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拓展三种变量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适应疾病,重视家庭关怀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进而降低冠心病患者述情障碍水平,为促进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资料与依据。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1]。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慢性病高发病种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首位致死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的疾病负担正在不断加重[2]。冠心病具有高病发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多并发症的特征。《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3],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盛行以及其他各种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增加,国内冠心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9年冠心病现患病人数已达1100万人,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自2010年发布以来,冠心病患病人数已连续十年不断增加。如今,冠心病的死亡率仍高居不下,城市和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为120.18/10万和128.24/10万。此外,冠心病患者每次住院费用和总住院费用呈稳步上升趋势,给社会与家庭增添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随着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加,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冠心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以及终身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与药物不良反应等,严重迫害了患者的躯体状况与心理健康。冠心病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给躯体方面造成的痛苦,还要面临长期患病导致心理层面的消极悲观情绪。现代医学模式早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了以患者为中心,而临床工作重心也从以治疗恢复躯体健康侧重到了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康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4]提出,心理健康促进与慢性病防控密切相关,因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是促进疾病好转的重要举措。
................................
1.4相关概念
1.4.1疾病接受度
疾病接受度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最初是由Dembo教授[14]在1954年提出的,被定义为适应不幸、接受损失。Mc Cracken[15]认为疾病接受是努力适应疾病,处理好疾病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反应。Evers[7]认为疾病接受意味着认识到适应慢性病的必要性,能够容忍疾病无法预知、不可控制的本质,并对其恶劣影响进行应对的能力。Blackledge[16]提出疾病接受是从摆脱患病带来的不愉快情绪到充分体验接受这些情绪的过程。Zauszniewski[17]将疾病接受定义成通过积极的认知进行心理调整,接受疾病造成的潜在限制,最终将疾病融进日常生活之中。本研究是指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进行治疗后对疾病的接受水平与心理适应程度。
.护理论文参考
1.4.2家庭关怀
家庭关怀度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关怀与支持的程度,也可以体现个体对家庭功能的主观满意程度。家庭以血缘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单元,家庭关怀的变化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的密切相关。Smilkstein医生[18]在1978年提出患者是家庭单元中相互作用的成员,理解家庭功能是照护患者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家庭成员的视角对待患者,从家庭关怀的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五个维度的评估来完善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与管理。本研究是指亲属在照护冠心病患者过程中提供的生活支持与情感支持俩方面。
..............................
第2章对象与方法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简单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8月份就诊于赣州地区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黄金院区的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
2.2.1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55],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病情相对稳定,能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完成问卷;(3)意识清晰,有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无沟通障碍者;(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2.2排除标准
(1)合并有其他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2)既往有精神疾患、人格障碍或长期服用抗抑郁药者;(3)近期参与过相关类似研究的患者。
2.2.3样本量的确定
根据肯德尔(Kendall)[56]提出的样本量计算方法,样本含量至少为研究变量的5—10倍,本研究中研究变量为23(一般资料调查表14个条目,疾病接受度量表1个维度,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5个维度,述情障碍量表3个维度),所需的样本量为115-230人,取研究变量的10倍,考虑到10%的无效问卷,最终计算公式为(14+1+5+3)*10*(1+10%)=253,最终确定样本量为253人。
............................
2.3研究工具
2.3.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居住方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家庭月收入,家族史,因冠心病住院次数,主要照顾者身份,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一共14项。
2.3.2疾病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Illness Scale,AIS)
该量表是由Felton[21]等研制而成,中文版由赵雯雯[57]翻译修订,为普适性量表,可以用于测量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接受程度。该量表包含8个条目,主要描述疾病造成的困难和限制: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对他人的依赖感,自尊降低。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1-5分分别对应“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总分为8-4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疾病接受程度越高。得分8-19分表明患者处于低接受程度,疾病适应不良,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得分20-30分表明患者处于中等接受程度;可能存在部分心理问题。得分31-40表明患者疾病接受程度高,心理适应良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8。
2.3.3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
该量表是Smilkstein[5]于1978年依据家庭功能的特征研制而成,中文版由吕繁[58]翻译修订,测评内容包括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5个维度,每个项目由从不、有时这样到经常这样分别赋值0分、1分、2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患者家庭功能越稳定,家庭关怀水平越高。得分7-10分提示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关怀水平较高。得分4-6分提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家庭关怀部分缺失,处于中等水平。得分0-3分提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家庭关怀严重流失,处于低家庭关怀水平。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3。
............................
第3章结果....................................13
3.1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13
3.2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14
3.2.1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得分情况..............................14
3.2.2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的单因素分析...........................15
第4章讨论..........................26
4.1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6
4.1.1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26
4.1.2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影响因素...............26
第5章结论..........................34
5.1主要结论.............................34
5.2创新性..........................34
5.3研究局限与展望.............................34
第4章讨论
4.1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1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疾病接受度得分为(25.86±4.5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低接受的患者28例,占比11.1%,中度接受的患者192例,占比75.9%,高度接受的患者33例,占比13.0%。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对于疾病接受程度尚可,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均分与郭亚芬[59]的研究结果(23.57±4.67)分较为一致,而低于Selma[60]的研究结果(30.0±7.40)分,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存在中西方经济文化差异。所有8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我的健康状况让我感到自己信心不足”(3.49±0.87)分,说明了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乐观,对疾病康复充满信心。冠心病通过接受正规治疗可以迅速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减少发作次数,做好日常生活方式管理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后结局,同时冠心病对于患者自理能力的限制远远低于同为血管疾病的脑卒中。得分最低的条目是“疾病使我成了家人和朋友的负担”(2.92±1.05)分,说明了大部分患者认为罹患冠心病对于家人和朋友而言是一种负担。冠心病病程迁延不愈,需要终身服药和定期复诊,因而造成了高额治疗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长期的照护压力也加剧了家庭的精神负担。因此,临床上在处理患者的躯体症状时,也要关注患者对于疾病的整体接受水平,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适应疾病,以期达到更佳的康复结局。
护理论文怎么写
..........................
第5章结论
5.1主要结论
(1)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疾病接受度与家庭关怀水平评分处于中度水平。
(2)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接受度、家庭关怀、述情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述情障碍可以负向预测疾病接受度与家庭关怀水平,家庭关怀水平可以正向预测疾病接受度。
(3)冠心病患者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疾病接受度、家庭关怀水平,其他影响因素为居住地、职业、月收入。结合研究所得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可为降低冠心病患者述情障碍,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略)