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视角下谈论中国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以《壹周立波秀》与《金星秀》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08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重在研究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并通过详细分析《壹周立波秀》与《金星秀》两个节目,在肯定脱口秀在我国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对我国脱口秀的未来提出了一些发展路径,以期我国的脱口秀节目能更好的发展。

第一章 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脱口秀节目的由来
脱口秀,顾名思义,“脱”即脱稿演说,不按稿朗读,不照本宣科,现场即兴互动;“口”即口语技巧,主持人通过个人魅力及自身的话语习惯,利用自然的话语策略,使得节目浑然天成;“秀”即秀出自我,这是屏幕世界和正常人生活的最大不同,在镜头前的表演都是超我表现,但在脱口秀中又要力求真实,说什么?我该怎么说?成为主持人与观众拉近距离的关键。
脱口秀,是英语“Talk Show”的音译,在美国广播电视中主要是以讲话为主,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一起讨论各类现象,包括社会问题、政治、感情问题等。“脱口秀”最早起源于英国,起先是人们在咖啡馆聊天,谈论一些有趣的事情,然后这种模式被推向美国,并被引入电视领域成为一种节目形式。
在美国,业内普遍将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聊天行为叫做“talkshow”,电视“脱口秀”是从广播“脱口秀”中走出来的,早在 1920 年早期美国就有了“广播脱口秀”,然后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引进了“广播脱口秀”,在那时非常普遍,被广泛传播,人们的意识程度并不高,但却引起了“电视脱口秀”的发展。
“电视脱口秀”起初的主要内容是新闻评论,对近段时间以来发生的焦点事件进行评说,后来在 1948 年,艾德·萨文莉主持了一档娱乐性脱口秀节目《小成大腕》,创造了一类轻松类谈话节目,从那时起,电视谈话节目就被分为两种形式,即政治型和娱乐型。“脱口秀”在当今社会的本质是公共论坛,能够满足大家的沟通欲望,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当然,这也符合汉娜·阿伦特和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定义,即公民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达成某种共识,形成与公共舆论接近或相同的观点,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

第二节 国外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它不仅有信息性,而且还具有演出和秀的成分,通过各种表述方式,谈话节目对当前热门话题和实时动态进行评论,提出意见,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使观众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教育。
一个节目的发展历程与该国的政治、文化和历史密切相关。因此,要发掘谈话节目的历史痕迹,那就与美国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脱口秀节目不同阶段的发展,受到了该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谈话节目最初是在咖啡厅里产生的,那里的贵族们谈论着政治和社会问题,所以谈话节目一开始就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没有剧本舞台指导,凭借自身的才能,随机应变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美国人一般认为“脱口秀”是一种谈话节目,由广播“脱口秀”转化而来。广播脱口秀节目在 20 年代就已经出现,后来美国电视台引入了这一节目形式,最开始讨论新闻以外话题的脱口秀是 30 年代的《芝加哥圆桌大学》。《小成大腕》在 40 年代首次让娱乐进入了脱口秀,节目由艾德·萨文莉主持,主持人不再板着面孔,不谈论政事,开放的主持风格与愉快的谈话形式开启了新时代的娱乐脱口秀形式。因此,电视谈话节目有一个清晰的分类,即以娱乐为基础的轻松幽默的谈话节目和以评论为主的比较严肃的新闻评论类脱口秀。
美国电视谈话节目是在 50 年代步入正轨的,美国电视领域的专家通常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 1954 年播出的《今夜》定为谈话节目的始祖。该节目的主持人具有自嘲式的幽默,也有与观众的搞笑谈话,其中穿插着大量的娱乐元素,也有观众的喝彩。美国脱口秀的出现是对该国社会面貌的建构。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脱口秀已成为人们传达自身想法的一种途径。从节目编程方面来看,随着当时广告赞助商的出现,谈话节目得以有了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但这一时期,很多电视节目制作人被认为有“共产主义”的倾向,国内大环境趋于恶化,所以一些敏感的话题基本不会在节目中出现。
........................

第二章 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第一节 大众话语权的实现
谈话节目是如今大众传媒社会作用的一个缩影,这类节目其实并不能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但是至少它能将各类现象展示出来。正如西方学者吉妮·格拉汉姆·斯科特在著作中提到的,在这样一个无序又绝望的时代,谈话节目就像一种解毒剂,把人们的幸与不幸展露出来,告诉人们,不单你在受着折磨,别人也同样有所困扰,从而使人们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事情。
近年来,脱口秀能够快速成长起来,其原因就在于大众话语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众话语权”就是指平民大众拥有在公共话语空间表达自己观点、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有能力掌握公共话语权,并能通过谈话节目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去支持这一节目形式,毕竟跟广播节目那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形式不一样,电视在人们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如果有谁上了电视,就会觉得无比的光荣。因此,当有一天受众在电视上看到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在侃侃而谈的时候,莫名的就会有种亲切感,因此这类节目很受老百姓的喜爱,使其得以迅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自我意识的满足
电视这种媒介,在传统模式里面观众习惯了播什么看什么,但是谈话节目打破了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得主持人、嘉宾和观众既是传播者,又是被传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日益开放,社会信息已经从偏重教化向共享交流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对信息的采集,因此电视成为一种最好的途径。人们不再是信息传递中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期望能通过谈话节目参与其中,表达自我。
后工业社会,人们的话语权被划分的越来越小,因此,大众急切的需要一个沟通的平台,而谈话节目恰好为大众提供了这样的“公共平台”,收看电视节目,一方面可以看到不同人的性格和观念,让受众了解别人在想什么,是否与自身的看法相吻合,自己的看法又是否正确等,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跟自己观点、趣味等相似的人物时,就会感到十分亲切,自然而然的被带入某一话题的探讨中;另一方面,随着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审美也在不断的变化,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虑,也逐渐趋同于个人化,他们不再满足电视收看过程中被动的角色,因此媒体也逐渐转型,开始关心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趋于平民化。
从政治视角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言论空间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脱口秀节目成为人们畅所欲言的重要场所,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限娱令、限广令的推出在净化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的发展,具体到脱口秀领域,则从节目的策划、制作、宣传到后期的播出都有严格的把控,给受众一个更健康的公共平台。
........................
第三章 国内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取向.............................11
第一节 中国脱口秀节目受众本土化心理分析..........................11
一、受众对于脱口秀节目选择的心理分析...................11
二、接近性心理使受众更偏爱亲民节目.....................12
第四章 脱口秀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26
第一节 脱口秀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6
一、人才储备不足..........................26
二、创新性元素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27
第五章 脱口秀节目未来的发展途径............................31
第一节 要拓宽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元素....................31
第二节 频道内节目联动,互相渗透.....................31

第五章 脱口秀节目未来的发展途径

第一节 要拓宽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元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脱口秀节目在为受众传递娱乐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功能,整合各种元素,使节目形式丰富。
《金星秀》中就加入了很多元素,追求多样性的环节设置,使节目更加有趣。对某些话题,编排一些相关的短片,将大家的视线从演播厅伸展出去,有的是录制的 VCR,有的是街头采访,但大多数是助理小南完成的,在他的个人表演中,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在叙事时,还会借用道具来跟观众进行互动,在讲通讯的时候拿出“BP 机”,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这些元素的加入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金星秀》在节目中提及“虎妈猫爸”的话题是因为东方卫视的热播剧《虎妈猫爸》,由此引出各种话题,在嘉宾访谈环节,邀请李治廷,是因为他参与了在东方卫视播出的真人秀节目,邀请丁勇岱,是因为即将播出由他参与演出的电视剧《剃刀边缘》。借助《金星秀》这样一个巨大的受众人群,为频道其他节目做宣传,这样的联动实现了资源互补,以实现不同节目间的良性互动。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