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石油天然气作为一项战略资源对于一个国家非常重要。我国不仅拥有十几个陆上油田,还有几个海上油田,每年为国家生产数亿吨当量的油气。石油石化行业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是确保国家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油气资源需求日益增加,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随着百年玉门油田之后,陆上开发的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有的油田综合含水超过了90%。高含水油田开发面临产量不断下降,开发成本更是呈直线上涨、经济效益不断降低的发展趋势。正是由于来自外部和自身的压力,一定要确保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扩展勘探区域又要精细挖潜老油藏。为此,油田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油藏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效益开发,引入市场机制,树立经营油藏的理念,不断提高储量价值化的意识。同时,不仅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的新方法,还创新出诸多管理的做法,促进了油田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价值化评价与管理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不断地在具体应用中系统化整合与提升,有利于实现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储量价值评价在油田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指导着油气开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决定着油田开发效果和寿命。不同的开采阶段所产生的油气储量价值评价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难度有所增大,缺少客观详实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系统性的反映这一阶段的储量价值状况。现有的评价体系多是借鉴和引用国外的评价方法,而国内的储量评价研究较少,进入特高含水期的储量价值评价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油藏管理方面:近三十年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目不暇接的高新技术并实践应用,不断的丰富提升油藏开发管理。尽管世界上开采石油的历史很长,但早在最初开采石油的时候,如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就提到过开采石油,并且如何运输和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管理的内容始终在发生变化,油藏管理也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延续。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油田企业通常把现代油藏管理运用到油气开采的各个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十分显著。
在美国的国内石油储量报告中,美国石油学会第一次提出了证实储量的概念,并对该概念进行了定义(Peter,1995;Ikwan,2018 )[1][2]。在《采矿原理》一书中,储量首次被分成“证实、概算、远景”三个级别(Rendu,2001)[3]。挪威将资源量储量分类标准由 12 类修改成 10 类,此次改动是参考 SPE/WPC/AAPG 标准而成,储量是剩余的(Jin et al,2019)[4]。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国的储量分类方法不能与 UNFC 的 E轴和 F 轴相对应,在修改我国分类标准时不可全部照搬,更应侧重完善矿产储量分类的运行机制(Keyu,2018)[5]。
在油藏经营管理方面:在油藏经营效益评价方面:外国石油企业一般都是以财务指标为主要指标去评价油田效益,并使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检查和财务分析,其中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投资、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果。在储层预测方面,基本原理可归纳为 5 类:经验公式、水动力公式、物质平衡方程、油藏数值模拟和一般预测方法。N.J.Dyer(1997)将现金流分析、油藏模型、作业成本和各种经济指标相结合,利用成本调整算法反映油田效益表现[6]。
在价值评估方面,Quirin(2001)等学者分析研究了石油行业价值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发现在勘探成本和油藏价值之间很难建立起明确的相关性,石油行业的特点会导致对历史成本法缺乏信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也尚不健全[7]。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萨蒂教授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决策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构建等价判断矩阵、矩阵一致性检验、求取参数权重,优选技术、经济最优区块投人产能建设[8]。
.........................
第二章 石油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石油储量分类与分级
2.1.1 石油储量概念
油气资源是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以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釆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石油储量是油气资源中已经被发现证实的,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开采的石油资源量。
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控制储量是指预探阶段完成后,在一口以上探井中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查明圈闭形态,确定油藏类型和储层沉积类型,大体搞清了含油面积和油气层厚度,评价了储层产能大小和油气质量,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地质储量。
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剩余资源量是除去己经开发生产的油气资源量以外存在于地下储集层中剩余的油气资源量。
地质储量指地层原始状态下,油(气)藏中油(气)的总储藏量。剩余地质储量是指地质储量与累积产油气量之差。是油气田原始地质储量经开采后剩下的地质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可采储量与累积产油气量之差。
......................
2.2 储量价值评价内涵
储量是指在现行经济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等到确定开发时期后,能从地下的油气藏中开采出的石油天然气数量。所谓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并能带来收益的财产。而储量资产,是石油企业在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半成品,即可以投入使用,也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因此,油气储量的价值除了与自身的资源禀赋相关外,还与时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具备以下特点。
实物性。油气储量资产作为石油企业的原料或存货,通过油气田开发变成产量,再通过销售产生收益。因此,油气储量资产是石油企业的主要创效资产,是一种实物,也是石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指标。
流动性。在国际上,油气储量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彰显了其流动性。在我国,除了油气资源的合作开采之外,油气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流动与转让已经逐步兴起,油气储量资产的流动将成为新常态。
不确定性。油田自身因素如储量规模的大小、开发环境的好坏、开采技术的高低等,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税收政策的变化加上市场需求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油气储量资产数量的高低优劣。
消耗性。在实际勘探中,我国油气储备资产的实物形态难以完全了解。而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油气储量往往随着开采过程而枯竭。对于其他资产,虽然其中一些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消耗,但这些资产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重置,而对于油气储备资产,则难以回收重置。
............................
第三章 ZY 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19
3.1 ZY 油田简介 ...................... 19
3.1.1 ZY 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19
3.1.2 ZY 油田地层岩性特征........................ 19
第四章 ZY 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设计 ......................... 30
4.1 评价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30
4.1.1 设计目标........................ 30
4.1.2 设计原则.................... 31
第五章 ZY 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4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 54
5.2 采取调整与挖潜措施落实分类治理 ................................... 55
第五章 ZY 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基于油田企业的战略需要,一定要着重地质基础研究,找到油气藏储量,犹如打仗中侦察兵搞清楚敌情一样。在此基础上寻找关键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确保增量的效益性。要准确把握特高含水期油田各类型圈闭油气成藏规律,依靠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坚持效益评价体系下的滚动勘探、油藏评价,积极寻找优质储量,为经营好管理好油藏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以下三项技术:
(1)精细构造综合研究技术
重点研究低序级断层和微构造。从区域构造应力分析入手,以精细地层对比为基础,充分利用三维地震、钻井、HDT、井间地震、开发动态等多种资料,在准确认识区域构造特征、掌握油气富集规律、描述断块边界断层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复杂断块中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小构造的识别与研究上,准确识别小断层与正负向微构造,通过井、震、生产动态联合,实现构造精细解释。识别精度达到 5m 断距小断层、0.01km2的小断块,分析它们对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进而查明剩余油的分布,为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2)运用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研究单砂体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在区域沉积背景和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取芯井的岩芯沉积相-测井相分析图版,总结分析各类微相的特征,建立沉积微相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对全油田主力断块所有井进行分析,分别对每口井的小层及单砂体进行了定相,准确识别砂体厚度3m左右,符合率达到85%,并明确了沉积微相与剩余油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论文通过研究 ZY 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的现状,进一步对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进行了优化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并得到了特高含水油藏储量价值评价的结果,明确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必须及时地开展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以便切实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不仅要高度重视,还要制度化、规范化。要缩短评价时间周期,最好每年都进行储量价值评价研究,尤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储量价值评价。可以从更广泛的价值维度出发考虑评价指标,也可以尝试从诸多参数指标中选取出更多参与储量价值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或者是其他方法计算分析,从而能够反映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把握住储量价值评价的主动权。随着国际环境的影响,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企业,应该用于责任担当,多产效益油气,大力开展增储上产,所以不论是哪一级石油企业,都应该重视对储量价值的评价研究,确保储量的增值保值,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储量价值评价研究工作管理水平。此项工作非常细致繁琐,评价者需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数据资料,还要现场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沟通交流经验教训,还要熟悉和掌握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技术、注水、安全环保、质量标准、经营管理等等很多业务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议健全完善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增加评价人才的待遇、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实施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储量价值评价和管理。
第三、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一直存在并且不断的变化发展,有勘探开发、技术工艺、经营管理、人的因素、环境的影响等等,都会造成储量价值的变化,因此要边评价、边研究、边修改完善决策方案,杜绝单纯的为评价而评价,一定要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