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留学生及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70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前言

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各界力量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法学留学生群体凭借其近代法学专业知识,成为加速近代上海城市社会变迁的力量之一。在沪法学留学生通过翻译国外法学书籍、创办法学刊物,丰富上海城市民众的知识结构通过创办、发展新式法学教育,培养法学职业群体,改变上海城市社会职业群体结构通过律师这一职业,改变城市民众诉讼观念通过上海律师公会促成国家与社会团体的互助协作通过开展独立法学研究,改变上海法学研究的传统格局。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都市,对学成归国的法学留学生颇具吸引力。选择生活、工作在上海的法学留学生,也通过法学知识的传播,借助上海律师界、法学教育界促进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变迁,而上海城市社会的变迁也造就了法学留学生的事业。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形成互动发展的关系。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就现实意义而言,近代上海的法学留学生群体承载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各种使命,将其纳入近代上海史中全面考察,回观那个时代法学留学生群体对法制与法治的解读及对社会的思考,有助于对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思考提供借鉴。
.......

第一章法学留学生与法学知识传播

第一节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启动
近代中国的法学留学生,在民族危亡国家贫弱的境况下出国寻求强国之路,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也是尝尽辛酸。正是在国外经历的冷遇、刺激,这让留学生的赤子之情得以升华。留美学生在其所办刊物中,就表达过这样复杂感情“我国文明全盛时代,侠映国风,实为亚东诸国之师表。汉唐之世,日本安南新罗百济等,争遣弟子来入太学。我汉族之典籍学术,都为过之经济文章,泊乎近世,文化濡滞,国威不振,海禁既开,美雨欧风卷浪而来,吾国之旧文明当之,若陈春冰于烈日之下,渐渐消灭,不复原形,睡狮梦醒,方知四境之外尚有他邦,其哲理新思,实业技艺,皆足补吾所不及,乃奋袂扬矜,急起直追,求同进化,以竞生存,于是遣派青年游学异国。磋乎,堂堂古国,称为文明领袖发达最早之邦,曾几何时乃鞠躬向人自称弟子,此岂非吾国之一大耻辱耶。”,留欧学生马建忠表示“远来学习,只求其实,不务其名。”`

第二节法学留学生学成归国
留欧美法学留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其学识修养极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留学英、法、德三国的法学留学生,都进入正规大学,接受系统法学训练,全部获得法学学位。他们回国后的成就,也并不逊色于日本法学留学生。如伍廷芳之子伍朝枢,先入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取得学位后,又入林肯法律研究院接受法律实务训练,并考取律师资格,活跃在民国政坛。罗文干获得牛津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又中法政科进士,民国时期在司法界也是举足轻重。留美法学留学生,同样全部获得法学学位。更有甚者,获得双学位。如顾维钧,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公法与外交博士。美国法学留学生,如吴经熊、陈霆锐、倪征懊,王宠惠、梅华栓等,都成为民国法界、政界、外交界的名士。

第三章法学留学生与上海律师群体……107
第一节法学留学生与律师团体……108
第二节法学留学生与律师管理……129
第四章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学研究……164
第一节法学留学生与法学研究………165
第二节法学留学生与法学期刊……174
结语………202

第四章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学研究

第一节法学留学生与法学研究
总而言之,蔡枢衡强调的是法律普遍性,认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法律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普世价值。吴经熊虽然强调的是法律的独特性,但是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独特性具有融合、同化的趋势。吴经熊对于法律的理解,是上海法学界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集中代表民国上海法学研究的法学期刊,东吴法学院所办的《法学杂志》,在其创刊号的宣言中,也阐明了法律独特性的观点“实则法律为人类相互间之一种行为的规则,'川且此项行为的规律是随时随地变迁的进化的,欲断定一个法律之适宜与否,当注目于其环境及时代之情状以为衡。既不容执古以概今,复不宜盲采欧西之成法移植吾国。”'

第二节法学留学生与法学期刊
民国时期法学期刊的创办者、主办者主要是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研究机构和法政专门大学、法学类社会团体各种法学会和律师公会、国内外法政专业毕业生以同学会、校友会名义编辑出版。民国时期,由大学创办的法学方面的期刊,包括学报类期刊和专门性法学期刊。学报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本校各学科研究成果,法学论文一也成为各校学报主要刊载的内容。`民国时期出现的许多重要法学论著,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报上首刊的。年代前后,大城市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创办专门性法学期刊。专门性法学期刊多由法学法律院系,或独立法科学院创办。师生共同参与期刊的编辑,篇章上不仅仅刊载本校老师、学生的法学论文,来自上海律师界、法政界的论文,也常出现于大学所办的法学期刊。专门性法学期刊的创办,反映了现代学术分类所导致的,法学学科独立化发展趋势。
............


结语

总而言之,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个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学留学生只是其中的一种力量。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新旧互动、传统与现代相互融通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法律层面的转变,法学留学生群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长久封闭的中国传统社会,面对陌生的西方法律文化时,选择了直接移植的方式,这样的选择自然要求熟知西方法律知识法学留学生群体,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法学留学生借助近代上海律师界、教育界的平台,进一步传播西方法学知识,深化了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