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1]。因此,为解决供求矛盾、打好脱贫攻坚战,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必须从制度变迁、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2]。
牧草作为最基础的生产单元,是奶业与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来源。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较大的饲料缺口,这也是导致人畜争粮、威胁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3]。为促进草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生态文明战略、“粮改饲”政策、退牧还草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等,可见草牧业在农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方面的重大作用。
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甘肃省金昌市草业发展非常迅速,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于高产优质苜蓿的生产,该地区苜蓿种植面积达到 1.7×104 hm2, 苜蓿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牧草产品,在我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引领着我国苜蓿生产及发展的方向。然而,甘肃省苜蓿产业无法依托其纬度、地理优势,将丰厚的资源条件转变为经济优势[4]。究其根本,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当地牧草企业没有发挥其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无论是在技术进步还是管理水平方面都较为落后,导致整个苜蓿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本研究以苜蓿生产为主的牧草企业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甘肃省金昌市牧草企业的实地调查,科学计算当地牧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深入分析影响生产效率变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甘肃省金昌市牧草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加快草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出发点,也是实现“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保障以及优化“粮经饲草”四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牧草产业,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面推进草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5,6]。
我国政府出台了“粮改饲”、退耕还草、“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多项政策来保证牧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肉类及奶制品需求的增多,带动了优质牧草需求量的提升,特别是优质苜蓿的需求。然而,当前苜蓿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7,8]。因此,亟需通过促进我国苜蓿产业高质量发展,来缓解草产品市场的对外依赖度,改善供求关系,提高牧草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内对优质苜蓿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苜蓿种植得以迅速发展,各类投资纷纷涌入苜蓿种植行业。但是,不同投资进入不同规模牧草企业的差异,导致不同规模牧草企业效率与效益差异较大。我国苜蓿种植也存在着种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差等问题[9]。为此,开展以苜蓿生产为主的牧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规模牧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进行对比,明确适宜牧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与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牧草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对策,为促进甘肃省金昌市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金昌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概况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东经 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市辖金川区、永昌县,被称为“中国镍都”(图 2-1)。地形复杂,山峰叠嶂,河沟交错,山川平原相间分布,绿洲与荒漠衔接。东北部为戈壁荒漠,海拔 1500 米左右;中部为平原绿洲,海拔 1800 米左右;西南部有市内最高峰,海拔达到 4442 米。
金昌市为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市区年辐射量 138.0 Kcal/cm2,永昌县年辐射量 137 Kcal/cm2,南部山区年辐射量 114 Kcal/cm2。日辐射总量 5、6 月份最多,1、12 月份最少。金昌市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金昌市成为我国重要的牧草种植基地之一,发展农林畜牧业潜力较大。
农业论文参考
2.2 金昌市草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地方政府对草产业的扶持,草产业已成为支撑金昌市经济进步的优势产业。因此,在对甘肃省金昌市草业现状进行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如何促进草产业长足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实地调研获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初步分析了解了当地草业资源现状及牧草企业经营现状,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研究。
2.2.1 金昌市草地资源概况
近来年,金昌市不断扩大饲草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如图 2-4 所示,在各种类型的饲草中,面积最大的为紫花苜蓿,高达 1.7×104 hm2,其次是毛苕子与饲用根茎作物,分别为 1.5×104 hm2和 0.7×104 hm2,谷草饲料的面积最小,仅有 0.3×104 hm2。
农业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不同规模牧草企业生产效率分析 ..................... 18
3.1 样本选取 ................................. 18
3.2 企业生产效率分析 ....................... 19
第四章 不同规模牧草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 27
4.1 不同规模牧草企业成本构成分析 ............................... 27
4.2 不同规模牧草企业成本收益分析 ............................... 29
第五章 影响牧草企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因素 ................. 34
5.1 影响牧草企业生产效率变动的指数分解 ......................... 34
5.2 影响牧草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 35
第五章 影响牧草企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因素
5.1 影响牧草企业生产效率变动的指数分解
(1)技术效率
甘肃省金昌市牧草企业中只有大型牧草企业的技术效率均值达到了 1,且2014—2019 年期间均保持在技术效率为 1 的水平,达到效率最优,处于生产前沿面,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反映了大型牧草企业生产效能良好,折射出其较快的技术更新与推广速度。中、小型牧草企业技术效率的均值皆小于 1,表明其在保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投入,或是在保持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其产出仍有增加的空间。总体上,牧草企业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型牧草企业、小型牧草企业、中型牧草企业,规模差异一直存在。应着力提高中小型牧草企业的技术效率,尽量缩小规模差异,或鼓励其尽量扩大规模,取得最优效率,提升行业水平。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企业持续生存发展和产出效率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产品设计进步、制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质量水平的提高。制造技术的进步往往来自于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各种先进设备的影响;劳动生产质量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员工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三种规模类型的牧草企业技术进步由大到小依次为大型牧草企业、小型牧草企业、中型牧草企业,三者的技术进步均值都大于1,说明整体而言当地牧草企业处于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要素配置结构较为合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研究区,在对当地牧草企业 2014—2019 年间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实地问卷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牧草种植规模的不同,将当地牧草企业划分为小、中、大型三种规模类型。首先,运用 DEA-Malmquist 指数法计算金昌市牧草企业的生产效率,明确其 6 年间的总体动态趋势及不同规模企业的分解效率,对比得出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类型。其次,通过对不同规模牧草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得出经济效益最高的企业类型,从而总结出牧草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再次,通过分解影响牧草企业生产效率变动的指数,推出影响牧草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甘肃省金昌市牧草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排序均为:大型牧草企业>小型牧草企业>中型牧草企业。其中,大型牧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增长幅度最大,企业盈利水平最高;中型牧草企业需通过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小型牧草企业对市场机制反应灵敏,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增长幅度与经济效益仅次于大型牧草企业。
(2)2014—2019 年甘肃省金昌市牧草企业的 Malmquist 指数均值为 1.060,其中,小、中、大型牧草企业的 Malmquist 指数分别为 1.059、1.038 和 1.103,生产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总体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提升比例达到 6%。其中,小型牧草企业增长幅度为 5.9%,中型牧草企业增长幅度为 3.8%,大型牧草企业的增长幅度最大,生产效率增长为 10.3%。大型牧草企业生产效率的增长幅度是中型牧草企业的 2.71 倍,是小型牧草企业的 1.75 倍。研究结果表明,牧草企业生产效率与企业规模不是正比关系,其根本原因与企业获取的政策性补贴和科技投入有关。
(3)2014—2019 年甘肃省金昌市小、中、大型牧草企业的成本收益率均值分别为 62.55%、35.88%和 76.78%。其中,大型牧草企业经济效益最高,其成本收益率是中型牧草企业的 2.14 倍和小型牧草企业的 1.23 倍。表明牧草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规模不是正比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