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西药治疗 外阴白斑
1临床资料
5 a间共收治外阴白斑患者37例,年龄25~68岁,病程3 mo~28 a. 主要症状:外阴奇痒难忍,抓破后伴有局部疼痛,病区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或有鳞屑、湿疹样变,外阴皮肤暗红,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诊断以局部病理活检为主,多见于增生型营养不良和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 治疗方法:①口服补肾活血煎剂(熟地10 g,山药15 g,丹皮10 g ,山荑肉10 g, 云苓10 g, 菟丝子15 g,淫羊藿10 g ,肉桂3 g,仙茅10 g,寄生15 g,川断10 g),1剂/d,煎服2次,1疗程7 d,连服3疗程. ②外洗清热利湿中药(地骨皮15 g, 野菊花15 g , 乌梅15 g, 苦参15 g,百部15 g, 白藓皮15 g, 蛇床子15 g, 雄黄9 g, 大蒜5 g), 每日一剂,水煎先熏洗,后坐浴,一疗程7 d,连用3疗程. ③患处局部治疗:维生素B12 2~4 mL患处多点注射;然后用普通胰岛素1 mL;维生素B12 7 mL;庆大霉素8万U混合敷患处30 min,红外线照射30 min,1次/d,连续7 d为1疗程,连用3疗程. 结果痊愈(不痒,色素恢复正常,病区弹性恢复)10例;显效(基本不痒,色素基本恢复正常,病区弹性基本恢复)15例;好转(偶有瘙痒,有散在色素片,病区皮肤弹性改善)10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2例,后经局部组织病理活检报告为“外阴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而行外阴大部分切除术.
2讨论
外阴白斑病又称外阴营养不良[1]是妇科疑难病症,也是常见病,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病及黏膜缺乏营养而致组织变化和色素改变的疾病. 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年来很多学者进行大量研究,认为既有局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局部刺激因素、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及代谢紊乱,又有感染因素、免疫因素、性激素因素、遗传因素以及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影响等[2],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病变.
中医学认为,女子前阴(外阴)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正常情况下,其受脏腑精气血的营养,并发挥其作用. 病理情况下,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肾、肝、脾的病变,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反映于前阴. 因此,在中医治疗上以补益肝肾、温经活血为主. 外用以杀虫止痒为主,佐以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药局部坐浴,另用西医局部治疗,主要考虑为局部组织营养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西药内外合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 实用妇产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09.
[2] 濮德敏.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1):2.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37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