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的推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内外市场已经不再停留在单个企业竞争的层面上,而是发展为某一地区内产业集群之间的的比拼,这不仅是集群企业的较量,更体现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稳定,经济蓬勃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连续数年高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增幅明显,伴随而来的是生活品质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稳定的国内局势和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夢,快速形成和发展,我国很多地区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支持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将其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重要手段。
由于人口资源、国土面积、国情发展等客观原因,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我国产业集群中所占比例较大,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其他地区都很常见。这是我国的优势产业,长期以来大都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依靠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发展。正因如此,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且核心竞争力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升级压力,如自主创新能力低、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等。随着资源的逐渐殆尽以及人口红利的显现,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变得越发不明显,很多人认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才是国家或地区今后发展的主流。然而,从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带动人口就业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三产平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仍然有必要进行大力发展。浙江州的领带业、温州的服装业、义乌的小商品、大唐的袜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业、惠州的制鞋业、东竞的电子业、顺德的家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不仅享誉全国,而且为区域经济发展、当地社会进步以及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以上产业集群是我国发展比较突出的典型集群,就整体而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受限于其创新能力差、研发投入低、品牌意识弱、人力资源匮乏的特点,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此集群发展缓慢、竞争力差。与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相比较,不难看出,区域品牌的缺失是其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知,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攀升、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区域品牌的建设在帮助产业集群形成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区域品牌代表的是产业集群甚至集群所处区域的整体形象,良好的形象能够形成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扩大市场规模,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现有理论进行整理、归纳,通过这个过程发现区域品牌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以学术界己经或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探索区域品牌作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机理与实现机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了具体研究。
1.2.2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并引发区域经济增长,涉及学科包括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等等。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为撰写本文,本人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等文献资料,重点查阅了关于区域品牌效应的定性研究文献,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因进行重点研究,掌握了上述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
(2)模型分析法
在了解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经典模型索洛模型的改造,着重分析区域品牌的功能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品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案例分析法
本文前半部分以理论分析为主,为避免其停留在与现实情况脱节的层面,文章选取了狭西渭北苹果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为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提供实证支持。
第二章研究现状述评
2.1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2.1.1产业集群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曾说,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由于地缘相近、相互关联,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它们在某一特定领域相同或相关的行业,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产业或产品生产过程中,在某一地域聚集了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依靠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分工,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群体。马歇尔及韦伯分别运用集聚经济和产业区的概念对早期的集群现象作了概括。在国内,仇保兴是较早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学者,他称其为企业集群。王缉慈经过对其他发达国家关于产业集群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接近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企业和机构。在该区域内,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经过不断地联系和互动,推动技术创新并逐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
2.1.2产业集群升级
Gereffi(1999)是最早提出产业集群升级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基于全球价值链所说的产业集群升级,即集群内企业以获取更多附加值为目的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环节向高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品牌推广等环节迈进的过程。他提出每条价值链上都有一个主导者,在它的带领下产业集群按照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升级: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这个过程可以从最低端的组装幵始,先后经过委托加工、自主设计和加工、全球物流和自有品牌生产等层级,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最高端跨进,是全球价值链范围内产业集群获得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Raphael和Mick(200)将产业升级定义为创造更好的产品、更高效的生产产品,继而将升级具体实施为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和链条升级四个方面。针对升级方式,Bazan和Navas-Aleman(2003)通过对巴西著名鞋业产业集群的深入研究,得出升级方式会随着集群嵌入全球链的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此外,国外学者对于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分析也极为重视,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4)在对拉丁美洲40个中小企业集群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后,认为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行动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
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将其升级内涵进行扩充。张辉提出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为买方市场,它决定产业集群按照从工艺流程到产品再到功能最后到链条转换的升级轨迹。曹群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由内外生长因素共同推动的,通过各类创新活动,产业集群升级使整个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从而获得高附加值,柏遵华,梅丽霞和聂鸣将产业集群升级的涵义概括为技术能力、外向关联、创新系统、社会资本等四方面的升级,它是一种动态演化过程,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表现即获取附加能力的提升,不仅如此,这种演化是集群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也获得了提升。产业集群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的过程,不仅可以发生在同一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的转变,还可以发生于不同产业之间价值链的转换。集群升级的目的是将集群重新定位,为了获得新市场或以新的方式获得老市场,这需要主动搜索能力和风险投资能力。
2.2区域品牌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品牌的研究,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都相当关注,从国内学者王辑慈2001年开始研究至今,学术界关于区域品牌的含义概念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发展,对区域品牌概念进行有序整理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2.1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发展伊始,国外对其定义及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的学者比较多。其中,国外学者认为区域品牌是集群内产品品质、技术创新及服务质量等因素之外的补充要素,它是一种附加的吸引力,区域品牌的建立意义重大,其中最核心以及最基本的便是能拥有代表区域的品牌标识。名称、标识、包装、信誉等多种因素组合构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建设是欠发达国家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他发现,在集群内建立区域品牌可以有效地区别于竞争对手,特别是在消费者经济活动中面临广泛的选择时,品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是根据的品牌内涵来定义的区域品牌的,他认为功能、关系、情感和战略等要素共同影响公众思想,使其产生一系列的独特联想,这种多维组合便是区域品牌。艾伦(公司品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品牌,认为这是政治或地理框架下的品牌产品或服务。
国内关于区域品牌方面的研究,陆国庆属于早期研究学者,他是国内最早开始提出建立区域品牌进行农业经营的学者。罗海成,王秉安认为区域品牌不为区域内特定企业使用,而是某类产品的品牌,为该区域内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共同使用,它需要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识别,因此通常以区域内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等作为标志,易于与别的集群进行区分。张国亭认为,集群品牌是集群内所有企业、服务机构、相关组织和政府部门在一个相对较小区域内经过长期生产经营集聚而成的。这种集聚形式在法律上表现为集体商标,具有产业特色和集体荣誉,它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能够体现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
黄兆银通过列举城市发展中品牌建立的战略意义,阐述了区域品牌的效应问题;夏曾玉以浙江温州产业集群为例,讨论了区域品牌建设的相关问题;孙丽辉系统地论述了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制。吴传清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集群品牌并不是单独某个企业的品牌,而是区域内一系列相关企业品牌凝聚的成果;它可以有效的加强竞争力,在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做出贡献。
从上述众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区域产业集群、集群品牌、区域品牌等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那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本文将统一使用“区域品牌”这一概念术语。
第三章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基础......12
3.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概述.....12
3.1.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涵义........12
3.1.2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产业的特征......13
第四章区域品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21
4.1区域品牌的涵义和特征.......21
4.1.1区域品牌的内涵界定......21
4.1.2区域品牌的主要特征.......21
第五章案例分析——以陕西渭北苹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为例........35
5.1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35
5.1.1陕西苹果的发展现状.......35
5.1.2渭北苹果主产区.....38
第五章案例分析——以陕西渭北苹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为例
“陕西苹果”是以地域命名,以保护原产地产品为初衷的区域品牌。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陕西苹果”区域品牌是结合集群内苹果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综合体现,“陕西苹果”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品牌,它代表整个产业集群,甚至集群所处区域的形象,对陕西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偏好、改变消费者行为,在品牌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具有品牌的产品,继而提升了陕西苹果的有形价值。
5.1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果业是陕西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提高全省经济收益的重要产业。其中以苹果生产为主,我省拥有全国著名的苹果优生区。在这里,为给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笔者将对陕西苹果的现状及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5.1.1陕西苹果的发展现状
我省是国家著名的苹果生产大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陕西苹果发展迅猛,1996年全省种植面积达到138.7万亩,比十年前增长了9倍。到2001年,陕西苹果面积37.43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5.6%,产量3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3%。2002年陕西苹果产量39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总产量的7%。近十年陕西苹果产业集群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十年间,陕西苹果产业不论在种植面积还是在产量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如图6所示),陕西苹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呈平稳上升趋势,在全国甚至世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本研究基于区域品牌角度探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通过对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品牌现有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整合,发现区域品牌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进而以既有理论成果为基础,进一步细分与提炼出了技术创新作用于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机理与实现机制,并通过文献分析法、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了具体研究。
在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我国在集群发展方面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区域品牌的忽视。在理论铺垫部分主要得出的结论是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持续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推动甚至是核心的作用。并在接下来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提升,再一次印证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驱动作用。
本文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驱动因素、区域品牌效应分析以及区域品牌作用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作用机制证明了区域品牌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证明了集群升级实现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而升级方向也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的。研究表明,区域品牌的建立在提升企业营销能力、强化集群网络各节点的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球价值链上实现功能升级四方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2.研究不足与展望
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区域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在区域品牌效应、产业升级机制以及二者促进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以后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1)本文主要釆用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稍显不足。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希望学者能够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定量分析予以补充,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文本案例分析部分只选择研究陕西渭北苹果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虽然陕西苹果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基本可以代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特别是我国农产品产业集群升级的一般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类集群升级的一些共同特征,却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所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具体特点。今后的研究,如果可以扩大案例调研的范围,将能够更加全面的证实前文所研究的理论,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3)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不能前往渭北产业区进行实地调研,虽然陕西苹果的官方数据可查,但实地调研不仅可以拿到一手数据,而且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产业集群升级所带来的发展以及整个区域的进步。希望之后学者对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能有实地调研的可能,或许能够对理论基础有更直观和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由于作者能力有限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论文的研究仍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日后学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