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传播新闻媒体视域下都市报对雾霾事件的议题建构--以《齐鲁晚报》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97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对雾霾风险议题的建构形式从体裁、立场、地域、图片、标题、篇幅共6个角度入手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在不同议题建构阶段的不同形式特点。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对雾霾风险议题的建构内容从报道视角、消息来源、建构对象、议题类别分别研究,探索研究对象在都市报风险议题建构中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第一章都市报雾霾议题呈现现状分析

第一节类目建构
在对《齐鲁晚报》2013至2016年的雾霾新闻报道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后,发现《齐鲁晚报》在对雾霾事件进行议题建构时,主要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而使之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达到不同的传播目的。
一、形式分析的类目建构
在类目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对《齐鲁晚报》的雾霾报道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决定从报道体裁、报道立场、报道地域、新闻图片、新闻标题、报道篇幅6个角度对雾霾事件议题建构的现状进行形式分析。具体如下:
1.报道体裁:消息、评论、通讯、专题、其他。
2.报道立场:正面、负面、中立。对于此项的标准划分,主要从一篇报道的整体报道倾向进行整合,若无明显支持反对即为中立。出现支持赞成等正面宣传内容等信息即为正面,出现批评企业、政府、公众等利益主体的报道即为负面。
3.报道地域:省内、全国。因《齐鲁晚报》的受众和报道范围大力集中于山东省内各大城市,在对雾霾事件的议题建构研究上,将对议题的报道区域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特点。
4.新闻图片:有配图、无配图。对雾霾报道的配图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新闻图片对雾霾报道的影响
5.新闻标题:单式、复式。
6.报道篇幅:400字以下、400字一一900字、900字以上。通过对报道篇幅的研究,结合议题类别等相关因素研究报道侧重点和着力点。
........................

第二节数据分析
2010年起,PM2.5和雾霾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随着雾霾天气的污染加剧,媒体自2012年底开始对雾霾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公众通过媒介来获取信息,进行认知。媒体可以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受众对议题的理解与关注度,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媒体对议题建构的报道强度。通过对雾霾报道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媒介对雾霾天气事件的关注情况,分析雾霾天气事件的议题关注周期和变化周期等议题建构情况。
一、数量走势分析

........................

第二章都市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的路径分析——以《齐鲁晚报》为例

第一节集成议题主张:《齐魯晚报》对雾霾风险议题的舆论关注
在这一主张过程中,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并对问题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报道,引起舆论关注,使公众对环境议题具有最初的认知。环境议题是科学领域的事情,对于媒体的普通受众而言,其大都是晦涩难懂、深奥的,事件发生后,民众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发现这些问题。民众了解环境议题事件内容的主要手段就是媒介信息。因此,这一阶段,媒体要扮演社会观察员的角色。专业记者通过调查、实地采访等手段,借助于科学家、专业人士、政府部门等方面,对某一件环境事实进行命名、定性,并确立事实主张,比如污染、环保。环境议题的集成阶段是一个科学层面的问题,力戒流于表面和含糊、科学论证不足。面对社会性环境冲突,媒体此时的任务和职责异常艰巨。此外,在为公众提供信息认知的同时,媒介在无形当中起到舆论助推的作用。
《齐鲁晚报》对雾霾风险事件的议题建构开始于2011年其对雾霾事件的第一篇报道,综合考察其对雾霾议题的建构过程,将2013年底之前《齐鲁晚报》对雾霾风险事件议题的报道确定为集成议题主张阶段。而雾霾事件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最早是以PM2.5的形式在2009年的新闻报道中出现。首先对其表示关注的媒介形式也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而这一情况有所转变恰是在2011年,传统媒体开始集中关注雾霾风险事件。
........................

第二节表达议题主张:《齐魯晚报》对雾霾风险议题的意义表达
在环境议题的表达主张阶段,媒体需要完成双重任务。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且议题的表达主张要符合各议题参与角色之间的利益关系。相较于新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而言,传统媒体的表现内容和表现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传统媒体在对环境议题进行建构时,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版面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只能通过图片、标题、篇幅等编辑因素的设置来达到目的。例如专版头版、新闻图片、标题的字号色彩等。或者是对相关环境议题同时段中大范围的集中报道,以大量的报道数量吸引受众的阅读注意力。这一阶段议题表达主张同时要符合各方的利益主张,并将环境主张合法化。环境事件的议题报道通常涉及多个利益方主体,如政府、公众、企业、环保组织等。媒介的议题建构要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客观、公正、真实的新闻报道原则的同时,尽量兼顾平衡各利益方之间的声音,以求达到环境风险议题建构的科学和全面。同时,以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促进企业、政府、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相关利益主体做出反应,推动环境议题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实和治理法规的出台,以使环境主张合法化。
《齐鲁晚报》在集成议题主张阶段已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受众对雾霾风险事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新媒体高速发展,信息海量化和更新高速化的时代,针对具体事件的公众舆论极易形成并迅速壮大,但因公众有限的阅读注意力和更迭迅疾的新闻信息,事件的公众舆论会受到新生的社会事件议题的热度冲击,也极易消散和化解。但是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对议题的持续关注和表达能起到长效推动作用,往往能引爆环境议题的进一步关注。表达议题主张阶段主要依赖于以情感诉求为主的议题建构。环境议题大都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风险话题,只有激起民众的情感关注和感情共鸣,才能加速议题的扩散,引起政府的关注和解决。媒介在新闻报道中依托可靠的专家信源,对雾霾天气事件风险议题的舆论引导进行烘托和支持,可以帮助受众快速建立对雾霾风险议题的科学认知。通过信息的聚合和舆论的发酵,对社会范围内具有争议性的风险议题进程进行推动,使雾霾风险事件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解决。这是凭借媒体的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功能引发社会公众对环境风险议题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政府、企业等风险利益方对环境议题做出相应的举措,以此推动环境议题合法化的实现。
.......................
第三章都市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的形式分析以《齐鲁晚报》为例................36
第一节报道体裁的应用..........37
第二节报道立场的切入............40
第四章都市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的内容分析——以《齐鲁晚报》为例..........47
第一节风险报道视角...............47
第二节风险消息来源............52
第五章从《齐鲁晚报》雾霾报道看都市报的风险议题建构................60
第一节都市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的特点及模式...............60
第二节影响都市报雾霾议题建构及变化的因素............62

第五章从《齐鲁晚报》雾钃报道看都市报的风险议题建构

第一节都市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的特点及模式
本文选取了《齐鲁晚报》2013至2016年4年间,共计607篇与雾霾风险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研究,进而通过对《齐鲁晚报》雾霾风险议题建构总体情况的相关分析,观察总结我国当下媒介市场中同类都市化报纸在对雾霾风险事件进行议题建构时所有的特点及模式。
首先,从微观上来看。就《齐鲁晚报》在雾霾风险议题的内容建构方面,议题内容丰富全面,既有对风险信息的基本呈现也有对风险指示的科普报道。并在竞争主张阶段对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报道全面、及时、客观。为受众建构了真实的雾霾风险图景。在平衡风险参与者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也能做到基本的平衡,通过对牵涉不同利益方新闻报道的整体规划,来推动雾霾风险议题的合法化。在形式建构方面,《齐鲁晚报》对雾霾风险议题的建构一是,方式多样、图文并茂。在新闻配图和报道体裁应用上都能够满足受众的阅读和审美需求,在长达四年的议题建构过程中能长期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避免受众议题关注度的下降。二是,传播策略丰富,引导舆论。能够及时聚焦并跟进问题,并利用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为受众释疑答惑,能够起到维稳社会舆论,缓解公众情绪,消除恐慌情绪的作用,从而是媒体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

结语
雾霾风险问题在近两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齐鲁晚报》作为立足山东省内各地市的都市报纸,因其自身的编辑方针和所拥有的覆盖大量受众,及其在省内各地市的记者站资源,就雾霾天气风险事件进行了科学全面地议题建构,为市民受众群体提供了全面直观的雾霾风险图景,并在报道深度、报道视角等方面具有不同层次的进步和发展,为公众在雾霾风险影响下的生活进行了有效的指导。通过本文对《齐鲁晚报》关于雾霾天气风险事件议题建构的案例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我国都市类报纸在雾霾天气事件的风险议题建构中的整体情况。
本文以《齐鲁晚报》为研究案例,以其在2013年至2016年间的雾霾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从议题建构的路径、形式、内容等角度入手,对该报在雾霾风险事件议题中的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虽然607篇研究样本得到的数据有限,但是能从《齐鲁晚报》的议题建构中发现一些都市报在雾霾风险议题中的建构规律。在发现都市报进行风险传播的同时,也看到了都市报在对风险议题报道中流于表面化,缺乏报道深度和报道广度的弊端。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