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血糖过高而出现糖尿,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1】。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机体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现状,现综述如下。
1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临床应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使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做好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目前,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发展及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人性化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2】为一种护理干预模式,其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需求增加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目的在于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患者的治疗操作和治疗过程更加舒适。临床路径【3】是一种新兴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方式,是综合多学科、多专业的主要临床干预措施的疾病医疗服务计划标准,由医院有关专家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严格的工作顺序,有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 临床路径以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为基础,使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根据标准模式来接受照顾,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主观能动性。董小菁【2】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即增加强化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管理、心理护理干预、体育锻炼干预、饮食干预的内容,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葛佳楠【4】比较不同健康指导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护理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指导,包括制定、实施、方法、修订、评估等过程,结果发现,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且护理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徐慧英【5】的研究也同样证实对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综上说明,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是显著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下面就临床路径模式下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1心理护理
一般而言,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常会因为对糖尿病认识的缺乏,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等悲观情绪,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这种情绪,不仅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6】。而长期住院者因糖尿病病程长,且多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患者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情绪。尤其是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一方面恐惧糖尿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又担心胰岛素治疗会造成终生依赖,第三方面担心胰岛素泵会出现故障对身体造成损害,第四是担心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多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极大的影响血糖变化及发病状况。情绪平稳、心态放松的患者往往更易吸收药物,病况好转更快更好,而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往往导致患者血糖升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时候要经常同糖尿病患者进行耐心交谈,使用鼓励性语言,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并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介绍病情以及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增强患者的自我调摄能力,提高治疗的效果。尊重患者隐私,对其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给予重视和安慰,在不同的场合给予相应的心理抚慰。对于患者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但答案中切勿带有消极因素,应引导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从而让患者以一个良好心态去接受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该运用适当的语言,比如在患者的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使用劝导性语言,查房时使用一些保护性的语言等【7】。另外,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支持配合患者的治疗,多陪伴并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张宪玲【8】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发现给予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王保红等【9】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时,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发现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加用心理护理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糖达标早撤泵后无药缓解率高。
1.2用药护理
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控制血糖。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胰岛素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使其了解按时服药的原因及重要性【9】。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教育其正确用药、掌握剂量、按时注射,严格无菌操作,经常更换注射部位【10】。采用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输液前应该使患者保持手部的温暖,注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冬季可在输液管的最下端放置热水袋,防止液体的温度过低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选择较为适宜的静脉位置并以熟练的方法进行穿刺,若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及时停止输液并进行检查。输液后,应该在注射的部位遮盖纱布,向患者详细说明血管保护的具体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7】。用药指导不但能帮助患者找到合适药物,还能使患者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进行药学指导,从而满足患者对优质药学服务的需求。此外,应对患者要定期进行访视,帮助患者解除用药疑惑,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金丽【11】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发现经药师介入用药指导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1.3饮食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12】。饮食护理是糖尿病护理中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体质量等各项指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临床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正确、科学的饮食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首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患者的饮食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定餐次,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量。其次,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肝脏等油脂多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糙米、大麦、燕麦、干豆类等富含粗纤维的食品,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消化吸收。最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出患者的标准体质量,并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劳动强度确定患者身体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在保证患者营养充足、膳食平衡的情况下,丰富患者的饮食种类。从而,使患者能长期坚持合理膳食计划,达到饮食护理的目的【1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有必要引导患者进行自测饮食,教会患者自行测量血糖和尿糖的方法,时刻监控自己的身体质量,鼓舞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监督,共同为患者的康复而努力【14】。如果一旦发生低血糖,应实施紧急处理,给予糖果,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
1.4运动指导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类型【15】。其中,散步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方式,患者在散步时,还可搭配其他类型的运动,使运动效果增强的同时增添运动情趣。除散步之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自行发掘机会进行锻炼,如上下楼梯时尽量步行,少乘电梯;外出乘坐公交车时可以提前一两站下车或选择步行。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建议患者选择如:太极拳、柔软体操、气功等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进行锻炼。但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之前,一定要选择好时间段,一般在餐后1~2 h运动最佳【16】,尽量不要在空腹或餐前运动,并且在运动前后及运动期间不要饮酒,在运动期间一旦出现低血糖现象,就应立即停止运动,补充糖分或食物。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最好结伴一起运动,切忌单独运动,并在运动前准备充足的饮料、食品,以便应付低血糖等紧急情况的发生【17】。另外,绝对不能使患者多度劳累,在运动后还要做好防范,避免受凉,避免其他疾病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