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称论文范文哪里有?本文为大家列举了3篇农业职称论文范文,大家在写职称论文时可以参考,希望你能够评审职称成功。
农业职称论文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主旋律。本文认为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融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三权分置”理念,并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功能。2016年,全国232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为土地经营权设立单独的章节并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进行了立法规定。经过近四年的试点工作,各地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工作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检索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各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情况后,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本文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研究:第一章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概述。本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从农村土地经营权概念及产生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三权分置”制度下土地经营权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此外还分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理性质,在学术界多位前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梳理了新型土地权利说、用益物权说、债权说、物权债权并存说四种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法理性质的学术观点,为本文接下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节首先梳理了《物权法》(已失效)、《担保法》(已失效)、《农村土地承包法》现等多部法律以及2021年1月生效的《民法典》中关于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相关规定。此外,本章还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法律关系中的抵押人范围、抵押权人范围以及抵押权效力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二章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本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以全国232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的实践做法为出发点,总结分析了四种常见的贷款模式;第二节以第一节中的实践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多角度分析,总结了四种模式的共有弊端,为下文进行困境分析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解决思路。第三章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与风险,本章主要包括两节。第一节从农村金融市场困境、农村土地功能多样性的制约、内部运转流程缺失和外部配套制度供给不足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第二节分别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阐述。第四章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的若干思考,本章主要包括三节。第一节阐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建议;第二节主要阐述了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健全相关保障机制的重要性;第三节倡导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放贷人范围、融资模式探索和农业经营多元化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从而进一步发掘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环境改善。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概述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概念及产生背景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理性质分析
第二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一、我国法律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规定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法律关系分析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
第一节 试点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主要模式分析
一、直接抵押贷款模式
二、土地经营权人互保循环贷款模式
三、反担保抵押贷款模式
四、土地抵押协会贷款模式
第二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发展困境分析
一、缺乏第三方担保机构
二、放贷人范围过窄
三、放贷人合作模式缺失
第三章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与风险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
一、农村金融市场困境
二、受农村土地功能多样性的制约
三、内部运转流程缺失
四、外部配套制度供给不足
第二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探讨
一、抵押人风险
二、抵押权人风险
第四章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一、健全土地经营权抵押相关法律规定配套制度
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相关制度
三、明确抵押权实现方式
第二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市场
一、搭建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
二、健全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
三、构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探索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放贷人范围探索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探索
三、农业经营多元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1]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制度研究[D].沈思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2]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效果研究[D].曹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农村土地抵押法律问题研究[D].胡建.西南政法大学2015
[4]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法律制度研究[D].刘广明.西南政法大学2014
[5]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D].张立.西南财经大学2012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二: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
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经营体系,党中央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农业大省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分析现状、挖掘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对专业化与分工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典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再次,评价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规模化水平、生产组织化水平、服务社会化水平和产出高效化水平,并与其他省份做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上升,2015-2018年的综合评分由32.11分上升至33.21分,在全国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1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2)分指标来看,四个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生产组织化得分最高,经营规模化次之,产出高效化第三,服务社会化发展最差。最后,剖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并总结。通过前文的现状和评价分析,综合得出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规模经营化程度不高、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经过上述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创新:第一,建立了四川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后续学者提供借鉴;第二,从制度、财政、人力资源、经营主体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同时,本文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可能不够全面、未对四川省内部各市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做分析等。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1.3.2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
1.3.3 关于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研究
1.3.4 关于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
2.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专业化与分工理论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2.2.5 理论启示
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3.1.1 专业大户规模有效增长
3.1.2 家庭农场数量显著增加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提升
3.1.4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3.2.1 财政扶持体系逐步优化
3.2.2 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
3.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的成效
3.3.1 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提升
3.3.2 农业经济实力增强
3.3.3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3.4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评价分析
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
4.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方法
4.1.3 指标选取的依据
4.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4.2.1 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4.2.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体系
4.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2 确定指标权重
4.3.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4.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4.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分项指标分析
4.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与典型省份的对比分析
4.5.1 四川省与江苏省对比分析
4.5.2 四川省与甘肃省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5.1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5.1.1 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
5.1.2 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5.1.3 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
5.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
5.1.5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5.2 推进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5.2.2 因时因地因业制宜,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
5.2.3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5.2.4 打破“量大不优”格局,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2.5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服务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问题研究[D].黄靖.河南农业大学2015
[2]湖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D].朱慧.浙江大学2014
[3]制度安排视角下云南藏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研究[D].刘静.西南林业大学2014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三: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基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012年到2021年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出相关要求,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河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充足的农业人口,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点省。河北省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但发展中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本文在梳理并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研究成果,厘清、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2012年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历程及成效;剖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主体构成,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分析河北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典型经验,在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良好氛围、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科学体系、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制度、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开展提供思路借鉴,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成效,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筹建,促进河北省乡村人才振兴、农业现代化快速实现。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实地访谈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与职业农民
2.1.2 新型职业农民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2.2.4 终身教育理论
第三章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概况
3.1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历程
3.1.1 试点探索阶段
3.1.2 启动发展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2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第四章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调研
4.1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4.1.1 政府部门
4.1.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4.1.3 涉农大中专院校
4.1.4 企业及其他
4.2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4.3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
4.3.1 调研样本
4.3.2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
4.3.3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
4.3.4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
第五章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方面的问题
5.1.1 培育对象综合素质偏低
5.1.2 培育对象参与积极性不高
5.1.3 潜在对象接受培育意愿不强
5.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供给方面的问题
5.2.1 培育体系不健全
5.2.2 培育形式不全面
5.2.3 培育内容不精准
5.2.4 培育师资不充足
5.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府支持方面的问题
5.3.1 制度保障体系待完善
5.3.2 认定管理机制待健全
5.3.3 政策扶持机制待优化
第六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借鉴
6.1 国外实践
6.1.1 美国的职业农民培育实践
6.1.2 德国的职业农民培育实践
6.1.3 日本的职业农民培育实践
6.2 国内实践
6.2.1 “七位一体”的浙江湖州实践
6.2.2 校社(企、村)合作的陕西安康实践
6.2.3 “123456”创新的湖北武汉东西湖区实践
6.3 经验总结
第七章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7.1 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
7.1.1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
7.1.2 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示范作用
7.2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科学体系
7.2.1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式
7.2.2 精准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
7.2.3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队伍
7.3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管理制度
7.3.1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顶层设计
7.3.2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机制
7.3.3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机制
7.4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环境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龚芸.浙江农林大学2018
职称论文范文
以上是农业职称论文范文,如果想了解职称论文的写作或者职称论文发表相关问题,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