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车上度过,于是安全和娱乐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带来汽车电子产品与消费电子技术的融合,使得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载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融合各种技术的集成化平台,它满足了用户在汽车消费中对娱乐、舒适与安全等方面的追求,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Wi-Fi 和移动电视。360 环视,倒车影像等。以上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曾经不被看重的车载网络系统。车载网络系统是人类驾驭汽车并和汽车展开互动的入口,而所有这些互动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交换来实现信息传输,执行这个功能的,就是组成车载网络所必须的传输介质--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线束,即射频线束,它充当着联系控制部件和汽车各个用电器的重任,犹如人体神经与血管一样,将各个功能部分连接贯通。
未来汽车更加关注人机互动以及驾驶体验,随着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甚至无人驾驶的到来,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应用被大大扩展了,除了经典的信息娱乐系统应用外,还被扩展到了自动驾驶相关的安全系统以及车内数据传输的高速网络。射频线束不但能满足严苛环境下的耐高温、抗振等条件,还适应更为复杂的网络架构设计,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以满足大数据的快速传输需求。
德尔福电气公司是以生产整车线束为主要产品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射频线束作为整车线束的一部分,近些年它的采购量越来越大。根据公司财务部统计,2018 年德尔福电气公司就此项采购金额大约有 14 亿人民币之多。 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公司高层决定企业自行研发生产线束,第一,满足本身需求,缓解物料采购的成本压力;第二,掌握其的售价和工程上的话语权;第三,公司现有的生产整车线束资源及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对开发射频线束有很大的优势;第四,了解和智能驾驶相关技术前沿;第五,射频线束的制造生产可以通过设备,易于实现自动化。公司已经就此产品的特性及市场预测组织了可信性分析,就需要购买的设备及生产基地做了规划,该项目的在计划 2019 年底立项,项目计划选址在吉林省白城市德尔福白城分公司。
...........................
1.2. 射频线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车载网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迟,并且汽车工业也相当薄弱,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方面的基础差,这使我国汽车产业跟上国际先进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近些年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为此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我国推进电动汽车产业我国自己生产进程中,如何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系统,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在新一轮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更加重要。从 2001 年底开始,国家开展的 863 重大项目“电动汽车”启动了“电动汽车网络、总线、通讯协议的前期研究”课题,由中科院电工所、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对汽车网络、总线和通讯议的特点、适用范围、性能及成本、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丁一鸣,刘鲁源,吕伟杰(2009)[1]在给出通信网络的消息模型后,分析了 CAN 总线固定优先级调度中消息传输的时间特性参数计算及系统可调度的必要条件,论述了固定优先级调度性能分析软件的设计,给出了应用实例及总线负载率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离线分析的有效性。李芳(2009)[2]本文针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CAN 总线网络和极具发展前景的 Flex Ray 总线网络,通过理论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种典型网络在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车载网络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林磊(2010)[3]分析车了载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提高车载网络路由的数据可达率、降低延迟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和连通性的单播路由协议,为了改进车载网络广播路由的性能,他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面向稳定性的基于权值的分簇算法对车载网络广播进行应用层的优化。陈筠翰(2010)[4]探讨了如何在车载 CAN 网络中实现基于 OSEK/VDX规范直接 NM 的车载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车载网关使其与远程控制服务器通信的过程。从车载网络管理系统框架的构建与主要机制的实现入手,通过以应用为目的各种实验的检验,不断改进现有的机制,并逐渐增补新的机制。翟跃(2010)[5]通过对电动汽车的网络平台设计以及嵌入式 OSEK 车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实现并用 CAN 协议进行验证。研究电动汽车,其能源包括电池提供的电能以及由太阳能转换而来的电能。对车的车载网络平台进行了初步设计,确定了车载网络的硬件拓扑结构,并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详细计算网络的可调度性。孙占红(2012)[6]提出了在目前唯一具有国际使用标准,且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系统与车辆底盘动力系统控制的车载 CAN 网络中,引入遵循 OSEK/VDXNM 规范间接 NM 机制的车载网络管理系统。首先,对间接 NM 机制中所描述的内部状态进行了简化,仅选取与监控网络中周期性应用报文传输直接相关的内部状态,设计了遵循间接 NM 机制的车载网络管理系统的状态转换关系。
.............................
第 2 章 公司及项目简介
2.1 公司概况
成立于 1890 年,开始是通用汽车的零部件部门,后独立成为汽车零部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沃伦的德尔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整车线束和汽车零配件制造厂商之一,是世界 500 强企业,2018 年全年营业额为 144 亿美元,经营净收入为 10.67 亿美元,自1993 年德尔福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至 2018 年,已在中国大陆投资建立了 12 家企业,投资总额达到 4.33 亿美元。在中国大陆的员工超过 20000 人,为中国主要品牌整车制造商提供整车线束,约占中国大陆市场的 17%份额,其客户包括:克莱斯勒,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通用汽车、、奔驰、上汽集团、奇瑞、吉利、北汽等。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公司的总部----德尔福电气公司,位于上海嘉定,负责中国大陆的 13 家分公司的工程、销售及采购。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不断加强,德尔福正重新定位自己,从曾经的汽车与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技术供应商,转变为是一家高科的智能化技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使汽车更安全、环保、互联的技术解决方案,正在成为这个领域技术领导者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三个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为德尔福公司在汽车的自动驾驶奠定了的基础。2015 年德尔福就首次成功完成了北美横跨大陆的长途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99%的路程是在完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完成测试的。当前德尔福正致力于加速推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提升驾乘体验感和互联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并提供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软件、先进的云计算平台和网络架构等车辆的“人的大脑”和“人的神经”。为此德尔福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数据处理、运用以及商业化产品提供方面的投资收购的商业行为。例如,德尔福收购了两家公司: Control-Tec 公司主要是做数据分析处理的,把分析的数据可以上传到云端供大家使用,位于普利茅斯(Plymouth)的 Movimento 公司正好相反,其优势是把云端的数据运用到汽车平台上,专门从事软件的空中下载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德尔福建立其快速以处理数据、运用数据,以及可以为客户提供数据的一种能力,其目的是要做汽车“车大脑”与“车神经网络”的无缝匹配。
...................................
2.2 项目简介2.2.1 产品介绍
当今的汽车,已成为行驶通信中心,为了增加驾驶的安全性和娱乐性,一款普通的汽车就包含 AM、FM、卫星广播、GPS 接收机、蜂窝射频、倒车影像等,稍高档的汽车,在乘客座位还可能有蓝牙,另外,以后还会增加用于车辆与车辆,以及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互联通信,而这些都是通过射频线束实现数据传输和信号传递,射频线束起到功能部件和主机的连接的作用(见图 2-1 所示),现在广泛被使用于车载网络的射频线束主要包含有种线束:FACHKREIS AUTOMOBIL 和 HIGH SPEED DATA,缩写为 FAKRA 和 HSD,此产品从研发之初就已经完全考虑到了信号系统冗余和进化,所以它们对于整个涉及汽车系统安全相关的车载网络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
第 3 章 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24
3.1 市场需求分析.......................................... 24
3.2 项目需求分析.................................. 26
第 4 章 项目市场营销................................... 27
4.1 市场细分............................................. 26
4.2 目标市场选择.................................... 28
第 5 章 项目计划及技术分析........................................ 34
5.1 项目计划..................................... 34
5.1.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4
5.1.2 工厂布局图...................................34
第 7 章 项目风险分析
7.1 政策风险分析
当前全世界都在发展智能技术,未来的 5G 技术更是带来不可估量的市场潜能。中国国家的《中国制造 2025》大力强调对智能技术的发展,且在汽车的智能驾驶领域更为突出,而射频线束应用正好和智能驾驶技术密切相关的,另外,射频线束引进的都是国外全自动设备,属于高科技行业,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所以投资射频线束行业几乎没有什么政策风险。
线束行业可以算是一种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的科技行业,行业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赶上行业的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在线束市场上很快就会丧失竞争力,面临接不到订单、赚不到利润甚至被淘汰的风险。而射频线束行业比普通线束行业要求更高,且客户需求千变万化,质量要求也层次不穷,为了防止技术不到位而造成出现潜在的质量风险,我们将釆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第一,汇聚各个部门的资深人员,分析射频线束的潜在失效模式,即 FMEA,深度剖析每个工站、每台设备、操作工的每个动作的失效模式,还要了解产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以及在客户处的电测和装配过程,有哪些可能对产品产生失效模式,所有这些都要有防范措施,做到提前预防。
第二,我们会及时跟踪射频线束行业最新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利用公司众多的设备供应商优势,尽量将最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到这个项目中来。
第三,我们会利用公司的资源,到 FAKRA 和 HSD 原料供应商处寻求支援,建立相互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技术平台。每家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思维创新都可以到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向大家展示,并不断地激发出新的技术和思维的创新,从而使企业项目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订单。
.............................
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和制造 2025 等国际化大战略的背景下,当前又恰逢中美打贸易战,所以去除过剩产能,提高制造的科技含量,制造型产业转型升级将必不可少,中国经济会进入新常态。一方面国内的市场整体经济将会出现不太景气,处于调整状态,比较落后的中低端产能必将被淘汰。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政策扶持和重点强调的行业将得到转型升级,竞争力得到提高的相关企业将会利用这个机遇得到飞跃式发展,赢得相应市场份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德尔福电气公司所开发的车载网络射频线束,是现在辅助驾驶和将来智能驾驶领域里重要的产品之一,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所鼓励的制造业产品升级的理念。也是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发展的行业。德尔福电气公司将以产品为开端,开发其它的汽车特种线束,为公司的产品垂直整合打下基础。
本计划书通过分析国内外车载网络发展历程,及射频线束的行业状况及发展现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技术分析,并采用 STP 营销理论进行市场分析,同时运用4Ps 的营销理论,做出了明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运营策略,并对财务数据进行了预测,同时对潜在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综合以上内容所述,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车载网络射频线束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L2 级别的辅助驾驶已经实现,智能驾驶也会随着 5G 的到来,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现代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为乘客提供了安全、通讯、娱乐、信息等全方位的智能服务。而中国的传统和新兴的造车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优势,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这些都会对射频线束产生巨大市场需求。
第二,车载网络射频线束项目能给公司带来合理利润。
在本论文的第六章中列出了公司财成本收益估算表和现金流量,可以得出,目前该项目每年的净利润率在 398 万元左右,投资的回报周期大约是 5 年。同时也对未来的现金流做了一个预测,预测结果是现金流状况很好;最后成本收益估算表,对公司的财务敏感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故总体来说,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利润水平,能给公司带来比较合理利润,是一个值得去投资的项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