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代表作,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全过程的概括与总结,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它集中反映了一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扎实性。(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学位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一 选题意义
毋庸置疑,义和团起源于山东。自甲午中日战争后,山东境内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传教士、教民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民众纷纷投入拳会组织,从保卫身家转向反洋教斗争,而且规模愈来愈大,民教之案,屡有发生。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教冲突,义和团反洋教活动的兴起。作为影响民间社会的官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山东最高长官巡抚的态度。从光绪二十三年末巨野教案起,到光绪二十五年末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之前,三年之内,山东先后撤换了三任巡抚。他们采取的措施各有差异,影响着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历程。李秉衡在任期间就强调“愚民敢于为乱,不啻由教民的逼迫而造成的”①,同情平民,对教士、教民的行为极为不满。在坚持所谓“持平办理”的原则上,他先后办理过泰安教案、兰州教案、新泰教案和巨野教案。李秉衡这一原则让教会势力极为不满和愤恨。他们借助国家势力向清政府施压,清政府再向李秉衡大力斥责。最终因巨野教案处理不力,给德国留下制造侵略的藉口,并对山东民教冲突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张汝梅上台后,面对各地兴起的拳会组织,选择公开承认、民团官练,将义和团置于官府控制之下,加以约束利用。他在奏折里明确表示:拳会组织的出现“原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起见,并非故与洋教为难”,应该“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可达到“顺舆情亦易钤束”“民教两有裨益”②的效果。张汝梅这一“抚团”政策,改变了清廷弹压、剿杀的方针,使义和团运动在合法的外衣下,得到较快发展、势力壮大。毓贤就任山东巡抚之前,在山东地区已有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在这期间,他与各地教士、教民、拳会组织多有接触。他对外国教会势力的入侵、教民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恨,对民众的反教情感及其抵抗怀有同情态度。他希望采取寓兵于农的形式加以偏袒私会来与外国侵略集团、教会势力对抗,达到免受外国势力欺侮的目的。这种行为反而引起外国列强的更加不满,要求清廷撤换掉毓贤。
..........
二 学术史回顾
有关义和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其中周锡瑞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得出结论是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社会文化心理等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该书是在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并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写作的,这一新的视角在欧美学术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获得了费正清奖和勒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另一本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日本学者佐藤公彦的《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这本著作主要从“村”的视角考察中国民众 Nationalism 运动的原貌,为义和团起源论提供了一种新观点。书中附有了详尽地图和历史照片,是一部实证性的义和团全史。这两本优秀著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山东地区传教士、教民、平民和拳会组织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对于分析袁世凯在义和团时期军事外交策略及其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袁世凯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和几代史学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在 2013 年由骆宝善、刘路生等编辑出版的《袁世凯全集》,再次兴起了一股研究“袁世凯”热。研究成果有廖一中的《一代枭雄袁世凯》、刘忆江的《袁世凯评传》、苏全有的《袁世凯传》等,这些著作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了袁世凯这位清廷巨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评价。这些优秀学者强调对袁世凯这样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不能割舍晚清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场域去分析,应该将其放在特殊的环境中去看待。对于复杂的历史事件,也不能简单地用优、劣来界定,应把握好公正尺度,尽可能恢复历史的原始面貌。虽然史学的求真永远无法完全探究出历史的真相,但我们最好的结果是无限接近,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袁世凯。当然还有加拿大学者陈志让的《外国人眼中的袁世凯》,让国人从中体悟到他们看待袁世凯的独特思维和视角,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
第一章 义和团时期山东社会状况
第一节 西方势力对山东的入侵
自鸦片战争以来,腐朽落后的清王朝受到西方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 19 世纪末,中国处在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甲午一战,过去一贯被清政府视为弹丸之地的岛国打败了沉迷于地大物博的大清帝国。西方列强认识到清政府的羸弱不堪,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后,列强各国如鬣狗夺尸般加入到瓜分中国的狂潮。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民主人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旗帜,挽救清政府于危难之间。戊戌变法的失败,再次证实了清政府的本质,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然而,地方社会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义和团运动却开始暗流涌动,聚众反帝,尤其以山东为主。山东省虽经济落后,土地贫瘠,但战略形势相当重要,有 2000 余里的海岸线和大运河经济生命线连接南北。一旦山东地区发生战乱,京畿必受其影响进而波及全国。山东危机始于德国对胶州湾的占领。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870 年的普法战争不仅实现了统一,而且成功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壮大后的德国跃跃欲试,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矛头对准了中国这块土地。1894 年,驻华公使绅柯在电报中提到胶州湾之名,并称澎湖列岛也应予以考虑。①这是胶州湾之名首次出现。多次来华游历的德国人李希霍芬就明确表示:“胶州湾乃中国最重要的门户”,“欲图远东实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②德国政府在进行综合考察后,普遍认为胶州湾是优秀的港口,适合海军基地的建设。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德国已经组建好了一支直接听命于德皇的远东舰队,到目前为止,德国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
........
第二节 山东民教冲突现状
一、山东传教事业的发展
早在十五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支持航海事业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热衷于天主教的传播。“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殖民主义在向全球亚非拉地区侵略扩张的同时,就受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梵蒂冈教廷委托来管理教会的海外传播事业。例如,十八世纪末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它在对外扩张中就与传教事业相关联,宗教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的统一,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新兴的欧洲国家都企图打着海外天主教传播的幌子,获取他们的侵略利益。由此可见,西方列强的政治意图与教会的传播事业相关联,这无疑带偏了天主教传播的初衷,带有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元明之际,天主教已经在山东地区传播。到十八世纪,山东地区天主教已获得较大发展。教会的中心是鲁西北部的临清,以临清为中心的附近地区也都发展不错,如恩县、东昌、平阴、德州、嘉祥等。④从康熙朝开始,历任统治者都严禁天主教的传播,关闭教堂,外国传教人员被逐出中国,劝谕教民反教。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事业受到了严厉打压,但个别偏远地方仍有天主教组织保留下来,如兖州府阳谷县的坡里村,“那里一千居民中还有 158 个基督徒。”①天主教的传播事业再次兴盛起来已经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了。1844 年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强迫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自由传教。②这一传教权利很快为西方其他国家援例享有。于是,各国的教会组织疯狂涌入中国,如德国的圣言会、意大利的方济会等。山东作为教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分为了北部、南部、东部三大主教辖区。各辖区虽信徒数量不等,但整体上发展趋势不错,教民和教堂的数量都在不断激增。如山东北部代牧区在 1898 年时已有一万三千二百四十名教民,拥有大小教堂二百一十九座。
.........
第三章 义和团时期袁世凯的外交策略......30
第一节 袁世凯的“涉教”态度 ..........30
第二节 积极办理山东“互保”运动 .......32
第三节 以礼相待,委曲求全 .............34
第四章 袁世凯军事外交思想..............37
第一节 控制军队,获取政治筹码 .........37
第二节 理性抗争与妥协退让 ............38
第三节 利用列强矛盾羁縻牵制 ...........39
第四章 袁世凯军事外交思想
第一节 控制军队,获取政治筹码
袁世凯是在多次科举考试希望渺茫的状况下,走上通过军功出仕的道路。袁世凯的祖辈袁甲三、叔辈袁保恒、袁保龄等虽科举出仕,但都是在治理军队、立下赫赫战功而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中兴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也是通过练兵建军立业,再依靠军权得势而获得成功。袁世凯的经历和见识,让他察觉到获取兵权,掌控队伍的重要性。袁世凯完全采用西法编练新军,用先进的治军模式管理军队,但思想教育方面,却继承了曾国藩、李鸿章的衣钵,给官兵灌输的是忠君爱国的封建伦理观念。他在《训将要言》中指出将士“受朝廷之禄位,当思所以图报”;在《练兵要则》强调士卒“须以忠国爱民为首务”。①袁世凯除了重视忠君爱国的封建思想教育,更多地是倡导“亲上、死长”的观念来强化自己的控制力,并把此视为新军的准则和精神支柱。②袁世凯要求新军各营供奉他的长生禄位牌,培养士兵对他的忠诚和信仰。他不仅树立个人权威,而且所有军官的选拔任用,官禄予夺都由他一人决定。这样,将士对朝廷的忠心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他个人身上,一切以袁世凯的意志为转移。张国淦曾明确表示:“这些军队,心目中并不知有国家,只有他的袁宫保”。③晚清时期,袁世凯对军队的控制和军事的重视远超其他官员。义和团时期,袁世凯掌控的武卫右军进行了扩编,而且改造了山东旧军为武卫右军先锋队,接管了江南自强军,实力大幅度得到提高。当清廷与西摩联军在直隶地区如火如荼的交战,袁世凯却与列强达成“互保”的协议。清廷多次催促他迅速出兵抗战时,他却进行着多方斡旋,尽可能的避战保军,实力保存。袁世凯清楚地认识到清廷与列强的交战,败局已定。若自己掌控的新式军队参战,不仅难以击退北犯的联军,甚至会一败涂地。这对于希望控制军队进而取得政治筹码的袁世凯而言,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此时,羽翼未丰的袁世凯并不敢与清廷离异。他在密奏中绝无对抗清廷上谕之义:“以臣至愚极庸,渥荷殊恩,忝膺疆寄,顾瞻时局,忧愤涕零。慎守封圻,是臣之责,决不敢稍忘战备,将和之一字存于胸中。
........
结语
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面前,袁世凯发挥其特有的智慧,运用多种政治手段,左右逢源,应付清廷、列强、义和团,保境安民,不仅没有像其他的武装力量那样遭到沉重打击而瓦解,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军事实力。他手下的武卫右军及其先锋队迅速壮大,这使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势力快速崛起, 成为清末民初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集团, 左右中国政局近三十年,这些新式武装力量是袁世凯参与新政的政治资本,也成为庚子年后清廷依靠的主要力量。此外,袁世凯积极维护山东境内外国人权益的做法,深得外国势力的赏识。在西方列强的眼中,袁世凯成为清政府官僚阶层中具有开放进步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不像大多数晚晴官员一样自我封闭和狂妄自大,是一个注重实效性和灵活性的官员。列强对袁世凯的推崇备至,这也成为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的重要砝码。作为晚晴政坛上的一颗耀眼新星,袁世凯得到各方垂青、扶植、拥护, 扶摇直上。最终,袁世凯成功地依靠北洋政治集团,借助辛亥革命的历史契机,取得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权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