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私人藏书与戏曲文献的联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46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私家藏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久远的起源,早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大发展时期,民间藏书就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韩非子•五蠹》:“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至明清时期,私家藏书到达鼎盛。 明代出现了较持久的、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经济在战乱中短暂消退后再呈宋代之繁荣而继续发展,商业比前代更为进步,并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状态;出版印刷技术产业的迅速大面积兴盛。在各种良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之下,明代的私家藏书事业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私人藏书蔚然成风,涌现出远超此前任何一朝的庞大队伍。 据清代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统计,明代私人藏书家已达 427 人(不含藩王藏书家),这个数字已经是超越以往任何一时代的;而据范凤书先生出版于 2001 年的《中国私家藏书史》称,就他“已收集到的资料统计,明一代的藏书家,多达八百九十七人,近似宋元两代的总合。”如此浩荡的藏书队伍、巨大的藏书规模将明代缔造成一代上承宋朝下启清代的藏书盛世。 随着通俗文学在明代的繁荣,明代的私家藏书也呈现出于此相适应的收藏特点,那就是戏曲文献日益被纳入私家藏书楼中。如晁瑮宝文堂、毛晋汲古阁、赵氏脉望馆、祁氏澹生堂,他们的戏曲文献收藏不仅对当时的戏曲文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成为后世戏曲学研究、文献学研究的巨大资料宝库。

因此,作为明代新兴的藏书种类,明代戏曲文献收藏对戏曲文学发展及藏书文化形成的双向积极作用与其关系,也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 而目前的私家藏书研究只停留在对私家藏书的普遍文化效用之中,如通过对明代拥有巨量藏书的宋濂、叶盛、祁氏、赵氏、范钦等大藏书家的藏书事迹,总结他们的藏书基本模式、文化意蕴与社会影响、文化成就。很少提及极富明代特色的通俗文学文献在当时的收藏状况、影响与作用以及此后所产生的价值。

如此,我们关于明代私家藏书与戏曲文献的关系的研究将一直停留在单一的私家藏书体系亦或是私家目录的解读中对戏曲文学、文献的寥寥关照。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一方面,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文化领域中的藏书、藏书目录、藏书家等各个因素与系统,考察戏曲文献在个中的关系,发掘明代私家藏书对戏曲学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藏书目录、戏曲文献传播状态、剧本批评等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从通俗文献收藏角度,补充与完 善私家藏书文化的民族文化心理及价值考论。力图勾画私家藏书与戏曲文献的双向文化价值取向,希冀在学术界对明代私家藏书与戏曲文献整合研究的空白中起到一定填补作用。

第一章 明代私家藏书与戏曲文献保存

1368 年,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政权。在经过短暂的经济复苏后,明代迅速进入经济发展、政治相对平和的社会环境。而据《明史》《明实录》等资料记载,明代的中央政府是重视文教事业的,购求“四方遗书”,并有意识加强了图书的收藏管理和出版。 在文化发展上,通俗文学虽在明初受到了政策的强制压抑,例如朝廷曾颁布了法令控制戏曲表演等。但在统治阶级内部,却为了自身娱乐又破坏了这些“禁令”,因此,戏曲文学在明代的政治高压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双重钳制下没有消亡,在众多不屈不挠的戏曲爱好者的表演与创作中,伴随着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朽没落文化管制松动再成燎原之势,戏曲文学在元代高度发达的戏曲文学基础之上,开拓了另一个高峰,并且将这种兴盛延绵至清。 官方对戏曲传播的压制以及当时所谓主流文学的偏见,没能阻止戏曲的继续发展与流传,应该说,在整个明代的戏曲发展史上,除了戏曲创作演出人员以外,大批的私人藏书家在戏曲文献创作、发行、保存与纵横向传播中担当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使得明代戏曲得以承宋元余波而发展,在经过明初缓慢而坚定的积蓄以后,在明中后期重新走向辉煌。

第三章 明代私家戏曲文献的版本价…………(21)

第一节 私家戏曲藏书版本丰富…………(21)

第二节 藏书家精于版本研究…………(24)

第四章 明代藏书家的戏曲创作及研究贡献…………(26)

第一节 戏曲剧本创作…………(26)

第二节 戏曲作品的赏析、批评…………(29)

第三节 戏曲文学理论总结…………(33)

第五章 明代藏书家与戏曲文献传播…………(38)

第一节 选辑编校戏曲文献…………(40)

第二节 刊刻发行戏曲文献…………(39)

第三节 传抄递藏戏曲文献…………(43)

结 语

前文从文献保存、藏书目、版本、创作研究、文献传播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明代私家藏书与戏曲文献之间的双向关系:藏书家一方面集聚、保存、传播了戏曲文献藏书;另一方面,这些戏曲文献藏书又作用于他们自身,帮助他们研究、创作了更多的戏曲文献。这是两个始终循环作用的主体,在此之下的私家藏书和戏曲文献、戏曲文学之间存在以集聚和传承为主而更为广泛的辐射价值。 首先,这种价值并不仅仅停留在明代,因为唯有传承,文化才具有意义具有生命力,无论是戏曲文献、戏曲文学亦或是具体的藏书都如此。我们今天继承而来的戏曲文献遗产,更是得益于清代、民国的藏书家们的苦心经营,我们应该了解明代之后戏曲文献状况。就断代来说,清代不是戏曲文学、戏曲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就戏曲文献来说,清代既继承累积了此前各个朝代的优秀戏曲文献,在清一代也创作出了数量庞大的戏曲文献。傅惜华先生《清代杂剧全目》著录了清代杂剧就有约一千三百种之多,据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中认为明清传奇总数当在 2700 种以上,其中有 1100 多种明清传奇被流传下来。更有尚无法集结统计的曲谱、曲学理论著作、戏曲目录等等,近代以来被逐渐整理研究,其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清代在时间上算是去今不远,这是保存文献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考察了戏曲文献的流传脉络也发现,私家藏书仍然在戏曲文献保存、传播尤其是对前代珍稀文献的研究、传递担任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无论是明代清代还是近现代私人戏曲藏书家,我们可以为之划分型别,考 察他们的不同收藏种类和喜好,但有一根本性质是他们所共有的:他们藏书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存戏曲文献,传承古代经典文化,馈赠后人以无价之物质精神遗产。图书文献是物质的,而孜孜不倦的藏书精神和对文化香火之延续的责任感,尤为可敬。

参考文献

1.Laurel E.Fay (2000)Showtakovich A Lif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ugh Ottaway (2005) Shostakovich Some Later Works Tempo, New Series.

3.Lyn Henderson (2008) Shostakovich and the Passacaglia: Old Grounds or New The Musical Times.

4.Niall O'Loughlin (1997) Shostakovich's String QuartetsThe Musical Times.

5.Norman Kay (2002) Shostakovich's 15th SymphonyTempo, New Serie.,

6.PETER J. SCHMELZ (1998) What Was “Shostakovich,” and What Came Next The Journal of Musicology中文部分.

7.葛斯泽(1995)《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出版社.

8.焦东建茧茉莉译(2005)《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至伊格力克曼的信)东方出版社.

9.焦东建董茉莉(2010)《肖斯塔科维奇传一生平与创作》商务印馆.

10.刘弈(2002) PI斯塔科维奇《二十四肯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法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