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霸权理论与美国的金融霸权
从罗马帝国到美利坚霸权,国际关系史上的霸权不断兴衰更替。作为国际关系史上最新的霸权国,从美国的起到霸权的最终确定,美国创立了自身独特的霸权理论、霸权战略和霸权体系,其霸权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内无不体现。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有史以来集军事霸权、金融霸权、技术霸权、文化霸权、人才吸纳中心等于一身的综合性霸权。其中金融霸权作为美国霸权的核心形式之一,在美国的各种霸权中的作用円趋强化,成为美国在国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霸权手段。本章围绕霸权和金融霸权理论阐明本文的基础理论概念,在此基础上就美国的金融霸权展开阐述。
第一节霸权理论综述
霸权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概念之一,国际政治学派中的新葛兰西学派、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理论流派均对霸权做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学者对霸权的定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分歧,各种观点中掺杂着各自的价值评判因素,使得“霸权”成为国际政治学理论中最具争议的学术术语之一。
一、西方的霸权理论
现代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范式均就“霸权”现象做过解释。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霸权就是“一个强国控制盒支配国际体系内的弱小国家”:‘。罗伯特基欧汉指出,霸权即为一国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实体行为,操纵国际体系的运作。在经济领域“霸权就是对物质资源的控制”。世界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沃勒斯坦认为霸权是一个大国首先在农业工业领域相对于其它国家有着更高的效率,然后延伸到商业领域中的销售优势,最后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实现压倒性优势。当一个大国同时在以上三个方面实现其优势时,“这种暂时的顶点就是我们所称的霸权”。韦伯斯特英文词典对“霸权”的定义为‘‘伍倒性的影响或权力,相当于领导权、统治权。”和“一个拥有压倒性影响或权力的政府或国家。”两重意思。据此可知霸权具有以下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在体系层次上,国际体系内的权力结构中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二是指在单位层次上的霸权国或霸权集团本身。
对于“霸权”一词的涵义与用法,西方理论界一般并无异议。但在特定的学术语境中,出现了相似的或者可替代词汇。“长周期理论”的创始人乔治莫德尔斯基用“世界大国”来表示国际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并用“世界领导权”代替“霸权”。乔治莫德尔斯基之所以用“世界领导权”是因为“长周期理论对于世界领导权是一种积极的评价,‘世界领导权’强调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双向收益、经济与政治创新的扩散、尽量少用强制手段以及追求整个系统秩序稳定的利益。:‘与此相同,“大国的兴衰”理论提出者保罗肯尼迪也使用“世界大国”这一术语来表述霸权。
第二节美国的金融霸权
金融霸权是美国霸权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之一。美国的金融霸权早在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己确立。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地位,并使得美元与黄金挂钩,使得美元取得世界货币的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加大,黄金备不足,美国单方面宣布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果使美元的发行摆脱了国际社会的约束,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不降反升,美国资本深度向世界各国渗透,美国建立了以华尔街为基地的强大的金融霸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成功打造了“美元一IBM—华尔街”三位一体的霸权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强烈的自利性、单边性和无约束性。一旦美国出现经济危机时或者利益受到威胁时,美国金融霸权的自利性会将危机毫无约束地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引起他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源于美国金融霸权的这种自利性,当美国的利益受国际规则或组织约束时,美国就会通过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当这种利益无法实现时,美国则会绕幵国际组织,采取单边行动。因此,美国的金融霸权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公共产品并非世界的福祉,而往往给世界其它国家带来难以吞明的苦果。
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美国金融的霸权体现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形成的特权地位,这也是美国金融霸权的核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取代黄金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充当着国际货币的角色。根据统计数据,目前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全球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品结算的83%也是通过美元结算,美元的这种特权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霸权收益。
首先,美国通过操控美元的升值与值,来改善和调整其国际收支。美元的升值和卩乏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必要时美国可以使美元泛值,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外债负担,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又可以促进美国出口,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美国在1986年3月至1986年3月的一年时间内,通过美元贝乏值手段,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债务。这正如美国爱和达州刘易斯科拉克州立学院经济学终身教授黄少敏所言:“美元是美国人印的,如果需要的话,美国人可以大量印刷美元。当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神奇地以概念的形式在世界贸品中取代了黄金地位后,美国就开始从中获利了。”‘
其次,美元大量在世界流通,可以使美国获得数额巨大的铸币税收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在美国之外流通的美元大约3750亿左右,这几乎占到整个美元数量的一半。这些流通的美元每年会带给美国大约150亿美元的收益。因此,只要美元在世界上流通的越多,美国相应的收益就越高。对美国而言,发行美元的成本只是低廉的印刷费用,而美国收获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铸币税收入。
第二章欧洲一体化和欧元对美国金融霸权的挑战
欧洲一体化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体化模式。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同苏联争夺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主导权,在战略上联合欧洲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以及东欧集团,因此对欧洲一体化建设采取推动和协助的态度。苏联解体后,随着欧盟的不断发展壮大,欧洲一体化继续向纵深发展,实现了金融一体化,欧元也随之诞生。这使得刚失去了强大竞争对手的美国又感到来自欧洲一体化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压力,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欧元的出现使得美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促使美国〕始调整和改变原有策略,逐步在战略层面和实践层面对欧洲一体化展开制约和阻碍。
第一节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意义
欧洲统一思想自中世纪就已产生。面对罗马帝国解体以来欧洲四分五裂的局面和由此带来的欧洲诸国之间的争纷与冲突,欧洲人在理论层面形成各种联合思想,并在实践层面屡屡践行谋求统一欧洲的动。这些长期积淀的思想和实践层面的行动为欧洲一体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政治和精神居面的设想,欧洲一体化的起源最先出于以下两方的考虑:一是寻求和平,谋求种能够避免长期困扰着欧洲大陆的连绵不断的冲突的机制;二是在多元化的欧洲政治、文化、社会、宗教等领域建立一个超乎其上的统一体。对此,欧洲先后产生了“欧洲统一于宗教”、“欧洲统于对。彳和“欧洲统一人民”等恐想。在这些思想的启迪和引导卜,欧洲进过多次统彳动,例如拿破仓试图用武力将欧洲统于法国,希特勒发动大规模战争企图将“欧洲统一于德”等等。当然,山于这些思想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理论设想,并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因此这种忠想在历史更容脱变为个别政治野心家侵略别国的借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在平等和理性的基础上式将这种一体化思想付诸实践,幵启了迄今制度化程度最高的一体化进城。
一、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欧洲主要战胜国喘息未定,就感受到了来自苏联和东欧集团的军事威胁。与此同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仍然对西欧诸国怀有敌意,欧洲面临的军事威胁未能解除。加上战争给各国带来的破坏和创伤,西欧各国亟待壮大军事力量和恢复经济,欧洲各国的联合于是成为一种最现实的选择。
与此同时,战后崛起的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开始引导欧洲联合对抗苏联和东欧集团。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旨在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欧洲重建,推动欧洲的经济和社会恢复。在美国的牵头和推动下,欧洲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式介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此后,美国成立了“统一欧洲委员会”等非官方机构,以促进和协助欧洲一体化,并为致力于欧洲统一活动的欧洲团体提供资金支持。在军事方面,欧洲10个主要国家同美国以及加拿大于1949年共同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缔结了北大西洋公约,以加强北大西洋地区的集体防务并同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抗衡。
第二节欧洲一体化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及欧元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影响
欧元自从2002年1月1日进入现金流通之后,己经对欧洲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和使用欧元是欧盟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欧元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欧元区乃至欧盟的经济发展,而且加强了欧盟的国际竞争地位。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政治战略目标和欧元的诞生,其意义远超过经济范畴。欧元的出现改变了国际金融格局,改变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绝对主导的地位。欧元启动后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对美元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和威胁,这与世界经济多极化大趋势相适应,国际货币格局演变也将走向多极化。欧元与美元之争在本质上来说是欧美之间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一、欧洲一体化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对美国而言,推动和扶植欧洲一体化运动在战略上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欧洲的复兴与强大使得美国有了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最值得信赖和战略合作伙伴。欧洲一体化使得美国有效消解和抗衡来自前苏联的压力,即便是苏联解体后,欧盟仍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欧盟的存在能够减轻美国在巴尔干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负担,欧盟同时也是美国制衡俄罗斯的天然同盟。从另一方面来看,欧洲的统一与强大也是为美国在战略上培养出一个潜在的战略对手。毕竟,欧洲的英法德诸国是老牌的世界大国,自然不甘于长期在国际事务中跟随美国,一旦这些国家具备跟美国叫板的实力时,自然会发生与美国的矛盾乃至抵触。事实上,上世纪六十年代戴高乐向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出强烈挑战的这一历史事实即是很好的例证。
冷战的结束让美国和欧洲国家同时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但也使美国与欧洲之间长期埋藏的一些矛盾幵始显现。在政治层面,这种矛盾体现在双方战略目标的差异上。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全球霸权,并试图继续将欧洲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之中,继续使欧洲服从其领导。但是,欧盟的战略目的是建立和推动世界的多极化格局,并力图使自己成为世界的主要一极。欧盟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样,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并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的发挥独立的作用。于是,欧盟的这种多边多极战略妨碍了美国単边一极战略的实施,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矛盾和争端频频发生,这使得美国幵始在战略上遏制欧洲一体化。在经济层面,随着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建立,欧洲经济总量急剧扩大,经济实力接近美国,对美国的经济安全带来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为了同欧盟展开竞争,美国联合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以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扩大美国经济影响力。正如皮里埃马里翁所说:“美国与西欧在经济竞争方面,在技术竞争方面,我们是竞争对手,不是盟友。”而欧元的启动更是让美国感受到來自欧洲一体化的威胁,使得美元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发发可危,于是美国采取各种手段制和打击欧元,双方矛盾向纵深发展。
第三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程与美国因素..........27
第一节欧债危机发展历程.........27
一、欧债危机的缘起和发展........27
第四章美国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霸权收益及损失分析......37
第一节美国在欧债危机中的收益........37
一、美国在欧债危机中的政治收益.......37
二、美国在欧债危机中的经济收益.........38
第五章欧洲债务后危机时代欧洲一体化及美国金融霸权的走向.........45
第一节欧债危机后欧洲一体化的走向与趋势分析.........45
一、对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分析.........45
二、危机后欧洲一体化走向分析..........47
第五章欧洲债务后危机时代欧洲一体化及美国金融霸权的走向
欧债危机到目前已经有所缓解,这使得处于泥潭中的欧洲各国和美国都稍感轻松,逐步进入经济恢复阶段。在危机之后,欧洲一体化究竟会何去何从?芙国与欧洲之间的竞争是趋于缓解还是加剧?美国的金融霸权会收到什么影响?本章就这些问题展开相关分析。
第一节欧债危机后欧洲一体化的走向分析
对于欧债危机之下的欧元区来说,其前景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出现危机的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欧元区进行精简和重组;其二是欧元区乃至欧盟各国通过走向深度财政联合进而巩固欧元的地位,一体化走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何帆对此专门撰写《欧元崩馈是小概率事件》一文,系统对欧元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本节结合学者何帆的观点,对这两种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找出最可能的一种结果。
一、对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分析
从政治成本上来看,由于货币联盟和统一货币是欧洲政治联盟的基础,假如某个成员国退出欧元区,这意味着欧洲国家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这极有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欧元区乃至欧盟的稳定和欧洲一体化带来严重的威胁,使得欧盟在国际上形成的国际威望和政治公信力骤然下降。因此,欧盟国家一定会对其进行强烈的抵制和发对。对于退出国而言,意味着该国会在欧洲遭遇前所未有的孤立甚至制裁,会被排除在在欧洲事务之外,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会严重损,在欧洲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边缘化。
结语
本此欧债危机的发生,其内部原因是欧元区部分国家经济自身出了问题,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管如何,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欧债危机给中国也带来诸多启示。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吋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此置之度外,中国也不例外。只有深刻总结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启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首先,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主权债务问题,将有可能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各种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相对于欧元区各国,中国的主权债务规模并不算大,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国债余额总量大约为1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8%,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但需要警惕的是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目前我国地方债务的总规模目前大约在10万亿左右,有人估算在20万亿左右,如果加上隐性负债,比如社保欠账、铁路债券等,那么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达到约60%;接近警戒线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要比国家主权债务更值得警惕,现阶段,中国在控制主权债务规模的同时,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上。
其次,坚持审慎的对外开放策略,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于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和资本项目丌放。从长远看,资本账户开放是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必行的一步,没有资本管制一定程度上的放松,就谈不上资本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的经济全球化。因此,资本账户开放将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长期目标,也是中国金融国际化必然趋势。但是,从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本次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來看,在一国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和成熟的情况下过早过快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带來诸多潜在的问题,一区域外危机发生,这种脆弱的金融体系无法有效阻止避免金融危机的传导和恶化。因此,我国的金融改革在汇率制度选择、资本项目开放等关键领域,需要坚持审慎独立的策略方针。
再次,必须强化经济建设,扩大税收来源,注意避免陷入“福利陷阱”。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山于部分欧元区国家的高福利所致。源于民主体系的弱点,高福利国家给予其民众完备和优厚的社会福利。而这些福利必须依托其经济收入。一旦当该国的经济下滑,政府无力负担这些福利时,就必须向国内外发行主权债券,亦即主权债务。而当债务总额超过国家GDP的60%时,就会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目前中国面临着老龄化浪潮,再加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据相关统计,我国在2006年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已超过10%,而且在逐年增加。因此,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能出现产业空心化,从而导致税收减少,政府大局举债的局面。同时,也要注意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