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经历了最初的银行电子化和网上银行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更加丰富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业务规模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业务结构上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网贷、众筹、征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多种模式,当前已经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理财、支付、基金、征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中企业和居民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日常衣食住行、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航空酒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的优势,消除了地域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享有平等的金融权;从政府层面上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由放任转为支持鼓励和规范监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匮乏。当前更多的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我国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宏观与微观领域对金融有着“旺盛”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交易活动对金融服务有着高质量的需求,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有着享有金融发展“红利”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同样需要金融体系供给一种新的模式与业态,推动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谋求上市为追求和目标,“圈钱”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网贷企业在“唯利是图”的驱使下,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宗旨,并自我循环,导致问题频发,使实体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抛开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捧”,回归理性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仍然是金融,其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弥补了国有金融主导下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升了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支付结算效率,拉近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缓解了金融压抑,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社会上创业型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拓展了金融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覆盖,满足了社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效率。因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的功能、信用的功能和虚拟经济的特性,其深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资本与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相结合,通过货币流通和资本循环创造价值利润与社会财富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其虚拟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借助信用的推力,其“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的特性加大,进而带来马克思所描述的投机活动和经济危机,因而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促进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两者的定义,这使后续的研究有了立足点。论文以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为背景,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阐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在对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篇论文的框架进行引导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个方面,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文中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本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解析,随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演进阶段,揭示了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显著模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清晰路线。第四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本章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和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矛盾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其具有过度虚拟化产生的“脱实向虚”趋势与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体系供给缺陷的矛盾显著,因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必须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内生与外生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促进了市场中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本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的显著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助推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四个路径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外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正效应的引导,做好对负效应的规制。第六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确立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对模型做统计检验,测算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值与结论。第七章是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和启示。在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即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完善政策体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
2.1.1 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2.1.3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2.1.4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2.1.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 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界定
2.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界定
2.2.2 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功能与特征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
3.1 互联网金融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3.1.1 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功能属性
3.1.2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功能
3.1.3 互联网金融虚拟经济特性
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阶段
3.2.1 货币形式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
3.2.2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银行电子化阶段
3.2.3 2002年至2012年成熟的第三方支付阶段
3.2.4 2013年至今的金融全领域阶段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特征
3.3.1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实体经济基础
3.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创新性和递进性
3.3.3 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差异化影响
3.4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演进中的显著模式
3.4.1 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卡跨越和交易去现金化
3.4.2 大数据下的征信——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
3.4.3 金融混业经营——大型互联网金融巨头企业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
4.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4.1.1 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1.2 互联网金融过度虚拟化下的“脱实向虚”
4.2 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缺陷的现实矛盾
4.2.1 实体经济中宏观和微观金融需求
4.2.2 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缺陷
4.3 内生与外生条件的驱动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4.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驱动条件
4.3.2 技术的外生驱动条件
4.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
4.3.4 实体经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章小结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
5.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
5.1.1 降低交易成本与提高资金效率
5.1.2 扩大金融覆盖和激发市场内生需求
5.1.3 推动金融市场利率改革
5.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5.2.1 传统金融的延伸——金融互联网化
5.2.2 互联网融资模式——新型投融资平台
5.2.3 兼具效率与便捷的金融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
5.2.4 技术升级的金融新形态——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金融
5.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效应
5.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5.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负效应
本章小结
第6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6.1.1 研究基础与设计
6.1.2 指标选取原则
6.1.3 研究指标的选取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6.2.1 研究模型的构建
6.2.2 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6.2.3 实证分析研究
6.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和结论
6.3.1 互联网金融要素影响分析
6.3.2 非互联网金融相关要素影响分析
6.3.3 实证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7.1 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7.1.1 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和审慎监管制度
7.1.2 制定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7.1.3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7.1.4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7.2 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7.2.1 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7.2.2 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
7.2.3 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1]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化外部效应研究——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 宋冬林,郭建辉. 当代经济研究. 2020(03)
[2]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互动与经济系统稳定的理论模拟[J]. 刘晓欣,宋立义,姚鹏.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0)
[3]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J]. 刘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9)
[4]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J]. 何启志,彭明生. 学海. 2019(03)
[5]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倾向变动的影响[J]. 邢天才,张夕.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5)
[6]中国建设制造强国进程中前沿技术的发展现实与路径[J]. 李金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2)
[7]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意识——来自网贷平台交易数据的证据[J]. 邓东升,陈钊. 财贸经济. 2019(02)
[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财富管理研究[J]. 王聪聪,党超,徐峰,钟立新,杜炜. 管理世界. 2018(12)
[9]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J]. 张健. 亚太经济. 2018(06)
[10]P2P网络借贷是否实现了普惠金融目标[J]. 胡金焱,李建文,张博. 世界经济. 2018(11)
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怎么写
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革命和生产组织变革,日益对经济增长、劳动技能、就业、收入分配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成为可能,连带着也使得那些为了生产和消费而创造出来的“长寿”且往往不可移动的“死”劳动越来越多,“活”劳动遭遇“死”劳动的控制力、排挤力和剥削力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幼年”时期,劳动和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知识源于劳动经验的积累,具体来说,源于那些工匠和手艺人;从资本挤进家庭开始,从劳动之间的简单协作开始,从劳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开始,知识和劳动就此开始分解,且从未停止过。例如: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结果是,生产过程的智力同工人相对立;而“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向技术转化,迫使技术为资本服务;自动化技术则把机器连接成一个生产系统,生产线就成为“自动的”了,而过去机器的布局都要遵从于操作流程,以便完成机器间工件的交接。这一番演变可以说成是资本对小到机器动作、大到劳动过程控制的加强,是对工匠技艺的摧毁,是对工人和技术之间的纽带的撕裂。总之,技术革命使得劳动过程比过去越来越复杂,而工人的技能不是随之提高,而是降低到劳动过程的水平以下;而且,相比之下,他们每个人需要知道和理解的比过去单独干活的工人不是多些,而是少得多。这亦是布雷弗曼笔下的“概念”与“执行”分离的结果。布雷弗曼(1979)认为“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地脱离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都变成简单的劳动。与此同时,对那些还能有专门知识和能受专门训练的少数人,就尽可能地摆脱简单劳动的负担。”从资本支配的意义上讲,资本应用技术分工的好处在于,掌握和巩固“概念”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对“执行”进行有等级的控制。而资本驱动下的科技进步,始终在导演着这一劳动的概念和执行的“分离”——具体来讲,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迁遵循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继而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这一发展轨迹,在这一进程中,劳动日渐明显地呈现出布雷弗曼意义上的“概念”的高技能劳动和“执行”的低技能劳动的极化分离趋势,而且,还未等到劳动分工的好处消失殆尽,概念与执行分离的原则就会再次跳出来。长此以往,劳动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将呈现幂律分布,而且,头部将不断“萎缩”,尾部将不断“膨胀”。这就预示着,就业的不断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又是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实现的,自然,就业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看起来就成了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就技术变迁对劳动技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马克思早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比如,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本身讨论的就是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劳动的去技能化以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进一步推导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作为分析技术进步的整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分析人工智能现象有其突出的适用性和价值:从资本有机构成出发,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构成变动及其相应的价值构成变动现象,其目的就是直接针对活劳动的构成及其所对应的劳动资料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而且也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变动的整体思考;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意味着,活劳动相对死劳动的占比下降以及活劳动的相对过剩。但相对于劳动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研究而言,这些理论的人工智能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前的应用价值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尝试从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低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操作和高技能对应的非常规性认知岗位不断增加,而中等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岗位的不断流失;就业极化导致的技能要求的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大失业。即使推测的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对劳动的大冲击乃至完全替代,也不能保证企业最终选择新技术。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分析的因素,如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工资率的调整额度,也不单单取决于个人所处的部门和职位,还取决于阶级斗争、制度建设和政府抉择等因素。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新技术以及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本身,而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置身于”资本为其所专设的社会环境中了,在于被资本——准确的说是资本家——当作生产剩余价值、加强劳动剥削并替代劳动的手段。就未来技术是否会带来大失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文章就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有利于资本和少数高技能劳工,是否会带来工资的极化进行了验证——在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引入增长模型,解释了就业极化并不会带来工资极化,因为当偏向性的技术无利可图时,资本家将转而开发技能无偏性技术,以抑制高技能劳工技能溢价的上升,但资本与劳动间的收入不平等会进一步深化,这源于资本对技术的控制,源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源于对劳动剥削的加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企业生产过程与组织变革: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及其次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技术范式的典型技术特征,人工智能提高了组织间信息获取与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灵活性,有效地解决了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人工智能通过挖掘组织间数据异质性与关联性价值,给出生产与管理的决策,促使组织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使得组织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发生结构性变革,进而重塑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关系,引发组织形态的变迁;第二,在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导入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和鲍莫尔成本病,研究人工智能对资本与劳动、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间的收入分配问题,结果表明,低技能自动化确实扩大了高技能劳工和低技能劳工的收入差距,但随着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完成和高技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技能溢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三,求证了技能要求的提高与劳动去技能化的一致性: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第四,尝试将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模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融合。比如,将广义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融合,求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分析了大失业实现的条件以及大失业所面临的反制力量;第五,本文试图将劳动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融合:针对新技术发展对技能这一问题的影响进行讨论和评述——过去有布雷弗曼的统计维度(职业分类),现在也需要新统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澄清;恰恰,政治经济学中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统计验证,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文章尝试将劳动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中,难免出现内容衔接和过渡上的问题,但文章研究思路明确——首先梳理相关研究,讨论两个学科对技能定义、技能评价指标(技能溢价和技能要求)和技能测度方法的异同;进一步,站在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和技能溢价的变化与去技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
二、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
三、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劳动过程理论
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四、失业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定义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组成
一、算法
二、数据
三、芯片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56-1980):人工智能的诞生
二、第二阶段(1980-1997):早期产业化
三、第三阶段(1997-至今):人工智能大爆发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
第一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一、数据作为一种商品
二、数据的生产与流通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与劳动分工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工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二、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第四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极化现象
一、常规性工作的收缩
二、非常规性工作的膨胀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第二节 企业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一、企业生产的数字化
二、企业生产的网络化
第三节 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化
一、对私人数据生产工具的占有和使用
二、对私人其他生活资料的占有和使用
第四节 劳动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的去技能化
第一节 关于劳动去技能化的争议
第二节 去技能的技能含义及其测度
一、技能的定义
二、技能的测度方法
第三节 技能溢价与去技能化
第四节 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变化
一、高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
二、代表性行业相对工资的再核算
第五节 再技能化与去技能化——劳动自主权的得与失
第六节 去技能化理论被证伪了吗?
第六章 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人工智能对资本技术构成变动的影响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常规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一般性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变动:以教育行业为例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非常规操作部门有机构成变动
第五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认知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
二、强人工智能时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大失业的争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对过剩人口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节 人工智能会带来大失业吗?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一、模型的构建
二、大失业:实现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第四节 经验数据的检验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变慢
二、人口增长率下降
三、总体检验
四、人工智能时代:失业的若干新特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就业极化与收入不平等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综述与经验数据的考察
第三节 理论模型
一、最终产品的生产
二、第一阶段:低技能自动化的完成
三、第二阶段:高技能自动化的应用
四、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创新的一般均衡
五、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第四节 部门间技能溢价:基于鲍莫尔-福克斯效应的考察
一、自动化与技能溢价
二、技能溢价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三、资本-劳动之间的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1]技术—经济范式演进与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基于美国1944—2016年历史数据的分析[J]. 杨虎涛,冯鹏程.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6)
[2]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 蔡跃洲,陈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 唐永,范欣.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3)
[4]从平台经济到平台经济学[J]. 吕本富.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5)
[5]大数据时代的组织演化研究[J]. 冯鹏程. 经济学家. 2018(03)
[6]埃森哲: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J]. 马克·珀迪,邱静,陈笑冰. 机器人产业. 2017(04)
[7]基于知识的新型工业化: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J]. 王聪.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6)
[8]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 贾根良.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6)
[9]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车间运行分析与决策方法体系[J]. 张洁,高亮,秦威,吕佑龙,李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6(05)
[10]大数据时代的异质性需求、网络化供给与新型工业化[J]. 张亚斌,马莉莉. 经济学家. 2015(08)
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1]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贾洪文,张伍涛,盘业哲. 上海经济研究. 2021(05)
[2]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体系重塑研究[J]. 任保平,邹起浩. 经济纵横. 2021(05)
[3]战疫情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谋发展改革创新持续推进——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机械工业运行情况综述[J].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21(02)
[4]论“四化”同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 王丽娜,郭振. 学术交流. 2021(02)
[5]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J]. 孙业礼.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01)
[6]“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 王勇. 国际经济评论. 2021(01)
[7]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 苗勃然,周文. 改革与战略. 2021(01)
[8]“十四五”时期新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与政策[J]. 任保平,豆渊博.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1(01)
[9]新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和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 吴宣恭. 当代经济研究. 2021(01)
[10]智能化生产方式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J]. 李越. 财经科学. 2021(01)
以上是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