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能加比特力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290 日期:2025-03-2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联合治疗;复发率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门诊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58(男37,女21)例,年龄13~59(平均30.2±1.1)岁,病程0.2~6.0(平均3.1±1.2) a. 对照组40(男25,女15)例;年龄14~58(平均31.4±0.8)岁;病程0.2~5.0(平均3.2±1.3)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比特力10 mg,1次/d,雷尼替丁0.15 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服美能,每次50 mg,3次/d. 两组均连用4 wk,在治疗和观察期间均不再用其他抗组胺药和辅助治疗药. 对患者进行下列观察. ① 症状积分: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痛痒程度、风团数和大小,按4级评分法记分[1]. 0分:无痒感,无风团;1分:轻度瘙痒,风团直径&<0.5 cm,数目1~6个;2分:中度瘙痒,风团直径0.5~2 cm,数目7~12个;3分:重度瘙痒,风团直径&>2 cm,数目超过12个. 上述1~3项相加为总分. ② 血清IgE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取两组患者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gE水平. ③疗效: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近期疗效,治疗结束3 mo后随访痊愈病例,以评定远期疗效. ④治疗前、后患者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1次.
  2结果
  愈显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0, P&<0.05).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血清IgE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血清IgE水平高于治疗组(P&<0.01, 表1). 治疗结束3 mo后随访,痊愈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为15.6%(5/32)对照组为71.5%(10/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42, P&<0.01). 不良反应两组用药结束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表1慢性荨麻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和血清IgE水平(略)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病原因甚多,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为IgE介导的体液免疫机制. 近年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亦有一定作用;其中Th3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明显增高,而Th1细胞因子INFY却明显降低,存在Th3功能亢进和Th1功能下降,美能具有显著的抗炎、抗突变及抑制病毒增殖之功效[2-3],甘草甜素中甙元部分与肾上腺促皮质激素结构相似,故有较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活性,即消炎抗过敏解毒作用,因此该药可降低体液免疫IgE水平,促进INFY释放,从而增加Th1细胞功能,抑制Th3细胞活性,故障治疗荨麻疹. 比特力具有长效抗H1受体活性,其与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组胺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直接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激活效应,并可抑制缓激肽及血小板活性因子的作用,既能抑制组胺早期反应,又能抑制组胺后期. 雷尼替丁是h3受体拮抗剂,它可以抑制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释放,由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释放减少,可以减轻炎症细胞在局部的粘附,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皮肤病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95-97.

  [2]郭海霞,吴廷芳. 川芎嗪和甘利欣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2(1):27.

  [3]郝飞,叶庆佾. 二代抗组胺药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5):300-302.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