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0例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964 日期:2025-03-2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残角子宫 妊娠 误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199301/200612共收治残角子宫妊娠10例,平均年龄28(22~36)岁,均为已婚妇女. 其中,有1次妊娠史1例,2次妊娠史5例,3~4次妊娠史4例;有剖宫史2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停经史及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其中停经8~10 wk者2例,11~18 wk者8例;突然出现下腹撕裂样痛伴头晕、心慌者5例;持续性下腹隐痛渐加重者4例;腹痛伴阴道流血1例;腹部可扪及与妊娠周数相符的子宫者2例. 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旁有包块者3例,另5例因腹痛明显,不能触及包块.
  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行B超检查6例,其中B超提示为宫内孕、活胎、盆腔实性包块伴腹腔积液者2例;提示附件混合性包块伴腹腔积液者2例;提示宫内孕、子宫穿孔者1例;提示宫角妊娠者1者. 其余4例因病情较重,腹穿抽出不凝血,未行B超检查.
  1.4 误诊情况 ①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患者因停经10 wk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物未见绒毛. 术中出现腹痛,术后2 h时患者腹痛加重并伴休克急转我院. 入院后,腹穿抽出不凝血2 mL,误诊为子宫穿孔急行手术证实. ②误诊为先兆流产1例,患者因停经18 wk,下腹隐痛,阴道少量流血1 d入院,B超提示为宫内孕、活胎、盆腔实性包块、腹腔积液,入院后给予保胎治疗2 d,患者腹痛加重,并出现休克症状,急行手术证实. ③误诊为宫内孕合并盆腔包块1例,患者停经13 wk时下腹隐痛半日入院,B超检查提示为宫内孕、活胎、盆腔实性包块、腹腔积液,经观察治疗2 d,患者因腹痛加重,腹穿抽出不凝血,行手术证实. ④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余6例均误诊为异位妊娠.
  1.5 治疗结果 均行剖腹探查术, 其中, 4例术中行残角子宫切除术, 4例行残角子宫及同例输卵管切除术, 腹腔积血1~2 L. 病检结果均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2 讨论
   残角子宫妊娠早期多无症状,常易误诊[1-3]. 容易造成误诊的原因:①对本病认识不够. 由于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良,大多数在妊娠中期破裂,表现为腹痛及内出血,且多无阴道流血,而异位妊娠除间质部妊娠外,大多停经时间短,出现症状早,多有腹痛及阴道流血. 本文10例中,有7例破裂时间为停经12~18 wk. ②询问病史不够详细,妇科检查不细致. 残角子宫妊娠未破裂前,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旁有类似妊娠子宫的包块,误诊10例患者中,2例因腹部触及妊娠子宫,未行妇科检查. 3例妇科检查,发现宫旁包块,未仔细分析包块与子宫的关系,考虑异位妊娠. ③过分依赖B超检查. B超的正确诊断受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观察是否仔细、盆腔解剖熟悉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妊娠中、晚期,往往注重胎儿及附属物情况,而忽略子宫肌壁厚薄、完整性及于子宫颈的关系. 甚至B超把残角子宫妊娠误当为正常妊娠,把正常子宫误诊为宫外孕包块,妇科医师单凭B超诊断和腹穿抽出不凝血,不再仔细行妇科检查也是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 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早孕期应行B超检查,若B超显示宫内无妊娠征象,在子宫外可见妊娠囊,周围有肌壁回声,则残角子宫妊娠的可能性大,有条件可行腹腔镜检查. ②人流术中未见绒毛,宫腔探查与停经月份不符,应行B超检查及仔细的妇科检查. ③妊娠中期出现下腹痛,B超检查不仅要注意胎儿及附属物情况,也要注意妊娠子宫肌壁的情况及与宫颈的关系. ④思想上重视该病,对停经时间长、有异位妊娠表现者,应仔细行妇科检查. 残角子宫妊娠确诊后应手术切除,并将同例输卵管也切除,以免发生输卵管妊娠. 圆韧带应固定于发育侧子宫同侧宫角部位. 对无症状残角子宫,如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应手术切除,以免以后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本文有2例患者有剖宫史,而术中未行残角子宫切除致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 周怀君,石一复,胡娅莉,等. 残角子宫妊娠3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99.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309-1311.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