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范文哪里有?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的文献综述,以“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 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为例,为大家讲述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1、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和发展趋势等。
2、正文
文献综述的重点。通过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等,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3、总结与展望
对正文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
4、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条,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二、论文摘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不懈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人遗忘、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尤其是广大民族贫困地区,人们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严峻的传承意识淡漠、传承主体缺失、生存土壤消亡等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许多民族村寨都在开发乡村旅游业,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等相互融合,开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既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振兴,又为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最后,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以云南省弥勒市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民族生态学、民俗学等视角出发,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源、项目种类、形态特征、文化内涵、价值功能以及传承与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现存发展状况、面临困境,探析影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可邑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传承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本文以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重心在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作为其研究的一个背景环境和载体,是侧重点,在文中不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进行论述。结合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通过查阅相关的史料,对论文撰写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划分、梳理、归纳和分类,形成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研究综述报告。
四、论文结论
本文以云南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背景下,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深入调查研究。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起源、特征、价值功能、传承发展状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6.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形成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可邑村彝族阿细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可邑村最初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源自对一系列生产生活动作的模仿,并在随后的生产劳作中逐步得到塑型和巩固;进而在民族节庆日和宗教祭祀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此时的彝族体育活动已具备一定的文化功能和内涵;最终成为彝族阿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延续至今,形成现今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6.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特征的形成与阿细人民日常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可邑村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大熔炉中,造就了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鲜明的地域特征、独特的民族风格特征、广泛的社会参与性特征、欢娱的文化氛围特征、突显的健身效果特征。根据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性特征,将可邑村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划分为竞技类、娱乐类、表演类、祭祀类四种类型。
6.3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同样,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做到了较好的传承,才能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主要通过文化传承人的传递、民俗节庆中的流传、民间组织中的沿习、乡村旅游中的传播、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宗教祭祀中的延传、竞技活动中的推广七种方式来对可邑村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相应的传承和发展。
6.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当下,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所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主要有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彝族体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彝族体育展演活动偏商业化发展、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完备。
6.5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针对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1.树立本民族的体育文化自觉与自信,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
2.加强对年轻群体的传承与培养,使民族传统体育后继有人。
3.充分挖掘彝族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民族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
4.保持彝族体育文化的原真性发展,增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特征。
5.充实和完善学校体育传承体系,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渠道。
文献综述范文
五、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陈瑞萍.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9.
[3]邢道隆,王玫.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国外人文地理,1988(02):47-52+82.
[4]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骆高远,吴攀升,马骏.旅游资源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雷晚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7]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8]曹庆荣,齐立斌,念贵.乡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7):81-84+126. [9]赵兴国,张东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164-170.
[10]韩辉.洪泽三河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11] 吴 湘 军 , 白 晋 湘 . 我 国 少 数 民 族 传 统 体 育 文 化 源 流 探 究 [J]. 吉 首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版),2008(04):116-118.
[12]蒋雪涛,饶远.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流的多元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 42(05)
[13]赵静冬等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4]张选惠,李传国,文善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5]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以上是经济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可以参考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如果你想了解论文写作的其他内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如果你需要论文指导,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