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进入 21 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成为国际体系最重要的特点。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市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在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内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所有的新兴国家中,中国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2000-2011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8%以上1。2003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的国家;2010 年,中国的 GDP 达到 6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3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也逐渐的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对外援助。
2001 年以后,对外援助与反恐、能源安全、以及气候变化共同成为国际社会中四个最重要的议题。在援助领域,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国家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逐渐由受援国向援助国的身份转变,这成为国际援助领域中的新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受援国家和地区中,非洲成为传统援助国和新兴国家共同关注的大陆。非洲在过去 60 余年中一直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大量援助,但却一直未能摆脱贫困实现增长,在全球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到 21 世纪伊始依然是世界上发展最落后的地区,西方国家甚至认为非洲“没有希望”。然而近年来,非洲却一跃成为各援助国最为关注的,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一方面是由于非洲被探明的石油和自然资源等储量越来越多,而资源已经成为各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另一方面与中国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的对非洲大规模的援助密切相关。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仅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而且在援助政策和行为方面都与西方国家之间有很多差异,既是对现有的援助体系补充,也对其构成挑战。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路径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大,吸引力也很大,对外援助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了解或学习中国发展路径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将中国崛起与对外援助结合起来,从中国自身发展路径的角度来研究其对非洲援助的政策、行为、特点以及影响,完善中国对外援助的理论框架,并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正在变革的国际援助体系,以及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 研究对象、意义与创新
(一) 研究对象
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 30 余年的发展路径显示中国并没有依照西方国家提倡的新自由主义——在发展领域占有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即“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路径使中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在减贫方面,中国的贫困人口从 1978 年的 2.5 亿下降到2009 年的 3597 万,占农村居民总人口的比重从 30.7%下降到 3.6%,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极端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动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他们希望从中国经济崛起的路径中学习一些经验促进本国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为它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如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援助都大幅上升。同时,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而言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从非洲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蔓延,在上世纪60-70 年代,非洲国家陆续独立。同时,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援助也持续了 60 年。但是到了 21 世纪,贫困、战争和疾病等问题依然困扰着非洲,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不断的被边缘化。2000 年,非洲被《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期刊认为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大陆。而2000年以后,非洲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上升,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成为其他国家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如援助、投资和贸易等。到了 2011 年,同样是《经济学人》期刊,将非洲评为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大陆;2013年的时候,《经济学人》进一步评价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自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中非关系愈加紧密,其中,对外援助是中非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 60 年中,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地区。由于中国不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ECD )发展援助委员会(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DAC)的成员国,对非洲的援助在一些方面与传统援助国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具有很大的争议。西方媒体对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一直持批评的态度,学术界对中国援助的系统性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所以,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援助,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的了解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迫切的需要搞清楚中国对外援助的变迁与内在的逻辑,以及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影响。
综上,本研究在国际关系研究的框架下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内部因素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进而对非洲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章 对外援助的理论分析
对外援助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国际关系领域,对外援助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国内的学者丁韶彬就从社会交换的视角来分析大国的对外援助问题。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互为补充,为对外援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本研究是在国际关系的框架下研究中国的对外援助问题,本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梳理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援助理论,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关系中的不同理论范式对援助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强调重点,本章节主要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三个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主张的国家利益理论主要阐述了援助国提供援助的本质动机;国内因素的外化理论将援助国国内的发展与援助相结合,从而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援助行为本身;国际发展理论中的依附理论则侧重从国际体系的角度分析“援助—受援”关系,以及援助对受援国发展的影响。这三个理论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共同分析了对外援助中包含的三个因素:援助国、受援国和“援助—受援”关系。本研究的分析就以这三个理论为基础展开。
此外,本章节还将简要讨论对外援助有效性理论在国际援助体系中大致经历的发展历程。援助有效性是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中愈加受到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一直在从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研究援助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受援国的发展,近年来,援助有效性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章节通过梳理援助有效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对理解当今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与对外援助
一、 现实主义范式下的国家利益理论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观点强调在无序的国际社会中,即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下,以主权国家作为主要的理性行为者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国家的主要目标就是自身的安全与存续,其中尤其强调权力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权力的对比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国家的对外政策就是用来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利益的工具,对外援助作为一项对外政策,其意义也在于此。摩根索(HansMorgenthau)曾专门的论述过对外援助,他将援助分为六种形式:人道主义援助、生存援助、军事援助、声望援助、贿赂、和经济发展援助。本国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利益。虽然其中援助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援助,其根本目标都是维护本国的利益,即使人道主义援助与生存援助这种看上去是道德性而非政治性的援助,其本质也同样是政治性的,最终仍然是为了保持本国在已有国际体系中的位置。
此后,沃尔兹(Kenneth Waltz)将国家利益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将对外援助视为大国谋求建立霸权的工具,不同形式的援助都是为了建立或维系世界秩序而服务的工具。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在采取各种手段打压对方的同时,也积极地拉拢第三世界国家来扩充自己的阵营。其中,对外援助就是双方普遍用来拉拢其他国家的重要手段。为此,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苏联推出了“莫洛托夫计划”,二者提供援助的标准以第三国所属阵营为参照,充分且直接的体现了对外援助追求国家利益的本质。
第二节 国际援助有效性的理论发展
在对外援助不同的发展阶段,曾经有不同的援助有效性理论发挥过指导性的作用,从不同的方面探讨提高援助有效性的途径。最早建立起来的理论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援助的作用,强调援助可以对受援国的资本进行补充,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阶段理论(stages of growth)、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Harrod-Domar model)和大推动理论(the theory of big push)。这些理论首先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明确的指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G = S/V),而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储蓄率低,所以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 5 个阶段模型直接指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就是投资率/资本积累率达到 10%以上,而实现经济起飞整个经济增长阶段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钱纳里(Holis Chenery)和斯特劳特(Alan Strout)提出的双缺口模型(two-gap model)中,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储蓄、投资、进口和出口,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储蓄不足和外汇不足的问题,因此限制了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这些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国际援助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本,从而提高受援国的资本积累水平,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实现经济增长。
大推动理论与上述几个理论虽然稍有区别,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处于“贫困陷阱(poverty trap)”之中:低收入导致低储蓄,低储蓄导致低投资,低投资导致经济增长缓慢,从而陷入“贫困陷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若想从陷阱中跳出来就需要一个来自外界的“大推动”,这个大推动的内容是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经济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着正是可以起到“大推动”的作用。
上述理论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有很大的影响力,成为当时国际组织提供援助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援助中外来资本对受援国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提高了受援国的资本积累,就可以帮助其实现经济增长。然而,在现实的发展中,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没有按照这些理论的预期得以实现。到了上世纪 70年代,对外援助有效性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强调再分配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历史与政策形成 .............. 23
第一节 中国对非援助的初级阶段(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23
一、 国际环境 .................. 24
二、 国内环境 ................. 27
三、 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形成 .................... 29
第四章 “中国模式”与对非援助 ............ 39
第一节 “中国模式”:中国的经济崛起 ........ 39
第二节 中国崛起背景下对非洲援助的发展 ............. 45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安哥拉模式” ........ 67
第一节 “安哥拉模式”产生的背景......... 67
一、 中国与安哥拉的历史联系......... 67
二、 安哥拉的经济发展水平 ......... 68
第六章 中国援助对非洲发展的影响
关于援助的有效性一直是国际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传统援助体系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在过去 50 年中在援助方面投入了2.3 万亿美元,却仍无法切实的改善穷人的生活,非洲逐渐沦落为一块“没有希望”。同时,对外援助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为非洲和国际援助体系都注入了新的血液。对于中国援助对非洲的影响一直至存在诸多争议,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章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发展的影响,即探讨中国援助——“安哥拉模式”的有效性问题。
在展开内容分析之前,先简单探讨一下经济发展的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传统援助国,其援助的目标都在于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衡量援助有效性的标准,但同时却又是非常含糊不清的一个概念。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不同的,根据 IMF的定义,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GD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更加宽泛、更加丰富而且难以量化的概念,包含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改善,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层面。从这个概念出发,援助的目的除了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外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和政治层面的目标。基于此,本章节从经济增长、社会和政治发展三个方面,结合中国自身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来分析中国援助对非洲受援国的影响。不过,中国援助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章节将从中国与传统援助国之间差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探索中国援助产生的不同影响。此外,分析中还将考虑到中国自身发展的实际通过援助对受援国产生的影响,即以国内因素外化的理论为基础来理解中国援助对非洲影响更深刻的意义。
第七章 结语:“安哥拉模式”的再思考
在上述分析中,本研究将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置于中非关系的历史中以及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对非援助的理念、政策和行为特点,并结合中国对安哥拉援助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在充分理解中国对非援助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援助对非洲发展的影响。本章节作为研究的最后一个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是进一步深化中国自身发展对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影响,构建起“中国模式”与“安哥拉模式”之间的深层联系。其次探讨中国对非洲援助面临的挑战,包括来自传统援助国、其他新型援助国的挑战,也包括来自非洲内部和中国自身发展层面的挑战。最后分析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与现有国际援助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探索国际援助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模式”与“安哥拉模式”
关于中国经济崛起的研究从 21 世纪之初开始逐渐增多,如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最热点的问题之一。“中国模式”这一名词已经成为与“华盛顿共识”相对、代表中国独特发展道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关于“中国模式”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对于这种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争论也不绝于耳,但是在西方发展理论占主导的情况下,中国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独立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种行为本身的重要意义是被共同承认的。在对外援助方面,中国也同样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作为国际援助领域的新兴援助国,中国没有进入传统援助体系,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非洲受援国的实际情况来提供援助,并逐渐形成中国援助的“安哥拉模式”。所以,本研究认为在战略层面上 “安哥拉模式”的形成可以视为“中国模式”在对外援助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
从之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对外援助的目标方面,中国与传统援助国是一致的,都以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为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援助行为和政策方面,中国与传统援助国之间则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与双方对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西方国家主张制度建设优先,好的制度(民主制度)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所以西方国家的援助强调对非洲民主社会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并通过附加政治条件的方式帮助其完善制度建设。尤其是在“9·11”事件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民主建设成为了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目标。相比之下,中国主张经济建设是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度建设则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得以实现的基础之上。所以,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中心”直至今日仍没有动摇。所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也是着重在经济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于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则并不积极主动的介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