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前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较为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多次上调利率及准备金率以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并对冲多余的货币市场流动性。但随着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加深,我国又紧急出台了“四万亿”的货币信贷供给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由于当面临危机冲击时货币当局经常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调节全社会信贷供给总量,而银行信贷又是我国企业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因此,信贷宽松程度将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条件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社会总产出,并导致经济波动。同时,长期且较为持续的货币和信贷供给的强刺激还会给实体经济带来高杠杆、产能过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推进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完成“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五项主要任务。银行系统作为货币信贷政策的执行者、连接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纽带,其信贷供给情况直接影响我国企业投融资成本、效率以及企业技术革新,进而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和经济增长。并且,基于历史经验,信贷扩张和货币供给量增加带来的资产泡沫膨胀会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导致宏观经济异常波动甚至危机。因此,银行信贷供给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我国银行信贷期限结构逐渐向中长期化转变,不同期限贷款由于用途不同,对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存在差异性影响。我国银行贷款主要分为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两类,从中长期角度分析,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消费领域,中长期经营贷款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部门扩张及研发领域,二者均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即便如此,当前环境下我国经济是较多依赖以房地产业为主的“泡沫型”经济,还是较多依赖以生产性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探究不同期限、不同种类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并探讨信贷中长期化的利弊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五大问题。
经济论文怎么写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学者们意识到了古典经济学中 M-M 定理的假设条件存在缺陷,并逐渐开始将银行部门纳入到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分析系统,以探究金融市场波动及信贷波动对实体经济波动的影响。然而,在此之前,Townsend (1979) 就从资产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增加监督成本 (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即 CSV)。后续学者通过在宏观经济建模过程中引入“CSV”,发现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额外成本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影响,并将这种代理成本称为“金融摩擦”。
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同时兼具“存款吸收者”和“贷款发放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存在双重的金融摩擦,这导致了银行信贷波动对经济波动存在显著影响。并且,Bernanke和 Blinder (1988)、Kashyap 和 Stein (1994) 指出当经济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银行信贷波动会对实体经济波动产生重要影响:(1) 商品价格调整存在粘性;(2) 银行信贷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且不可被完全替代;(3) 货币当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信贷供给进行调控。这是因为,经济体在受到外部负向冲击时,银行的准备金规模会急剧减少,并且由于市场环境恶化和金融摩擦的存在,银行获取融资和吸收存款的难度增大,因此导致其可贷资金规模缩减 (Brissimis 和 Magginas,2005)。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银行将提高贷款利率、压缩信贷规模或者实施信贷配给对企业施加融资约束 (Morris 和 Sellon,1995),导致企业借贷成本上升,融资压力增大,迫使企业降低投资规模,从而导致社会总产出下降,影响经济波动 (Bernanke 和 Gertler,1989;Bernanke 等,1998;Korajczyk 和 Levy,2003)。
Kashyap 和 Stein (2000) 基于美国 1976~1993 年的银行业数据分析发现货币政策调控会对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且对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弱的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影响更为强烈,由此证实了“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Iacoviello (2005) 将信贷约束引入新凯恩斯模型并以非金融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针对非金融企业施加信贷约束对整个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Gilchrist 等 (2009) 基于 1990~2008 年的非金融企业融资数据发现,银行信贷会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波动。
.............................
第 2 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信贷供求理论
本部分基于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分别从宏观信贷供给总量和微观信贷需求管理的视角论述信贷供求理论的内容及演变,并从宏微观角度揭示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古典经济学中先后产生了“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两种信贷理论,其中“信用媒介论”更多地强调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认为银行信贷不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信用创造论”则恰好相反。在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等人又提出了“信用调节论”。
(1) 信用媒介论
Smith (1776) 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主要媒介,银行的贴现和放款均是建立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只是将原本闲置无用的存款转化为生产要素投入,加速了货币流通,但并不能额外创造新的货币,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著影响。Ricardo (1817) 指出,信用同货币一样具有购买力,但却不能凭空创造生产要素及工具。信用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推动资本从没有生产需求的存款者手里转移到存在生产需求的厂商手里,促进资本要素的再分配,改变资本用途,变闲置资本为活跃资本,进而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但信用对资本的转移和再分配同样存在有害的一面。Mill (1848) 从供求关系角度展开分析,认为信用是一种同样具有购买力的资本许可,持有信用并购买商品的人会增加商品需求,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升,这与货币购买商品是一致的。除此之外,他也认为信用仅能够促进资本转移,银行也只能作为信用的媒介部门,并不能创造信用。
“信用媒介论”产生于金或金银本位的特定背景下,且发现了信用同货币一样具备购买力并能够促进资本的流通和转移,有其正确且积极的实际意义,但该理论仅认识到银行信用的媒介职能,排除了银行超出其存款规模超额发放信用的可能,否认了信用的资本创造功能,不再适用于现当代经济的发展,因此“信用创造理论”应运而生。
...............................
2.2 信贷价格理论
在信贷理论中,既强调了信贷供给量的扩张和收缩会影响产出的周期性波动,也强调了信贷价格变动对信贷供给量、投资、消费、产出等的影响,因此,探究我国银行信贷的宏观经济效应,不仅要从数量角度展开研究,还应从价格角度展开研究。
2.2.1 可贷资金理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往往通过“规模配给”或“数量配给”的方式附加利率以外的贷款条件,即仅满足借款企业部分的贷款需求或在风险同质的借款企业中仅满足部分企业的贷款需求,以期在扩大收益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风险。“信用可得性理论”,就是在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背景下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提出的,并从信贷供需双方供给或获得信贷资金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是 Roosa,他质疑了凯恩斯理论中“低的利率弹性导致利率对投资调控无效”的观点,并从利率对贷款者影响的角度展开了全新的阐释。Roosa (1951) 认为,借款企业更加在意的是能否顺利获得贷款以及获得的信贷规模大小,而非借贷成本,因此,在不完善的信贷市场中,由于利率变动对贷款人信贷供给量的影响要强于对借款人信贷需求量的影响,因此利率会通过调控贷款银行的信贷供给量进而影响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论文参考
...........................
第 3 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53
3.1 基于 DSGE 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53
3.1.1 模型设定............................. 53
3.1.2 模型均衡................................ 58
第 4 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5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75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76
第 5 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103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103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103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104
第 7 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在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前,许多国家应用分别遵循麦卡勒姆规则和泰勒规则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保持物价平稳并维持经济稳定,但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仅仅维持物价平稳并不能保证金融系统同样稳定,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调控目标。目前针对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调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逆风调节 (LAW) 的货币政策规则把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目标同时纳入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下,但这种调节方式会导致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低于自然利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和低通胀一方面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成本和难度,另一方面难以调控的过剩流动性为金融市场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另一种方式是在传统货币政策部门之外,成立专门的部门用于监管金融体系运行状态,相机调控以维持金融系统稳定。即信贷监管政策主要任务是通过信贷监管、资本流量控制等方式识别外源冲击形成的金融市场失灵和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调控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发展,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利率调节和改变货币供给的方式影响物价水平,二者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均存在差异,理论上货币政策与信贷监管政策是相对独立的。
但从传导机制上分析,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短期利率对信贷供需和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进一步信贷供需和贷款利率将影响非金融企业和借款家庭的融资约束条件,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最终影响物价和产出水平。信贷监管政策是通过约束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杠杆率改变银行的信贷供给和贷款利率水平,进而实现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货币政策和信贷监管政策均是通过金融系统发挥作用的,二者又均是通过影响信贷供需和贷款利率实现各自的调控目标,因此货币政策和信贷监管政策并非绝对独立,二者在传导机制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交叉,既存在协同的可能,也存在冲突的可能。具体来看,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时,货币政策维持物价稳定和产出增长的目标与信贷监管政策维持金融稳定的目标是方向一致的,均是为了尽快重振实体经济和恢复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因此货币政策与信贷监管政策存在协调的可能。但在其余时期,由于货币政策的松紧会对借款人的融资约束和银行杠杆率产生影响,当借款人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强时,其可能存在的破产风险会对金融系统产生负向影响,信贷监管部门出于维持金融稳定的目的会适当放宽约束条件,这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相反。同样,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持续低利率会导致银行杠杆率上升,信贷监管政策会对银行杠杆率进行制约以避免其过高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程度。因此,货币政策与信贷监管政策在调控目标上也存在冲突的可能。
................................
结论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周期波动时鲜少考虑银行部门,而 2008 年经济危机在非预期情形下发生恰恰证明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BC) 存在显著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宏观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恰恰证明,银行信贷是驱动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梳理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总量调控、结构调整、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对我国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基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探究了我国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及二者的最优政策组合形式。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了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进而从供给要素角度驱动经济增长。除此之外,信贷供给对投资的扩张性影响会在短期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但投资驱动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随后,本文应用 MS-GAS-TVTP 模型和时变协整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并探究二者的动态联动关系。MS-GAS-TVTP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出对经济周期区制 1 衰退状态的持续能力相对较强,对区制 2 复苏状态的维持能力相对较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经济波动由区制 1 状态向区制 2 状态的变迁;信贷供给对区制 1 紧缩状态的维持能力强于区制 2 扩张状态的维持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后,信贷供给实际值趋于潜在值,既不会因为过度供给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也不会因为过度紧缩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是较为理想的信贷发展模式;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时变协整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且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这表明,经济收缩期和经济扩张期分别伴随着银行信贷紧缩和信贷扩张,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