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与科技立法问题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10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科技管理创新的基本问题

1.1 科技管理创新的内涵

创新,简单来说就是突破常规,创造出与现行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与现有不同的物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们充分了解现有的思维模式或者常人的见解,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重构事物的结构、性能或者简单的外部特征,而创造出新的方式方法、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新的事物。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目的是获取更多的有益效果。这一行为或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人类寻找新的角度,探索出新的途径。200 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美籍)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创新是一种为了获取潜在利润而进行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些生产要素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等,于是创新在经济学中成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然而创新的步伐迈进速度超乎人们想象,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经济现象,放眼看去,它已经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发明、购物娱乐、文化教育、政治、体育、军事等,都因创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新生领域,如知识文化创新、科技研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法律创新等。

科技创新,顾名思义是对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就是通过突破常规打破传统以新的视角在科学前沿有所发现、探索和突破,以创造新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在高新技术和科技市场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涵盖了知识文化创新、技术手段创新以及现代技术和手段引领的管理理念创新。

由于观念、知识、文化、技术、组织、制度的创新都是在一定的管理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管理职能保障创新效益的实现,因此,实现其他各个层面的创新关键在于对管理进行创新。管理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关系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社会属性同样制约着属于生产力范畴的自然属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管理创新的本质还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体制创新上来。这不仅关系到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适应,还调节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匹配和谐。具体反映到科技管理创新活动中,就是要通过对科技管理的革新,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从宏观和微观上调整不适应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使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得到彻底解放,注入创新活力。

1.2 科技管理创新的意义

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国际环境风起云涌复杂变幻。唯有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始终屹立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引导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再观国内,从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到 2012 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顺利召开,我国始终将科技创新和改革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党中央再一次深刻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内外科技发展新形势,明确提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管齐下,加快各级政府科技管理创新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力量、大幅科技管理创新能力、重视科技管理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科技管理水平,才能给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最大支持,也才能尽早实现我国综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科技管理工作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社会进步的“神经中枢”,区别于其他管理工作,它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科技活动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大,具有灵活而不确定的特点。科技活动是以探索发现创造为主的脑力活动,在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预测,工作计划和方案通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需要根据科技活动进程的推进不断加以完善、修改和补充;其次,对最终科技成果的形成难以准确评估与预测,成功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科技活动的过程漫长切多变,不确定的相关因素影响难以估计,且无法全面整体把握科技活动的整体进程;另外,科技活动是渐进式的探索活动,探索过程本身具有不稳定性。科技活动首先受人类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科技活动本身不断完善发展,不断和外界的信息及体制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跨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综合科技体系。

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迅猛发展,目前我国自上而下都在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我国科技创新若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则必须要有科技管理创新,即从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对科技创新进行保障。科技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研究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效组织协调科技活动过程,领导和控制科技活动的方向,努力打破旧有制度束缚,创新管理理念。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并不容易,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需要挣脱传统科技管理体制的束缚进行体制创新,需要在信息化进程中不断发散视角,需要明确我省科技发展的经济目标,需要完善改进科技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管理中,使以上诸多方面相辅相成,各个环节间相互借力,只有这样,才能秉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 2 章 河北省科技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河北省创新中的科技管理体制下取得的科技成果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地方政府在科技管理创新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国政府重视各地方政府行政分权化改革,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科技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注入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和动力,在分权化科技管理体制的框架下,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决策空间和管理空间。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毗邻京津,环抱渤海,京津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及便利的海陆空立体沟通渠道都给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建设带来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重新认识科技管理的战略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创新的大潮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2.1.1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社会进步富国强民的政治目标愈来愈离不开科技水平的发展提高,因此,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的占比日益扩大。我省是拥有 7000余万人口和20000亿以上生产总值的大省,经济实力根植于雄厚的工农业经济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印的资料性年刊显示,近年来我省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持续以两位数同比增长并稳居全国第六名。新世纪新时代新的经济增长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一定是第一生产力,并深刻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全盘化增长发展,因此,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省必须充分学习贯彻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提高科技创新力的弱势项目。我省为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新部署产业链条,始终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确立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首先,确保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必须起到愈来愈强的支撑作用。一方面,整合优势资源,包括我省强势产业以及前沿科研成果,联合颇具研发实力的优秀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第三方技术转让等各部门,使得已有的科研成果得到产业化落实,并集中优势资源申请更具有研发价值的科研项目。依据国家统计局记录,2012 年我省承担新确立的科技项目 900 余个,包括 16 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34项863、973项目,2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总计争取科技项目资金28亿多元,其中包括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资金 3.4亿元,新确立项目争取资金总计28 亿余元,其中 13 亿余元为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资金,另有近 4 亿元基金支持,包括1.8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 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创业资金8000万元;其次,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及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研发带头作用。

2.2 河北省科技管理组织体系现状

我省科技管理组织体系庞大,所属机构涉及科技创新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是河北省科技厅及其直属单位,如下表:

河北省科技厅的主要职责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科研计划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制定农村和社会发展政策,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重视改善民生的农村和社会建设;制定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负责对重点科研机构的组建,撤销和人员调整进行管理,精简优化科研机构体制;负责对河北省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进行整体把握,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对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基础应用研究的计划;负责对科研机构的重组工作和调整规划的审核事宜;负责组织编订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的草案;以上工作具体由河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

(2)在对科研工作的主体管理方面:制定科普规划和政策,提高全体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意识;重视官产学研结合并拟定相关政策,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牵头企业高校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应用示范,促进高校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拟定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并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标准进行审核并监督。以上工作由河北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开展落实。

(3)在对科研活动引导管理方面:负责促进河北省科技主体、管理对象和科技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河北省科技基地的科技活动计划,参与规划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及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协调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统筹安排科技创新的基础性研究及科学技术基础平台建设计划,规划科研条件的保障体制级保障措施;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制定具体措施,在政策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引导,在全省开展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关注关键领域科研项目,及科研前沿的研究成果,重视社会公益性科研活动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科研项目。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火炬计划办公室)、农村科技处(星火计划办公室)、社会发展科技处等机构对以上具体事宜具体负责。

(4)在科技合作对外交流方面:负责开展河北省与国家组织和其他省份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指导市、县、区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对外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政策上保障科技援外的相关事宜;承办与两岸三地的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具体由科技厅国际合作处负责。

(5)在对保障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拟定对科技成果和科技市场管理方案,并拟定法规保障科技的保密性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管理河北省科技产权局。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处对此具体负责。

第3章 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 22

3.1 我国科技管理创新的制度变迁 ·············· 22

3.2 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法律环境 ··············· 23

3.3 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26

3.3.1 缺乏政策引导············· 26

3.3.2 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对科技活动把握不足··········· 26

3.3.3 对科技投入方面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 ·········· 27

3.3.4 对科技管理立法法律层级较低 ··········· 27

第 3 章 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3.1 我国科技管理创新的制度变迁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更是新时代国际环境下,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核心力量。为了适应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改革科技管理创新体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家决策,重点规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转化重要科研成果,提高决策层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政治体制上具有优越性在对科技管理的宏观引导上将有出色的表现,通过政策调控、优化科技产业结构、高效配置科技要素、加强宏观统筹协调能力,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同时,也应该强调微观层面的调整,对科技立项、科研攻关、科技资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经济效益产出、监督评估和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方法上的指导。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科技管理体制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完全借鉴全盘照搬的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模式,完全按照计划来统筹科技项目的开展。这种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模式建立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上,计划性强,科技活动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具有体制上的强制性与约束力,在计划经济体制需求下,这种科技管理模式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带动科学技术的转移。《1956-1967年科学计划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实施的“12 年科技规划”,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科技规划的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发展科技事业的第一次在管理上的探索实践,由此,我国正式踏进了科技管理体制的探索历程。其后制定的《1963-1972 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明确规划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制定的科技任务合理,执行措施也更为有力、切实可行。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起,使得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提升迅速,已成为丰碑式科技发展规划,持续深刻影响着我国科技发展模式。

结 语

科技发展进程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评判标准。而科技管理工作承载着对科技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意义和对河北省科技立法问题的探索,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河北省科技管理职能部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分析,认识到科技活动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进程的重要前提,政府职能部门对科技活动的全局性进行把握,预测科技活动发展趋势,并将技术指导和政策指引落实到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科技咨询、监督评估、科技服务等方面发现差距,为完善我省科技体制创新提供参考经验。

2.通过查阅近年来我省针对科技工作颁布的法律法规,分析科技工作汇报,基本掌握了我省科技发展的现行状况。通过与兄弟省份比较,无论在科技投入等资源配置上还是在科技法规制定上,充分发掘了我省在科技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优点,也对我省现行状况提出了可操作性、可执行的对策及建议。

3. 本文的大多数结论都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如果可以被有关科技管理部门采纳,在实践中对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将具有更高的理论意义。从而真正为河北省的科技管理活动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