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图像转换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 图像素材在人物画创作中的作用
机械图像因其获取的准确、快速与廉价对写实性绘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另一方面,摄影成像技术替代绘画的完成了再现和记录真实的功能,为绘画提供参照,促使着绘画由被动描摹客观物象转向抒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将创作者从模仿自然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绘画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图像素材可以使创作者打破时间、空间、经验之壁垒,丰富创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方式,提供跨越时空的参照与体验。许多艺术家在图像素材中汲取灵感,并通过对图像的遴选与加工使其转换为艺术创作。这不仅扩展了创作者对描绘对象的选择范围,还提高了其筛选创作主题的效率。
图像素材可以使创作者突破时间的限制,为绘画创作提供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参照。它忠实的记录着客观存在事物的即刻状态,将镜头所及之处一并详实的复刻下来,具有全面的记录性。图像素材可以凝固时间,即时而精确的捕捉正在运动的物体动态,聚焦人物的瞬间情绪并提供细节参照。还可以定格人物动态中最有张力的瞬间,为总结典型性动作神态提供便利,使画家可以深入的挖掘描绘客观存在的对象。
图像素材可以使创作者突破空间的限制,降低其体验生活的时间成本。创作者可以通过收集非亲身经历的摄影图像素材作为参照进行人物画创作,使其虽身处某一特定的地点或时间节点而不受限制。如今我们不必像周思聪、卢沉夫妇一样因收集创作素材而上山下乡,与其同吃同住才可以了解描绘对象,图像素材便是我们的创作资料之一。以新冠疫情为例,其爆发后所涌现的“抗疫”主题美术创作的原始素材便大量来源于网络。虽作品的品质优劣参半,但因防控要求未能亲临现场的创作者仍可以依据图像素材,突破自身所处空间的限制进行该主题的艺术创作。
............................
第二节 图像素材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局限性
运用图像素材进行绘画为创作者提供了极高的便利,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图像素材是平面的,其所呈现的视觉图像不如现实环境中人物、事物的可观可感,仅保留了视觉的表象因素,而现实环境里的创作者与被描绘对象是存在一定交互性的,所以运用图像素材需要调动个人的主体经验及感受力。
其次,图像素材与绘画的呈现方式具有较高的雷同性。经验较少的画者缺乏将图像语言转换为绘画语言的能力,易停留于图像所呈现的表层,陷入对图像素材的无意识依赖与被动描摹,从而丧失自身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
最后,大数据时代下得以流行传播的人物影像其自身便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是较为大众化的。图像自身所具有的趋同性会造成绘画图示抑或绘画题材的趋同[3]。若不经由主观的遴选、加工便使用图像素材进行绘画,不但会削弱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读取能力,还会造成视觉的固化及语言的单一,是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觉的。
...........................
第二章 图像转换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图像转换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案例
近现代西方绘画中不乏运用图像素材进行绘画创作的实例。如 20 世纪超现实主义先锋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 的作品《谢尼埃老爷的马车》(图 2.1),便依据谢尼埃先生所提供的生活照(图 2.2)所绘制。画家主动的改变了图像素材中人物的动作、比例及位置,将一家人并置于马车之上,以非写实的绘画语言简化图像素材,运用平面化的方式处理图像素材,使得画面颇具趣味性。其另一幅作品《被美洲豹攻击的黑人》(图 2.3)的图像素材(图 2.4)则来源于当年刊报的流行杂志内页,卢梭将图片素材中的人物形象经主观选择提炼,简化为一个黑色而扁平的图案,并将其融入到满是植物的热带丛林,轮廓造型简略的人物与背景之中繁茂的植物构成鲜明对比,给画面增加了一种奇异的神秘感与浪漫诗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艺术论文参考
第二节 图像转换在当代水墨人物创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如上所述,图像转换早已成为人物画创作的重要路径之一,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亦不乏运用图像转换的方式进行绘画的案例,但其应用具有特殊性。本节将以李津、黄一瀚、姜永安以及蔡广斌的部分作品为例,从其画面的布置、造型、颜色、思想等方面分析其创作过程中对于图像素材的遴选与转换方式。
一、 李津的“饮食男女”
李津是一位追求“家常化”的画家,他的绘画题材较多来源于其对于琐碎生活影像的记录与观察。其作品不同于传统水墨的语言形式,也不描绘文人们歌咏的“高雅之物”,而是更关心世俗生活的场景。他以家常生活中收集的图像素材作为创作主线,描绘星罗棋布的食物食材和肢体肥硕且眼神空洞的男女形象,将形形色色的男女或坐或立的安置于鱼酒池肉林之间,眼神悲伤而空洞,所绘画面既呈现出一种拥挤之感又饱含着疏离之悲。
艺术论文怎么写
李津在访谈中提及其在绘画较写实的物象时“复制性”的使用了图像素材,有如画面中的食物佳肴等。以图像素材作为参照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其鲜活性,他在图像素材使用的过程中与图像进行交流,融合个人对物象本身的体验。其作品中人物多呈一字排开(图 3.1、图 3.2),用变形的方式转化事物形象,以视觉联动图像的质感、触感并融合想象来转换拼接图像素材。所绘人物形象怪诞而鲜活,用色浓艳,极具个性。
..................................
第三章 图像转换在当代水墨人物创作中的应用途径 ………… 16
第一节 图像遴选 ………………………… 16
第二节 语言转换 ………………………… 16
第四章 图像转换在作品《温度》中的应用……………………… 18
第一节 图像转换的应用 …………………… 18
一、 图像遴选 …………………………… 18
二、 语言转换 ………………………… 19
结论 ………………………… 23
第三章 图像转换在当代水墨人物创作中的应用途径
第一节 图像遴选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可知,以上创作者在使用图像素材进行水墨人物创作时均非照搬图像素材的表象,而是以主观转换的方式介入其中。且中国画的造型观念自古便不以写实作为评判优劣之标准,是以线造型、重视笔墨情趣,寻求主体情感与客观存在统一的意象表达形式。因此,简单的将图像资料进行复制、描摹并搬上画面不是图像素材的正确使用方式。精确并非真实,这只会使得艺术创作的主体性丧失。如若缺少了“人”的主观介入,图像素材与绘画的相似视觉性反而会成为绘画创作的枷锁。
图像转换则是“人”的介入方式,是创作主体将客观图像素材进行内化感受,寻找转换语言从而进行外化表达的过程,是从遴选图像资料到完成创作之间的有效联通途径。可以通过确立创作主题、遴选图像资源、确立转化语言及表现形式的步骤完成创作。
在确立创作主题后,我们应通过广泛而全面的浏览、遴选图像素材建立素材库,并可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的方式来加深对物像的感知深度,从而将主体情感观念赋予到图像素材之中,抓住其中具有启发性的动人因素进行外化表达。
无论是自行拍摄的图像素材还是公共图像资源,都可以成为水墨人物创作的参考素材。我们可以运用照相机去捕捉信息、记录视觉片段;也可以依据创作的需求去拍摄或搜集“二手”图像素材进行再创作;还可以运用文字阅读后浮现的画面进行转换创作;亦可以通过变形、失焦、虚化、拼接等技术手段处理制造新图像来辅助绘画。
...........................
结论
现如今,运用图像素材进行绘画创作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性,只要我们正确的认知图像素材在创作中的作用与局限性,保持对图像的思考能力,便可以其为工具辅助绘画创作。
图像转换为使用图像素材进行创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即通过确立创作主题、遴选图像资源、确立转换语言及表现形式的步骤构建一条由图像资料到绘画创作的通路。它可以降低创作者收集素材、体验生活的成本,拓展人在时间、空间、经验等各方面的局限性,还可以帮助我们聚焦当下的社会环境与生存状态,打破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传统边界,探寻全新的绘画语言,为当代水墨人物创作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本文虽列举了许多应用图像素材进行水墨人物创作的典型案例,以及图像转换在本人毕业创作中的应用过程,但样本总量较少,而且并没有将图像转换的途径以类型化的方式加以总结,尚未窥图像转换之全貌。在后续研究中应扩大图像转换的应用样本,拓展图像转换的具体应用方式,丰富并完善图像转换这一概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