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文化现象,书法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立的书写形式存在于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作为保留中国最早书法墨迹的敦煌简赎和经卷一经面世,便引起专家学者极大地重视,珍贵程度更是与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轰动世界的20世纪中国考古的“四大发现”。这些古老而极具文学艺术气息的简牍和经卷把蕴含的敦煌书法精神展示的淋璃尽致,“敦煌书法”被正式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书法的研究通常离不 重大的历史发现,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山东曲阜孔壁的古文字,居延汉简,敦煌藏经洞等,这些珍贵的史料和素材都为书法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纵观我国书法史,概莫能外。其中作为国家乃至世界重大发现的敦煌汉简和敦煌遗书,对敦煌这座古代艺术文化的宝库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文学和史学方向。
一、敦煌书法研究源起位于我国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自古便是西域重镇,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的最后一站,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古代的敦煌在商业、贸易、文化、交通方便颇为发达。更是因其邻西域,因此最早受到佛学的熏陶,在佛学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高僧传》记载,不论中外僧侣,相互交流佛经讲学必经敦煌歇脚。在佛教大规模兴起的背景之下,敦煌 始广造寺院,依山凿窟,佛教文化的氛围在古时的敦煌日趋浓厚。
公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匈牙利人洛克奇在今敦煌县鸣沙山东麓发现千佛洞壁画,震惊其精美壮观,堪称世间奇珍。由此,敦煌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的神秘面纱终于慢慢揭 。公元1900年5月26
日,敦煌雷音寺道士王圆箓无意间发现了高1.9米,宽2. 64米,深2. 86米的狭小的密室,室内藏有堆积如山的经卷文书和绣画。消息一出,令世人震惊。在藏经洞发现大量经卷的同时,还陆续在敦煌西北汉代长城烽火台遗址、莫高窟土地庙清代塑像以及莫高窟中发现其他相关简牍和遗书。被发现的遗书和简赎包括官私文书、宗教典籍、中国四部书和非汉文文书,囊括范围数十种,包含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哲学、艺术、文学、语言、军事、地理、户籍、书法等领域,内容详实丰富,跨越六朝、隋、唐、五代、宋,共七个世纪,卷轶浩繁,举世罕见,被学界称之为“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社会实际的学术海洋”和“我国中古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社会动荡、新旧交替,正逢多事之秋,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敦煌藏经洞遭到浩劫。拒不完全统计,敦煌遗书约有五万余件,但仅三分之一存于我国,其余大量经书流失于俄、英、日、法、美、德等国。最早魏觎敦煌古抄本和佛画的是俄国人奥布杰夫,所用手段卑劣不堪。1907年5月,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贿赂王道士骗走万余卷经卷和大量简牍。1908年2月,法国伯希和直接潜入千佛洞内,觀选后带走了五千余卷写本精华、绢纸绘画和丝织品。1915年1月,俄国奥登堡在敦煌历时8个月,仔细研究,最终带回国了 18000
余份写卷,300余件雕塑壁画。1923年冬,美国以华尔为首的考察队到达敦煌,仅10天时间就剥下了 12幅壁画。之后日本人也相继从敦煌带走大量珍贵文献、简牍和文物。现在这些卷子和残片散布于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十多个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机构和私人手中。今天许多闻名遅述的大博物馆,都以收藏了几卷乃至几十卷敦煌写经而荣耀。尽管蕴含无限痛惜和愤怒,但敦煌学毕竟由此起步了。
1909年,伯希和携带从敦煌掠夺的珍贵文献暂留北京,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敦煌学家罗振玉先生得知这一消息,便组织众多学者投身于敦煌文献的参观抄录工作中。后经多方得知仍有残余经卷,敦煌简牍的挖掘保护工作和敦煌文献的抄录工作才正式 启。1909年9月25日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敦煌石室数目及发见之原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罗振玉先生重点介绍了当时被伯希和带走的12种写本和31种书目的相关情况。
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第一次使用“敦煌学” 一词:“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至此之后,“敦煌学”便一跃成为考古和文史方面的“显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众多的学者、书家纷纷投身“敦煌学”的研究和再发现,国家也逐渐重视“敦煌学”的发展,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正式成立;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作为世界第一个专门研究敦煌的学术机构在中国成立;1984年8月,敦煌研究院成立;1986年12月,敦煌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派生出许多专业的研究方向,敦煌书法便是其中一支。从敦煌文献被发现至今,敦煌书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古代文字学、史学、美学、书法学、宗教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敦煌书法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
第三章 敦煌书法的书体流变与分类研究…………26
第一节敦煌书法的书体与流变…………26
第二节敦煌书法的两颗明珠…………31
结语
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最恢弘的文化宫殿的价值,己经远远超出了它的艺术和文化本身。国内最早注意到敦煌写经书法的书法家们,己从敦煌的书法宝库中获得充分的滋养。大学教授沃兴华就承认自己在书法方面进行创新研究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敦煌书法。
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书法,同样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历史命题。上世纪初,康有为曾经掀起过碑学革命,以打破唐代以来的帖学传统;书法大师沈曾植最早尝试借助敦煌汉简进行变法,他把简牍中行草的笔法融入到碑版书法中,最终在行草书的变革上取得了突破,创造出一种古朴厚重而又自由奔放的行草书,令人耳目一新。进入21世纪,书法如何发展,如何开辟新的天地又成了摆在书法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利用敦煌遗书、敦煌汉简解决碑学的行草书问题便是一个切入点。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掀起当代书坛的“汉简热”,一批敦煌书法专著相继出版,敦煌书法研究 始有所改观,另外收藏于英国、法国、俄国和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的敦煌写卷影印本,也全部在国内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走进敦煌书法。
从东晋王羲之敬慕张芝墨池,到唐宋敦煌经生追捧兰亭墨迹,千百年来,南北书风互相渗透,兼容并包,共同铸就了中国书法的繁荣盛世。而对于上下两千多年,洋洋十几万件的篆、隶、行、草、楷无所不包,拥有无数堪与历代法书相媲美的辉煌杰作,超越了纯粹的线条、书法、结构的解释,蕴含了中国书法全部奥秘的敦煌书法艺术,这才仅仅是个 始。正如著名敦煌美术家潘絜兹先生所说的那样:“面对这一无比伟大丰富的艺术宝藏,经过一段艰苦的临摹工作之后,我们这些过去自以为有相当艺术教养的人,开始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因此,我们对敦煌书法的学习、接收、创作先于理论,书法家们已经开始在学了,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
21世纪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与此同时,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快捷化、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化、文化传播方式的电子信息化,使得中国传统艺术日益丧失了人文背景和现实土壤。高考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学子远离了书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众多新媒体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彻底告别了纸和笔。由此不免产生这样的担心:“在键盘和鼠标的敲击声中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艺术会不会从此成为绝响?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其中会涌现出诸如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废除汉字这样的呼声,这样的想法是从根本上丢失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信仰,贻害深远。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就已经完美解决了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敦煌见证了中华民族大规模走向欧洲、走向世界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拿来,在这里人类四大发明和谐共处、交流融合,中国文化非但没有被西方同化,反而吐纳吸收、自我创新,获得了空前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敦煌这篇神秘的土壤不仰仗任何人的鼻息,既尊重西方的舶来品,也珍爱自己本民族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有容乃大、博大精深的高贵品质,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更是应该传承发扬。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竞争正在逐步显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作为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文化拿来走向文化输出。
下至民间节日,上至诸子百家,均能体现中国精神文化面貌。敦煌在文化输出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莫高窟和敦煌书法都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精华,所以,在文化输出方面,中国书法是一个很好地选择。通过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书法院的积极申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书法、篆刻、安徽宣纸同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能更好的保存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同时列入的雕版印刷还与书法有着莫大的联系,这标志着人类艺术体系中历史悠久、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群星灿烂的中国书法 始大步走向世界。从大地湾刻画符号到殷墟甲骨文,从毛、秦公鼎到敦煌汉简,从张芝、索靖到钟繇、王羲之,从颜、柳、褚、冯到敦煌写经,走过数千年风雨历程,留下无数传世墨宝的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胎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M]李东晔,王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敦煌研究院.敦煌书法库(第一辑)[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敦煌研究院.敦煌书法库(第二辑)[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6]敦煌研究院.敦煌书法库(第三辑)[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7]敦煌研究院.敦煌书法库(第四辑)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8]高国藩.敦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9]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中国文化与文明[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10]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