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戏曲现代戏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46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1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从文学角度讲,戏曲在我国是与汉赋、唐诗、宋词等相提并论的、重要的文学形式。戏曲从孕育到成熟、繁荣,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元明清时期我国戏曲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和鼎盛。据考,元杂剧作品达到600 多种,剧作家达 200 多人。明清以传奇取代了元杂剧成为戏曲的主要形式,更是名家辈出,作品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传奇有数千种。到了清代乾嘉以后,传奇日渐衰微,地方戏曲蓬勃发展,主导了我国的戏曲潮流。到了近代,由于中西文化碰撞,国人日渐菲薄传统文化,戏曲也走上了改革潮流,从而出现了现代戏。

与传统戏相比,戏曲现代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现代生活”,这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变革。这种因题材的转变引发了对戏曲艺术形态前所未有的变动,在“表现现代生活”的规定下,戏曲创作理念、创作方法、表现手段、舞台表演、音乐唱腔、观众期待视野、审美经验等等都在发生重大转变。而目前中国戏曲未来前景不容乐观,戏曲在城市里的观众大量减少,剧场演出锐减,戏曲剧团的演出绝大部分转移到农村,而且整体上呈现市场萎缩的现象。究其原因,戏剧界也曾进行过许多讨论,其中不乏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从外部原因来说,以电影电视等传媒艺术为主导的现代艺术兴起给古典戏曲带来了巨大冲击,从而导致戏曲演出的衰退,从内部原因来说,则是因为戏曲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太过松散,微弱,戏曲走不进“当代”所导致。如果说外部因素我们无法进行控制的话,那么,如何对戏曲进行“内部”调整,如何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则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对象。任由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衰落下去成为世纪遗响,那将是我们这代人的无可推卸的重大损失。而戏曲现代戏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如何将戏曲“现代化”,郭汉城先生认为“戏曲现代化的内涵广泛,诸如遗产清理、剧目创作、理论建树、队伍培养等,都包括在内,但其中现代戏创作更为重要,也更为艰巨,所以我常把现代戏作为戏曲现代化的最后一块试金石。”并且认为,“戏曲现代戏是戏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检验戏曲现代化成败的试金石。依我看来,经过我们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戏曲现代戏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戏曲现代戏,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将是我们的研究起点,也是这篇论文的选题原因。尽管诸如“现代戏”的概念,“现代戏从何时开始算起”之类的问题尚存争议,但以现代意识关切现实人生应是其命脉所在,也是中国戏曲能够从远古走向今天的重要历史经验。

戏曲现代戏是用传统的戏曲形式来表现现代人的生活的。这就涉及到了三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近代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得失有必要及时总结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吸取过去的教训经验,才能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要解决戏曲现代戏如何在现代生活环境下达到戏曲的传统表演效果,即如何用戏曲现代戏的形式来展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或者说就是如何将传统戏曲艺术通过戏曲现代戏的形式传承下去。三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研究戏曲发展的历程,而这就需要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需要了解人们戏曲审美的变迁,需要了解人们对美学认识的变迁,需要了解戏曲教育,需要了解目前戏曲演出的市场状况,需要了解戏曲剧团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

同时要找到这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究戏曲现代戏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戏曲现代戏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到 20 世纪末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选取 20 世纪末叶的戏曲现代戏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20 世纪末叶,正值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条件下,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极大的追求。

此时,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经济形势、媒体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取向等的影响,戏曲现代戏也吸取了现代传媒的一些元素,在舞台美术、音乐、道具、服饰妆扮以及唱词、对白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戏曲既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一面,出现了迅速发展和相对繁荣的景象。但是由于这是一个变化极其迅速,人们的娱乐形式又极其多样的时代,面对多种娱乐形式的竞争,戏曲现代戏如何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变化,在众多的娱乐形式中凸显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与众多传播形式的竞争中如何更好的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将戏曲与戏曲现代戏这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将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正是源于戏曲现代戏与传统戏曲生存的环境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殊之处,因此本文将所研究的戏曲现代戏圈定在 20 世纪末叶反映现当代人生活的现代戏上。对这一时代的戏曲现代戏进行多方位的阐述,从而对戏曲现代戏在未来如何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3 突围之艰:90 年代的戏曲现代戏............... 37

3.1 市场之殇:90 年代的社会娱乐与文化转型............... 37

3.2 外围突破: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环境............... 40

3.3 冷静与理性: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主体............... 44

3.4 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实绩............... 46

4 戏曲现代戏的舞台表演........ 53

4.1 对于传统戏曲程式的继承与探索............53

4.1.1 程式核心地位的再次确立............53

4.1.2 创造新程式的基本原则..............56

4.2 舞台表演的大胆尝试 ...............63

4.2.1 名角效应 以人带戏..................63

4.2.2 反映现实矛盾 表现人物心理 ............65

5 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 73

5.1 现代戏的舞台美术原则 ..............73

5.2 现代戏舞台美术的成就 .........80

结 语

戏曲现代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类型,在题材与内容上以反映现当代生活为主。因为它是在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时代思潮下产生的,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偏重政治的思想倾向严重影响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与表演,以至于在文革时期出现了根据“三突出”原则创作的高度政治化的样板戏。这样的现实给予现代戏以重大的打击。随着改革开放后的政治束缚放松和思想解禁,戏曲现代戏才真正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由于它积极的将人们的生活搬上舞台,予以艺术的展现,因而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现代戏创作与表演的繁荣局面。但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戏曲现代戏进入低迷的状态之中,并且直到现在这种低迷的状态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 20 世纪最后的 20 年中,无论是在繁荣期还是在低迷期,现代戏工作者都没有放弃对现代戏的探索,在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也总结了许多教训和不足。就新时期的现代戏而言,其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现实生活为根本,进行人物塑造和表演形式的创新。新时期的现代戏尽管也写了一些革命历史现代戏,但其重点则是关注现代生活的多个方面。在整个八九十年代,反映新时期农村生活、城市生活,改革开放,新的爱情观、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剧作占了现代戏创作的绝大多数。

这些作品深刻的反映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在反映新的思潮对传统农村的影响上成果更为突出,除此之外,并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人形象。而在表演形式上,现代戏则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升华,创造了许多反映现代生活内涵的具有程式化的表演手法。而现代戏程式的出现并不断走向成熟对于现代戏甚至是整个戏曲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

二、在舞台表演上,注意虚实结合。中国传统戏曲以虚拟化和写意化为主,而戏曲现代戏则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话剧和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的积极因素,在戏曲现代戏的表演中加入了许多写实的成分。这种写实化的倾向主要体现在舞台美术和人物心理表现上。舞台美术将许多现实生活场景如实的展现在舞台上,而人物心理变化的展现则使得戏曲人物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就虚实结合的实际效果来说,现代戏在舞美上表现的比较成功。而在人物心理表现上,其效果相对而言就差了许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由于中国戏曲本身的特点所致,但却也表明现代戏在此方面的探索相对落后,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三、在舞美设计和传播方式上,具有积极的现代意识。现代戏在进行舞台灯光设计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种现代材料,结合不同色彩的光线和不同角度的光照来进行人物塑造和舞台氛围的营造。也采用不同质地的衣料进行人物服饰装扮,并在人物装扮中将衣料与光线结合起来,获得预想的戏曲效果。为了扩大戏曲现代戏的影响,求得现代戏的生存与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戏也积极的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比如新时期以来出现了许多戏曲电视、戏曲电影、戏曲光盘等。但是在传播上现代戏做得还不够,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现代戏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戏曲这门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体现着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受到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当下社会价值的多元取向以及媒体环境等的影响。而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戏曲与戏曲现代戏,如何能够更好的把握时代的脉搏并生存与发展下去,是戏曲工作者乃至艺术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传统戏曲与戏曲现代戏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星亮,《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思潮》[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2】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焦垣生,《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4】王永宽,《中国戏曲通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廖奔:《戏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6】胡星亮,《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7】傅瑾,《新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高义龙,《中国戏曲现代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张发颖,《中国戏班史》,沈阳出版社,1991

【10】麻文琦,《中国戏曲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