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60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


[1]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
[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
[3] 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
[4] 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 Kang-tsung Chang 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
[6] 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7] 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
[8] 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
[9] 毋河海.关于 GIS 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
[10] 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 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 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 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13] 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 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 尹为华,刘盛庆.ARCGIS 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6] 刘洪江,曹玉香.基于 ArcGIS 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
[17] 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 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
[19] 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
[20] 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21] 刘丽娟.空间分析中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及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2009,起页码-止页码.
[22] 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 GIS 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
[23] 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24] 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
[25] 朱霁平.基于 GIS 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26] 刘元刚.GIS 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
[27] 王船海,陈泰生.GIS 中矢量生成线目标缓冲区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8,33(5).
[28] 董鹏,毛东军,李军等.一种有效的 GIS 缓冲区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6):4-8.
[29] Zalik B.,Zadravec M.,Clapworthy GJ.Construction of a non-symmetric geometric bufferfrom a set of line segments[J].Computers & geosciences,2003.
[30] 周培德.计算几何(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1] 张稳,庄大方,胡文岩.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集成中的面积汇总技术[J].遥感学报,2000,4(4):304-310.
[32] 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第二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3-72.
[33] 张保刚,朱凌,朱光.GIS 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测绘学报,1998,(3):259-266.
[34] 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5] 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6] 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7]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8] 方大春.基于 GIS 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城市设施规划中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39] 李金平,周庆礼.土地面积数据误差原因与处理[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25-27.
[40] 童小华,刘大杰,彭明华.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05-111.


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二


[1] 张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 李芳芳.发达国家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启示[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4:45~48.
[3] 顾朝林,段学军,于涛方等.论“数字城市”关键技术及其实现[J].城市规划,2002,26(1),16~20.
[4] 国家测绘局.CH/T9003-2009.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S],2009.
[5] 国家测绘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国测国字[2006] 35 号.
[6] 谭啸.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56~159
[7] 李维森.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新华网,2010.
[8]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进我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测绘[2010]138 号.
[9] 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
[10] Al Gore.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1998.
[11]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 John G.Nellist, Elliot M.Gilbert.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InformationSuperhighway[M]. Boston: Artech House.1999
[13] 郑国.国内外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 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3),2~4.
[15] Koda T, Nakazawa S, Isida T. Talking Digital Cities: Connecting hetero-geneous digital citiesvia the universal mobile interface In: van den Besselaar P, Koizumi S (eds) Digital Cities III.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ocial Capital[J].Springer-Verlag,2005, 3082:233~246.
[16] Hong, Jung-Hong.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core geospatial web services forNSDI.32nd Asian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2011. ACRS 2011.
[17] 易敏.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空间信息服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8] Vilches-Blázquez, Luis M. GeoLinked data and INSPIRE through an application case. 18thACM SIGSPAT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ACM SIGSPATIAL GIS 2010.
[19] Forster, Horst. The I2010 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Europe's cultural and scientificinformation at the click of a mouse[J].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 2007, 27:155~159.
[20] 刘俊洋.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21]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2] 汤朝景.云南德宏州桥头堡试验区数字城市建设规划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23] 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04):313~323.
[24] 郝力.新起点·新策略·新应用—数字城市的发展之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25):29-36.
[25] 马岩巍,杨磊.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0),52.
[26] 彭能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建—以数字长沙公共服务平台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7] 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数字通信,2011,(02):32~35.
[28] 李燕,张旭,金京培,裴海英.韩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J]. 数字通信,2011,(02):18~22.
[29] 麻清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0] 周均清,王乘,杨叔子.我国数字城市研究与建设现状[J].城市规划汇刊,2003, 6:29~32.
[31] 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3:69~72.
[32] 李琦,刘纯波,承继成.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31~33.
[33]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4] 徐晓林.数字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求是杂志,2007,22,57~59.
[35] 李炜.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36]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 5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7] 黄传河.网络规划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8] 凌晓东.SOA 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24(10):122~124.
[39] 杨恒宇.基于 SOA 的 WEB 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40] 邓轶,赵红.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1,9:74~79.


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


[1] 孙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 朱颖.客运专线无柞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5.
[3] 张正禄等.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4] Baarda. W.Atesting procedure for use in Geodetic Networks, publications on Geodesy [J],New Series, Networkherlands Geodetiec Commission, 1968,2(5):85~86.
[5] 胡伍生,高成发.GPS 测量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8, 103~105.
[6] Remondi, B.W.(1984), Using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Phase Observable forRelative Geodesy[J]: Modeling,Processing, and Results,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Texas at Austin, May 1984.
[7] 杨克俊.GPS 定位与定时中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改正方法[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6.6.53-58.
[8] 张正禄,邓勇,罗长林等. 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可靠性准则法[J].测绘科学,2008(02):23~30.
[9] 楚亮.基于质量控制的 GPS 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10] 张正禄,罗年学,郭际明等. COSA-CODAPS 及在精密控制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测绘信息与工程 Journal of Geomatics Apr. 2010;35(2):52~54.
[11] 陈永奇.位移向量的 L1范数为最小的监测网平差[J].武汉测绘学院学报,1984,(2):42~48.
[12] 刘大杰,黄加纳.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的迭代解法[J].武测科技,1987,(4):25~31.
[13] 白亿同.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迭代解法的收敛性[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1,16(2):92~95.
[14] 张正禄,孔宁,沈飞飞等.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J].测绘科学,2011,36(4):98~99.
[15] 徐培亮.重力与水准测量数据联合处理的实用模型[J].测绘学报,1990,19(4):267~274.
[16] 奚锐锋.平面复测网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J]. 测绘学报,1990,19(2):137~147.
[17] 刘大杰.动态测量系统与卡尔曼滤波[J]. 测绘学报,1988,17(4):254~262.
[18] 胡伍生.GPS 精密高程测量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河海大学,2001.
[19] 沈云中,傅晓明.固定转换参数的 GPS 网平差与坐标转换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2004,32(5): 652~655.
[20] 孔巧丽等.星载 GPS 相位非差观测粗差和周跳的探测与修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 25(4):105-109.
[21] 杨元喜,曾安敏.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模式及其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8):1~4.
[22] 张小红,李征航,蔡昌盛.用双频 GPS 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1.26(2):140~143.
[2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精密工程测量投影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2.
[24]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测量学(第三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27] 李征航,黄劲松编著.GPS 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8] 潘正风,杨正尧,程效军等编著.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9] 孔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
[30] 徐绍锉.GPS 测量原理及运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1] Jay Gao. Integration of GPS with Remote Sensing and GIS:Reality and Prospect[J].Photogram 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 68-2002.447-453.
[32] 李明军.基于某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33] 李明峰,冯宝红,刘三枝等.GPS 定位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4] Yang Y.Robust Estimation of Geodetic Datum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Geodesy,1999,73:268~274.
[35] 张永彬,高刚毅.GPS 三维联合平差[J].矿山测量,2003,(1):15~17.
[36] 张瑞,姚宜斌,梁静等.GPS 网平差程序设计[J].全球定位系统 2009,(2):54~58.
[37] Sung-Pil Hong,Kyung Min Kim,Kyungsik Lee and Bum Hwan Park. A pragmaticalgorithm for the train-set routing : The case of Korea high-speed railway[J].Omega,2009(3):637~645.
[38] 赵长胜.GPS 控制网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39] 中国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54-2010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0] 张兵,赵瑞.GPS 控制网起算点兼容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2010,35(5):65~6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