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被“逼”成了应试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28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被“逼”成了应试教育 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被“逼”成了应试教育

  七八十年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时,各级各类学校都响应党的号召,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当时在读中小学的我们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学习“音、体、美、劳”。不仅如此,我们还走出校外参观工矿、水库、电站;春天到了,我们徒步十几里春游,野炊;清明节到了,我们举着少先队队旗去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农忙季节到了,老师便带我们支援农民伯伯插秧,割谷(学校还放农忙假);冬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到校外赏雪景,打雪仗……在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中,我们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磨练和教育。虽然我们是苦了累了点,但是我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锻炼:我们会做农活,生活中能照顾好自己,活动中能团结,拼搏,积极向上;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但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和品格,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亲自尝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更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深切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磨砺品质的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同时,身体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农村人口较多(一家就几姊妹),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所以读书机会显得异常的宝贵。家长把读书看成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非常支持学校工作,学生再苦再累也从无怨言。
  现在呢?虽然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大上一再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但现行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究其原因,从某种角度来说,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事业,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就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让“上帝”满意,就是教育行业的最高宗旨。虽然教育者有高质量,高素质的全方位的服务项目,也有能力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教育,可是顾客(学生及家长)没此要求,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只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来,只为孩子平安长大、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而送,把学校当成了托儿所,把老师校长当成了孩子的保姆,稍有不如意就拿老师校长是问。服务者(学校老师)能自作主张: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让学生吃苦受累——磨练意志,推行素质教育吗?不行。没有家长的强烈要求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未要求高档次的“服务”,这相当于家长只“点”了“家常菜”,服务者只管照“单”上菜,肯定没错;要是服务者(老师)为了顾客(学生)的健康着想,擅自端上“山珍海味”,顾客吃了没事尤可,要是有半点闪失,那就是居心不良,图谋不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老师从不敢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老师扛不起。就是批评学生也要选择委婉的方式,还要斟酌言辞,至于其他——免谈。所以,笔者认为现行的应试教育,是学生和家长默认的教育;是被逼出来的教育;是明知不对而为之的教室教育(关在教室里光啃书本知识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家倍受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乘车回家打的,穿名牌,吃佳肴——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这样的学生到了学校,老师又“动”不得,“说”不得——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此养尊处优的学生,到了如此的学校自然是如鱼得水,我行我素。老师们的说服教育他们又能听进去多少呢?要知道,这个“小皇帝”是家长们从小就宠出来的,家长早就心甘情愿的做了“小皇帝”的臣民,唯“小皇帝”之命是从,恨不能为之上天摘星,下海捞月,又岂能容忍老师们对他的“小皇帝”有半点不恭之举呢?要是谁让孩子受了半点委屈,无疑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所以很多学校为了洁身自好,远离麻烦,连上体育课、老师都像是在教小孩学习走路一样:小心翼翼,关爱有加。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低分低能。这就是某些高中生生活还不能自理。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的症结所在。

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被“逼”成了应试教育 由博士论文网,论文中心为您整理提供信息资讯。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