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标本
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 1985~2013 年间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部手术的骨化纤维瘤患者的所有临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的标本均为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行切片后 HE 染色。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手术记录均来自于住院病例。所有的 OF 病例由病理科及放射科的三位专家从组织学,影像学和临床表现进行重新评估并重新确诊。若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学资料不充分,则不被纳入分析。
1.1.2 实验方法
1)收集 1985~2013 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诊断为骨化纤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查阅和评价这些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进行重新评估,按照2005 年 WHO 头颈部肿瘤分类的标准纳入骨化纤维瘤的确诊病例2)对确诊病例进行三种类型的分类,详细辨别三种类型各自组织学特点3)对三种类型的骨化纤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影像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对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5)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
1.2 结果
通过三位病理学和放射科专家重新评估这些骨化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重新诊断之后,共 102 例 OF 患者纳入分析。
1.2.1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均为无痛性面部膨隆,多为发现颌骨膨隆畸形或感觉不适来就诊;仅有两例生长伴疼痛,一例生长伴破溃一年。发生在上颌者,有的可造成鼻塞,眼球突出,视力障碍,头痛,有时可伴有感染;发生在下颌者,有时可出现下唇麻木,本组病人有 4 例出现生长伴下唇麻木;所有患者的术前病程 1 个月至 12 年不等。
1.2.2 三种类型骨化纤维瘤的年龄、性别分布
102 例 OF 患者中,经典传统型 OF82 例(82/102,80.4%),JPOF14 例(14/102,13.7%),JTOF6 例(6/102,5.9%)(图 1,表 1,表 2)。所有 OF 患者首次就诊年龄在 1~68 岁之间,平均年龄 28.4 岁,以 20~40 岁的女性多见;经典传统型 OF 患者年龄在 1~68 岁之间,平均年龄 29.6 岁;JPOF 患者年龄在 5~61岁之间,平均年龄 28.6 岁,第一个发病高峰期为 20~29 岁女性,在 40~49 年龄段有女性第二个发病高峰期;JTOF 患者发病年龄最小,在 6~17 岁之间,平均年龄 12.5 岁。与其他两种类型不同,它明显男性多发(5/6 例)。三种类型的骨化纤维瘤在 0~19 岁的年龄段,发病男性均多于女性,且男女发病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
第 2 章 散发性骨化纤维瘤的致病机制初探散发性骨化纤维瘤中 HRPT2 的基因突变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设备
BX40 显微镜(Olympus, 日本)
Mili-Q 去离子水纯化系统(Milipore, 美国)
恒温水浴箱 SHH-W21(长安仪器仪表公司, 北京)
SANYO biomedical freezer -80℃低温冰箱 MDF-U52V(SANYO, 日本)
5415D 小型高速离心机(Eppendorf, 德国)
5415R 小型高速离心机(冷冻型)(Eppendorf, 德国)
Eppendorf 微量加样器(Eppendorf,德国)
NanoDrop 8000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Thermo,美国)
280-9823 电子天平(Switzerland)
稳压稳流水平电泳仪 DYY-III (六一仪器厂,北京)
Biovision1000/26M 凝胶成像系统(Vilber Lourmat, 法国)
Neus gradient 梯度 PCR 仪(Eppendorf,德国)
2.1.2 主要试剂
Dneasy Tissue Kit 组织 DNA 提取试剂盒(Qiagen,美国)
Go Taq DNA Polymerase Mix(Promega,美国)
DNA maker DL2000 (Takara,大连)
引物合成: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
测序完成: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
......
2.2 主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OF 的病变组织和血液的基因组 DNA 提取采用硅胶膜吸附过滤方法,提取采用试剂盒 QIAamp DNA Mini Kit(Qiagen, 德国,图 6),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提取的基因组 DNA 进行 1~1.5%琼脂糖凝胶电泳,扫描成像(图 8A)。并且使用核酸定量分析仪检测 DNA 浓度,分装后一部分用于 PCR,一部分-20℃低温保存。测序反应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BI 3700 测序仪)完成。对测序发现异常的样本,进行反向测序及 3 次以上独立 PCR 产物测序予以验证。测序反应所用的引物同 PCR 反应引物,测序方向见表 7。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的命名依据已发表的命名指南[35]。胚系突变(Germ-linemutation)也称遗传性突变(hereditary mutation),是指要发育成精子或卵子的生殖细胞或未分裂的受精卵发生的基因改变。当突变传递给子代时,子代个体每个细胞都携带这些改变。(Definition from: Office of RareDiseases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在遗传性疾病和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维尔姆斯瘤(肾胚胎性恶性混合瘤)等特殊的肿瘤中,胚系突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在散发性 OF 中发现 HRPT2 在 1 号外显子前内含子处发生生殖细胞水平的突变 c.1-11dupG,见图 9,其具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分析。
.....
第 2 章 散发性骨化纤维瘤的致病机制初探.....15
散发性骨化纤维瘤中 HRPT2 的基因突变分析...........15
2.1 材料与方法.........15
2.2 主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16
2.2.1 DNA 提取..........16
2.2.2 聚合酶链反应(PCR)..........16
2.2.3 PCR 产物检测...........16
2.2.4 PCR 产物直接测序.......... 20
2.3 测序结果.....20
2.3.1 胚系突变...........20
2.3.2 多态性.......20
2.4 讨论......21
2.5 结论......22
第 3 章 综 述....... 26
颅颌面骨的良性纤维骨病损..........26
第 3 章 综 述
颅颌面骨的良性纤维骨病损
颅颌面骨的良性纤维骨病损(Benign Fibro-Osseous Lesions,BFOL)包括反应性骨病损、骨发育异常、肿瘤,疾病的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病损只发生于颅颌面骨,而有些病损还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骨病损[1, 2]。这一类病损都有骨和纤维组织成分,很多都有不规则的骨小梁以及球形的牙骨质钙化团块形成,它们是相同的组织学模式的变形[3]。诊断 BFOL 病变时,绝大部分都需要同时结合临床,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FD 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骨。2005 年的 WHO 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将 FD 分为三类,即单骨性 FD、多骨性 FD 和颅颌面 FD[5]。发生在单个骨的 FD 称为单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on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MFD),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骨的 FD 称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Polyostotic FibrousDysplasia,PFD)[4, 6],此外,当多骨性 FD 合并皮肤的色素沉着及多种内分泌系统异常(最常见的内分泌的异常表现是性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周围性性早熟[8])时,被称为 McCune-Albright syndrome。
.......
总结
颅颌面纤维骨病损不能按照组织学特点分型。所有这些病损中,组织学表现都有或多或少的重叠和类似,很多时候,同一病损可能还会伴有有其他纤维骨病损的组织学表现。纤维骨病损应该由影像学表现和生长模式进行分类。边界不清涉及大部分颅面骨的为 FD,除非有相当大的破坏或动脉瘤样骨囊肿形成,FD 在普通情况下都应该行保守治疗。OF,边界清楚,膨胀性生长,X 线中低密度影中可有高密度钙化影,需要手术切除。骨异常增殖症,一般与牙根关系密切,应尽可能的保守治疗。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部分:纯钬表面Wnt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效应实验
一 :BMSCs的提取、鉴定和培养
骨髓基质千细胞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其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体外高度增殖和跨系统多向分化潜能即可塑性。由于其获取途径便利、取村相对容易和便于外源基因的导入等特点已经成为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研究中最具吸引力的种子细胞⑴。它除了分化为各种中胚层组织细胞如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肌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外,还可以跨胜层分化为内胚层肝脏细胞和外胜层神经细胞等。1976年,Friedenstein等首次用梯度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证实在喷乳动物的骨髓基质中,存在具有形成骨、软骨、脂助、神经和成肌细胞能力的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2]。成骨细胞分秘的基质中的定型成分主要是I型胶原,是甸盐沉着和细胞附着的支架。无定塑成分为骨结合素、骨钩素、骨桥素、纤维枯连蛋白及一系列生长因子。成骨细胞可通过基质小泡释放甸离子和ALP等物质,甸离子在ALP作用下沉积在胶原上,完成基质矿化过程。有研究表明,BMSCs细胞在矿化液中培养14d,细胞中每盐沉沉积量明显增多并形成了4^5结节,说明细胞已经完全分化成为成骨细胞[3]。因此,提取高纯度的BMSCs在粗化处理后的钬片表面培养,给予成骨分化的诱导环境,探索在这个过程中BMSCs定向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该机制对将来探索种植体表面骨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1.纯钬钬片的表面粗化处理:
医用纯钛钬片表面打磨抛光,依次以丙醇、70%乙醇、蒸傭水超声清洗各15min,50。C干燥。O.llmol/L HF和0.09mol/L HNO3混合液室温处理lOmin,蒸馆水洗净,超声冲洗15min,烘干。5.8mol/L HCL和8.96mol/L H2SO4混合液80°浸泡30mm,蒸饱水洗净,超声冲洗15niin,50°干燥,备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再用氮气吱干备用。
2,BMSCs的提取和培养:
一月龄SD雄性大鼠,体重80~100g,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6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标准[4]?根据参考文献,用Percoll液进行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和传代贴壁館选方法结合,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具体步聚:全麻下处死大鼠,75%酒精中浸泡15niin,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股骨,去净肌肉和筋膜组织,切除股骨两端。每根股骨用5 mL 4°C的DMEM(L)培养液从股骨上端往下冲出骨髓,充分混匀吹散细胞,900 g离心10 min,弃上清。沉淀用4°C的DMEM(L)培养液充分混匀,制成细胞悬液,轻轻叠加到等体积密度为L073 g/L的4。C Percoll分离液上,900g离心30 min后收集界面层细胞,用不含血清的DMEM(L)培养液离心洗涤2次,最后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L)培养液重悬,咬打均匈后以4><105/cm2密度接种到25 mL培养瓶中,体积分数为5%C02,饱和湿度的孵箱静置培养。
.......
实验二:纯钬表面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PCR基因芯片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BMSCs分化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对Wnt这一古老的信号通路在BMSCs的增殖分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Wnt信号通路调节控制着许多生命过程,包括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分化及维持、免疫、应激、细胞癌变与细胞调亡等。Wnt信号通路在胚船发育、器官形成等生理过程中,以及在细胞癌变、脾瘤侵袭等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Wnt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调亡等生理过程中,被认为是经典信号通路之一,在细胞癌变、胖瘤侵袭等病理过程亦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以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和现象受到了新研究证据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Wnt信号通路中,一些传统的细胞信号传导因子具有更多的调节作用。同时,未知领域的发现增强了对更多的相关细胞调控因子的关注,使得人们对Wnt信号通路的认识不断加深。Wnt糖蛋白是存在于多种生物体由的一种细胞外配体,Wnt作为形态发生素通过激发细胞内远离信号发送区域的浓度依赖反应控制胚船形态发育。1973年,Sharma等在对果掩的胜胎发育研究中发现了体节极性基因wingless。Wnt基因是一个大家族,编码一大类的分秘性糖蛋白分子,含有一段信号肽及23或24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氣酸残基.Wnt蛋白是一种在喷乳动物中广泛存在的分泌型蛋白,仅在人类中,其成员就至少有19种,它通过旁分秘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影响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Wnt信号通路是传递多个种族个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刺激信号的通路。普遍认为,Wnt信号通路至少可分为三支:经典Wnt信号通路:即Wnt/p-catenin通路,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Wiit/Ca2+通路:此通路可拮抗经典通路,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骨架重排。Wnt/PCP通路:即平面如胞极性通路,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调整细胞的支架结构以控制细胞极性。经典的Wnt信号通路示意图(:经典Wnt信号通路,即Wnt/p-catenin信号通路目前的大部分研究着重于研究Wnt经典信号通路,它是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分 .化为成骨细胞的重要调节通路之一,可从增殖和分化水平上对成骨细胞进行调节。活化的经典Wnt通路通过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 DIx5或Osterk促进BMSCs成骨形成[4]。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例如,Wnt 10b基因在间质细胞中的过表达会使骨密度增加,骨小梁的数量和厚度也增加,在体外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发生过程[5];在成年小鼠体内,Wnt拮抗物(分秘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l、异藻蓝蛋白Ape、抑癌蛋白Dkk )的表达《电化或者减少可以显著增加骨小梁的骨量[5]。
.........
第二部分:纯钛表面经典的Wnt信号通路..........27
实验三:纯钬表面LV3-LRP5转染BMSCs后调控..........27
材料与方法..........28
实验结果..........36
结论..........57
讨 论..........58
参考文献..........59
实验四:纯钛表面LV3-13-catenin转染BMSCs后调控..........62
材料与方法..........63
结果..........68
讨论..........88
参考规..........90
第三部分: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对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Wnt5b (wingless related MMTV integration site 5B)基因属于 Wnt 基因家族,编码产生分泌信号蛋白,这些蛋白在胚胎发育时期参与细胞命运和组织分化类型的调控[1,2]。Wnt5b蛋白的氣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在人类中其与Wnt5a蛋白的相似度达到80%,人类与小鼠的Wnt5b蛋白序列相似度甚至达到95%,这些暗示着WNT5b基因在功能上的保守性和重要性。研究人员已在模式生物中证实、Wnt5b基因通过介导PCP信号传导来调控原肠胚的形成[1,3]、叶细胞的聚集和软,骨细胞的分化[2],这些结果都表明Wnt5b基因与PCP信号的正常传导密切相关。然而,Wnt5b基因与成骨分化的相关报道并不多。基于前期实验,我们发现Wnt5b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下调,我们推测Wnt5b所在的Wnt非经典信号通路也可能参与了调控成骨分化的过程。Wnt5b过表达实验分组:BMSCs在纯钛表面培养后,加入成骨诱导液定向诱导。分别为:空白组 B、LV5-NC 组(BMSCs 转染 LV5-NC)、LV5-1 (BMSCs转染 Lentivirus- LV5- Wnt5b-rat)
.......
结论
1,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传代姑壁婦选法结合提纯的BMSCs纯度高,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2,纯钬表面上Wnt经典信号通路对BMSCs成骨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3,:LRP5的干扰,阻断了 Wnt/p-catenin信号的转导,阻断了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进程。
4,在BMSCs成骨调控的过程中,BMP2与p-catenin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5,p-catenin的干扰,P且碍了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
6,Wnt非经典通路中的Wnt5b也参与调节了 BMSCs向成骨分化的过程。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前 言
当今社会,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要致死因素之一。据2012年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4,090,000例,因癌症死亡人数为8,201,000人,口腔癌每年新发病患者300,373例,死亡145,328例,男性患者中口腔癌发病率居第11位;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3,065,000例;每年因癌症死亡2,206,000例;口腔癌每年新发病例21,413例,其中13,656例为男性并有7,370例死于口腔癌,7,757例为女并有3,963例死于口腔癌[1]。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差。尤其是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因其晚期阶段易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且原发灶局部涉及多个重要器官,使肿瘤扩大切除的安全缘受限,即便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序列治疗,其5年生存率仅为20%-40%[2, 3]。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口腔鳞状细胞癌亦如此;环境对机体的作用及机体自身的变化导致了口腔黏膜从正常口腔鳞状上皮细胞到过角化、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再到原位癌、侵袭性癌的演变过程(图1)[4]。吸烟、嗜酒及咀嚼烟草槟榔是导致口腔癌的主要致病因素[5, 6],因口腔癌(包括口咽癌)致死的患者中42%有吸烟史,而16%有嗜酒史,在台湾和东南亚,咀嚼烟草槟榔是口腔癌的主要致病因素[7-9],而HPV感染与口腔癌的相关性近年来不断得到证实[10-15]。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种不同基因从染色体、RNA、蛋白等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改变,然而其确切的发生发展机制还不明确,寻找出肿瘤可能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分析筛选出的生物分子标记物的表达与肿瘤各个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诊断或预后预测标记物的可行性,有望更早的发现肿瘤或指导制定针对患者个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肿瘤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期望发现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干预,可能提高肿瘤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口腔鳞癌的诊断标志物,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疗效及预后评估指标的研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肿瘤的体外癌变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HPV病毒对口腔鳞癌发生的作用最先由Syrjanen等人报道[16],并在后期的研究中被不断证实[17]。Termine等通过meta分析对485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证实: 24.1%的OSCC患者有HPV感染(95% CI, 16.8–31.4%),其中HPV16和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68.2%和34.5%[18]。许多文献证实将HPV病毒DNA导入正常上皮细胞的DNA序列可使细胞永生化[19-2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转染HPV16 E6/E7基因片段到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使其转变为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 (HIOEC)line)[22]。然而HPV16病毒基因序列单独作用仅仅可使口腔上皮永生化,并不会导致细胞恶变。口腔癌的发生与烟草的关系已被反复证实,苯并芘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23, 24]。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广泛存在于煤焦油,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以及工业污水中,然而已有文章证实苯并芘单独作用亦无法导致口腔上皮癌变[25]。在前期的工作中,本课题组通过苯并芘诱导HIOEC细胞,使其逐步癌变,变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HIOEC-B(a)P-96简称HB96细胞。HIOEC细胞经苯并芘诱导,从第56代细胞开始细胞成瘤,命名为 HIOEC-B(a)P-56简称HB56。而从第96代细胞开始出现较差的分化且在组织病理学上同典型的鳞状细胞癌近似,命名为HIOEC-B(a)P-96简称HB96细胞[26]。
………
第一章:生长分化因子 15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癌变模型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在前期课题组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由口腔黏膜永生化细胞系HIOEC细胞逐步癌变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B96细胞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其中GDF15在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然而基因芯片存在一定概率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并且体外建立的癌变模型与体内肿瘤形成过程及肿瘤细胞系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有必要以更多的方法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进一步验证GDF15的表达。本章就GDF15在口腔黏膜上皮癌变模型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口腔粘膜癌变模型细胞系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培养
1.1.1.1 试剂耗材及培养仪器
恒温细胞培养箱:日本 SANYO 公司
倒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
SW-CJ-1FD型单人净化工作台:中国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台式离心机:德国Hettich公司
4℃冰箱:中国海尔公司
-20℃冰箱:中国海尔公司
-40℃冰箱:中国海尔公司
-80℃冰箱:美国 Thermo 公司
梯度降温细胞冻存盒:
…….
1.1.1.2 细胞系来源
人口腔黏膜癌变模型中HIOEC、HB96细胞系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实验室提供;人口腔黏膜鳞癌细胞系WSU-HN6(简写为HN6), WSU-HN30(简写为HN30)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牙医学院毛力教授惠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实验室提供使用;CAL27,SCC4细胞购自美国标准培养收集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Manassas, USA)。
1.1.1.3 细胞培养条件
HIOEC细胞以Defined keratinocyte-SFM (Gibco,USA)培养基培养;HB96、CAL27、HN6、HN30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100U/ml链霉素和100μg/ml青霉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SCC4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100U/ml链霉素和100μg/ml青霉素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所有细胞的培养条件为:含 5% CO2、37°C恒温并且湿度饱和的环境。培养基均保存于4°C冰箱,血清及生长因子于-20°C保存。
………..
第三章:GDF15 在促进口腔鳞癌细胞进展中的作用........ 513.1 材料与方法 .... 51
3.2 结果......... 61
3.2.1 RNAi 干扰 HB96、HN30 细胞系中 GDF15 表达效果 ......... 62
3.2.2 GDF15 过表达效果 ..... 66
3.3.3 GDF15 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 ....... 69
3.2.4 GDF15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73
3.2.5 GDF15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79
3.2.6 GDF15 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83
3.2.7 GDF15 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89
3.2.8 GDF15 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101
3.2.9 GDF15 对 HN30 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 106
3.2.10 GDF15 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8
3.3 讨论........ 110
3.3 讨论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分别通过血清 ELISA 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标本和肿瘤组织标本中 GDF15 的表达升高,并阐述了该现象与预后、化疗抵抗的相关性,评估了 GDF15 作为诊断、预后和化疗疗效预测生物标记物的潜力。在本部分研究中,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 GDF15 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GDF15 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确切机制并没有被完全阐明。GDF15 在肿瘤中的作用仍旧存在争议。Li 等报道在 MDA-MB-468 和 MCF-7 乳腺癌细胞系中 P53 过表达可通过引起 GDF15 过表达从而导致细胞活性下降,凋亡增加,类似的,Baek等报道在 HCT-166 结肠癌细胞系,GDF15 起抑癌基因作用[47, 52, 64]。然而更多研究者倾向 GDF15 蛋白在肿瘤中起癌基因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并与肿瘤相关的贫血、厌食症和体重减轻关系密切,还可通过同其它的癌基因共同作用增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恶性表征[59, 65-71]。Boyle 等发现 shRNA 干扰黑色素瘤细胞系 GDF15 表达可抑制小鼠荷肿模型中肿瘤的生长[66];Lee 等报道在体外实验中重组 GDF15 蛋白可以通过激活 ERK1/2 信号通路和上调 uPA 显著增加胃癌细胞系的侵袭能力[59];wollmann 等发现重组 GDF15 蛋白在 ERα阳性的 MCF-7 细胞中可以激活 ERK1 磷酸化,提示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展[65];Kim 等报道重组 GDF15 激活 ERK1/2 和 AKT 通过转录激活 ErbB2 受体酪氨酸激酶从而促进SK-BR-3 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潜能[67];Chen 等报道 GDF15 可以通过 ERK1/2 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69],Senapati 等报道在前列腺癌细胞 PC3 中 GDF15 过表达可以通过 FAK-RhoA 信号通路介导的肌动蛋白重组提高细胞的转移能力,并进一步在体内转移模型证明[70];Wakchoure 等报道 GDF15 过表达可以诱导前列腺癌中的溶骨性骨损伤[71]等等。
………
总结
1 GDF15 在口腔鳞癌细胞系、口腔鳞癌患者血清标本、口腔鳞癌患者组织标本中表达均较正常细胞或标本升高。
2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 GDF15 浓度显著高于白斑和健康人,同样白斑患者血清 GDF15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GDF15 结合其他相关生物标记物可能有助于提高口腔鳞癌或口腔白斑癌变的早期诊断。血清 GDF15 较低的患者相较于高浓度患者生存率和化疗疗效略微提升,扩大样本量有望获得阳性结果,故推测血清 GDF15 浓度检测有潜力成为口腔鳞癌患者预后评估及化疗疗效评估的方法之一。
3 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标本中 GDF15 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与患者生存率相关,低表达 GDF15 的口腔鳞癌患者较高表达患者有更好的总生存率(P=0.049)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027),并在无病生存率(P=0.082)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P=0.111)方面略有提高。结合前期科室关于 TPF 诱导化疗对晚期口腔癌作用研究的临床数据,发现 GDF15 低表达患者相对于高表达患者对化疗更敏感(P=0.004)。由此推断 GDF15 可作为口腔鳞癌预后检测的生物标记物,并可用于筛选化疗敏感患者从而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4 GDF15 可以通过 AKT 和 ERK1/2 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在HN96 和 HN30 中,干扰 GDF15 的表达 AKT 和 ERK1/2 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瘤能力均受到抑制,凋亡增加。而在HIOEC 和 HB96 细胞中过表达 GDF15 则可引起 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上升,并可增强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因此 GDF15 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起促癌基因作用,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而其更详尽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部分 家族遗传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预后特征
引言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 1957年由 Rich 首次提出并描述,为一种基于形态学改变的病理诊断。FSGS 占我国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 7%左右(32),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性病变累及部分(局灶)肾小球,或受累的肾小球只有部分毛细血管袢(节段)发生病变,同时可伴有毛细血管袢粘连;免疫病理可见 IgM 和 C3 在肾小球内呈局灶节段性分布;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融合并可伴足细胞肥大。临床上多数患者以大量蛋白尿起病,尤其是儿童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FSGS 男女都可患病,而男性患者较多见,男女比例约为 2.2:1。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外,还可伴有镜下血尿,同时合并肾小管功能受损及高血压,如不及时合理的治疗,患者可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anl disease,ESRD)。FSGS 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散发性和家族遗传性三种类型。其中家族遗传性 FSGS(familial FSGS,FFSGS)可定义为指家族中有一人肾穿证实为 FSGS,并合并有其他成员患有原因不明的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关于家族遗传性 FSGS 目前认为其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33),主要表现为部分患者起病早,病情重,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很快进展至 ESRD;而部分患者发病晚,病情较轻,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肾功能进展缓慢。此外,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肾功能及蛋白尿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 FFSGS 患者并不罕见,统计表明,本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约有 10.7%的 FSGS 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34)。目前关于 FFSGS 的临床及预后特征尚没有大组数据的研究。早在 1995年 Conlon(10)等研究了 8 个 FFSGS 家系(共 31 名患者),其中 2 个家系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6 个家系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 个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另 6 名患者接受肾移植后无复发。提示 FFSGS 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对治疗反应较差,此外肾移植可能是 FFSGS 的有效治疗方法。
……….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家系入选标准
收集 1997 年至 2011 年我科收治的 FFSGS 家系,共 83 个。对 FFSGS 的诊断标准多采用 Duck标准(35),即:家系成员中至少有一个经肾活检证实为 FSGS,加上以下任意一条:①家系另一成员也经肾活检确诊为 FSGS;②家系其他成员有不明原因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在接受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排除标准:经皮肤活检或血 а-半乳糖苷酶等检测排除其他遗传性肾病,如Alport 综合征,Fabry 病等;行 HIV 抗体、泌尿系 B 超等检查排除继发性 FSGS,如 HIV 感染、反流性肾病等。
1.2 家系成员表型确定标准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为患者:①肾穿刺病理证实 FSGS;②ESRD,需要或已经进行替代治疗;③尿常规结果显示蛋白尿(2+)~(4+)。尿蛋白(±~+),且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 者为疑似患者。所有受累及疑似患者均应除外继发性因素和其他遗传性肾脏病。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明确者:①尿常规出现蛋白尿(±~+ ),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②只出现镜下血尿者;③年龄小于18 岁或小于家系患者平均发病年龄 5 岁以上,尿检正常者。其他成员,或是家系中无亲缘关系的配偶,均视为未受累者(36) 。
……..
第二部分 一个 FSGS 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定位及中国汉族人FFSGS 家系 INF2 基因突变筛查
引言
FFSGS 发病机制为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而致病。目前国际上通过对 FFSGS 家系的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已确定数个可导致FFSGS的致病基因,如NPHS1(16)、NPHS2(17,18)、CD2AP(19, 20)、WT1(21)、LAMB2(22)、ACTN4(23, 24)和 TRPC6(25),以及新近发现的 INF2(26)等。其中 NPHS1、NPHS2、CD2AP、LAMB2 基因突变与AR FFSGS 有关,而 ACTN4、TRPC6 和 INF2 基因突变可导致 AD FFSGS。目前所发现的 FFSGS 致病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均位于肾小球足细胞,提示肾小球足细胞功能的改变在 FFSGS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5)。目前国内外已成功定位的 FFSGS 致病基因在不同人种中突变率较低,尚不能解释所有 FFSGS 的发病机制。如高加索人、非洲及中东人群中 ACTN4 突变率约为 3.5%,亚洲人群突变率约为 2%(27);TRPC6 在白种人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突变率在 2.3%-20%不等(28, 29);而我科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汉族FFSGS 患者中检测到 1 个 ACTN4 启动子区基因突变(24),TRPC6 基因突变率约为 2.5%(30)。可见绝大多数 FFSGS 患者致病基因尚不明确,表明仍可能存在未知的致病基因,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发现。
……….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我科收治的有 DNA 标本的 FFSGS 家系共 70 个。所有家系中先证者均经肾穿病理证实为 FSGS,同时合并一个或以上家系其他成员不明原因大量蛋白或肾功能不全者。所有入组的FFSGS患者均排除肥胖、反流性肾病、病毒感染(HIV)、恶性高血压等继发性因素,皮肤 IV 型胶原检测、血 alpha-半乳糖苷酶检测及眼底听力检查排除 Alport 综合征、Fabry 病等其他遗传性肾脏病;入组家系均已对ACTN4 和 TRPC6 基因突变进行筛查,排除两种基因突变的存在。同时收集与 FFSGS 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 200 例,其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
第三部分 INF2 基因突变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33
引言...........33
材料与方法.......34
1. 研究对象..... 34
2.质粒 ......... 34
3.主要试剂 ......... 35
4.主要仪器 ......... 36
5.方法 ......... 37
结果...........50
1.对新发现的两个基因突变进行物种比对及功能预测 ......... 50
2. 定点诱变及插入突变验证......... 51
3. 不同 INF2 质粒转染足细胞 INF2 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 .......... 52
4. 不同 INF2 质粒转染足细胞 α-actinin4 蛋白........... 54
5. 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55
第三部分 INF2 基因突变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引言
INF2 基因定位于 14q32,其编码的蛋白为 INF2 蛋白,是一种成蛋白家族成员中 DRF 亚类,即 Diaphanous 相关成蛋白(Diaphanous-related formin,DRF)。正常情况下球状肌动蛋白的自发聚合不足以辅助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需要肌动蛋白成核因子来加速肌动蛋白聚合为微丝。成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成核因子,可以促进肌动蛋白的聚合,在维持细胞骨架正常结构与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6)。而 INF2 与普通成蛋白相比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可同时促进肌动蛋白的聚合及解聚(77)。INF2 蛋白主要包括 Diaphanous 抑制结构域(Diaphanous-inhibitory domain,DID)、C 端的 Diaphanous 自调节结构域(Diaphanous-autoregulatory domain,DAD)、FH1、FH2 以及 C 端的一个特殊结构肌动蛋白绑定的 WH2(WASP homology 2)结构域,其中 WH2 结构域可与肌动蛋白直接作用。正常情况下 DID 和 DAD 相互作用而处于自我抑制状态,当活化的 Rho(ras homologous oncogenes)GTP 酶(GTPase)与蛋白中的 GTP 酶结合结构域(GTPase binding domain,GBD)结合后,自我抑制状态被解除,从而暴露 FH1 和 FH2 功能结构域(78),后者可与肌动蛋白直接作用,稳定肌动蛋白二聚体或三聚体,加速肌动蛋白聚合、成核,并刺激纤维状肌动蛋白的聚集,加速肌动蛋白的延伸(79, 80)。由此可见 INF2 在维持细胞骨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结论
1. 在国内外首次研究了 FFSGS 临床及预后特征,结果表明 FFSGS 与 SFSGS相比,发病较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少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多数患者合并镜下血尿;病理表现上 FFSGS 与 SFSGS 相比,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管间质损伤均较严重;FFSGS 对治疗反应较差,较多的患者可进展至 ESRD,与 SFSGS 相比预后不良;肾脏移植可能是 FFSGS 的有效治疗方法。
2. 收集了一个累积四代的大家系,家系中共 11 名患者,利用家族连锁分析寻找该家系致病基因,并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定位出其致病基因为 INF2。本研究率先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筛查了 INF2 的基因突变,并报道两个新的INF2 基因突变,分别为 p.S85W 和 p.129_130VRQLS,其基因突变率约为 2.8%,远低于国外报道的 12%-17%,提示中国人 FFSGS 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
3. 首次研究了 INF2 p.S85W 和 p.129_130VRQLS 两个基因突变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INF2 p.S85W 基因突变是通过影响 INF2 蛋白构象,进而影响 INF2 与 Cdc42 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 SRF 的转录活性,下调 ACTN4基因转录及 α-actinin 4 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足细骨架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此外,INF2 p.S85W 和 p.129_130VRQLS 两个基因突变还可下调足细胞的粘附能力,诱导足细胞凋亡引发足细胞损伤。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绪 论
与血管畸形不同的是,血管瘤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通常在 1 岁以内的 1~2 个月及 4~5 个月快速增殖,随后进入持续数年的消退期,约 50%的病灶可在 5 岁前自行消退,70%的病灶可在 7 岁前自行消退[2],但高达 40%的患者会遗留皮肤瘢痕、皮下毛细血管扩张、纤维脂肪块等,也有少数巨大或位于关键部位的血管瘤可继发严重并发症,例如溃疡、感染、出血、心功能衰竭等,影响外形、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早期进行干预治疗。目前,针对增殖期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疗效不一,且缺乏可预测性。浅表血管瘤可采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咪喹莫特软膏局涂,单纯激光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深部血管瘤首选口服普萘洛尔,也可联合或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激素、平阳霉素治疗等;多发性血管瘤、巨大血管瘤或生长快速的血管瘤首选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如效果不佳,可配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或皮下注射 干扰素,甚至可采用静滴细胞毒药物长春新碱等治疗。血管瘤消退期的残存病变,可选择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或修整。2008 年,法国儿科医师偶然发现普萘洛尔可有效控制血管瘤增殖[3],随后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其显著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4-5],普萘洛尔现已逐渐取代糖皮质激素而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6],但停药过早容易复发,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案(每天 1 次、2 次或 3 次)、用药剂量(1~3mg/kg)及疗程(4~10 个月)等很不一致,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等也需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最近的研究[7]发现,雷帕霉素(一种 mTOR 抑制剂)能够抑制血管瘤干细胞在体内自我更新、分化和形成血管的能力,有望成为治疗血管瘤的新药。
目前,影响血管瘤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对血管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不够以及缺乏理想的血管瘤动物模型。增殖早期血管瘤的组织病理特点为大量快速分裂增殖的幼稚内皮细胞团块,没有明显的管腔;进入消退期,肿瘤细胞开始凋亡,由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构成的紊乱血管管腔开始增多,随后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管腔增大,基底膜增厚;在消退后期,肿瘤组织最终被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代替。血管瘤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已知早产、胎盘前置、出生时低体重、孕期行绒毛膜活检等都是血管瘤的诱发因素,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尿液中FGF2较正常婴幼儿表达升高[8-10];还有研究发现,VEGFR2/KDR等基因突变在血管瘤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1]。随着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快速发展,血管瘤干细胞已成为血管瘤发生、发展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发现,胎盘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2]。体外培养过程中,血管瘤组织中分离的内皮细胞与正常组织的内皮细胞相比,具有体外克隆形成、快速增殖和迁移能力,能够促进血管瘤内皮祖细胞的迁移活动[13]。EPC存在于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但却不存在于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增殖期血管瘤患儿外周血循环中的EPC水平较同龄健康婴幼儿升高约15倍。2008年,Khan等[14]通过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从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分选出能够形成单细胞克隆,并且具有旺盛增殖传代能力的血管瘤干细胞(HemSC),这种细胞能够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植入裸鼠后,能在裸鼠体内形成具有新生血管的类组织块,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表达血管瘤特异性标记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成分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重现了血管瘤的发病过程。最近的研究[15]发现,He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与VEGFR-1结合后调节细胞外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而诱导实现的,如果封闭ERK1/2信号通路或下调VEGFR-1表达,则能阻止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抑制体内的血管生成。将血管瘤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祖细胞混合植入裸鼠皮下后,新生血管的数量显著增加。
……….
第一部分 脐静脉内皮细胞及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材料
1.1 主要实验设备
(1) 水平层流超净工作台(Laminar flow clean bench):CA-1390-1,上海上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国。
(2) 自动CO2培养箱: Thermo Forma Class100 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美国。
(3) 恒温振荡培养箱:THZ-98A 型,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国。
(4) 普通台式离心机:Thermo公司,美国。
(5) 低温高速台式离心机:Allegra X-12R Centrifuge,Beckman 公司,美国。
(6) 精密天平:Mettler Toledo 公司,瑞士。
(7) 电热恒温水浴箱:DKZ系列,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8) 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Nikon ECLIPSE 80i,日本。
(9) 流式细胞仪:BD FACSCalibur,美国。
(10) PCR扩增仪:BIO-RAD SmartSpecTMPlus,美国。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BI PRISM 7300 美国。
(1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CS SP2,Leica Lasertechnik GmbH公司,Heidelberg, 德国。
(13) 核酸蛋白测定仪:SmartSpec plus,Bio-rad,美国。
(14) Sunrise酶标仪:Tecan公司,奥地利。
…….
1.2 主要实验器材
(1) 手术器械:眼科剪刀、组织剪刀、眼科镊子、蚊式血管钳、手术刀柄、刀片等,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中国。
(2)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1ml、2mL、5mL、10mL、20mL、50mL 规格,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
(3) 爱惜康3-0、5-0缝线,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美国。
(4) 连续可调式移液枪:1μL-1000μL,Eppendorf Research 型,Eppendorf 公司,德国。
(5) 离心管:15mL、50mL 规格,Corning 公司,美国。
(6) 6孔培养板:Corning 公司,美国。
(7) 电动移液器:Brand accu-jet,德国。
(8) 培养皿:3.5cm2、6cm2、10cm2规格,Corning公司,美国。
(9) 培养瓶:25cm2、75cm2规格,Corning公司,美国。
(10) Millex无菌针头式过滤器:0.22μm和0.45μm,SLGPR25LS, Millipore 公司,瑞士。
(11) 磁珠分选器: MiniMACS,Miltenyi Biotec公司,德国。
(12) MACS分选柱(separation column):MS, Miltenyi Biotec公司,德国。
(13) 无菌30μm单细胞滤膜:Pre-Separation Filter ,Miltenyi Biotec公司,德国。
……..
第三部分 雌激素其受体在血管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1 材料 .........51
1.2 方法 .........51
1.3 结果 .........59
1.4 讨论 .........63
1.5 结论 .........66
第四部分 Notch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在血管瘤形成
1.1 材料 .........67
1.2 方法 .........67
1.3 结果 .........70
1.4 讨论 .........71
1.5 结论 .........77
5 全文总结........78
6 参考文献........79
第四部分 Notch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在血管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Notch信号通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中,是参与介导细胞和细胞之间直接接触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能够调控机体的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该信号通路的结构性活化或异常激活,与多种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与大多数组织的正常发育关系紧密,其中Notch对细胞生长发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发生和调节细胞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参与胚胎发育。Notch家族配体DLL4的表达对肿瘤细胞自身Notch分子的表达有下调作用,Notch信号能够抑制其配体DLL4的表达,同时上调细胞膜表面的Notch分子表达。②促进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③ 参与T细胞发育。④ 调节血管新生。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紊乱可引起组织发育异常,结果可能导致肿瘤发生。主要作用有:维护肿瘤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诱导肿瘤细胞的终末分化; 参与决定肿瘤细胞命运。其机制可能是Notch受体通过一系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邻近细胞产生的配体的活化作用下,依据不同的细胞或组织背景,对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等过程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基于 Notch 信号通路对于干细胞分化的重要调控作用,本节将对Notch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在血管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
总结
1.HemSc与HUVEC悬浮于Matrigel基质胶,注射入BALB/c-nu裸鼠皮下,能够在裸鼠皮下形成微血管。肌注雌激素后,这种作用得到明显增强。随着雌激素浓度的不断升高,微血管密度增加。在10-6M时,这种成微血管效应最明显,并可形成表达血管瘤特异性标记Glut-1的血管,更加接近于人血管瘤病程的发展变化,获得更理想的血管瘤动物模型,为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平台。
2.通过Elisa、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HemSC及动物模型的作用,发现在10-9-10-6M浓度范围,雌激素能够促进HemSC的VEGF-A、FGF2基因表达及其蛋白分泌,这种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但在10-6M浓度后,促进作用升高的程度不明显。雌激素对FGF2的促进作用不如对VEGF-A明显。
3.在血管瘤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Notch1和Jagged1的mRNA及蛋白均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升高表达增强,ERα表达也随之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在雌激素促进血管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参与其中,而且是通过ER介导的方式进行调控的。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前言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是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其病原体为嗜心肌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埃可病毒(ECHO)、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占40%-50%左右[1,2]。AVMC的发病早期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病变心肌组织被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暖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发病晚期由于病毒和心肌细胞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及心肌坏死后自身抗原的暴露,导致机体抗心肌抗体形成,进而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心肌细胞[3]。与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相比,机体固有免疫和体液免疫带来的免疫损伤才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4]。Wang X等[5]发现在CVB3诱导的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外周血固有自然杀伤T细胞(iNKT)比例与心肌组织中炎症范围和病毒复制情况呈正相关。Thl7细胞是Weaver[6]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发现的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特征性分泌细胞因子IL-17。近年来随着对Thl7细胞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Thl7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痛(SLE)、乙型病毒性肝炎、浪病性结肠炎、哮喘等多种疾病的病程中均发挥着促进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7-9]。Yuan等[10]用柯萨奇病毒B3 (CVB3)感染小鼠,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发现在急性期随着病毒复制,AVMC小鼠脾脏Th 17比例、血清IL-17含量、心肌组织内IL-17mRNA含量均升高,而接受抗IL-17抗体注射的小鼠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AVMC组小鼠,且心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VMC小鼠,提示Thl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可能与病毒复制具有密切关联,并促进AVMC的病情进展。Xie等[11]的实验也提示在AVMC小鼠体内,Thl7细胞可能对病毒的复制有促进作用。Thl7细胞活化增殖及IL-17因子的分泌除了与病毒复制的直接联系外,在心肌炎后心肌重构及扩张型心肌病的的免疫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2,13]。巨喷细胞除了直接浸润心肌外,还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活化其他免疫细胞参与心脏炎症反应[14],Fairweather等[15]的实验提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巨噬细胞可浸润心肌组织。
细胞趋化因子CCL20又称肝脏激活调节趋化因子(LARC)、巨唆细胞炎性蛋白(MP3a),最早在巨嗟细胞中发现.CCL20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性细胞中均有表达,其特异性受体为CCR6(趋化因子受体6),CCR6组成性表达于Thl7细胞和调节T细胞(Treg)细胞膜[18,19]。2007年Hirota等[20]在风湿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中发现病变关节的滑膜细胞可大量分泌CCL20, CCL20通过作用于Thl7细胞的CCR6受体促进Thl7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Zhang等[21]通过检测患者和健康人体内椎间盘组织CCL20、CCR6、IL-17的水平,发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Thl7细胞CCR6表达增加,髓核细胞分泌的CCL20通过CCL20-CCR6通路作用于Thl7细胞上的CCR6受体,促进Thl7细胞由外周血向炎症区域迁移,参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进展。上述研宄提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CCL20对Thl7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大量研究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进展主要为自身免疫炎性损伤所致,病变心肌部位存在固有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唾细胞、CD4+T细胞等浸润。Thl7细胞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hen等[22]用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发现病毒性 ………..
第一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CCL20与Thl7细胞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心肌细胞损伤主要是病毒感染后期激活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多种炎性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损伤所致。NK细胞、巨隨细胞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感染后的心肌细胞,而活化的B淋巴细胞则通过分泌特异性抗体即抗自身心肌抗体对受感染心肌细胞和健康心肌细胞无差别攻击,造成了持续性免疫损伤[23]。各种细胞因子也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组织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FN-Y、IL-K IL-2、TNF、弹性蛋白酶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激活巨唾细胞、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加重病情进展 -[24]。趋化因子CCL20参与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肿瘤免疫等多种疾病的病程进展[25]。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同样涉及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但目前关于CCL20也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Thl7细胞是由CD4+T细胞分化而来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之前的实验[10,26]发现Thl7细胞除可促进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复制外,其分泌的IL-17还与B淋巴细胞表面IL-17受体结合,活化B细胞促进其分泌抗心肌抗体(AHA)参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体液免疫过程。Yang等[27]的研宄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给予IL-17单抗后可减轻心肌炎症进展,提示Thl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反应。由于Thl7细胞表达CCL20的特异性受体CCR6,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CCL20是否参与病程进展? CCL20是否通过影响Thl7细胞来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CL20、IL-17水平及Thl7细胞比例,初步探索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CCL20与Thl7细胞的相关性。
……..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病例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2010.06~2013.06间我院就诊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住院患者和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与之相仿的健康志愿者。共收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0例。AVMC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无其他急、慢性疾病,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用药史。该临床实验均取得患者及志愿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符合伦理学要求,并得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第二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CCL20......... 26
实验材料和方法......... 27
讨论 .........40
结论......... 44
讨论
巨唾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细胞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发挥着重要的抗病毒及致炎作用。趋化因子CCL20又称巨睡细胞炎性蛋白,在机体炎症过程中巨嘴细胞可以大量分泌CCL20。Matikainen等[43]的研宄发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巨唆细胞转录因子IRFs、NF-kB和STATs活化,大量合成分泌炎性细胞因子MDP-la、MIPip、MIP-3a(即CCL20)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提示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巨唆细胞可能同样分泌大量CCL20参与心肌炎病程进展。本实验釆用siRNA技术特异性抑制巨嚼细胞CCL20的表达,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体内显著升高的CCL20对Thl7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转染siRNA后外周血巨嚼细胞培养上清中CCL20含量,实验组中培养上清CCL20浓度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证实siRNA有效抑制了巨唾细胞内CCL20的表达。巨唾细胞CCL20合成分泌未被完全抑制的原因可能为:由于实验方法和试剂的限制,转染过程中部分细胞未被转染或转染进细胞的SiRNA片段含量较低不能完全抑制CCL20基因的表达,或者转染后共培养过程中巨唾细胞CCL20基因重新转录的CCL20 mRNA未被siRNA干扰,从而翻译合成并释放CCL20。
………
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宄提示TW7细胞及IL-17同样可以促进CCL20的合成分泌。Chabaud M[45]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病变组织进行研究,体外培养病变组织的滑膜细胞,发现风湿性关节炎中滑膜细胞大量分泌CCL20,Th2细胞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3可以抑制活化的滑膜细胞分泌CCL20,而Thl7细胞分泌的IL-17和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lp、TNF-a可以促进CCL20的合成分泌。Harper等[46]对人银屑病病变皮肤组织进行免疫染色,发现病变皮肤中存在大量分泌IL-17的细胞和分泌IL-22的细胞,接下来Harper等体外培养人表皮角质层细胞,分别给予IL-17、IL-22和TOF-a体外刺激,检测正常和病变人表皮角质细胞中CCL20 raRNA水平,发现在正常和病变细胞中IL-17、IL-22和TNF-a均可促进CCL20的表达,CCL20 mRNA升高的程度与IL-17、IL-22和TNF-a给药剂量正相关。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证实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体内外周血CCL20表达增加,CCL20可以促进Thl7细胞表达CCR6,并通过与CCR6特异性结合趋化Thl7细胞迁移参与病情进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固有免疫细胞中的巨唾细胞和获得性免疫中的Thl7细胞均在心肌炎症部位浸润,因此我们推测心肌中的巨嘴细胞可以通过分泌CCL20趋化外周血Thl7细胞向心肌细胞迁移。有研宄表明[44]Thl7细胞分泌的IL-17同样可以促进病变组织细胞CCL20的分泌,结合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猜想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通过CCL20, Thl7细胞和病变细胞可形成互相促进的正反馈循环加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心肌炎症部位的免疫反应。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引言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新生儿发病率约为2-3%,1岁以内儿童约为10%(Boscoloand Bischoff,2009)。头颈部是血管瘤最常累及的部位,可达60%,其次主要是躯干部及四肢(Pandeyetal.,2008)。血管瘤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过程,早期表现为淡红色的斑点或斑疲,随后病变体积迅速增大,呈现出鲜红色草莓样斑块,随着病变继续发展,血管瘤开始进入缓慢消退期,病变组织停止生长,肤色由鲜红色逐渐变为暗红色。消退期常自病变中心部位开始向四周逐渐播散,消退后组织呈现出灰白色(Jinnin et al., 2010)。血管瘤组织的病理观察显示处于快速进展期的血管瘤内可见大量处于增殖及分裂期的原始细胞,随后可见血管的形成,管腔增大,并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Boscole and Bischoff,2009; Jinnin et al., 2010)。根据以上临床观察及病理特点,血管瘤被划分为具有典型特点的三个时期,即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除可消退的血管瘤以外,仍有部分血管瘤表现为持续的增殖,不发生消退,称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Lee et al.,2014)。增生期血管瘤发展迅速,常导致病变区域皮肤馈痛、出血,发生于睑缘的血管瘤可影响患儿视力,发生于鼻腔以及咽喉的血管瘤可导致患儿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PandeyetaL2008)。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激光治疗以及干扰素注射治疗等,然而传统治疗血管瘤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Puttgen, 2014)02008年,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的Leaute-Labreze在治疗新生儿心脏病的过程中发现,非选择性p受体阻断剂普蔡洛尔(propranolol)对血管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Leaute-Labreze andTaieb, 2008; Sans et al., 2009)。此后,经过随机双盲临床治疗及试验证实了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的良好的治疗作用(Leaute-Labreze et al., 2013)。从以上血管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来看,治疗血管瘤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处于增生期血管瘤尽快消退,因此,明确血管瘤由增生期向消退期转变环节中的关键细胞及蛋白不仅在探究血管瘤发病机制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发掘治疗血管瘤新药物IE点的理论基础。
检测并比较增生期血管瘤及消退期血管瘤中不同细胞及分子表达水平及分布是研究血管瘤发展及消退机制的常用策略和经典方法。利用反转录PCR对增生期及消退期血管瘤标本进行检测时发现增生期血管瘤标本中CD133-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标本,提示血管瘤中可能存在与血管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千细胞(Yu elal. 2004)。基于以上发现,哈佛大学麻省儿童医院的研究者利用偶联磁珠的CD133抗体对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来源的单细胞悬液进行蹄选从而获得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 HetnSC),并发现该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甚至周细胞S利用基质胶混合该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成功模拟了人类血管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包括血管瘤形成及管腔增大,脂肪细胞的形成,展示了一种与人类血管瘤自然进展高度相似的血管瘤动物模型(Khan etal.,2008),并提出了血管瘤发生的干细胞假说,得到广泛验证(Itinteangetal., 2011; Xuetal.,2011; Mai etal., 2013)。基于对Notch家族蛋白在不同时期血管瘤标本中的表达及分布,论证了 Notch家族蛋白的表达更替是血管瘤组织中周细胞分化的关键性调控机制(Wu et al., 2010)。通过比较并分析Akt信号通路在增生期及消退期血管瘤标本的表达水平,利用血管瘤裸鼠模型监测了 Akt下游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抑制血管瘤自我更新、内皮分化的作用,揭示了雷帕霞素治疗血管瘤的潜在应用价值(Greenberger et al., 2011)。
…………
文献综述(一)
婴幼儿血管瘤的细胞成分及研究现状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欧美1岁以内儿童发病率约10%,亚洲和非洲儿童发病率稍低(Amrock and Weitzman.,2013)。多数血管瘤出生时即被发现,1岁以内是血管瘤快速进展时期,表现为双峰期的增长特点,第一个生长高峰出现在出生后1-2月,第二个生长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第4-6个月,随后进入缓慢的消退过程,可持续到5-10岁(Pandey et al., 2008)。血管瘤具有十分特殊的病理进程,典型的血管瘤可明确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三个阶段,增生期血管瘤表现为大量处于增殖及分裂的原始细胞,细胞形态常为立方状或短梭形,此时通过CD31染色可发现CD31分子表达于细胞连接处,尚未有明显的管腔形成。此后,可见内衬有CD31阳性及Glut-1阳性的管腔形成,并逐渐扩大,管腔内可见红细胞,此时血管瘤进入消退期。随着病变的继续发展,病变组织多为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仅残留少量较大管腔形成的血管,病变进入消退完成期(Boscolo and Bischoff,2009)。血管瘤的发展及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多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血管瘤中不同时期的细胞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利于进一步阐明血管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掘相关的临床药物,本文就文献报道的血管瘤各细胞组成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干细胞或祖细胞
虽然血管瘤被认为是一种血管形成(vasculargenesis )及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相关的脉管性良性肿瘤,然而在血管瘤发生的早期,血管瘤组织中可发现大量未成熟的间质细胞(Hopfel-Kreiner, 1980)。早在1993年,Smoller等(1993)发现增生期血管瘤组织由大量立方状或短梭形的细胞组成。其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Smoller等发现这些间质细胞不表达八因子(factorVlll-related antigen,也称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成熟内皮细胞标志物),相反却表达真皮内树突状细胞的标志物Xllla因子,部分细胞呈CD34阳性,位于管周的间质细胞可以发现部分a-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阳性细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增殖细胞均位于间质成分中,提示血管瘤中增殖的主要成分可能为间质来源的原始细胞。Smoller等(1993)认为这种原始的间质细胞可能分化为血管瘤内的内皮细胞及周细胞,以及消退期逐渐形成的脂肪细胞。2004年,Yu等(2004)的研究利用RT-PCR检测不同时期的血管瘤标本CD133-2 mRNA的表达水平,发现作为干细胞或祖细胞重要标志物的CD133在增生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皮肤组织(新生儿包皮组织>,同时在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血管瘤组织中未能检出CD133的表达。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存在着CD133+CD34+的细胞以及Cm33+KDR+细胞,Yu等(2004)认为这种双阳性细胞为血管瘤内皮祖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 HemEPC )。其中,研究发现部分血管瘤组织标本并未检查CD133+KDR+细胞,然而绝大多数增生期血管瘤均可检出CD133+CD34+的表达,且比例从21.40%-0.10%不等(Yu Y et al., 2004)。
……..
文献综述(一)婴幼儿血管瘤的细胞成分及研究现状........ 5
文献综述(二)巨噬细胞在干细胞调控过程中的作用 .......11
实验部分....... 17
第一部分巨噬细胞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分布....... 17
第二部分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血管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33
第三部分巨噬细胞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 49
第四部分巨噬细胞在血管瘤裸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67
第四部分巨曬细胞在血管瘤裸鼠模型中作用的研究
第三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并论证了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活化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瘤干细胞的增殖,活化Erkl/2信号通路抑制其脂肪分化。然而,考虑到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的巨大差异,同时在体外环境中无法确切探究血管瘤中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其血管瘤干细胞本身对单核细胞可能调控的作用。因此,我们决定通过直接泡合血管瘤干细胞及人单核细胞系THP-1的方法建立血管瘤裸鼠模型。由此模型,我们将进一步论证单核巨噬细胞在体内复杂环境中对血管瘤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在第一部分发现的血管瘤中巨唆细胞的作用是否与血管瘤的增殖与消退密切相关,同时研究单核巨噬细胞在血管瘤裸鼠模型中的演化过程。通过混合HemSC与THP-1细胞建立巨嗟细胞参与的血管瘤裸鼠模型(图4.1A)。根据第一部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测结果,我们最终采用HemSC:THP-1为4: 1的比例与Matrigel进行混合后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分别于7 d、14 d、28 d及56 d后安乐处死裸鼠后取出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标本中检测了巨嗟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CD68的表达,以及Ml型巨睡细胞标志物HLA-DR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的表达,结果显示在7 d、14 d、28 d等组织标本中均发现了以上各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同时根据染色可见所染的细胞成椭圆形(图4.1B)。
…….
结论
1.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焚光证实巨嚒细胞及其亚型-Ml、M2型巨噬细胞存在于多数血管瘤组织中,主要分布于血管瘤标本的间质组织中;Ml及M2型巨唾细胞在增生期血管瘤标本中明显高于消退期标本;同时,利用聚类分析发现巨隨细胞标志物与VEGF、Ki67及憐酸化Akt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巨噬细胞在血管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本研究利用条件培养基及Transwell系统建立血管瘤干细胞(HemSC)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的间接共培养体系证明巨趣细胞可通过活化HemSC胞内的Akt及Erkl/2信号通路促进HemSC的增殖,并抑制其脂肪分化;同时,HemSC可促进THP-1的增殖并活化其Akt信号分子。
3.通过混合血管瘤干细胞与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单核巨唾细胞参与的血管瘤裸鼠模型,进一步证明在体内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可促进血管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抑制其脂肪分化,并激活血管瘤细胞Akt及Erkl/2信号通路;同时,单核细胞可分化为Ml及M2型巨唾细胞,且随着血管瘤演化逐渐消失。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文献综述
a- Dystroglycan糖基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ystroglyean,DG)是在组织中广泛表达的非整合素类粘附分子,最早发现于骨豁肌,在肌营养不良性疾病中得到广泛研究。DG由a和P两个亚单位形成,其中a-DG通过高度糖基化的中心粘蛋白区与层粘连素等ECM成分紧密结合,P-DG的C-端通过抗肌蒌缩蛋白(dystrophin)与胞衆内的细胞骨架相连,充当了细胞-ECM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桥”⑴。DG还在调节基底膜形态、细胞骨架组装、调节细胞极性、细胞生长、传导细胞内外信号以及维持上皮组织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陆续有学者开始关注DG与肿瘤生物学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DG的结构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ystroglycan,DG)于1990年由Kevin Campbell实验室在骨豁肌肌膜中首次发现肌营养不良时在肌膜发生缺失。自从其首次发现以后,陆续在人、兔、小鼠、斑马鱼等多个物种中克隆出DG基因。人类DAG1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编码序列包括两个外显子和介于外显子之间的一个内含子,片段长度5.8 kb,编码895个氨基酸残基。脊椎动物中,DG基因呈高度保守性:C-端100%f^,中心富Pro-Thr区(糖基化位点)93%[26]。在骨豁肌和骨路肌以外的组织中,DG蛋白质主链一致,而碳水化合物成分则存在差异。DG翻译后由蛋白酶在Ser654处剪切形成a和p两个蛋白亚基,两个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P-DG为跨膜结构,其C-端位于胞内与胞内蛋白相结合,N-端在胞外与a-DG结合,a-DG位于细胞外与配体结合。a-DG为双球形结构,由球形的N-端和C-端及连接这两部分的高度糖基化的中心粘蛋白区三个部分,N-端包含一个信号肽序列,a-DG肽链分子量为72 kDa,包括3个N-连糖基化位点和位于中心粘蛋白区的0-连糖基化位点。
………..
2. DG的功能
DG是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体(dystrophin-glycoprotein complex,DGC)的重要组成部分。DG与作为受体与广泛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其胞内区可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抗肌萎缩蛋白相关蛋白(utrophin)、肌聚糖蛋白类(sarcoglycans: ot-SG,p-SG,y-SG, 5-SG)、肌蛋白(sarcospan)肌氧结合蛋白(syntrophins)或F-actin相结合;胞外区可与层粘连蛋白(laminins)、聚集蛋白(agrin)、基底膜聚糖(periecan)、轴突蛋白(neurexins)、细胞质膜微囊蛋白 3 (caveolin-3)、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Grb)、小肌营养蛋白(dystrobrevin) 等蛋白结合。联系细胞内外,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在骨豁肌中,DG是联系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对维持正常的骨骼肌结构与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DG异常可导致肌功能萎缩。P-DG在细胞内通过dystrophin等蛋白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相连,在胞外与a-DG相结合,联系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细胞骨架。P-DG的C-末端包含一个PPXY模序,在骨豁肌中,通过PPXY模序连接于dystrophin的双色氨酸样功能区(WW-Hke domain在横纹肌以外的组织中,则与Dp260,Dpl40,Dpi 16或Dp71,或dystrophin的同源蛋白utrophin在相同位点结合。Caveolin-3可与dystrophin竞争性结合PPXY模序。p-DG胞内端通过与信号分子Grb2、ERK-MAP信号通路成员MEK、ERK, rapsyn等结合,参与神经-肌接头信号传导[43"^5]。a-DG与胞外配体结合,在肌肉中与laminin,agrin及perlecaii 8],在脑组织中与neurexin[49]结合。这些配体共同点是都有一个laminin G (LG)样区,通过高亲和、Ca2+依赖的方式与a-DG结合。
………..
实验一 a-DG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前言肌
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ystroglycan,DG)是非整合素类粘附分子,由a和p两个亚单位形成,其中a-DG通过高度糖基化的中心粘蛋白区与层粘连素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紧密结合,p-DG的C-端通过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与胞衆内的细胞骨架相连,充当了细胞-ECM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桥”。DG在组织中广泛表达,与层粘连蛋白,基底膜蛋白,集聚蛋白以及如轴突蛋白一类的膜蛋白等细胞外蛋白均有相互作用。DG是单基因(DAG1基因)编码的产物,在翻译后剪切成为两个蛋白亚基(a-亚基和P-亚基),两个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复合体。DG最开始是从骨豁肌中分离出来,并针对它在骨骼肌细胞稳定性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肌细胞疾病(如肌营养不良)中的变异情况目前己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报道指出DG在调节基底膜形态发生、细胞骨架构建、细胞极化与生长、信号传导以及维持上皮细胞的组织完整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发现提示DG可能在肿瘤生物学中起到一定作用。DG表达异常在人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以及口腔癌等大量肿瘤中均有报道。这些研究均证实种瘤原发灶及转移的DG表达都减少甚至缺失。鉴于在以往针对肿瘤中a-DG表达的研究中,采用的大多数抗体是识别糖基化表位,不能完全反映a-DG表达缺失的本质。也有研究表明在a-DG表达缺失的肿瘤中并不存在mRNA的改变[65]。由此可见,a-DG在肿瘤中表达缺失,可能并不是由于其本身不表达,而可能是由于翻译后糖基化修饰异常所导致。本部分实验主要探讨(X-DG在舌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导致其缺失是发生于转录翻译的过程中,还是发生在翻译后修饰阶段。
………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试剂
(一)免疫组化主要试剂
1.鼠抗人a-DG (6C1)抗体(美国Millipore公司)
2.鼠抗人a-DG (VIA4-1)抗体(美国Santa Cruz公司)
3.鼠抗人(X-DG (IIH6)抗体(美国Santa Cruz公司)
4.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浓缩型DAB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 PBS缓冲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幵发公司)
7.枸橼酸盐抗原修复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8.无水乙醇(上海振兴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9. 二甲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0.苏木素(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实验一a-DG在舌鳞状细胞痦中的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9
实验二 LARGE在舌_状细胞痛中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研究.......31
实验三LARGE过表达及去甲基化对a-DG功能性表达的影晌....... 47
实验四LARGE过表达及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对舌鳞癌细胞功能的影晌..........63
结论 .......77
实验四LARGE过表达及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对舌鳞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前言
细胞-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异常是恶性肿瘤的共有特征和启动转移的关键。恶性转化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常常发生改变,细胞表面与纤连蛋白以及层粘连蛋白的结合明显减弱。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关系影响肿瘤转归,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关系的丧失使肿瘤更容易向周围侵袭和远处转移[119]。DG在细胞膜与基底膜之间的界面表达,充当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桥”,在调节基底膜形态发生、细胞骨架构建、细胞极化、细胞生长、胞内信号传导以及维持上皮细胞的组织完整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DG的糖基化异常会导致细胞-胞外基质关系破坏,降低细胞与基质结合的能力,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这些异常导致细胞更易于从基底膜上逃离,使细胞更易于发生侵袭和转移。在肌营养不良细胞以及动物模型中,过表达LARGE均能促进高度糖基化的a-DG的合成并改善肌功能同样,在CHO突变型Lecl5.Lecl细胞中,转染过表达LARGE可以恢复a-DG糖基化,并修复a-DG与细胞外基质结合的能力[107,108]。我们也通过实验说明,转染外源性large过表达载体转染和去甲基化处理均能使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和SCC4中a-DG糖基化恢复。本部分实验将研究由此途径恢复的a-DG糖基化是否修复了细胞与基底膜结合的能力、a-DG与细胞外基质配体结合能力是否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是否改变。
…………
结论
1、在舌麟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a-DG蛋白主链正常表达,而其糖基化表位均呈降低或缺失,且表达异常与舌癌临床分期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学参数关系密切,而DAG1基因转录无明显改变,说明(X-DG在舌癌中存在糖基化异常。
2、样糖基转移酶LARGE在舌憐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呈降低,舌癌中LARGE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明显,且其表达或甲基化均与舌癌临床分期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学参数关系密切。提示LARG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舌癌中LARGE表达降低的原因。
3、LARGE过表达或去甲基化处理后,舌癌细胞中a-DG糖基化明显增强,a-DG与细胞外基质Laminin亲和力/细胞与Laminin结合能力增强,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通过恢复LARGE的表达可修复a-DG的功能性糖基化,提示舌癌中a-DG糖基化异常是由于糖基转移酶LARGE启动子区过度甲基化所致。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1绪论
1.1引言
从 1953 年 James D.Watson 和 Francis H.C.Crick 提出 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假说⑴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一些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单个基因和功能蛋白的研究转向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后基因时代,基因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到上世纪90年代,Schena等发展了 DNA微阵列技术[2],从而实现了对数以千计的基因同时进行表达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监控成千上万的基因的存在或表达,并且只需要一个实验就可以在定性、定量两方面同时进行分析[3]。因此,微阵列技术使得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其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及绘制基因图谱[3,4],基因表达分析[5],基因突变的检测及遗传疾病与肿瘤诊断[6,7],微生物生态学应用药物研究["]及毒理学研究[12]等。技术的进步使微阵列实验更加便利,但是基因芯片探针必须要根据其用途仔细设计,探针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芯片的质量,必须考虑很多的参数以确保所选择的探针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虽然有不少文献报道了算法基本成熟的探针设计软件,其中有些软件已被应用于实际芯片设计,例如Candela和同事用ORMA设计HTF-Microbi Array,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高级别分类[13]。但是各个软件设定的探针选择标准不同,适用研宄对象有所差异,涵盖了专门为微生物群落设计的功能芯片探针(HiSpOD、HPD等)、PCR引物、一般的寡核苷酸探针(ProbeSelect、OligoArray等),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探针,例如overgo探针(OHgoSpawn)和叠瓦式阵列探针(OligTiler)等。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探针设计软件成为芯片应用研究中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
1.2传统DNA探针设计方法比较
探针设计软件的目标是从用户输入的序列中得到一条或者一组最优探针。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并输入祀标集,按一定的规则从其互补序列上截取片段,形成候选探针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特定的参数来分析这些探针与IE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定有效探针或探针集。探针蹄选设计的三个基本标准为:特异性、敏感性和溶点(Tm)(表1-1),根据这三个标准,蹄选出一组或多组IE标的合格探针集,在相同的杂交环境下使芯片上的探针集与輕标发生特异性结合。这样,蹄选出的才是有效探针。特异性主要是指在杂交环境中探针与非祀标序列的不结合度。其中交叉杂交是一个影响特异性的重要因素,一般使用Kane的两大规则检测交叉杂交程度,即探针与非IE标的配对碱基的百分数<75?80%、与非祀标的连续配对个数》15nt[37]。大多数软件使用 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BLAST)做这步检测,例如HiSpOD分别用BLASTN和BLASTClust检测序列相似度,以排除交叉杂交。OligoArray、ArrayOligoSelect 和 OligoWiz 用 BLAST 来预测探针与IE标的相似度,并且结合热力学计算估计交叉杂交,通过计算探针与非靴标之间的结合自由能来判断两者的结合稳定程度。热力学参数是基于溶液中实验所得的参数,而不是固定在娃基片上的,依此所得计算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现在己经得到普遍认同,其中最常用的计算参数来自Santalucia热力学参数表[38]。01igoPicker使用散列法和BLAST相结合的方法对序列相似度进行评估,可以实现两个结果的互相校核。CommOligo对序列特异性的检测类似于OligoPicker,同时还对探针与非勒标的连续匹配长度以及两者的最小结合自由能这两项标准进行评估筛选。大多数软件只使用了 kane两大规则和计算结合自由能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标准,CommOligo则结合了三种标准预测探针的交叉杂交情况,可有效地减少漏检和错检。
…………
2肽核酸(PNA)芯片探针设计算法研究
2.1背景及现状
肽核酸(PN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与DNA和RNA不同,它的骨架是中性的伪肽链N- (2-氨基乙基甘氨酸),其结构见图2-1。它能够与DNA和RNA通过Watson-Cricket碱基互补配对的形式结合[49],而且由于其结合时的独特属性,PNA—直应用于多种生物医学领域,包括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实验52]。PNA分子的最常见用途是用作互补核酸序列的探针。与其他核酸探针一样,PNA序列碱基的特异性来自于与IB标的互补配对,但是PNA探针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不带电骨架。由于没有传统核酸探针与它们的IB标互补配对时带来的静电斥力,中性PNA骨架使得PNA探针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探针-IE标双链的热力学稳定性。探针的特异性检测是探针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PNA探针的物化性质十分有利于控制探针与IE标结合的特异性[53]。分析认为,传统的DNA或RNA探针,探针与IE标之间的碱基结合主要依靠氯键来抵消两条带负电荷的骨架之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特异性检测需要各参数之间的微妙平衡,例如杂交温度、探针浓度、探针长度和G-C的含量,以及有机溶剂和离子浓度,即使对经验丰富的诊断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高结合能的PNA探针-IE标双链体,在诊断探针检测的发展占有实质性的优势。PNA-DNA双链具有的高解链温度允许PNA探针降低在IB标中形成二级结构的可能性,并且在严格的杂交环境中提高结合的特异性。这种探针的高亲和力,还允许探针序列的长度更短、在检测中的探针浓度更低、降低成本和减少探针与检测基质和生物样品组分等潜在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在PNA-DNA双链中,错配比起DNA-DNA双链来更不稳定,因此这类探针非常适合应用于区分单间基序列的差异,例如点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起DNA和RNA探针,这类探针的特异性更强。
………..
2.2肽核酸(PNA)探针设计流程
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来设计PNA探针:首先输入IE标所在的物种的整个转录组,例如如果IE标为人类FRDA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1,这里使用的外显子数据和转录组数据是由NCBI提供的;接下来确定IE标为人类FRDA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1,对IE标构造后缀数组(suffix array)标记IE标中的重复序列片段,然后遍历IE标,越过已标记的重复序列片段,按照用户设定的探针长度范围截取探针,形成候选探针集;继续对探针分别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一般性检测,如果均达到要求则记录为合格探针,否则标记为不合格探针,流程图如图1所示:芯片探针设计的难点在于特异性的检测,特异性主要是指在杂交环境中探针与非祀标序列的不结合度。探针与非祀标结合程度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交叉杂交检测和探针低复杂度区域和重复序列的检测。合格探针其序列中所包含的低复杂度的序列要尽可能的小,所谓低复杂度的序列是指序列组成上单一或简单重复,如连续单核脊酸序列、连续二核苗酸序列以及连续三核苷酸序列。此外,合格探针其序列组成上必须不包含基因组重复片段,这样才能保证该探针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中调用BLAST进行交叉杂交的检测,并对串联重复序列的检测的进行了重点研究。
……….
3算法应用实例及程序设计...... 22
3.1基于后缀数组的检测探针序列串联重复部分......22
3.2程序设计与实现...... 23
3.2.1程序功能结构...... 24
3.2.2公共类设计...... 25
3.2.3程序运行环境和设计结果...... 26
3.2.4用户界面设计与介绍 ......27
3.2.5算法应用实例...... 29
3.3本章小结 ......31
4结论与展望...... 32
4.1工作结论...... 32
4.2未来工作展望...... 32
3算法应用实例及程序设计
3.1基于后缀数组的检测探针序列串联重复部分的算法应用实例(特异性)
为了说明这种新的基于后缀数组的检测模糊串联重复序列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实际数据为人类的frataxin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部分(Friedreich's ataxia , U43748),这部分基因的碱基个数为2465bp。实验中,默认的拷贝数为2,序列对齐时的配对、错配和空位的分数分别设为+2,-2和-2;只有匹配度大于50%的序列才会在结果中列出。弗兰德里克氏共济失调症是由于人类frataxin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GAA)的拷贝数异常引起的。此外,程序还找到了其他三条串联重复部分。将实验结果与Benson的算法[67]结果进行对比(图3-1),我们的算法找到了两段Benson没有找到的重复片段,它们的起始/终止位置分别为1195/1249和2380/2410。但是本算法漏掉了 Benson算法中找到的起始位置为1787的重复片段。图3-2中,列出了这三条片段并手动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A)、(B)的起始/终止位置分别为1195/1249和2380/2410,对比的两条序列中上面的序列为实际序列,下面的序列为按周期扩展的序列。显然(A)、(B)显示的两条序列符合模糊串联重复的定义。由(C)中所示的序列片段可知,本算法对复杂度较高、周期较长且不太明显的串联重复序列可能会产生漏检,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总结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基因芯片探针的设计是获得高质量芯片关键之处,目前,探针设计软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数据库和特异性检测两个方面.对设计好的微生物探针进行检测时,经常缺少合适的数据库进行序列对比,因此,完善各类序列数据库是得到实现高质量芯片探针的重要保障。另外,使用大型数据库进行特异性检测非常耗时,这些都是基因芯片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而且现有的各种探针设计方法没有对PNA探针和寡核苷酸探针设计进行区分,但是PNA分子与核酸分子的物化性质的差异意味着它们在探针筛选条件上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NA探针设计的方法,在特异性选择部分重点进行了探索,使用后缀数组与MAFFT方法相结合,检测并覆盖靶标的串联重复部分,首先使用无需任何先验知识的后缀数组(suffixarray)和最大公共前缀列(LCP列),准确的检测出精确串联重复序列,标记这一部分序列为核;随后采用改进的MAFFT的算法,将核与左/右扩展的序列进行对比,如果相似度超过一个阈值,就说明左/右扩展的部分是核经过删除、插入、错配等点突变而来,是有效的模糊串联重复片段。此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靶标序列中的重复部分,并将其标记出来,在随后的探针截取步骤中,跳过这些被标记的片段,来截取探针。本文将这一算法应用到实际数据当中,并对应用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略)
2018年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前 言
坐骨神经痛(Sciatic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最常见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血管压迫、感染或恶性肿瘤等其他原因,但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病人常表现为下肢剧烈放射性疼痛 (Radiating pain)、间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自发性痛 (Spontaneouspain) 和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 等症状,约有 1/3 的患者这些症状会持续 2 年以上,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也更易导致病人失去工作能力并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1,2]。因此对坐骨神经痛的病生机制的研究,对寻找其治疗的理想途径有着重要意义。Reelin 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最早发现于对 Reeler 鼠的研究,这种基因突变鼠因为无法编码表达 Reelin 导致大脑皮层发育异常,而出现共济失调等异常行为[3]。胚胎期主要由 Cajal–Retzius 细胞合成和分泌,Reelin-Dab1 信号通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迁移、定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后来发现在神经细胞迁徙完成后,Cajal–Retzius 细胞几乎完全消失,但 Reelin 仍持续存在发育成熟的大脑中,且主要由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s)分泌[4],Reelin 表达异常与阿兹默海病、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相关[5],Reelin 在维持大脑功能稳定方面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近来研究发现 Reeler 鼠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的第Ⅰ—Ⅲ板层神经元的定位出现异常,此处是收集和处理 Aδ和 C 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纤维传入信息的中枢,进一步的行为学测试,发现 Reeler 鼠的感觉也存在异常,表现为对机械刺激的敏感度下降,而对热辐射刺激敏感程度上升[6,7]。另外,Reelin 可以通过调节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的构型来改变其功能[8,9],NMDAR 介导的突触后膜胞浆内 Ca2+增加,被认为是脊髓水平中枢敏化机制的关键,中枢敏化是慢性疼痛的重要机制之一[10]。综上,可以推测 Reelin 很可能参与脊髓水平的疼痛反应的调节,而国内外关于Reelin 的这一作用尚未见报道,为了证明 Reelin 在坐骨神经痛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本研究以大鼠坐骨神经的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为疼痛模型,观察大鼠脊髓水平 Reelin 的表达有无改变。
……….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体重250~350 g,由南华大学动物部提供。每笼四只,昼夜节律为12 h–12 h,室温为22 ± 2°C,自由进食和取水。所有的实验都经过南华大学医学院动物保护和使用协会批准,参照实验动物使用指南[11],尽力减少实验动物伤害,并尽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
2.2 CCI 模型的制备 SD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mg / kg)麻醉后,按Bennet 和 Xie方法[12]制作CCI模型,俯卧位,消毒,铺巾,选择右后肢,在股骨下方约l cm平行于股骨切开皮肤,用小剥离子经股二头肌间隙钝性分离肌肉,暴露坐骨神经,用神经剥离子轻柔将坐骨神经与周围软组织分离。在坐骨神经分成三支前的主干部位游离神经7 mm 左右,在距神经起始处 ( 三支分叉处)上方2 mm处, 用4.0含铬羊肠线结扎坐骨神经4道,每道间隔约1 mm,使被结扎的神经长约4~5 mm。注意结扎的松紧度,以打结时可见肌肉轻微抽动为准;局部生理盐水冲洗,间断缝合肌肉筋膜、皮下组织以及皮肤(见图1);术毕将大鼠放入鼠笼,于温暖、安静环境自由喂养;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坐骨神经外,其余同模型组;手术由同一人操作。
…………
前 言........6
材料与方法.....7
结 果....... 17
讨 论....... 25
结 论....... 28
综 述....... 32
讨 论
本文主要证实了脊髓水平Reelin在慢性压迫性神经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出现了下调。以往对 Reelin 的研究,关注大脑水平的神经功能紊乱的居多,一般集中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近来有少量报道发现脊髓板层中 Reelin 表达异常可引起痛觉过敏[6,15],但尚未有研究阐释慢性压迫性神经痛与脊髓水平 Reelin 表达情况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发掘了 Reelin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也为探索慢性压迫性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多数源于动物模型,尽管目前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仍存在差距。慢性病理性疼痛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炎症性及神经源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病变部位可从外周感受器一直延伸到脑。神经病理性疼痛一般伴有血管功能异常及炎症现象。CCI 模型是经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之一,于 1988 年被 Bennett 和 Xie 首次复制。CCI 大鼠疼痛模型表现为自发痛(自发抬起损伤肢体,时而舔足、咬足或甩足,避免损伤侧的负重)、痛觉过敏(机械痛敏和冷痛敏)、轻度或中度的自残现象。该模型术后第 2 天开始出现痛反应,10~14 d 达高峰,21d 以后开始逐渐恢复,持续 2个月后痛反应消失。因此本次实验选择术后第 1d、4d、7d、10d、14d、21d、28d检测 Reelin 表达改变,贯穿了 CCI 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高峰和恢复期。本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 CCI 模型中,Reelin mRNA 和 Reelin 蛋白与腰段脊髓背角的表达持续减少,且 Reelin mRNA 的最低值(CCI 术后第 10 天)出现在 Reelin蛋白减少高峰期(CCI 术后第 14 至 28 天)之前,由此可见 Reelin 的减少不太可能是消耗或丢失引起的,而应该与产生来源减少有关。
………..
结 论
慢性压迫性神经痛大鼠脊髓水平 Reelin 的表达下调,且这种变化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eelin 表达变化可能对慢性压迫性神经痛的产生或发展有重要意义。含 NR2B亚单位的 NMDARs(NR2B-NMDARs)具有:1. 对 Ca2+具有较高的选择通透性;2. 离子通道的衰减时间明显延长;3. 由其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 potentials, EPSP) 也明显增加;4. 其与胞内的钙调蛋白激酶 CaMKⅡ的亲和力也较 NR2A 高[21]。NR2B-NMDARs 的离子通道特性决定了:NR2B 是调节NMDARs 诱导 LTP 的产生并引起中枢敏化和神经性疼痛的主要因素[22]。Reelin 一方面可以维持 NMDAR 中 NR2B 的低比例[9],加速 NR2B 向 NR2A 的转变[23],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抑制 GSK-3β来降低 NR2B-NMDAR 在突触上的稳定性[24]。因此Reelin 可能通过降低 NR2B-NMDAR 的数量和功能来减弱其在痛觉过敏中的促进作用。以上可能机制尚未有研究证实,Reelin 究竟是否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发挥作用都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