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28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素质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目前素质教育已深得人心,正在大力推进,但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仍缺乏新课程理念,思想观念落后,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再加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匮乏,师资力量不均衡,音、体、美等课基本流于形式,部分学校管理水平跟不上。这就导致以分数高低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水平,导向错误。口里说的素质教育,实际追求的是应试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应对国际竞争、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决策。那么在农村中小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
  1 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
  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思想,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句话,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必须牢牢把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探索”这个中心。
  2 要弄清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几千年来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教育理念落后,思想观念没有转变
  1)不能面向全体。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能在他身体、心理特征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均着眼于分数,因此重视高分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的根本宗旨,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究其根本原因,应归咎于“以学生统考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唯一尺度”的评价体系。
  2)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但要求要面向全体,还要求全面发展。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展开,要求学生只重视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应试技能。大搞题海战术,甚至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注入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在出尽风头。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
  3)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我教你学”“我给你、你接受”的教学传统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且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教学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不能实现,从而也就无从谈起创新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进。
  2.2 教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1)教学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这是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虽然现在实行“生均公用经费”制,比过去时的“一费制”有所好转,但由于各种原因,对通过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渠道已获得的教育经费真正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还是微忽其微。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的中小学比比皆是,有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微机室、电教室更是异想天开。这种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使得现代化教育手段无法使用,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感染力。
  2)音、体、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产生的后果是体育课只是让学生玩玩而已,音乐、美术也只是形式,学生除了所谓的“主课”外,其他方面都得不到发展,使学生的在校生活枯燥无味而产生厌学现象。这与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2.3 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低下,观念陈旧
  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现在,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其进程缓慢。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就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责任心较低,只顾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思进取,一说管理就单纯给教师下达不切实际的、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合的教学指标,一说奖惩就扣教师工资,奖少罚多或只罚不奖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导致职称评聘成了走人情、玩弄权术的工具。这种校长手中的权力,已严重威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农村中小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3.1 组织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农村中小学教师,因长年工作在第一线,知识体系老化,思想陈旧,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他们一心想着及格率、生均分、优生率、合格率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调的指标,对新课程标准、新课本内容的知识体系及新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什么新的教法了。因此,对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培训迫在眉睫。
  3.2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在农村中小学尽快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建立微机室、电教室,使学生能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上学习,一方面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尽快培养或选择一批音乐、体育、美术专业教师,配备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去,使农村中小学校真正上好音乐、体育、美术课。
  3.3 组织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学校校长的培训,转变管理理念
  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方向,因此一方面要向社会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取得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导向;另一方面要对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学校校长进行素质教育重要性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促使其真正增强使命感和管理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分数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水平的偏片面的评价机制,加快科学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的研讨,尽快制定出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评价主体多元化,包容差异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不搞一刀切,以期对教育工作,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正确的导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由博士论文网,论文中心为您整理提供信息资讯。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