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23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204 日期:2025-03-2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粉碎性;钢板内固定
  1临床资料
  200412/200701我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 plate, LCP)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23(男17,女6)例. 年龄22~54(平均39)岁. 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 所有患者术前X线片均显示股骨干程度不同的粉碎性骨折,有不同程度的移位. 按照AO骨折分类[1]:32B1型 2例,32B2型2例,32B3型5例,32C1型8例,32C2型3例,32C3型3例. 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股骨干骨折处前外侧表皮合适的位置放置接骨板,在接骨板的远近两端作切口标志,并分别做纵切口,切口长度分别为3个板孔,切开皮肤和皮下软组织至骨膜外. 用一骨膜剥离器从两切口间骨膜外作钝性分离形成骨膜外软组织隧道,将接骨板由一端切口通过隧道向另一端切口牵拉置入,贴近股骨干前外侧骨面合适的位置放置. 先在接骨板近骨折一端第一个钉孔固定一枚松质骨螺钉. 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行骨折复位. 在接骨板另一端第3个孔,通过带锁螺纹LCP钻头导向器钻入一克氏针暂做固定,在第1个钉孔常规旋入一枚皮质骨螺钉. 取出暂固定克氏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骨折进一步复位. 在接骨板的远近两端第2,3板孔分别旋入自攻带锁螺钉. 根据骨折的位置,在骨折的上下方接骨板上再固定皮质骨螺钉,以加强固定. 中间的骨折块还可以通过软组织小切口用拉力螺钉更好的复位、固定. 接骨板隧道内置负压引流. 常规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图1~3). 术后常规治疗外,并于24 h内行患肢肌肉收缩活动锻炼,以后逐渐行患肢CPM机被动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和主动的下肢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伤情,结合X线拍片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患者的下床时间,一般在6~12 wk后,X线拍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扶双拐下地活动,逐渐增加患肢负重量. 结果经过术后11~18 mo的随访,23例患者全部治愈. 愈合时间为11~16(平均13)mo. 其中2例术后刀口感染,经早期局部处理及抗炎治疗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 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断裂及再骨折,无膝关节强直等异常情况发生.
  图1手术前(A:正位片;B: 侧位片)(略)   图2内固定手术后(A: 正位片;B: 侧位片)(略)
  图3手术切口情况(略)
  2讨论
  LCP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是以生物学固定(BO)理论[2]的新理念为基础. LCP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不剥离骨膜,接骨板和骨干表面只是依靠点状接触固定,以最大的限度保护骨膜的完整性,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 LCP接骨板两端的带锁螺钉的螺帽可以直接锁定在接骨板的锁定孔内,限定了螺钉拧入时的扭矩,从而使螺钉纹无弹性变形,大大减少了内固定的松动、断裂的可能. 采用间接桥接复位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即将钢板与粉碎性骨折的远、近端间的主要骨折块固定,桥接了粉碎区域,既可维持肢体的长度,又可控制了旋转及轴向对位,同时保护了断端间的血运,减少了钢板下骨坏死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另外,皮肤的微创小切口,愈合快,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感染的机会. 切口愈合后的疤痕小(图3).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熟悉骨折部位的解剖,谨慎操作,避免血管神经的损伤. 由于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多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性相对较差,术后一定要严格指导患者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动静结合,循序渐进. 结合CPM机辅助功能锻炼,以防止膝关节僵直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59.

  [2]Cerber C, Mast JW, Ganz R. 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90,109:295-30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