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基于SWOT矩阵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Z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差异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包括网点管理,产品服务以及客户管理三个方面。通过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耕农村市场,了解农村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以此稳固该行的农村市场地位。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常态之下,银行业机构之间的经营状况差异明显,逐步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因为规模优势,大型国有银行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平安,招商,兴业等银行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特色化的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占领着一席之地。城市商业银行因具备特色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规模迅速发展,很多城商行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分支机构。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一批经营较好的农商银行已经上市。以常熟银行为例,于2016年上市,2008年在江苏海门设立第一家异地支行,同时控股31家村镇银行,并参股江苏地区多家农商行。随后省内陆续有多家农商银行登陆资本市场。2019年,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应把握在银行体系中的差异化定位,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专注于本地区的金融服务,服务县域,服务社区。严格审慎开展综合性经营和跨区域经营。原则上机构与业务都不得跨县(区)。意见的出台预示着未来农商银行的发展将固定在当地。而那些早已开立多家异地机构的银行将继续依靠规模优势,领跑其他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二十世纪以后,全国各地多家农信社经国务委员会批准,开始试点股份制改革工作。并于2001年12月首次成立了由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农村商业银行。两年后,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计划为农信社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农信社制度改革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信社逐步被农村商业银行取代,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中间力量。它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肩负着支持构建社会主义新格局的伟大使命。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各学者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Ginsberg(1988)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战略转型,他认为首先要在内容上改变市场和产品,二是在决策程序上改变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1]。
安德鲁斯(1971)是最早研究SWOT战略模型理论的,以他为代表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指对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战略[2]。Wiersema&Bantel(1992)认为战略转型重要的一方面包括一个公司的多元化经营[3]。
Gioia等(1994)认为战略转型改变了组织愿景、组织使命、组织目标以及组织方向,所以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
Bound&Dobbiens(1995)认为战略转型包含企业的方方面面,首先是企业战略定位、其次是企业的流程制度、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的价值观[5]。
Chiorazzo(2008)采用意大利商业银行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是因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从而推进银行多元化经营,且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小型商业银行[6]。
Joshuas Gans(2008)指出,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盈利能力,首先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在存贷款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发展中间业务,满足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使两者共同协调、相互促进。手机银行与智能设备可以帮助客户与传统网点建立联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产品与服务[7]。
.............................
第2章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
2.1企业战略管理内涵
1962年,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组织结构服从战略”思想。他分析了企业的成长过程,认为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变化,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新的发展机会时,首先会在战略上做出改变,随之管理人员会及时调整管理结构,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21]。
1965年安德鲁斯首次提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认为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个阶段。在制定阶段,将战略定义为企业能够做的(即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与可能做的(即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之间的匹配,从而确定SWOT战略分析框架[22]。
1976安索夫提出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企业长期的目标规划与日常的经营活动相结合的过程。战略管理主要围绕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战略调整几个方面进行[23]。
迈克尔·波特1980年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这“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企业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衡中,催生了三类竞争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这三类竞争战略的目标是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24]。
1982年,狭义战略管理的研究学者斯坦纳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首先是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然后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确立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最后是建立保障机制以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25]。
本文将银行视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研究其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得出相应战略类型。在保持银行现有竞争力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特点,把握宏观政策,找准市场定位。从市场需求,客户特点,产品类型,组织架构,科技支撑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从而确定发展战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
2.2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如下图2-1所示:
MBA论文参考
(1)制定战略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公司管理层必须努力解决公司发展方向问题,通过改变所提供的产品、所进入的市场以及所服务的对象,使公司发展前景变得更好,思考当前的战略路径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长期盈利。
(2)设定目标。管理层设定目标的目的是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具体的绩效目标。目标反映了管理者基于行业当前的经济状况、竞争状况和公司内部能力而对公司绩效的期望。表达清晰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量化的、有挑战性的,必须包含实现目标的期限。具体来说,可衡量的目标在管理上有三个特点,可以使整个组织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可跟踪公司的绩效和成果的价值尺度;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并以高水准完成工作。
(3)制定战略。制定战略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和取悦顾客,如何与对手竞争,公司在市场上如何定位,抓住有利机会来发展业务。
.........................
第3章Z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15
3.1外部宏观环境(PEST分析)................................15
3.1.1政治环境分析...................................15
3.1.2经济环境分析.........................16
第4章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环境与SWOT分析.........................22
4.1 Z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情况...................................22
4.1.1管理组织架构.......................................22
4.1.2员工基本情况...............................23
第5章Z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37
5.1战略愿景.........................................37
5.2战略目标.............................37
5.3战略分析........................38
第5章Z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5.1战略愿景
战略愿景与使命为企业指明了特定方向,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提供了行动指南。Z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性农商银行,以“支农支小”、“做小做微”、“做精做细”为战略定位,以努力成长为区域性普惠金融首选银行为战略愿景。积极支持和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在本土的深化实施,为当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活水,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战略目标的制定能够将战略愿景和使命落地,转化为公司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为确保战略计划有序进行,Z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专家咨询,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确定了该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
(1)业务发展增质提速。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在当地美誉度大幅提升。主要规模类指标(资产、负债、存贷款)5年翻一番,9年翻两番,2029年资产规模跨入千亿银行俱乐部行列,成为市场形象良好、美誉度较高的本土主流银行。
(2)经营效益跨步发展。效益指标持续走高,做到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净利润、金融增加值等主要收入和利润指标平稳增长,综合经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净利润指标力争三年翻一番,9年翻两番。
(3)风控能力明显增强。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监管评级和省联社考评大幅提升。至2023年末贷款不良率控制在2.00%以内,2024至2029年六年持续稳定控制在1.5%以内,并逐年下降,截至2029年末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MBA论文怎么写
...........................
第6章结论及展望
6.1结论
Z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农村地区,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虽然,Z农村商业银行自改制以来发展至今,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风险与机遇并存。本文在研究银行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SWOT矩阵分析法对Z农村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该银行的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银行都有必要进行战略定位与规划,本文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出该银行面临的现状。从外部环境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同业之间竞争更激烈,监管更严格,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给与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从内部环境及自身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该行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优势是网点较多,员工多为本地人,信息渠道便利,人脉资源通畅,营销成本低。劣势是资产规模小,人才队伍短缺,考核不完善,科技支撑薄弱。
(2)本文基于SWOT矩阵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Z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差异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包括网点管理,产品服务以及客户管理三个方面。通过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耕农村市场,了解农村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以此稳固该行的农村市场地位。
(3)为了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调整组织架构,实现银行降本增效;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以及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