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博士毕业论文:华裔美国小说中的美国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26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

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上,美国梦是经久不息的主题,然而以美国梦作为文学作品主题的,还有另一不可忽视的文学群体,即华裔作家笔下的美国梦主题。不同于美国本土作家,华裔作家在探寻美国梦的过程中,还被族群、语言、文化和身份认同等多种因素深刻影响,他们笔下的美国梦,也有不同于传统美国梦的独特表现。“美国梦”是生活在美利坚民族土地上所有人的梦想,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梦想难以实现,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人们仍然坚持不懈的为这一梦想而奋斗。对华裔美国人来说,个体能力、外在机遇、社会现实、文化冲突等等,都是实现“美国梦”的障碍,但诸多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即便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甚至是底层人物,但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坚守自己的梦想,为了改变不公正的待遇、受迫害和歧视的地位、贫穷等在不断抗争。抗争的结局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每一次抗争都使得人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本文共分为六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对“美国梦”本来含义的追寻为主要内容,分析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从拓荒梦,到民主梦、强国梦,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解读“美国梦”的内涵。通过对美国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本文清晰的展现出“美国梦”从起源,到发展、衰落的历史发展路径。第二部分分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梦”主题,华裔美国小说对“美国梦”的态度,概括来说有赞扬、质疑、批判三种态度,这一部分华裔群体对“美国梦”的追寻为线索,分析华裔群体美国梦的幻灭、扭曲与重建,并通过对“美国梦”价值取向的解构,来重新建构华裔美国人的“美国梦”。为了对华裔小说中的“美国梦”主题有更深刻的研究,第三部分将华裔美国小说与非裔、拉丁裔、犹太裔,以及美国本土裔小说进行对比,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以了解不同社会身份、不同社会阶层华裔美国人的梦想,以及华裔美国小说与其他少数族裔美国小说的趋异与共性。

在研读华裔美国文学中一系列以“美国梦”为显性和隐形主题的作品基础上,本文以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作为文本细读和文化研究的蓝本,并以与其相对应的美国主流文学和文化中的“美国梦”为参照,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是如何展现“美国梦”这一美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分析华裔美国文学的“美国梦”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美国梦”有那些相同和不同点以及差异产生的文化、社会、种族、历史等种种原因。本文揭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这一主题的演变过程,论证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是既有美国精神内涵又有华裔族裔特征的新的文化产物,而“美国梦”这一美国文学和文化的关键词也因美国华裔文学的参与在内涵上得到拓展,呈现出动态化和多元性。研究的过程中贯穿着比较视野。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变换,逐渐走向极端,但客观的说,仍然保留了“美国梦”最本初的某些价值观,即通过奋斗才能获得成功,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而奋斗的过程必须依靠勤劳、勇气与决心,而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助或特定的社会阶级。坚信金钱可以满足一切,必然会陷入“美国梦”的悲剧命运中,而这样的梦想从本质上也是虚伪和堕落的。对梦想的追求值得肯定,但必须避免梦想走向极端,走入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老路,而“美国梦”原初的开拓、进取、独立的精神不应该抛弃。反思以美国梦为主题的许多华裔美国小说,主人公在作品中始终是传统守旧的中国人形象,在这些主人公眼里,对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认可,就是对种族与故国的背叛,这种狭隘与固步自封的思想也限制了华裔美国人的发展,并使得他们的性格难以避免带有缺陷。这样的作品也使人不得不反思,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宗教式的崇拜与敬畏并不能使得华裔美国人从保守落后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宗教式的崇拜与敬畏不仅不能使华裔美国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也必然会削弱他们对生活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对所有华裔美国人来说,“美国梦”不仅是文化情结,更是族裔梦想,包含了华裔美国人对自由、对家园、对个人价值的梦想。虽然实现梦想的过程是曲折的,有时还会以悲剧收场,但在不断挣扎、探索、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华裔族群在美国更加坚强。而从文学本身来说,华裔美国文学,从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视野,到成为美国主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将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诉求与抗争展现在世界眼前。华裔美国文学以“美国梦”主题作为切入点,不仅能更好的探讨华裔族群的身份认同、文化融合,还能深刻探讨华裔族群的生存与精神困境。如今的华美文学作品已经摆脱了过去美国主流社会的单一评价,逐渐开辟出更具深度与广度的创作空间。华裔族群在美国社会的崛起促使华裔美国作家们不断从新的角度审视华裔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角色,推动不同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美国梦;文化认同;族裔

目 录

摘 要 1

导 言 5

一、美国华裔小说中“美国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7

二、本论文研究意义、方法、框架和创新之处 11

(一)研究意义 11

(二)研究方法 11

(三)研究框架 12

(四)创新之处 12

第一章 “美国梦”与美国社会 12

一、美国早期移民的“拓荒梦” 13

二、美国建国初期的“民主梦”与“强国梦” 14

三、现代社会中“美国梦”的信仰危机 15

四、对“美国梦”内涵的正反解读 16

(一)“美国梦”的积极内涵 16

(二)“美国梦”的消极内涵 17

五、本章小结 18

第二章 “美国梦”与美国文学 18

一、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起源 18

(一)“美国梦”文学作品中的开拓者形象 19

(二)开拓者的成功与自我实现 20

二、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发展 21

(一)“美国梦”文学作品中的新移民形象 21

(二)新移民的身份危机与认同 21

三、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衰落 22

(一)“美国梦”文学作品中的失败者形象 22

(二)失败者的梦想与挣扎 22

四、本章小结 23

第三章 美国华裔小说中的“美国梦” 24

一、“美国梦”的解构——对《庚加丁高速公路》和《典型的美国佬》的文本解读 25

(一)《庚加丁高速公路》——迷失的寻梦者 25

(二)《典型的美国佬》——扭曲的寻梦者 27

二、“美国梦”的建构——对《女勇士》和《莫娜在希望之乡》的文本解读 28

(一)《女勇士》——勇敢的寻梦者 29

(二)《莫娜在希望之乡》——非凡的寻梦者 30

三、本章小结 32

第四章 美国华裔小说与美国主流小说中的美国梦之比较 33

一、美国梦的幻灭——《庚加丁高速公路》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33

(一)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美国梦 33

(二)种族与阶层的鸿沟 35

(三)主人公的选择 36

(四)幻灭中的希望 37

二、 美国梦的扭曲——《典型的美国佬》与《推销员之死》 39

(一)丛林法则的“成功者”与“失败者” 39

(二)梦想的扭曲与人的异化 40

(三)小人物的迷失 42

三、美国梦的重建——《女勇士》与《我的安东尼娅》 44

(一)从艰辛到幸福的成长主题 46

(二)美国梦重建的不同方式 47

四、本章小结 50

第五章 趋异与共性——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的“美国梦”之比较 51

一、美国华裔与非裔文学中的美国梦 51

(一)《最蓝的眼睛》与《谁是爱尔兰人?》 51

(二)族裔身份的困惑 53

二、美国华裔与拉丁裔文学中的美国梦 54

(一)《骨》与《芒果街上的小屋》 54

(二)女性的自我价值 55

三、美国华裔与犹太裔文学中的美国梦 56

(一)《裸体吃中餐》与《店员》 56

(二)少数族裔的社会精神困境 57

四、美国华裔与美国本土裔文学中的美国梦 58

(一)《华女阿五》与《晨曦屋》 58

(二)“同化”的反思 60

五、本章小结 62

第六章 美国梦的新内涵——华美文化的交融与超越 63

结 论 65

参考文献 67

导 言

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文学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在近现代美国文学中,不同的文学形象,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现实梦想,而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大多以“美国梦”作为主题概言之。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上,美国梦是经久不息的主题,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红字》、《愤怒的葡萄》、《了不起的盖茨比》、《穷小子狄克》等等,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梦不同的表现形式。然而以美国梦作为文学作品主题的,还有另一不可忽视的文学群体,即华裔作家笔下的美国梦主题。不同于美国本土作家,华裔作家在探寻美国梦的过程中,还深刻的被族群、语言、文化和身份认同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笔下的美国梦,也有不同于传统美国梦的独特表现。本文以华裔美国小说中的美国梦主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华裔族群的美国梦进行分析,使得我们对其产生、发展有深入而详尽的了解。

美国自建国以来,就以“大熔炉”著称,在其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数之不尽,来自不同国度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的不同文化相互间逐渐吸收、融合,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美国主流文化。外来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并不对立,也难以完全被同化,在许多方面,外来文化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独有的特征,并在美国文化中求同存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放松了移民政策,对移民的歧视性策略略为缓和,这使得涌入美国的移民数量呈井喷式的增长。随着这些移民及其后裔在美国社会中逐渐立足,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也相应提高,进而呈现出移民独有的民族力量和文化特色,并开始在美国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简单说,美国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主流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蓬勃发展,这种文化局面深刻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不同于美国传统文学,美国华裔文学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艰苦和坎坷,才最终被美国主流文学接纳。目前,学界并没有为美国华裔文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凡是美国华人的作品,都应属于华裔文学,而不论其主题为何 ;也有学者认为,不应将华裔文学的作者局限在土生土长的华裔中,凡是在美国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华人,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均可纳入华裔文学范畴 。上述观点主要从文学作品作者的国籍等来判断其作品是否属于华裔作品,但实际上也有学者以作品主题作为划分华裔文学的标准,比如有学者就认为,只有以华人在美国的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才能算是美国华裔文学 。从本文研究的对象看,其载体是“华裔美国小说”,从这个名称出发,可以分析出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美国小说”,说明小说作品是被美国主流文化所认可和接纳的,属于美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第二,“华人小说”,限定了其主题,只有包含华人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和酸甜苦辣的作品主题,才属于“华人小说”的范围;第三,“裔”的含义,通说认为是“后代”的意思,这意味着土生土长的美国华人,才应该当然是“华裔小说”的作者。简而言之,“华裔美国小说”是指,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人,用英语创作出的,以“华人”及其生活经历作为主题的作品。本文并不区分“美国华裔文学”与“华裔美国小说”的区别,虽然从字面理解,“华裔文学”可能包含除了小说之外的更多文学创作形式,如诗歌、散文等;在比较不同文学流派时,往往将“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印第安文学”、“美国黑人文学”等并列加以研究,但在本文中,将其视为同一概念,在理解上,都符合本文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路。

从华裔美国小说的发展历程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19世纪70年代末,王山(音译)用中英文的形式,发表了《英汉手册》一书。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记录美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并指导华人应对当时盛行一时的反华法案和种族歧视等。王山及其助手,通过记录他们在美国的种种经验,指导华人在陌生的国度中生存,手册内容包括生意策略、刑事法律制度、与白人的交往等等。之后,由于美国反华、排华的政策愈演愈烈,华人处境举步维艰,而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更严令禁止中国工人进入美国,并牵连到官员、商人等的入境。到1892年的美国,全年竟无一名华人入境。美国的排华运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二战期间,由于美中同盟关系,和抗日战争的形势,美国国会终于在1943年废除了该法案。在禁止华工进入美国的61年中,华人在美国没有生存空间,几乎销声匿迹,也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然也无从进行文学创作。二战期间“排华法案”废除,自此华裔美国小说才开始进入缓慢的成长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美国黑人在经济上处境艰难,而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隔离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以及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标志,该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场以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为主要手段争取黑人民权的群众斗争,对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唤醒黑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令和法规的颁布使得种族隔离制被废除,黑人的选举权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黑人开始跻身于社会高层,出现了第一位入阁的黑人罗伯特•韦弗,第一位黑人参议员爱德华•布鲁克和联邦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

美国民权运动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成果是树立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自此,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在美国文化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多元文化主义,唤醒的不仅仅是美国土著、墨西哥裔、非洲裔等少数族群的民族意识,更催生了美国华人作为华裔的民族意识,并间接推动了华裔美国人书写自身族裔认同的冲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华裔美国小说的发展,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之前,虽然零星的出现一些美国华人的文学作品,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裔美国小说,因为那些文学作品中没有美国华人对自身族裔特性的追寻和文化身份的探讨。民权运动之后,20世纪70年代,以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赵健秀(Frank Chin )、徐忠雄(Shawn Wong )、谭恩美(Amy Tan)、李健孙(Gus Lee)、雷祖威(David Wong Louis)、任璧莲(Gish Jen)、伍慧明(Fae Myenne Ng)、吴梅(Mei Ng)、张兰(Lan Samantha Chang)等为代表的华裔美国小说家,加上一批华裔诗人和戏剧家,在书写华裔美国人的族裔身份及文化认同方面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推动了华裔美国小说的持续发展。

华裔美国小说发展至今,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角度探讨,有许多不同的角度和许多主题,“美国梦”主题无疑是其中经久不息的热点。美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美国梦”,这一梦想激励了无数美国人为之努力奋斗,也使得在美国生存和居住的华人为之神往和憧憬。在美国的华裔拥有或艰难、或丰富的经历,但追根究底,归属问题和文化认同是美国华人避不开的焦虑。是认同美国主流社会文化?还是守根于中国传统?这样的探讨,在每位华裔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当然,这种探讨也天然的具有相互冲突的一面。比如汤婷婷就是认同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她认为Chinese-American是个应该修正的词语,中间的连字符号将Chinese与American等同起来,而实际上在美国的华人应该以美国性为中心,将连字符号去掉,变Chinese为形容American的形容词,才能体现美国中心的意义。汤婷婷的观点虽然遭到国内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批判,但实际上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华裔美国作家的观点。由Chinese-American一词,延伸出的许多其他词语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比如美国化的中国人 (Americanized Chinese) ,美国的中国人 (American Chinese) 和中国移民 (Immigrant Chinese) 等。除了汤婷婷以外,任碧莲1991年发表《典型的美国人》一文,又提出新的观点。任碧莲的小说描写了拉尔夫和妹妹特里萨二战以后到美国奋斗的故事,他们的奋斗经历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追求金钱,金钱万能”。在此观点指引下,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奋发,定能白手起家,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在拉尔夫眼中,典型的美国人具有以下特征:自私自利、讲求实惠、追求性自由等等。作为中国移民,也许一开始并不认同这种价值观,却在之后不自觉的向其靠拢,并逐渐以此为形式准则,持续走下去。

除了汤婷婷和任碧莲以外,还有许多华裔美国作家,在其作品中不断的探讨“美国梦”主题,例如李健孙(Gua Lee)的《支那崽》(China Boy,1981)和《荣誉与义务》(Honor and Duty,1994);雷祖威(David Wong Louie)的《爱的阵痛》(Pangs of Love,1992);谭恩美(Amy Tan)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1989)、《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1991)等等,这些作品将在下文深入探索华裔美国小说中美国梦主题时予以介绍。

一、美国华裔小说中“美国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美国梦”是美国主流文化经久不息的主题,对“美国梦”的狂热并不仅限于文学作品,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族裔的眼中,“美国梦”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从美国文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美国梦贯穿始终的清晰脉络,也即,个人通过奋斗达到成功。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反过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美国梦主题的小说也因而具有各种侧面,比如,有的作品集中渲染美国梦的开拓精神,有的体现通过奋斗实现美国梦的经历,有的体现了追求美国梦过程中的幻灭,而有的站在更形而上的角度对美国梦进行解构。不同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各种文学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美国梦,正是这一个个或催人奋进,或令人神伤的故事,构成丰富多彩的美国文化。从美国梦主题产生至今,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深深植根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华裔美国小说也是如此。美国华裔在不同历史时期梦想变化的原因,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和解释华人美国梦的本质,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代代华人在美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的变化。美国华人、华裔用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谱写和丰富了他们的美国梦想。

华裔族群的美国梦,根据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可以简单划定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有记录的美国华工生存历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段历史时期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最早移居到北美的第一代华裔大多数是苦力华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势力不断渗入中国市场,大批农业、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他们被迫走出国门,出国华工应运而生。他们在美国从事的是最沉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剥削与歧视。早期苦力华工是不被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群体,在这段艰苦的岁月中,基本物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生存是最大的梦想。有许多以这段历史时期为主题的作品,“晚清华工小说”是这类主题的代表,主要是指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内地中国人为寻求生计而远离故土,在出洋途中或异国他乡遭遇悲惨命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小说作品。 “赴美华工”是主要写作对象,这类小说通过对华工生活情景的描写,展示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出国华人的生存状况及悲惨遭遇。众所周知,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竣工,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条东西方贯通的交通大动脉,它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使美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众国”。在这条铁路背后,是成千上万远渡重洋的华工(Chinese Laborers),华工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主力军,随后又参与建设了北美的众多铁路,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反映在小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虚构或非虚构的“金山客”形象,描写“金山客”的文本众多,包括官方文告、民间歌谣、小说漫画、影像史料等 ,对这些文本的分析,也使得后人更深入了解早期美国华裔求生存的梦想。1882年,《排华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与排斥有了合法的依据。美国社会出于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目的,边缘化华裔族群,这一历史时期的美国主流文学通过幻想和想象,人为制造出一系列丑化华人的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将华人形象妖魔化,如邪恶的傅满洲(Fu Manchu)博士和他的女儿龙女(Dragon Lady);另一类塑造谦卑、恭顺的华人形象,如华人侦探(Charlie Chan)和温柔体贴的华人妓女荷花(Lotus Blossom)。在这段历史时期,华裔美国小说并未获得很大的发展,文学作品也极为鲜见,对第一代华裔美国人来说,在基本生存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文学作品停步不前也是一种必然现象。生存才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

结 论

本文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纵观全文,均是围绕“美国梦”这一主题进行分析的。在导言中,本文概述了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源起、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美国梦”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母题之一,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大多数华裔文学人物形象都有自己无法放弃的梦想,又因为移居美利坚民族的土地,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对“美国梦”的探寻中,不仅有实现梦想、光宗耀祖的结局,也有对“美国梦”的追求以失败告终,在物欲和金钱的横流中迷失自己,梦想幻灭的结局。本文以多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为文本分析的对象,详尽而细致的分析了作品中涉及到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身份的华裔人物形象对“美国梦”的追求,也剖析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对梦想的态度。尽管华裔美国文学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视线并不长,但“美国梦”内涵的变迁,从华裔美国文学诞生之初,就深刻影响了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尤其在上世纪50、60年代,传统“美国梦”的内涵逐渐走向极端,为金钱、物质与名利等价值取向所填充,逐渐变异并向社会各阶层、各方面蔓延,但“美国梦”诞生之初的艰苦奋斗精神,仍然保留在“美国梦”的内涵中。社会历史的发展,使得“美国梦”这一主题本身越来越复杂,华裔美国人的族裔身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使得华裔美国人的梦想具有不同于其他族裔的独特之处,这也使得我们研究的角度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深刻。

本文采取历史分析的方法,以时间和华裔族群在美国的发展为线索,结合发生在美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剖析了华裔美国人美国梦的实现、扭曲与幻灭,并通过解构美国梦的价值取向,分析对待美国梦的不同态度的原因,进而建构美国梦的真实内涵。本文主要将以“美国梦”为主题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以梦想实现与否作为划分的依据,分别是:美国梦实现的代表作品——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美国梦扭曲的代表作品——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和美国梦幻灭的代表作品——赵健秀的作品《庚加丁高速公路》。这三种类型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在美国有不同的社会身份,来自不同的阶层,共同点是都怀有对这个国家和个人身份的梦想,却由于主导他们思想与行为的价值观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局。此外,本文还着重分析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式人物形象,底层人物物形象和普通人物形象的自传式书写。本文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以“美国梦”为主题的作品和类型归纳得较为齐全,不仅分析了文学作品主人公成功的“美国梦”,也没忽略对或扭曲或破碎的“美国梦”的分析。这些人的梦想,或是为了金钱而奋斗,或是为了个人地位的实现而奋斗,或是为了族裔身份认可而奋斗,在不同的目标中,又体现出某些共性,即华裔美国人在美利坚土地上实现梦想的艰难,和华裔美国人的顽强与不屈。

本文以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梦”为主题,以时间和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现代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有机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美国梦”背后,梦想实现或破碎的原因各不相同,本文以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文学理论,使得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研究深度。这些理论与对“美国梦”的解读也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所在。纵观近现代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表现“美国梦”主题的作家有许多,相同主题的优秀作品也不鲜见,本文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除了前述三位作家汤婷婷、任璧莲、赵健秀以外,还涉及许多作家的作品。而为了与美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也介绍了以“美国梦”作为主题的美国文学作品,如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自传》、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阿瑟•米勒的《一个推销员之死》等等。在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扭曲与幻灭等角度,美国文学作品与华裔文学作品,在深度上各有千秋,在表现手法和类型上也有不同的侧重。华裔美国作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其创作风格或充满东方玄幻色彩,或具备催人泪下的苦难意识。而这些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除了早期有部分作品对美国梦大肆赞扬而略有迎合美国主流文学社会之嫌,上世纪中叶以来的大多数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对美国梦都开始展现出一种反思的复杂态度。华美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数以美国中下层华裔平民为主,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希望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地位,获得对个体身份和族裔身份的认可,但他们的结局也都或多或少具有令人掩卷沉思的复杂性。在这些作品中,对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暗与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不再一味的歌颂美国梦的平等、自由等价值观,而对底层人物的生活苦难进行更为详细的书写,从而使得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生活现状和他们对梦想的追求显得更加真实。实现“梦想”的华裔美国人终究是少部分,在诸多出身普通,居于社会底层的华裔人物形象中,虽然他们也从未放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对生活和梦想的期许,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梦想逐渐扭曲与幻灭的却是绝大多数。本文因为对诸多文学作品的探讨而使得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广度。在美国的社会现实中,单纯歌颂不论出身,只要抓住机会奋斗,就能实现梦想,无疑已经脱离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现实,众多华裔文学作品都揭露出这一点,也批判了在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影响下,华裔主人公们对自我身份的迷失和对未来的迷茫。

不仅在美国主流文学作品中,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主题也一而再的被众多作家们重复书写与探讨,这体现了美利坚民族一种深刻的集体文化意识,这意味着对平等、自由、个人奋斗的追求已经完全融入这个社会,这一主题的长盛不衰有难以否定的合理性和更深刻的文化根源。众多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美国梦”体现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早期清教徒对人道主义和人性价值的赞扬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拜金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使得对美国梦的追求扭曲甚至是幻灭,但不能否认人性解放、锐意进取的世俗精神与民主意识仍然是不应该被抛弃的高尚价值观。“美国梦”已经成为所有美国人的一种文化情结,不仅是白人社会的文化情结,也是所有移居美国,认同这种价值观的华裔美国人的文化情结。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对“美国梦”原初价值的追求仍然是值得称道的,扬弃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再融入美国社会对自由、平等、个人奋斗的价值取向,才是实现“美国梦”的最佳途径。

对所有华裔美国人来说,“美国梦”不仅是文化情结,更是族裔梦想,包含了华裔美国人对自由、对家园、对个人价值的梦想。虽然实现梦想的过程是曲折的,有时还会以悲剧收场,但在不断挣扎、探索、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华裔族群在美国更加坚强,也能发出更洪亮的声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现在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发展时,我们无法反驳,虽然文化壁垒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种族歧视从未根本消除,但梦想的无限性激发了华裔族群无限的创造性。华裔美国人也许还会在各自的生活和生存中失败,但融合了“美国梦”自由、平等、个人奋斗的价值取向,又坚守中华民族求真、求善、互相勉励精神的他们,绝对不会被困境所打败。无论在什么情境下,华裔美国人都能重新找到新生活的契机,并重整旗鼓,继续走在实现“美国梦”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公木:《海外华人作家名作系列》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汪应果:《艰巨的啮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486页。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赵健秀著,赵文书、 康文凯译:《庚加丁高速公路》[M],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胡勇:《文化的乡愁》[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汤婷婷著,肖锁章译,《中国佬》,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173页。

任碧莲著,王光林译,《典型的美国佬》,译林出版社,2000年1月。

向忆秋:《华裔美国文学 美国华文文学 美国华人文学 旅美华人文学》[J],《华文文学》,2008年第05期。

张龙海:《美国华裔文学的历史和现状》[J],《外国文学动态》, 1999年第02期。

黄开红. 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丽妹妹的道德倾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06(3):143-148.

谢元花. 盖茨比——美国梦的牺牲者[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2):69-72.

杜菁琳. 美国梦或是美国空想?[N].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5-02/18/content_2591866.htm, 2005-02-18/2006-08-11

景艳娥:《探讨美国梦的发展》[J],《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年第13期,第636页。

赵小建:《重建家园: 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4页。

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4页。

张德明: 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唐明星:《在“他者”文化中寻求生存答案——〈女勇士〉、〈中国佬〉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

周计武:《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想象和文化认同》[J],《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钱满素:韦斯特解构美国梦[J],世界文学,1998,(1)。

叶维廉,《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詹杭伦,《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美)厄尔•迈纳,王宇根、宋伟杰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雷内•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饶芃子等著,《中西比较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饶芃子,《比较诗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乐黛云、勒•比松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1995年版。

潘知常,《中西比较美学论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986、1987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外国语》2003年第6期

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单德兴:《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王德威主编,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何文敬、单德兴主编:《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年。

何文敬、单德兴主编:《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6年。

卡普洛著,刘绪贻译:《美国社会发展趋势》,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爱德华•W•萨义德著, 王宇根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徐颖果编著:《美国华裔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冰,王立礼主编:《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龙海著:《属性与历史—解读美国华裔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单德兴著:《开疆与辟土—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贵苍著:《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凌津奇著:《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陆薇著:《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休姆(美)著:《美国梦,美国噩梦,1960年以来的小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黄贵友,吴冰主编:《全球视野下的亚裔美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范先明. 熔炉文化与马赛克文化——美加文化差异比较[D]. 成都:四川大学,2005:32-43,76-573.

二、英文参考文献

Adams, James Truslow. The Epic of America. Boston: Little Brown, 1931.

Chan, Wing-Tsit. (1947) Lin Yutang, Critic and Interpreter [J], College English, 8(4):163-69.

Wei William. (1993) The Asian American Movement [M].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Hume, Kathyrn.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Nightmare: Fiction Since 196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George J. Leonard, ed. (1999) “Maxine Hang Kingston”, The 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p439.

J. Paul Chang. ct al. (1991)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Fake”, 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Meridian, pp:1-92.

Amy Ling. (1993) Between Two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p.123.

A Memmi. (1968) Dominated Man: Notes Towards a Portrait. London: Orion Press, p.88.

Franz Fanon. (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 Trans Mafkmann, Charles, New York: Grove Press, p.25.

Amy Ling. (1993) Between Two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p.130.

Amy Tan. (1993)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p.286.

Ronald Takaki. (1990) Strangers form a Different Shore. New York: Penguim,p.375.

Chiou-ling Yeh. (2008) Making an American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in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sh Jen. (1997)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p.49.

Wong, Shawn. (1979) Homebase. New York: I. Reed Books, p.111.

Lee, Yan Phou. (1887) 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 Boston: D. Lothrop Company.

Wing Yung. (1909)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Earnshaw Books.

Lowe, Pardee. (1944) 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 Boston: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Wong, Jade Snow. (1950) Fifth Chinese Daughter. New York: Haxper & Brothers.

Lee, Gus. 2003. Chasing Hepburn: Shanghai, Hollywood, and a Chinese Family’s Fight for Freedom.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p.35.

Barnhart,Sarah Catlin.”Mei Ng”, Asian American Novelists: A Bio-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book.Ed.Emmanual S.Nelson. Greenwood Press, 2000.

Bernier, Lucie ed. Aspects of Diaspora: Studies on North American Chinese Writer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Chan, Jeffery Paul et al. ed.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ircan Writers. Washington D.C.: Howard UP, 1974.

--- 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Meridian,1991.

Cassel, Susie Lane d.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History from Gold Mountain to the New Millennium. Walnut Creek, Lanham, New York, Oxford: Altamira Press, 2002.

Cheung, King-kok edu.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P, 1997.

Cheung, King-kok edu. Words Matter: Conversation with Asian American Writers, Honolulu: Universtiy of Hawaii Press. 2000.

Cheung, King-kok & Stan Yogi e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Draper, James. “Fae Myenne Ng: Bone.”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Yearbook 1993.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4.

Emmanuel S. ed. Asian American Novelists: A Bio-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 Book.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0.

Freedman, William. “The literary Motif: A 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Nowel 4 (1971)

Hall, Stuart. “Ethnic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Radical Americal 23.4, 1989.

Hsu, Madeline Yuan-yin. 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 1882-1943. Stanford: Stanford California Press, 2000.

Issel, William. Social 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83. MacMillian Publishers Ltd, 1985.

Hennifer L.Hochschild, Facing Up to the American Dream: Race, Class, and the Soul of the Nation. Re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Kim, Elaine H.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lphia: Temple UP., 1982.

--- “Defining Asian American Realities Through Literature”, The Nature and Context of Minority Discourse. Ed. Abdul R. JanMohamed and David Lioyd.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P, 1990.

Lim, Shirley Geok-lin. “Immigration and Diaspora”,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Ed. King-kok Che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Liu, David Palumbo. Asian/American, Historical Crossing of a Racial Frontier.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9.

Lowe, Lisa. Immigrant Acts: On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 N. 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Nomura, Gail M., Russell Endo, Stephen H. Sumida, and Russell C. Leong, eds. Frontiers of Asian

Studies: Writing,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Pullma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ollers, Werner. Beyond Ethnicity: Consent and Descent in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P. 1986.

Sollors, Werner, ed. The Invention of Ethnicity.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P, 1989.

Smith, Arthur 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afety Harbor: Simon Publications, 2001.

Sung, Betty Lee, 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New York: Collier Books, (1967) 1971.

Wang, Ling-chi. “Roots and Changing Identity of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Ed. Tu Wei-ming. Stand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Wei, William, The Asian American Movemen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Yin, Xiao-hua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850s. Foreword by Roger Daniel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s Press, 200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