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310/200310收治胰腺炎患者264例,其中重症胰腺炎32(男21,女11)例. 年龄21 ~76(平均48.6)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1~10 d. 患者均有腹痛,多为持续性剧烈的刀割样疼痛,并向肩部、腰背部放射,同时伴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其中出现休克患者11例;“B”超见胰腺肿大,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腹水及肠胀气患者28例;合并有左侧胸腔积液患者4例. 32例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均有显著升高,血性腹水在1000 mL以上. 在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胆碱药物、抑肽酶、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抗休克、补充水和电解质、热量及蛋白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及时手术,采用胰腺被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加局部引流,腹腔灌洗,尽可能引出和稀释含有胰酶的腹腔渗液. 辅以中医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攻下等治疗. 治愈22人,死亡6人,死亡率15.6%.
2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极易恶化,加上临床症状多变、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 因此明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1]. 我们对有突发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症的患者,经检查排除胃肠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其他急腹症外,具备① 血、尿淀粉酶升高,或有升高又突然降至正常甚至低于正常,病情恶化或出现休克;② 腹穿抽出血性腹水,腹水中淀粉酶含量较高;③ 病情较重,患者迅速出现难以纠正的休克(补足血容量后休克无明显好转者);④ B超显示胰腺体积增大,质地不均匀的回声,胰腺内有粗大的强回声,胰腺周围有无回声带,或CT见有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甚至出现横结肠系膜处团块影. 两项者就可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有效地阻止胰酶的释放及活化. 预防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及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2]. 由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理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常常会有多种并发症出现,有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在胰腺炎的治疗中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永雄. 在探索和实践中发展我国胰腺外科[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3):131-133.
[2] 黄筵庭,邢墨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探究[J]. 中华外科杂志,1995,33: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