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技术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各国政府都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与战略。中国政府在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互联网,自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历年一号文件多次提出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201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信息化发展,进而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全面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互联网+农业”备受关注。2016 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运用互联网推进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达到信息精准到户的效果。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9年 6 月,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 2.25 亿,占整体网民的 26.3%,较 2018 年提升了 1.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 3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非网民人口还是以农村人群为主。然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正在改变农村社会传统的经济形态,深入地影响了农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2019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必将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可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要多渠道促进农户持续增收,稳定农民就业,促进农户创业。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作用机理,以及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机制。实证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检验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最终的目标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也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理论支撑及参考依据。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构建理论模型,利用信息沟理论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理;利用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的内在机理;利用职业最优搜寻理论分析农户收入效应。
(2)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采用极值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度,探讨农户生计状况。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进一步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
(3)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采用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对生计抉择类型进行划分,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检验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嵌入
互联网(Internet)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所建立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并沟通形成的网络。互联网可以获取、传递、管理以及处理信息,由于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人与人沟通、人与信息互动以及信息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保存起来(视频图片文字等)等优势,使得互联网技术不仅仅作为人们的工具,而是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因此,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普率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正在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经济形态,互联网技术逐渐嵌入到农户的生产与生活中。本文从微观角度界定的互联网嵌入是指农户是否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嵌入频率、互联网嵌入时长以及互联网嵌入目的。
2.1.2 生计资本
资本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作为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在当今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中,资本被分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等。资本的另一个范畴还表示为社会关系的资本。英国国际发展署(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SLA),即可持续生计理论,包括环境脆弱性、生计资本、组织结构/政策、生计策略与生计结果(DFID,2000)。由此可见,农户具有改善生活的必备资产存量(生计资本),以及具有长期谋生手段或技能,才可获得足够收入,是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户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抉择、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季节性和环境变化等生计风险的重要保障(杨云彦与赵锋,2009)。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对生计资本的划分,本文将农户生计资本划分为五大类,即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
...........................
2.2 文献综述
2.2.1 互联网对生计资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1)互联网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信息和通讯技术(ICT)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影响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发展,同时创造了新兴经济形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8)的数据,近十年,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使用率增长迅速,各国都在加大对信息通讯技术基础建设和技术研发的投资。中国国务院在 2015 年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概念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发展形态。从宏观上来看,生产力的增长为提高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的投资被视为生产力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大多数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具有经济意义(Jorgenson, 2001;Draca et al., 2007;Cardona et al., 2013;宁泽逵与宁攸凉,2017)。The World Bank(2012)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贫困,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其核心技术已在全球普及,由于互联网技术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者们逐渐关注互联网经济所带来的影响。Litan & Rivlin(2001a,2001b)对美国八大行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互联网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但是由于缺乏数据,此研究发现仅通过行业调查的形式进行。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学者们利用数据实证分析出互联网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Czernich et al.,2011;Chu, 2013;韩宝国与朱平芳,2014;谢印成与高杰,2015)。同时,部分学者还从信息成本与创新两个视角对互联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极大地降低信息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生产率(林毅夫与董先安,2003;韩先锋等,2014),并且互联网在进行信息分享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技术进步(Czernich et al.,2011),从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韩海彬与张莉,2015;郭家堂与骆品亮,2016)。学者们还发现,互联网能够创新传统行业,如互联网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是较大的(谢平等,2015;白骏骄与李芮,2015),传统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设立网上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获取客户信息打破银行的垄断(Sato & Hawkins,2001),还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优化整个金融系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李炳与赵阳,2014;黄浩,2018)。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3.1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3.1.1 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分析——基于全信息理论 ......................... 31
3.1.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理——基于信息沟理论 .................. 32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5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 45
4.1.1 数据来源 ............................ 45
4.1.2 数据处理过程 .................................... 45
第五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5
5.2 农户生计资本的测度 ............................ 56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3.1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3.1.1 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分析——基于全信息理论 ...................................... 31
3.1.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理——基于信息沟理论 .................. 32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5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 45
4.1.1 数据来源 ................................... 45
4.1.2 数据处理过程 .................................... 45
第五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5
5.2 农户生计资本的测度 ................................ 56
第七章 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职业最优搜寻理论,通常前提假设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能够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用互联网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劳动力所处的信息环境不同,前者为互联网信息环境,后者为传统信息环境。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能够降低工作搜寻成本进而提高了工作收益,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还需通过亲友介绍以及人才市场等传统渠道获取信息,其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导致工作搜寻成本增加,其收益降低。邱泽奇等(2016)也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使社会经济产生数字红利25。数字红利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个人)是否使用互联网技术而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果(邱泽奇等,2016),其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收益,即收入的增长,表明互联网嵌入程度所带来的差异存在收入效应;进一步提出互联网资本概念,即农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自身拥有的资产转化成资本,换言之,资本存量得到提升。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农户自身所拥有的生计资本通过不同组合将会产生不同的生计结果,其中包括提高收入和增强幸福感等(DFID,2000)。因此,可得出互联网嵌入能够通过生计资本影响农户收入。基于此,构建本部分的分析框架,如图 7-1 所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本文深入研究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讨论了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首先,本文基于全信息理论、信息沟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职业最优搜寻理论等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五个方面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测度。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采用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对农户生计抉择进行划分;再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 年的 6887 户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统计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全部样本农户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来看,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数量较多,达到 4107 人,占比 59.63%。通过互联网嵌入频率的情况来看,超过 30%的农户对互联网的使用还是以社交娱乐为主,仅有 10%的农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通过互联网嵌入时长的情况来看,农户每天的上网时间相对较少,上网时间超过每天 3.5 小时的农户数量仅为 259 人。通过互联网嵌入目的的情况来看,更多的农户认为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与娱乐更为重要。
第二,从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角度看,通过全部样本农户生计资本的情况来看,综合生计资本指数为 0.0726,整体水平较低。人力资本在五类生计资本中数值最高,为0.0285;其次的排序是金融资本(0.0231)、社会资本(0.0173)、物质资本(0.0020),
最后是自然资本(0.0017)。通过互联网使用与农户生计资本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比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可以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农户生计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指数水平更高,自然资本指数基本一致。从生计抉择的聚类分析来看,务工主导型的农户数量最多,为 4306 人;其次是务农主导型,为 1985 人;创业主导型农户数量最少,为 596 人。说明农户的收入来源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农业,多样化的生计抉择为农户拓宽了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