方式有关。一直以来,我国都持有重传统中权威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课堂上,长久以来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惑,更很少能对老师或是权威人士的观点提出质疑,形成了被动接受的状态。而 Shaffer(1999)年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相关。在家庭生活中,当个体处于幼儿阶段时,往往是父母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随着幼儿长大,父母又开始为他们安排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活动。在家被父母安排,在学校被老师安排的生活长久以来会使中小学生抑制自己的思想、行为,一直惟命是从,即使在需要主张自己观点的时候,他们也往往选择沉默,或许是没有勇气主张自己的看法,亦或许是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主张自己的看法。
………..

结论

(1)从整体来看,自我调控类型属于俱低型和抑制型的中小学生比率较高;
(2)中小学生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自我调控类型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年级、八年级俱高型学生的比率都比四年级显著下降,而六年级、八年级俱低型学生的比率都比四年级显著提高;八年级主张型学生的比率比四年级、六年级显著提高,而八年级抑制型学生的比率比四年级、六年级显著下降;
(3)中小学生自我调控类型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4)在自我调控类型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关系上,俱低型学生、抑制型学生比主张型学生、俱高型学生更多表现出消极的网络游戏行为。四、六、八三个年级的学生自我调控类型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具体关系是不同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与俱高型学生和主张型学生相比,俱低型学生更容易对网络游戏产生游戏依赖,而与俱低型学生相比,抑制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游戏依赖;与俱高型学生相比,抑制型学生更容易由于网络游戏行为而产生人际疏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与俱高型学生和主张型学生相比,六年级俱低型的学生在网络游戏行为下更容易出现学习懈怠;与俱高型学生、主张型学生、抑制型学生相比,俱低型学生在网络游戏行为下更容易产生行为失度、生理疲劳、游戏依赖和人际疏远的后果;与主张型学生相比,抑制型学生在网络游戏行为下更容易出现行为失度和生理疲劳。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一) 时代背景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戈尔德马克(P.Goldmark)于 1967 年提出的。在经历了初期的精英媒体时代和大众媒体时代之后,到 21 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时代已经进入个人媒体时代。换言之,新媒体技术及相关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里。21 世纪的今天,全球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转变。在 2012 年 4 月版的西安日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工具书进入数字网络时代》的新闻。文中提到,《辞海》电子书已经上市,将比原来的纸本印刷书籍更加便宜、轻便和易于保存。同年 3 月,《大英百科全书》也宣布将停止发行印刷版,人们只能通过网络等媒体来阅读这部巨著了。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宣布《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将陆续从纸本印刷转向电子出版。反观我们生活之中,竖立在街头的广告牌,纸质的“大字报”越来越少,大屏幕越来越多了;广告文字越来越少,图像越来越多了;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看手机新闻、电视新闻的越来越多了;学校教室里黑板越来越小,电子显示屏越来越大了;图书管理藏书越来越少,电子书越来越多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学校教育生态也随之改变。在美术教育领域,对新媒体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从最初的投影仪、幻灯片在教学中的运用,到电视电脑已取代报纸和厚重的书籍的今天,学生开始依靠新媒体来进行认知活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数字技术、LED 技术等新型技术不仅极大的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而且已经能够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和媒介,来表现丰富多样的视觉艺术,也使得美术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点从技术上淡化了原创的概念,改变了艺术的流通和传播方式,也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

(二) 学术背景
国内外对于视觉文化和“视觉识读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然对于初中美术教育中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却较少,在检索的论文和期刊中,共有 6 篇文章与此直接相关,另有 42 篇期刊或论文与本题研究有所关联。现对国内外与此相关的研究做简单综述。山东师范大学的谢汝强在其题为《“读图能力”培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说:“在高中阶段通过美术鉴赏课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性任务”[2]。文中还提到“读图”是人通过视觉上的观看对图像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和创造活动。这个观点并非是作者首先提出,暂先按下不表。在其随后的论述中,通过两个方面来阐释了为何要利用美术鉴赏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是美术鉴赏课的优势;二是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与笔者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美术鉴赏课利用大量的视觉艺术作品来引导学生较为正确的感知、理解和批判视觉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成为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为创造视觉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作者从实际美术课堂教学出发,提出了让学生学会“观看”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培养策略。然笔者认为,作者的论文研究内容中,缺乏了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指导意义,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可实施的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二章 视觉识读能力概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米歇尔(W.J.T.Mitchell)在 20 世纪早期就提出了“视觉识读能力”的概念,他把与视觉有关的观看行为放到了与解读、阐释等阅读的诸种形式同样的高度,他甚至认为基于语言文字性的阅读往往难以充分地用来去阐释视觉经验。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王大根教授对此深有研究。在一篇题为《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13]的文章中,王大根教授将“视觉识读能力”分解成与美术语言相对应的三种能力并分别加以阐释。首先是视觉感受能力。感受是“视觉识读能力”的先行条件,与语言文字识读能力中的识字能力类似。这一能力要求我们能像说话识字一样对视觉对象的各种视觉特征和其所引发的情感作用进行准确而敏锐的判断;二是视觉审美能力。是在对视觉对象进行充分地视觉感受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已有经验和视觉对象引起的情感因素,对视觉对象进行的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要求主体有理有据的判断视觉对象是美或者不美。三是视觉解读能力。它是一种建立在视觉感受和视觉审美基础上的更深刻的鉴赏、判断和批评的能力。这一能力更注重的是视觉对象内在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名族服饰中的图案和颜色所代表的名族精神,年画中图案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中国结所代表的团结幸福寓意等。视觉解读的过程是主体透过视觉对象的表象特征,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由于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结构、认知方式、文化体系、智力结构、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对视觉对象进行感受、审美和解读时必然也会因人而异,有着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包容和批判的文化心态。
从 21 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来看,“视觉识读能力”的重要性和社会对它的需求正在日益激增。澳大利亚的英•布朗(Ian Brown)教授就曾呼吁:“这项能力已成为全球的教育趋势,需要艺术教师更深入的检讨,以利学生的学习”[14]。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众多人文学科中,美术课程以其与视觉文化独有的“亲和力”成为了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重要载体。从我国近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势在必行。
………

第三章 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 6
(一) 对视觉文化时代下初中美术教育的思考.........6
(二) 美术教育中的“三维目标”.....8
(三) 建构主义学习策略与方法.........9
(四) 基于三个维度的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9
第四章 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13
(一) 教学设计...........13
1. 教学设计初衷.......13
2. 教学设计案例——解读徐冰的《地书》.....13
(二) 教学过程与方法.....16
(三) 教学反思...........17第五章 结语 ........ 18

第四章 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 教学设计
长期以来,美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受到重视的“副科”、“作业课”、“自习课”。原因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美术为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被称为美术特长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美术的学生也往往被看成是文化课成绩不足以通过升学考试而选择的“捷径”,高中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之后就能比较“轻松”地考入美术院校,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鲜有美术高中而使得美术课程在初中学校里更加的不受到重视。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和家长都从主观上不重视美术学科,甚至于许多家长认为在初中阶段学习美术是在耽误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他们认为美术课应该是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和弥补文化课偏科的时间。笔者 2011 年在本科实习阶段时曾由于给学生布置美术家庭作业而被家长视为“过分”的要求。原因之二在于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引进的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美术三维目标的割裂问题一样,这种重知识与技能的美术教育将其“育人”的功能剥离了。美术是一种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特殊语言。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文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前文中已作了详细的阐述,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不仅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视觉文化时代对美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鉴于以上原因以及前文中对初中学生特点的分析,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文章所研究的“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笔者有了在初中阶段进行此教学设计的想法。
………..

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对本文理论体系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较为成功的。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讲,我们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传授学生一种学习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相比而言,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在视觉文化时代下,“视觉识读能力”的习得与运用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从视觉识读能力的理论出发,结合初中美术课堂实践,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培养“视觉识读能力”。总的来说,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首先要遵循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导向,立足于美术课程的“三维目标”与美术语言的整体性,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策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自我组织和完善,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其“视觉识读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品味。以培养出具有高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本次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借鉴了大量先驱学者研究的理论,尤以我国著名教育学者王大根先生的理论对我影响最甚,本文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迈出的坚实的一小步,希望能够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为广大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回顾之下,本课题研究还是显得略带拙劣与偏颇,也为广大同仁学者提供批判之材。
............
参考文献(略)

精选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和谐综述
“心理和谐”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息的词汇,这一词于我国本世纪初最早出现。在 2006 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心理和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这既是对“心理和谐”相关研究进行了肯定,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及发展趋势。此后,国内对于心理和谐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心理和谐研究的起点是对其内涵的界定,而纵观国内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心理和谐尚未形成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2008)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这种主观体验和感受是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与此同时,项目组还列出了心理和谐的十个典型特点,即:(1) 对生活和工作有较高的满意感; (2) 较少的负性情绪体验; (3) 乐观、积极、豁达的个性; (4) 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良好的家庭关系; (5) 感受到良好的人际氛围; (6) 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 (7) 较高的人际信任; (8) 对社会有较多的积极评价; (9) 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10)倡导和尊重社会规范。石国兴、王紫微(2013)认为:心理和谐在内涵和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是能够反应心理内外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要求个体心理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人事之间、人际之间和身心之间在总体意义上能够达到协调统一,并能在人的心理上体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的构成包括四个子系统:即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际和谐、人事和谐和身心和谐。
……..

1.2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翻译成英文为 Group Counseling,简称团体辅导(注:本文在下面的阐述中出现的“团体辅导”或“团辅”,均指“团体心理辅导”),部分学者将其翻译为团体咨询。团体辅导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短暂,但近年来学者们对团体辅导的研究却越来越多,就其概念而言,也是见仁见智,表述不一。苏光(2007)主张:团体辅导属于心理辅导,它是指这样一个过程:以某团体为单位,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引导成员间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进而认识到自我潜力,解构自我认知体系,最后改变个体行为动机。刘勇(2007)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也是一种咨询形式,它同样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但是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不同的是,团体心理辅导在集体情境下进行,领导者依据成员间共有的问题或成员自觉建立课题小组,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进而解决成员间共有的发展或常见的心理问题。贾晓波、陈世平(2002)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为:教师或者辅导人员,在面临多数被辅导者(学生)的时候,能够依据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采用恰当的辅助技术,从而帮助学生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樊富珉(2010)认为:团体辅导的模式是这样的,它在某种团体情境下进行,经过其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个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去观察、学习和体验,使之能够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和接纳自我,并能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到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笔者发现:心理和谐的有关研究越来越全面,团体辅导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现在也呈日趋成熟之势。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纵观心理和谐的文献资料,其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各行业各个领域,如在校学生、医务人员、农民、教师等,年龄上也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但是对于中职生心理和谐的研究尚属罕见,上述有关中职生的文献综述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对于中职生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理论层面,缺少相关的干预研究。那么,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状况究竟如何?如果针对中职生制定一套成长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而对其进行干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此类研究。因此,本研究争取在前人研究的有关基础上,对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并对其以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从而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

2.2 研究假设
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提出假设如下:
(1)中职生的心理和谐水平整体偏低,与常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2)在进行干预研究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定阶段的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前后测出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前后测并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出现显著性差异。
………..

3 干预研究........18
3.1 研究目的 ........18
3.2 研究意义 ........18
3.3 研究对象 ........18
3.4 研究方法 ........20
3.5 研究结果 ........20
4 结果讨论........32
4.1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 .....32
4.2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整体干预有效 .......33
4.3 创新之处 ........36
4.4 不足之处 ........36
4.5 启迪和意义 ......31
5 结论.....33

4 结果讨论

4.1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
本研究通过对三所中职院校的 900 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状况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之前本研究的研究假设相吻合,证明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现状确实与同龄常人存在一定差距。按照《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中的四个维度对中职生进行团辅干预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职生平时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普遍感觉比较自卑,可能与社会上长久以来对中职教育存在的偏见有关,同时这也可能是中职生心理和谐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总之,中职生心理和谐水平为何与常模存在显著差距,其中原因比较复杂,需要后续研究深入探索分析。在以往的研究中,廖兰清(2005)曾经使用 SCL—90 量表对某职业学院的277 名中职生进行了整体实测,重点在于检测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人水平,有较大比例的中职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黄东生(2010)同样选取 SCL—90 量表作为测查工具,通过对当前的中职生进行调查发现: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比较于全国青年来说,中职生为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尤其是有关于人际交往的社交恐怖症状比较严重。何以建(2003)将中职生和普高生进行了对比调查,重点研究二者在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依据曼—惠特尼检验,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中职生显著低于普高生;在与异性交往、运动、身体等非学业自我概念方面,中职生也显著低于普高生,即中职生的自我概念相比较于普高生差距较大。以上种种研究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在本研究中,笔者同样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和谐水平与常模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心理和谐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变量基本相同,其前测得分彼此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与常模相比,得分差异显著。这说明其具备做干预实验的条件,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同质的。
………..

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中职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状况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2)通过团体辅导的干预手段对中职生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和谐水平。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