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通过自制问卷了解武汉市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质性研究对武汉市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维度中的行为维度展开深入分析大学生疫情期间充当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与量性研究互补并进一步发展。
2文献回顾
2.1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国外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研究现状
护理论文怎么写
马来西亚公众对COVID-19的知晓率为80.5%[17]、美国为80%[18]、苏丹为78.2%[19]。印度一项包括1252名学生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结果显示,知识维度的正确率为71.0%,有68%的学生没有全面理解COVID-19的所有症状,对COVID-19的态度和行为都较为积极。Bezon等[21]对孟加拉国的18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50.22%的学生对COVID-19不是很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对COVID-19都持积极的态度,然而有60.54%的学生没有好的防护行为。Tadesse等[22]在2020年5月15日至25日间,对埃塞俄比亚的四所大学的408名学生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目的是对其进行COVID-19相关知识的评估,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知识掌握不足,仅有56.4%的学生对COVID-19的大流行持积极态度,在预防COVID-19的行为方面也只有65%的学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Pham等[23]采用自制问卷对胡志明市医学专业的2435名学生进行了线上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86.6%的学生对COVID-19足够了解和有92.8%的学生会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但是持积极态度的仅有68.8%,有另外学者研究发现43.5%的学生在重复使用口罩[24]。美国高校有68%学生表示如果有COVID-19疫苗,他们会立即接种[25],法国有2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使用抗SARS-CoV-2的疫苗[26]。
2.1.2国内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研究现状
荣欢在她的研究对象调查中发现[27],回答COVID-19所有主要传播途径的正确率仅有4.5%,但对于出门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掩住口鼻等一系列防护行为的执行率均在90%以上。Juxia Zhang等[28]通过自制问卷对1595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还应加大努力提高其对COVID-19预防的知识和行为,缺乏相关遏制疾病传播的知识及行为。Yuehui Jia等[29]的研究发现通过对735名国内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其对COVID-19的来源与易感人群知晓率不到一半。
...............................
2.2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
2.2.1性别
卢鑫峰[32]的研究显示,可能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COVID-19女生的相关知识水平要高于男生。Peng Y[33]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对COVID-19的态度得分和问卷总分高于男大学生,可能由于女性在接受新信息方面比男性有更高的关注度。乃吉麦[34]的研究显示女大学生在预防COVID-19的行为更为良好,性别还是知识、态度、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Noreen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医学上对COVID-19持积极态度和良好的预防行为的可能性高出2.545倍和4.414倍[35]。
2.2.2年龄
刘丹[36]的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年龄≥24岁以上的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较高。王宇洋[37]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水平不同。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阶段,因此了解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Ferdous等[38]的研究中发现年龄越大对待COVID-19的态度越积极。
2.2.3专业
吴超君[30]的研究显示是否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疫情防控下的COVID-19相关知识有统计学意义。王硕[39]的研究认为,医学专业大学生拥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知晓COVID-19相关知识优于非医学专业。卢鑫峰[32]研究认为医科专业大学生对于COVID-19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因为有更好的专业知识背景。
2.2.4年级
卢鑫峰[32]研究认为年级较高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因此知识维度得分较高。任敬娟[40]的研究显示年级在COVID-19知识维度的得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年级相比,新生的医疗储备知识较低,对COVID-19的认识也较其他年级的低。
........................
3研究目的及意义
3.1研究目的
对武汉市大学生关于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其关于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比较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差异,分析导致大学生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构建武汉市大学生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各维度间的效应大小,分析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武汉市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充当志愿者的行为动机。
............................
3.2研究意义
大学生关于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的问题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两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在充分掌握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第一部分运用量性的研究方法探究武汉市大学生对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探索其影响因素及知识、态度及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充当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3研究目的及意义.................................9
3.1研究目的.......................................9
3.2研究意义.............................9
4武汉市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的现状分析............11
4.1研究对象与方法.......................11
4.1.1研究对象.............................11
4.1.2研究方法......................................11
5武汉市大学生疫情期间参与志愿者活动行为动机的质性研究.......31
5.1访谈目的...................................31
5.2访谈方法............................31
5武汉市大学生疫情期间参与志愿者活动行为动机的质性研究
5.1访谈目的与访谈方法
通过对1257名武汉市大学生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COVID-19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得分都比较高,而且显示在疫情期间,部分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抗疫的战斗中,充当了志愿者的角色,提供了相关的志愿服务。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前期的量性研究,后期通过志愿原则,选择其中充当过志愿者的大学生进行质性访谈,探究和总结其从事志愿服务的行为动机,为今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以及模范带头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的角度来发现问题,深入了解潜在的原因和动机,识别并解释分析。质性研究的方法中主要有现象学方法、民族志方法以及个案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57]是指描述一个或多个对某一特定现象的意识或体验,以现象亲历者为研究对象,本文指以疫情期间参与志愿获得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对志愿活动的描述来阐述所要研究的现象。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方法,以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对于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口头告知研究目的,保证不包含隐私问题。在调查对象同意参加采访的前提下,根据研究对象的便利性安排访谈地点和时间。通过半结构访谈进一步了解武汉市在校大学生疫情期间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行为动机。
...........................
6结论
(1)武汉市大学生对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处于总体偏上水平,但还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大学生对待COVID-19的防控态度和行为。
(2)医学专业、每月生活费、家人邻居朋友是否被感染是COVID-19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专业、家庭居住地、每月生活费是COVID-19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年级是COVID-19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知识、态度、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知识一定要转变成良好的态度,并表现在行为上才能体现COVID-19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的一致性。
(4)总结访谈发现:武汉市大学生疫情期间充当志愿者行为动机较多,因此学校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应当充分注重于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激励,以形成合理的机制,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