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颈部肿瘤;B型超声;针吸细胞学检查
1临床资料
颈部肿瘤患者146(男85,女61)例;年龄5~68(平均46.8)岁. 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其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 颈部超声和穿刺部位消毒、铺巾;首先使用AU6探头,探头频率8 MHz行颈部肿瘤B超检查,根据颈部肿瘤部位、大小和形态决定穿刺点;使用20 mL注射器和6号针头,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常规涂片、固定、染色. 结果146例颈部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有一定差异(表1).
表1颈部肿瘤患者146例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和病理检查(略)
2讨论
超声检查能够初步诊断颈部肿瘤的良、恶性,有学者报道其符合率达到92.3%[1],在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颈部肿瘤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初步确定颈部肿瘤的性质,对于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2]. 针吸技术和诊断水平直接影响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如穿刺针的粗细、抽吸的压力、肿瘤的定位以及染色和涂片的水平等. 粗针头易引起穿刺道转移,针头过细获取的细胞成分过少. 与病理切片相比,针吸细胞学所获取的组织有限,如果未准确抽取肿瘤细胞,仅从细胞学进行分类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3]. 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进行穿刺,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相比CT, MRI检查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1] 赵新民. 颌面部肿块的超声诊断[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1, 7(3): 182.
[2] 文全,张明星,欧喜权,等. 102例颌、颈部肿块B超检查及诊断[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 7(1): 14-15.
[3] 胡少南. 针吸细胞学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 肿瘤防治研究, 1994, 21(5): 328.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