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效果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250 日期:2025-10-2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疗效。方法 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每次30min,连续8周,共16次)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前后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和个体访谈,评估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结果(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脑电a波和SMR波(P&<0.01),降低强迫性上网行为和戒断症状因子分(P&<0.01),降低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因子和抑郁总分(P&<0.01);(2)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未能完全矫正网络成瘾行为。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可以减轻网络成瘾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躯体不适、睡眠障碍,提高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单独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网络成瘾的疗效不确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网络成瘾;中学生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统计报告[1]: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对互联网的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娱乐化应用偏高,利用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并不高。中学生网络成瘾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人际交往和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网络成瘾的方法。本研究尝试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网络成瘾中学生,观察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组: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间通过网络成瘾咨询电话,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门诊、宁夏医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收集到网络成瘾中学生25例,6例拒绝治疗,8例未能完成全部治疗,完成脑电生物反馈11例。年龄在14~20岁之间,初中生4例,高中生7例,均为男生。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总分在53~76分之间。个体访谈发现,成瘾者每天最少上网2 h,最长者在网吧连续上网1周。成瘾者均有明显的成瘾核心症状: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及戒断反应;有程度不等的成瘾相关问题:人际关系障碍,自我管理失控;上网对正常生活、身体健康和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诊断为网络成瘾。网龄最短3个月,最长5年。研究对象中有2例辍学,其余9例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对照组:选取银川市1所中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同年龄无上网成瘾中学生,经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测试,总分&<46分,结合个体访谈确定为正常使用网络的中学生。对照组30例,均为男生。初中生12例,高中生18例。

  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标准:选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可疑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测试,总分≥53分,结合心理访谈,根据个体的上网时间、心理和行为指标、上网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影响三方面诊断网络成瘾。排除标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46分,有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选用的研究工具 (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2]总分范围在19~76分,得分≥53分为网络成瘾群体,≤46分为正常网络使用群体,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包括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睡眠、饮食)。(3)抑郁自评量表(SDS)[4]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1.2.2 研究过程 治疗前采用SCL-90、SDS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研究组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不参加治疗,在治疗组治疗结束相近时间再次测量脑电时a波和SMR波。

  应用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ProComp+/BioGraph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于每周六和周日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物反馈室进行治疗。治疗室安静,光线柔和,室温恒定在18~25℃之间。每周2次,每次30min,连续8周,共16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休息5min,清洁头部颞顶C3位置,黏贴并固定电极。采集成瘾者的脑电基线值。通过视频的不同画面和声音,嘱成瘾者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来松弛自己,以达到抑制θ波,强化a波和SMR波的目的。结束后取下电极,清洁皮肤,回家后成瘾者继续练习。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和个体访谈。

  1.2.3 资料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电生物反馈参数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第1次测量的脑电a波和SMR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a波、SMR波提高,与对照组第2次测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电a波和SMR波比较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IAS-R、SCL-90、SDS总分的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IAS-R、SCL-90、SD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CIAS-R的强迫戒断症状因子分下降(P&<0.01),SCL-90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项目因子和SDS总分降低(P&<0.01),见表2。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CIAS-R、SCL-90、 SDS总分与对照组的比较

  2.3 个体访谈结果

  治疗结束后与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个体访谈,发现成瘾者上网时间没有明显减少,网络成瘾行为无明显改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网络使用。

  3 讨论

  3.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分析

  脑电生物反馈技术能将大脑皮层各区(如感觉区、运动区)的脑电活动节律反馈出来。脑电活动节律及振幅与情绪、注意力等有密切的联系[5]。本研究选择性地训练网络成瘾学生的脑电α波和SMR波,经过16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发现,网络成瘾学生的脑电α波和SMR波显著提高。神经心理学证实,当个体处于沉思状态下脑电波为高波幅的a波,同时表现为深度的精神和躯体的放松状态[6]。SMR是一种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下引出的有节律的脑电波[7]。成瘾者由于经常上网,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兴奋状态(高唤醒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下线后情绪抑郁和明显的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经过反复多次训练α波和SMR波,成瘾者达到精神和躯体上的深度放松,从而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调整了植物神经功能不适的症状,提高成瘾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

  3.2 脑电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的CIAS-R、SCL-90、SDS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学生CIAS-R的总分、耐受性、强迫上网行为和戒断症状、人际健康及时间管理因子,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其他项目因子和SDS总分显著高于正常使用网络学生。网络成瘾学生的症状与有关研究一致[8]。表明中学生沉迷网络后,出现难以控制的上网冲动,下线后躯体不适、焦虑、情绪低落、空虚感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健康和时间管理失控等相关问题比较严重,通过上网来缓解压力,而过度上网又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身体健康,表现为敏感多疑、过分担忧、攻击欲望、敌对和躯体不适。

  本研究结果显示,成瘾者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CIAS-R的强迫戒断症状因子、SCL-90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其他因子分和SD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心理现象和状态都与一定的生理状态和反应相联系,而且身心状态的变化都伴随着一定的行为和表现。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通过把脑电反馈信号与自身的生理反应和心理状态相联系,了解、学习调节自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3.3 访谈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单一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未能完全矫正网络成瘾行为,可能是由于网络成瘾行为与家庭教育、社会和学校教育监管、个体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网络成瘾的干预应该结合成瘾者的认知、家庭和学校管理等多种干预手段,这将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水平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index/OE/00/11/index.htm

  [2]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99-104.

  [3] 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94-196.

  [4]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94-196.

  [5] 张苏范,毕希名,周燮,等.生物反馈:新的心理(行为)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23.

  [6] Herrmann N.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M].USA:McGraw-Hill Int'l Enterprises Inc,1996:253-270.

  [7] Sterman M B.Basic concepts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 the treatment of seizure disorders with EEG operant conditioning[J].Clinic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2000,31(1):45-55.

  [8] 陈淑惠.网络成瘾症的理论模型、测量工具及其心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163-16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