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1],急性阑尾炎若不能得到及时或正确的治疗将有可能引发炎性粘连出现肠梗阻. 老年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是外科的急重症,需积极救治,我院1996/2006年收治老年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31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1(男20,女11)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诊断,年龄60~85(平均72.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糖尿病6例. 从发病到住院时间8~20(平均14) d,发生肠梗阻时间3~6(平均4.5) d.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9例(29.0%),右下腹疼痛15例(48.3%),全腹疼痛7例(22.5%);发热10例(32.2%),梗阻前刺激性稀便14例(45.1%). 均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症状及典型的肠梗阻影像学表现. 全腹腹膜刺激征7例(22.5%),右下腹腹膜刺激征31例(100%),WBC计数&>10×109/L 15例(48.3%). 术前经胃肠减压、抗炎、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及处理合并症后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合并穿孔22例(70.9%),阑尾坏疽9例(29.0%),阑尾周围存在包裹积浓6例(19.3%),,回肠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炎性充血. 全部病例行阑尾切除加肠粘连松解术,其中行腹腔引流6例. 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盆腔脓肿2例,分别经换药及脓肿穿刺引流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3 mo,均达到临床治愈.
2讨论
老年人阑尾因生理性萎缩及血管硬化,一旦发生炎症容易发生坏疽穿孔,且老年人大网膜萎缩,阑尾穿孔后脓液不易局限,在右下腹及盆腔播散造成炎症扩散. 但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炎症反应轻,使得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2]. 老年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虽然主要以肠梗阻症状为主诉入院,但从以下临床资料分析,可明确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诊断:①病程较长;②右下腹疼痛及腹膜刺激征;③梗阻前刺激性稀便;④血常规、B超、腹部X光片检查. 老年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症状常常不典型,术前不能排除回盲部肿瘤、结核等疾病引起的肠梗阻,所以手术多探查临近部位的脏器. 本组全部采用全麻,选用右下腹腹直肌外缘切口,在腹直肌前鞘外侧切开,向左侧分开并牵拉腹直肌,打开后鞘及腹膜,进入腹腔,切口长约6~8 cm,暴露回盲部清晰,如病情需要,可随时上下延长切口. 和麦氏切口相比,不损伤肌肉,如果切口出现感染,很少累及肌肉层且愈合较快. 明确诊断后,寻找切除阑尾,但由于肠管间炎性粘连较重,分离时应轻柔、仔细,防止肠管损伤,对腹腔内积脓从右下腹另行切口留置引流条. 术后继续胃肠减压,禁食水,并注意水电解质及能量的补充,同时兼顾并存病的治疗. 由于肠管壁炎性较重,术后肠功能恢复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营养支持. 本组患者平均4~6 d恢复肠道功能,但进食后腹胀的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我们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配合针灸、中药促进恢复胃肠功能. 老年人抵抗力差,术后易出现盆腔残余脓肿,所以术中应充分吸净脓汁,并用甲硝唑进行局部冲洗,冲洗后,用纱布仔细蘸拭,做好引流. 本组出现2例术后盆腔脓肿,经B超下定位穿刺引流治愈.
【
参考文献
】[1] 许根川, 曾昭时, 金遵禹.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193例临床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9,2:96.
[2] 张福奎. 实用外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